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17)
2023(2962)
2022(2468)
2021(2216)
2020(1810)
2019(4228)
2018(4133)
2017(8515)
2016(4788)
2015(5559)
2014(5579)
2013(5639)
2012(5268)
2011(4605)
2010(4776)
2009(4436)
2008(4367)
2007(4193)
2006(3848)
2005(3694)
作者
(13530)
(11331)
(11110)
(10697)
(7336)
(5324)
(5126)
(4479)
(4243)
(4112)
(3858)
(3803)
(3722)
(3624)
(3551)
(3528)
(3470)
(3275)
(3273)
(3035)
(2823)
(2784)
(2700)
(2666)
(2632)
(2578)
(2566)
(2319)
(2286)
(2213)
学科
(22272)
经济(22248)
(13605)
管理(12375)
方法(11442)
数学(10654)
数学方法(10540)
(9526)
企业(9526)
中国(8872)
(7004)
(5869)
劳动(5852)
(5379)
(5222)
(4719)
金融(4719)
农业(4481)
(4458)
银行(4451)
市场(4435)
(4397)
贸易(4389)
(4295)
(4257)
(3483)
业经(3472)
人口(3005)
(2954)
财务(2951)
机构
大学(72196)
学院(70559)
(34933)
经济(34301)
管理(27388)
研究(24413)
理学(23192)
理学院(22973)
管理学(22554)
管理学院(22415)
中国(21211)
(17279)
(15132)
财经(13848)
(12747)
(12207)
经济学(12071)
中心(11887)
科学(11777)
经济学院(10887)
(10714)
研究所(10637)
财经大学(10546)
北京(9899)
(9764)
(8648)
金融(8546)
(8384)
(8333)
师范(8318)
基金
项目(42864)
科学(34803)
基金(33181)
研究(31915)
(28247)
国家(28016)
科学基金(24537)
社会(21824)
社会科(20718)
社会科学(20707)
基金项目(16744)
教育(15458)
自然(15415)
自然科(15127)
自然科学(15124)
资助(14971)
(14905)
自然科学基金(14875)
(12989)
编号(12422)
(10716)
成果(10572)
教育部(9778)
重点(9415)
国家社会(9367)
人文(9176)
大学(8888)
(8535)
课题(8523)
(8362)
期刊
(38611)
经济(38611)
研究(24256)
中国(17263)
(13495)
(11987)
金融(11987)
管理(11114)
科学(9014)
学报(8962)
(8713)
财经(8294)
大学(7567)
(7180)
学学(7174)
教育(6989)
经济研究(6698)
技术(5526)
农业(5440)
业经(5130)
问题(5094)
理论(4773)
(4621)
统计(4445)
国际(4264)
实践(4126)
(4126)
世界(4078)
(3734)
技术经济(3656)
共检索到116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陆建新  管怀鎏  
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将其供给量调整到合理水平所需的费用可称为微观调节成本。由于存在这种特殊的经济运行费用,因而传统分析中宏观层面上的就业均衡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社会就业一旦进入该区间,市场机制便不可能对其做出调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陆建新  管怀鎏  
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将其供给量调整到合理水平所需的费用可称为微观调节成本。由于存在微观调节成本这种特殊的经济运行费用,因而传统分析中宏观层面上的就业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社会就业一旦进入该区间,市场机制便不可能再对其作出调节。确认“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存在,将使我们在更深层次上认识和把握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市场的运行特点:劳动市场是“连续非出清市场”;劳动市场的波动是供求总量波动的“减幅谐振”;劳动市场存在两个层面的运行失衡;劳动市场的调控需采取多种政策措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怀鎏  
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将其供给量调整到合理水平所需的费用可称为微观调节成本。由于存在微观调节成本 ,传统分析中宏观层面上的就业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社会就业一旦进入该区间 ,市场机制便不可能再对其作出调节。“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存在 ,使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市场成为一种特殊的“连续非出清市场”,其直观表现即经济运行中经常性地存在两个层面的就业失衡 :根源于有效需求不足的“需求短缺型失业”,与存在于市场均衡就业区间内部的“区间内就业失衡”。前者可通过实行各种扩张性经济政策予以消除 ,后者则一般需采取多种特殊政策措施方可有效...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白万平  
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农民工缺乏技能,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在流入地站稳脚跟、再谋发展,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只能接受低工资。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工资价格与流入地职工工资存在显著差异,农民工工资价格歧视现象严重,贵州农民工歧视系数高达87.8%。缩小城乡差别,增加农民工收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需要政府支持、企业规范,更重要的则是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管怀鎏  
从分析微观调节成本入手 ,证明由于存在这种特殊的经济运行费用 ,因而传统分析中宏观层面上市场就业均衡点的两侧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 ,这两点界定了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 ,社会就业一旦进入了该区间 ,市场机制便不可能再对其作出调节。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主要特点在于 ,其均衡是就业区间外部而言的 ,在区间内部仍然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失衡 ;市场均衡就业区间内部的就业失衡是一种特殊的就业失衡 ,市场机制对之无能为力 ,一般的宏观经济政策亦无法对其发生作用。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存在对社会就业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它使社会就业对供求总量波动的反应呈现出一定“粘性” ;使市场机制对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管怀鎏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社会均衡就业量并不只是一个孤立的点 ,而是一个区间。该区间具有较为复杂的性质与结构 ,其内部一般还存在两种特殊的、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人们注意的就业失衡──区间内就业不足和区间内过量就业。从理论上阐明“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形成机理 ,并对其内部特殊的就业失衡进行必要的分析 ,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就业规律的认识 ,同时 ,对在总量波动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宏观就业管理、实现充分就业 ,也将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丽丽  
农户分析方法是农业经济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参照微观分析中厂商和消费者理论,农户在利润最大化处进行生产,并在约束条件下做出效用最大化选择达到经济均衡。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农户作为价格接受者,在外生工资下达到经济均衡,但在非完备市场下,农户以市场的非完备条件为约束进行最优经济选择,均衡工资内生决定。本文在对完全竞争市场下农户均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非农就业机会有限及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两种非完备市场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确定市场条件是应用农户模型进行分析的关键前提,否则将得出错误结论,甚至达到相反的政策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储丽琴  曹海敏  
劳动报酬的提高引发了学者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就业效应的担忧。在一个均衡劳动力市场上,提高劳动报酬会阻碍就业。然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以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典型特征的非均衡市场,劳动者的实际报酬低于劳动投入的边际贡献,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负向扭曲,劳动报酬的提高不会对就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提高劳动报酬能起到扩大内需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就业水平,改善劳动力市场失衡状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卢周来  
文章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当前存在的歧视问题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的限制进入;劳动力行为的限制进入;劳动力同工不同酬;以及其它隐性歧视。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歧视,首先表现为区域性歧视,但究其实质,仍是二元经济结构中的经典性歧视;导致中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原因,是需求导向型———但其主体是政府———与供给导向型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当前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是发展过程中的歧视,但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造成效益损失,其中国有企业又是效益损失最大的受害者;影响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建立;致使政府行为越位、错位,劳动管理部门寻租活动猖獗,劳动力黑市屡禁不止;而且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劳动力失业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魏巍  杨河清  
在中国,消除劳动市场性别歧视一直是政府和社会的导向,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女性劳动者劳动参与率低,薪酬明显低于男性;职业发展和培训晋升的机会远低于男性;纵向和横向的劳动时间远低于男性。政府干预与工会组织作为影响消除性别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作用的两个重要指标,面对市场本身运行的待完善性,有必要用国家公共资源和手段进行调节干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管怀鎏  
按照标准的宏观经济分析,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就业水平取决于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的对比,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的均衡点决定实际的社会就业量。这一理论,可以说是指导现代各国政府制定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基本理论之一。但在这一分析中,...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鄢姣  许敏波  尹训东  
本文利用统计信息和微观数据探究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市场的特征,并基于这些特征构建了包含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就业两个市场的搜寻匹配模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展示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双重市场均衡状况,并为非农就业市场的扩张提供了机制解释。在两个非农就业市场上,不同的市场环境变量影响着岗位创造,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就业成本降低共同促进了非农就业规模的扩大;当前,生产率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显著,而农业专业化在未来可能推动非农就业向单一市场演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明宝  王蓓  
如何通过劳动市场政策克服失业是当今各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各国劳动市场政策因其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不论所采取的具体政策有何差别,克服失业总是各市场经济国家政策措施的核心内容。这一点有下列三点理由可以说明,第一,从劳动者的观点来看,个人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环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以改革为驱动力,以市场化运作为前进途径的动态过程。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与利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何建立和完善文化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是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分析文化类知识产权的特征,质押融资的现状及尚存的问题,从产业、学术界和政府三个层面给出相关解决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