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4614)
2022(4070)
2021(3962)
2019(8139)
2018(8183)
2017(15424)
2016(8334)
2015(8895)
2014(8817)
2013(8712)
2012(8068)
2011(7592)
2010(7915)
2009(7926)
2008(8172)
2007(7784)
2006(7394)
2005(6912)
2004(6345)
2003(6289)
作者
(23522)
(19723)
(19522)
(18848)
(12802)
(9560)
(9062)
(7830)
(7373)
(7320)
(6869)
(6797)
(6741)
(6610)
(6501)
(6075)
(5940)
(5829)
(5614)
(5220)
(5219)
(4852)
(4775)
(4731)
(4627)
(4455)
(4404)
(4213)
(4178)
(3904)
学科
(35836)
经济(35687)
管理(20788)
(18790)
(18154)
企业(18154)
方法(13298)
(11581)
中国(11130)
理论(9748)
(9280)
业经(9228)
(9061)
数学(8903)
(8871)
数学方法(8765)
(8367)
(7542)
金融(7539)
(7148)
体制(7100)
(6985)
银行(6971)
(6780)
教育(6605)
(5480)
贸易(5473)
企业经济(5451)
地方(5408)
(5260)
机构
大学(123874)
学院(118722)
(50217)
经济(49158)
研究(46721)
管理(41041)
中国(36862)
理学(33278)
理学院(32847)
管理学(32232)
管理学院(31956)
(29119)
(27674)
科学(25580)
(24624)
研究所(21482)
财经(21346)
(20556)
中心(19603)
(19268)
北京(18604)
(18546)
(18272)
师范(18157)
(16406)
经济学(16071)
(15879)
财经大学(15748)
师范大学(14902)
(14583)
基金
项目(66431)
科学(51816)
研究(51234)
基金(47981)
(41674)
国家(41266)
科学基金(34475)
社会(33979)
社会科(30856)
社会科学(30837)
教育(24619)
(24067)
基金项目(23986)
(20945)
编号(20568)
自然(20545)
资助(20237)
自然科(20096)
自然科学(20090)
成果(19828)
自然科学基金(19771)
(15802)
课题(15486)
重点(15264)
(14334)
教育部(13980)
国家社会(13596)
(13422)
大学(13346)
(13152)
期刊
(66658)
经济(66658)
研究(48234)
中国(31886)
(24497)
教育(21404)
学报(20643)
管理(18397)
科学(18092)
(17297)
大学(16435)
(16417)
金融(16417)
学学(14793)
财经(13558)
(11742)
经济研究(10562)
农业(10365)
技术(9534)
业经(8923)
问题(8456)
(7754)
国际(6702)
图书(6528)
改革(6454)
(6454)
理论(6410)
世界(6335)
(6252)
实践(5525)
共检索到212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则  
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和谐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有一些人对"市场化"改革取向产生了动摇和怀疑。产生"市场惹祸论"是对反思现实问题和现象的一种误解,由此牵涉到对是非曲直和后续政策走向的基本判断,事关重大,必须予以澄清。出路是:深化改革,走出悖论,从制度建设的战略高度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加快市场培育,剔除市场变异的环境土壤,构筑和谐社会的可靠"底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朝明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府在市场中表现出更加严重的“错位”与“缺位”的痼疾,说明前一阶段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政府转型亟需提上改革的议程,这是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政府转型的取向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与之相应的是打破社会政策改革的滞后性,这应当成为“十一五”规划乃至更长时期政府改革的中心和重点之一。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袁昱明  
通过远程教育的市场创新和经营变革,凸现高等教育突变即破坏性创新的方式、表现、价值和意义。由于对破坏性创新认识不足,被持续性创新观念垄断,产生种种怪象。文章提出颠覆性概念,如过度教育不是质量高而是浪费,低端的"价值点选择性发展"带来特色品牌,颠覆对远程教育"低端性"的望文生义,颠覆持续性创新片面的价值观,颠覆补偿教育唯一论,颠覆对英国开放大学持续性创新的误读,批判持续性创新主体精英理性的逐利本质以颠覆其话语霸权,提出高扬大众理性、市场理性,协调两类创新,描画低端细分市场走向高端大市场,价值点选择性发展、价值网络格局优化和互补性深度合作等思路和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占绍文  罗峦  
从阿马蒂亚·森的视角和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完善的市场制度本身就意味着效率与公平的并重,本文分析认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素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结果,二者是相容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永丽  柳建平  
“和谐社会”虽然体现的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但其基本理论框架的立足点和要求应当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均衡问题,可归结为一个“善治政府”与一个“繁荣市场”的有机结合,中心内容是经济和谐,核心理念是社会公正,重点是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政策主张上要求政府以和谐的基本制度为根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高效配置资源和均衡利益的基础作用,同时综合运用层次完备的法律法规及灵活适度的政策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平衡各种利益,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卓元  
纪宝成教授长期从事市场学研究,是我国著名的市场理论和贸易问题专家,近日拜读了他主编的《转轨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秩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颇受启迪。一、市场秩序的核心是利益的实现和协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平  张庆普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强调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但知识共享存在悖论。文章提出规避知识共享悖论的一种全新理念——知识和谐。在分析组织知识和谐的理论特征和理论价值的基础上,指出组织知识和谐的实现途径,并围绕组织和个人两级主体,阐述了知识和谐的六种功能,给出知识和谐管理的基本框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世波  吴会丽  
哈耶克主张,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同时,他也极为重视教育、法律规则、传统以及非政府组织在缩小贫富差距过程中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与问题,其中,最为突出地表现便是贫富差距过大,较为严重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哈耶克的贫富差距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着较大的参考价值。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哈耶克理论的阶级本质和意识形态特征,它在本质上代表着资产阶级和国际垄断资本的利益。因此,我们对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国营  
一、引言人力资本理论最先由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1960)系统提出,他在研究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现,基于土地、劳动和物质资本这三种传统的生产要素,无法解释经济增长的全部,于是就把着眼点转向了人力资本。舒尔茨将资本概念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柳思维  
本文认为,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市场横向联系是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联系方式,也制约着社会的和谐状态。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经济和谐,而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和谐、经济和谐必然要通过市场状态表现出来,市场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文章指出,当前我国转轨经济阶段市场不和谐矛盾突出,市场繁荣与混乱并存,市场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市场开放度上升与制度建设滞后并存,市场过度竞争与非正常垄断并存,市场体系的不断扩大和市场分割并存,市场动力结构失衡与组织结构失衡并存。因此,必须本标兼治营造现代和谐市场,高扬民主法治大旗,努力建设现代市场文明;加大制度改革与制度创新,构建和谐市场的制度基础;加大对市场丑恶现象与违法行为的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小亮  
如何有效地化解、协调利益矛盾,是深化改革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焦点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前提。改革中产生的利益矛盾,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因此,我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促进市场经济体制与和谐社会的相互统一。为此,必须从理论上厘定我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本质特征,并反思过去非均衡体制改革中是否有所偏离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依据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确立我们深化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秋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一任务的确定,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战略性的推进,也为包括保险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和作用发挥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岳林康  
本文认为,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竞价上网模式的引入,需要灵活的、符合电网需求的上网电价定价模式。目前国内许多电厂的还本付息电价模式、按资金利税率定价的模式都不能适应要求。本文介绍一种电价模式,有助于克服现行电价模式的据点,适应改革的要求并符合电力行业作为公用事业的经营目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纪敏  刘宏  
国内外关于产业金融尚未形成统一概念 ,但从其丰富的实践活动看 ,则可将之定义为依托并促进特定产业发展的金融活动总称。本文首先从马克思关于产业资本循环和周转的理论出发 ,分析了产业金融的作用 ;然后运用主导产业理论 ,分析了主导产业作为产业金融发展载体的优越性 ,并揭示了产业金融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意义 ;最后提出了将我国财务公司发展为产业金融机构的基本思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潭  刘兴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和矛盾。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彻底冲破旧制度束缚的强烈需求必然催生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在中共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迈向新改革时代的大国治理必然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兼顾为方法,引领整个社会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从而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