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47)
- 2023(19799)
- 2022(16468)
- 2021(15368)
- 2020(13022)
- 2019(29445)
- 2018(29072)
- 2017(54490)
- 2016(29659)
- 2015(33406)
- 2014(32750)
- 2013(32147)
- 2012(29360)
- 2011(26385)
- 2010(26120)
- 2009(24242)
- 2008(23868)
- 2007(21332)
- 2006(18305)
- 2005(16308)
- 学科
- 济(122351)
- 经济(122230)
- 管理(86588)
- 业(85220)
- 企(69764)
- 企业(69764)
- 方法(57319)
- 数学(50628)
- 数学方法(50081)
- 中国(35493)
- 农(33326)
- 财(31304)
- 业经(27071)
- 贸(25263)
- 贸易(25246)
- 易(24598)
- 学(24311)
- 技术(24108)
- 制(23004)
- 农业(22168)
- 地方(21549)
- 银(19892)
- 银行(19824)
- 务(19779)
- 财务(19722)
- 财务管理(19677)
- 融(19424)
- 金融(19421)
- 行(18904)
- 企业财务(18699)
- 机构
- 大学(421830)
- 学院(419776)
- 济(176650)
- 经济(173349)
- 管理(162784)
- 研究(144303)
- 理学(140890)
- 理学院(139378)
- 管理学(136956)
- 管理学院(136188)
- 中国(110557)
- 京(88844)
- 科学(88681)
- 财(79007)
- 农(74838)
- 所(72778)
- 中心(67061)
- 研究所(66382)
- 业大(65267)
- 财经(63729)
- 江(61964)
- 农业(59139)
- 经(58215)
- 北京(55718)
- 经济学(54901)
- 范(52208)
- 院(51735)
- 师范(51543)
- 经济学院(49623)
- 州(48736)
- 基金
- 项目(286558)
- 科学(226105)
- 基金(210476)
- 研究(203315)
- 家(186458)
- 国家(184973)
- 科学基金(158186)
- 社会(131196)
- 社会科(124556)
- 社会科学(124521)
- 省(110971)
- 基金项目(110810)
- 自然(103702)
- 自然科(101474)
- 自然科学(101442)
- 自然科学基金(99690)
- 划(94615)
- 教育(93834)
- 资助(85822)
- 编号(79759)
- 重点(65086)
- 成果(64028)
- 部(63462)
- 创(63208)
- 发(61058)
- 创新(58651)
- 国家社会(55770)
- 科研(55531)
- 课题(55280)
- 教育部(54326)
- 期刊
- 济(185893)
- 经济(185893)
- 研究(118944)
- 中国(83027)
- 学报(71104)
- 农(66987)
- 科学(64406)
- 财(61844)
- 管理(61064)
- 大学(53360)
- 学学(50353)
- 农业(45442)
- 教育(41818)
- 融(38900)
- 金融(38900)
- 技术(38014)
- 财经(31922)
- 经济研究(31478)
- 业经(29555)
- 经(27494)
- 业(26438)
- 问题(24745)
- 贸(22456)
- 技术经济(22168)
- 科技(21345)
- 统计(21054)
- 版(20783)
- 策(19823)
- 图书(19732)
- 国际(19556)
共检索到618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兴 张鹏
基于1998-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对技术进步和创新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能从多个层面推动技术的进步,且加入WTO以后,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市场化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有所强化。在不同的区域中,市场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市场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强,而西部地区最弱。市场化改革对于提升地区的创新能力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实证分析表明市场化改革所释放的"制度改革红利"是推动地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市场化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兰婷 韩立民 杨义武
渔业技术进步对渔民持续增收有何影响尚存争议。本文基于2004—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门限面板模型分别对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展开检验。结果显示:①沿海地区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均对渔民增收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内陆地区仅养殖技术进步增收效应显著,捕捞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不明显。②当地方人均GDP低于18792元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渔民增收效应不明显;当地方人均GDP高于18792元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对渔民增收的积极效应开始显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越来越大。③当城乡市场分割较为严重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不明显;当城乡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显现。④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增收效应的发挥以一定的城镇化率为门槛,当城镇化率高于0.460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显著。本文为如何贯彻实施"科技兴渔"战略,更好地促进渔民增收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阚大学
基于1997年—2009年中国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发现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制度改进有效地促进了出口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外溢,当控制市场化进程对出口的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后,出口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是负面影响;并进一步得到当市场化指数大于8.02,出口才会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带来正效应,我国只有北京、天津等10个省市的出口促进了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从区域角度来看,只有东部地区的出口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的是正效应;其次发现进口和市场化进程也具有显著的互补效应,控制市场化进程对进口的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后,进口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正面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市场化进程 内资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佳 宿晓翩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内在联系。采用中国2000-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可行性广义最小二乘法(F G L S)进行模型估计。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相互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同时,本文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省级层面上对三者之间的直接、间接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从东到西,两种效应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全国层面上鼓励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以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要考虑到地区差异,因地、因时制宜。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鹏 李鑫 张剑 薛雅伟
在传统经济学下,环境规制往往会带来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进而降低企业利润。然而,波特则提出环境规制对企业的影响并不都是负面的,可能会推动技术创新。本文利用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负二项回归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引入技术密集度的门槛效应对影响的区域异质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就全国总体情况而言,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技术创新水平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2)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中西部地区则不明显;(3)存在技术密集度门槛,当某地区(省份)的技术密集程度达到一定门槛值以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波特假说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技术密集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宇 沈坤荣
采用中国省级层面2002-2006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对技术创新不同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信任对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两项技术创新投入指标都具有正面影响;信任对两个技术创新产出指标影响不同,信任对专利申请数没有影响,但对技术市场成交额具有显著正面影响;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民间组织密度对技术创新不同指标的影响是不同的,民间组织密度对技术创新人员投入和专利申请数量表现出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对技术市场成交额表现出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柯 张斌 谷洲洋
本文根据2008~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对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科技创新对促进产业升级呈现明显的正效应;从地区层面看,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影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中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驱动效应在中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其次,东部地区最小;通过进行分位数回归分析得出,产业升级发展的不同阶段,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非都相当大,影响小的地区要及时挖掘其他创新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凯 吴清 胡毓敏
文章利用1997-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当地GDP的比重来衡量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研发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之间分别具有互补性和替代性;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跨越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门槛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会阻碍技术创新。因此,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容懈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颖 陆善勇
在我国从高速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是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以综合优势战略理论为基础,从交易效率的构成、交易效率是分工演进和专业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并运用2000—2018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交易效率对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交易效率对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硬件交易效率、软件交易效率和市场交易效率会通过交易效率共同促进创新水平提升;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交易效率相对东部地区较低,其对创新的影响效应尚未完全发挥出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海洋 姚晨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是否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研究发现:从综合作用效果而言,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且结果较为稳健;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传导机制;门限回归模型的结果证明了数字经济对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非线性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促进作用更强;分地区回归后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欠发达地区能够获得更大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海洋 姚晨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是否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研究发现:从综合作用效果而言,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且结果较为稳健;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传导机制;门限回归模型的结果证明了数字经济对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非线性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促进作用更强;分地区回归后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欠发达地区能够获得更大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宇 姜金涵 宋兰旗
低碳技术进步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绿色信贷能够通过引导资源配置和激励技术创新,促进低碳技术进步。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分析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特征,进一步分析上述影响的地区差异。研究结论显示:中国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从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省际合作等方面给出提高绿色信贷促进低碳技术进步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余伟 陈强 陈华
利用2004-201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将环境政策工具分为直接管制、经济手段和"软"手段,并分别以"三同时"环保投资、人均排污费收费和环境新闻报道量作为度量指标,并控制工业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贸易开放、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分析不同类型环境政策工具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直接管制和经济手段对R&D投入都有效果不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软"手段对R&D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区域看,直接管制对东部和内陆地区R&D投入都有效果不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手段对东部R&D投入具有效果不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内陆地区R&D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软"手段对东部R&D投入具有显著的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昊 赵青霞
本文在对人口结构转变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7—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口结构转变对技术创新提升有显著影响,劳动力人口比重提高促进了技术创新水平,少儿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提高显著抑制了技术创新水平,并进行了地区异质性检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和稳健性。最后以R&D投入强度、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交通密度为门限变量,对老龄化与技术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D投入强度存在双重门限效应、交通密度存在单一门限效应,人均受教育年限不存在门限效应。随着R&D投入强度的增加,老年人口比重对技术创新水平的抑制作用不断减弱,交通密度降低了老年人口比重对技术创新的不利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提高R&D投入强度和交通密度等创新条件弱化老龄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博
使用1999~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技术创新能力对人均碳排放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区人均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该相关性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强;某一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会对降低其自身的碳排放水平产生积极影响,而且会对其邻近地区产生积极的空间外溢效应。因此,中国应当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并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激活良性互动,从而较好地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碳排放 空间计量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础研究投入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来自1998—2014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有偏技术进步下的要素替代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对能耗强度影响的差异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市场化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市场化进程是否影响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要素市场化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级区域面板数据
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