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570)
2023(23739)
2022(19963)
2021(18533)
2020(15491)
2019(35208)
2018(34474)
2017(65102)
2016(35849)
2015(39833)
2014(39627)
2013(39094)
2012(36111)
2011(32670)
2010(32708)
2009(30288)
2008(30113)
2007(26718)
2006(23668)
2005(21482)
作者
(106059)
(88515)
(87766)
(83394)
(56482)
(42219)
(39702)
(34583)
(33739)
(31645)
(30234)
(29950)
(28492)
(28096)
(27458)
(27145)
(26237)
(26101)
(25514)
(25481)
(22120)
(21938)
(21637)
(20392)
(19895)
(19752)
(19735)
(19513)
(17905)
(17551)
学科
(151198)
经济(151036)
(112310)
管理(108055)
(96035)
企业(96035)
方法(64862)
数学(53818)
数学方法(53140)
(43464)
中国(42638)
(40459)
业经(39237)
地方(33121)
(31450)
农业(29644)
(28404)
(27724)
贸易(27703)
(27002)
财务(26913)
财务管理(26864)
(26791)
企业财务(25512)
理论(25361)
(24745)
技术(24729)
(23487)
银行(23407)
(23315)
机构
大学(510731)
学院(510512)
(205550)
经济(201301)
管理(196945)
研究(177609)
理学(169059)
理学院(167094)
管理学(163948)
管理学院(163017)
中国(135722)
科学(111622)
(110550)
(95474)
(93156)
(91150)
研究所(82827)
中心(80692)
业大(79447)
(77872)
财经(75624)
农业(73146)
北京(69836)
(68846)
(67208)
师范(66429)
(64479)
(62322)
经济学(61719)
财经大学(55993)
基金
项目(343962)
科学(269741)
基金(249221)
研究(245884)
(220234)
国家(218360)
科学基金(186243)
社会(155159)
社会科(146992)
社会科学(146953)
(134532)
基金项目(131056)
自然(122794)
自然科(120006)
自然科学(119971)
自然科学基金(117823)
(114074)
教育(112802)
资助(102902)
编号(98772)
成果(80008)
重点(78090)
(75578)
(74807)
(72031)
课题(68774)
创新(67032)
科研(66250)
国家社会(64227)
教育部(63497)
期刊
(231744)
经济(231744)
研究(150579)
中国(103026)
学报(87297)
(85046)
科学(78872)
管理(76853)
(74931)
大学(65573)
学学(61788)
农业(57928)
教育(55329)
(48780)
金融(48780)
技术(45173)
业经(39259)
财经(37592)
经济研究(36682)
(32395)
(32377)
问题(30247)
图书(25944)
技术经济(25673)
(25487)
(24596)
科技(24593)
统计(23552)
理论(23503)
商业(23492)
共检索到774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林  
本文利用1997-200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化进程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流通业发展,特别是2002年加入WTO后,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分地区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推动了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对东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林  
本文利用1997-200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化进程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流通业发展,特别是2002年加入WTO后,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分地区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推动了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对东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琦  
当前,市场化水平是衡量经济建设过程的重要指标,对经济社会中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探究市场化水平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08-2016年全国31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化水平的提升能显著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市场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异影响,发现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对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施卫东  朱俊彦  
论文对中国移动电话区域扩散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三个扩散模型和基尼系数指标对1997-2009年间的扩散速度、扩散密度进行比较研究,并用面板模型对扩散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移动电话的扩散速度不是匀速,也不是单一的加速或减速,而是呈波浪式的。在整个扩散期内,各省的平均扩散速度差异不大,相对而言,东、西部地区略高,中部略低。城市化、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的互补程度以及使用成本对各区域移动电话扩散影响显著,其中使用资费比首次购买成本的作用更明显,这为新一代在我国的发展预测提供一些依据和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古家军  谢凤华  
文章基于1997—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各区域农民创业活跃度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表明,各区域之间农民创业活跃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除西部地区外,东中部地区的农民创业活跃度对农民人均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中部地区的农民创业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1414、0.006238。据此,文章分析并解释了各区域存在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各地区应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状况制定合理政策促进农民创业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永莲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产业结构进入转型期,但这一转型过程存在一定的矛盾性,而这些矛盾在商贸流通领域尤为突出。对此,文章基于我国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实证模型,并以此分析了市场化指数与商贸流通业份额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区域内部市场化水平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政府应通过加强区域市场化水平降低区域商贸流通水平的差异性,建立更为完善、高效的市场化结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然  丁翠翠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否协调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该研究通过构建"三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探索中国"三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研究表明:2002—2011年中国省际"三化"耦合协调度存在一定差异,东中西地区总体上依次递减;产业结构、教育经费、R&D经费投入与劳动者素质对"三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是显著的,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金融支持对"三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不很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婧华  
为深入研究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情况,本文基于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性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借助线性面板回归模型探索了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异总体较小,区域间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东、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相对较高。此外,地方城市化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教育和科技投入以及地方投资力度对商贸流通业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而GDP增速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存在着失衡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霍炳男  
区域城镇化发展差距的日益加大给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扩大内需带来了严重挑战。文章在修正城镇化率指标的基础上,利用1992-2015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作用对中国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作用最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水平、经济开放度、金融规模和产业发展水平都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政府作用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影响最大,职业教育水平对中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产业发展水平阻碍了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更多的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霍炳男  
区域城镇化发展差距的日益加大给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扩大内需带来了严重挑战。文章在修正城镇化率指标的基础上,利用1992-2015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作用对中国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作用最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水平、经济开放度、金融规模和产业发展水平都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政府作用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影响最大,职业教育水平对中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产业发展水平阻碍了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更多的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重视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影响,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晔  
在市场经济下,商业贸易的繁荣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前提。本文通过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化两个层面,实证检验了贸易效率是否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贸易效率总体上随着时序递进而不断提高;贸易效率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驱动力度随着贸易效率提高而提升;市场经济水平的提高,能强化贸易效率对商贸流通业的驱动力。从区域差异化来看,东部地区贸易效率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相对最高,且市场化建设更能强化贸易效率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驱动力,但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较慢,对贸易效率的驱动力也带来了一定的抑制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平  张俊飚  徐卫涛  李树明  赵可  
本文利用我国1997年-2009年的面板数据,采取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探讨了高技术产业R&D资源投入与高技术产业发展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①高技术产业R&D资源投入与产业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产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产业发展具有正向长期均衡关系,产业专利申请数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反向长期均衡关系,而研发人员数量投入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尚不明显;②高技术产业R&D资源投入与产业发展的长期均衡存在短期修正效应,具体来讲,产业研发经费支出及研发人员投入变量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长期均衡存在短期修正效应,而产业专利申请数变量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长期均衡不存在短期修正效应。加大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正  
现阶段,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其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的重点所在。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流通业作为带动新型城镇化资源集聚、产业集成的重要产业,是带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基于此,文章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建立了流通产业发展与城镇化之间长期静态关系的实证模型,并使用两类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校验,最终得出结论:流通业的发展对城镇化建设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随着流通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城镇化规模将不断扩大。此外,流通业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在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差异,长期来看,流通产业贡献对城镇化建设的促进最为明显,其次是流通产业效率和流通产业规模。而从短期来看,这一顺序则恰好相反。对此,要规范流通业市场,促进流通市场发展,进而提高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丽瑞  田祥宇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我国31个省1978—2009年数据的面板模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东、中、西部划分标准,采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分别对这三个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不论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在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接下来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琰飞  朱海英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发展已经成为趋势。以我国31个省级单位的1999年到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了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关系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长期耦合关系显著,但是短期耦合关系具有明显的差异;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支持作用明显,但是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不明显;中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的作用不显著,而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明显;不同地区要根据其实际,采取适当的措施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