- 年份
- 2024(3666)
- 2023(5388)
- 2022(4398)
- 2021(3972)
- 2020(3226)
- 2019(7503)
- 2018(6757)
- 2017(13849)
- 2016(6878)
- 2015(7721)
- 2014(7523)
- 2013(7613)
- 2012(7110)
- 2011(6268)
- 2010(6759)
- 2009(6744)
- 2008(5427)
- 2007(4994)
- 2006(4461)
- 2005(4387)
- 学科
- 济(30910)
- 经济(30890)
- 融(26170)
- 金融(26170)
- 银(22751)
- 银行(22751)
- 行(22218)
- 业(20986)
- 管理(18901)
- 企(17387)
- 企业(17387)
- 中国(16273)
- 方法(13879)
- 贸(13409)
- 贸易(13397)
- 易(13228)
- 数学(12970)
- 数学方法(12925)
- 财(11854)
- 中国金融(11106)
- 出(10782)
- 制(10164)
- 出口(7923)
- 出口贸易(7923)
- 口(7923)
- 农(7827)
- 务(7450)
- 财务(7435)
- 财务管理(7423)
- 地方(7364)
- 机构
- 学院(96755)
- 大学(96605)
- 济(50654)
- 经济(49782)
- 管理(36703)
- 中国(34971)
- 研究(31892)
- 理学(30590)
- 理学院(30375)
- 管理学(30088)
- 管理学院(29928)
- 财(25996)
- 财经(20578)
- 京(19335)
- 融(19100)
- 经(18816)
- 金融(18782)
- 银(18458)
- 经济学(18405)
- 银行(17829)
- 中心(17683)
- 经济学院(16867)
- 行(16571)
- 财经大学(15652)
- 所(14907)
- 人民(14668)
- 江(14084)
- 科学(14078)
- 国人(13509)
- 中国人(13445)
- 基金
- 项目(59126)
- 科学(47296)
- 基金(45219)
- 研究(45080)
- 家(37850)
- 国家(37560)
- 科学基金(33109)
- 社会(31309)
- 社会科(30145)
- 社会科学(30138)
- 基金项目(23048)
- 省(21624)
- 教育(19700)
- 资助(19675)
- 自然(19368)
- 自然科(19005)
- 自然科学(19002)
- 自然科学基金(18693)
- 划(17584)
- 编号(17274)
- 部(14103)
- 国家社会(13917)
- 成果(13680)
- 发(13148)
- 重点(13086)
- 创(12920)
- 教育部(12886)
- 人文(12615)
- 性(12439)
- 制(12344)
共检索到162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元春 杨丹丹
位于宏观政策框架核心位置的潜在产出测算在金融危机中遭遇巨大挑战,预测的失灵严重影响了宏观调控的精确性。基于现有潜在产出测算依托的三大特征——全方位的市场有效论、产出的供给决定论与经济的长期均衡论,本文分析了危机中市场的失灵、逆萨伊定律的存在与有效需求的长期不足如何导致了潜在产出测算的失灵,并研究了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的大规模存在、供给面核算的特殊性及制度变迁的频繁性如何造成起源于发达国家的潜在产出测算方法的不适用性。最后,针对不满足传统潜在产出测算基础的市场失灵、金融泡沫化与经济停滞时期,本文提出了潜在产出测算的改良与突破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国新 石琴
发端于美国的金融海啸,堪称百年一遇的国际性金融危机,其导火线是美国的次贷危机。且不论其蔓延之迅猛、影响之深远,令人不解的是:这次危机源于发达国家,是由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蕾
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世界经济,引起人们对"经济卫士"——审计系统维护经济安全能力的忧虑,特别是对高度发达、各国竞相效仿的美国现代审计的反思。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如何审视、解读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审计失灵问题,并指导我国审计消除潜在隐患,增强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是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敏
金融危机下金融法律的变动有迹可寻,此消彼长;次贷危机折射出金融法的局限性在于无法预测未来的金融风暴,其根源在于金融法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认识不足,忽视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破解局限性的关键在于鼓励完全披露信息的制度安排和个人责任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法规 道德风险 制度安排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王丽丽 陈晓丽
通过对金融危机所造成的产出损失进行度量,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实证分析影响产出损失大小的因素,结果表明,本轮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全面性和非对称性的特征,金融危机发生前一国的初始经济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开放程度、贸易结构、经常账户平衡状况以及金融危机发生前的货币政策环境和经济增长状况是影响一国产出损失的主要因素;且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必然伴随着多种力量的制约和博弈。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产出损失 初始条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应用"课题组 许宪春 彭志龙 刘起运 佟仁城
本文分别利用2007年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和引入非线性因子的局部非线性投入产出模型,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为直接的出口、投资角度出发,测算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在最近一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影响是逐步加剧的;重点行业影响较为集中;由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及时准确,刺激经济计划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非线性就业弹性能够更准确的反应行业产值和就业人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其引入投入产出经典模型能使模型更好地反映真实经济情况。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耿明英 李平
近两年来,我国资本外流加剧一直成为国内外关注的话题。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014年的4万多亿美元,减少到2017年1月的不足3万亿美元,减少了近30%。尽管2017年一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显示出稳中向好的趋势,外汇储备增加,但经济发展从来都具有两面性,经济向好不等于金融危机的风险点已经消除。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耿明英 李平
近两年来,我国资本外流加剧一直成为国内外关注的话题。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014年的4万多亿美元,减少到2017年1月的不足3万亿美元,减少了近30%。尽管2017年一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显示出稳中向好的趋势,外汇储备增加,但经济发展从来都具有两面性,经济向好不等于金融危机的风险点已经消除。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哲峰
潜在产出指一个经济体在非加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现有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所能实现的生产水平。潜在产出对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应注意几个方面:一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差异性,以保证政策最大的适用性。二要不断完善统计工作,实现统计数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三要注重人力资本投入,增加教育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梅波 吕朝凤
金融危机会影响到一国经济的增长路径、降低其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同时也会通过资本渠道、外贸渠道、产业结构调整渠道对他国经济产生冲击。本文通过考察外部金融危机通过外贸渠道对东南亚国家经济产生的影响,得出金融危机外部冲击对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影响期为1-3期、对不同国家产出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南亚各国从美国次贷危机冲击中复苏的路径。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外部冲击 东南亚国家 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志坚 徐迪 左楠
不同证券市场之间的波动存在时变、非对称、非线性相关的特性,尤其是在极端事件影响下,证券市场之间往往会表现出尾部相关的特性。以次贷危机为背景,利用时变Copula模型研究了证券市场间的波动溢出。结果发现无论是金融安全时期还是金融危机时期,均存在美国证券市场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波动溢出,并且在金融危机期间这种波动溢出效应有增强的趋势。
关键词:
证券市场 波动溢出 时变Copula模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朝阳 安亚人 张璐
在金融危机中,金融恐慌情绪、金融中介机构的信贷服务功能紊乱等非货币因素提高了交易成本,对经济总产出水平具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引入非货币性因素变量的Lucas模型和Barro模型的解释度有了明显的改善。金融危机中非货币性因素降低了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一旦金融危机爆发,政府必须及时采取救助措施,以防止市场恐慌和信用体系崩溃而引起经济长期、深度的衰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