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336)
- 2023(23172)
- 2022(19400)
- 2021(18050)
- 2020(15257)
- 2019(34705)
- 2018(34236)
- 2017(65750)
- 2016(35685)
- 2015(39901)
- 2014(39258)
- 2013(38800)
- 2012(35496)
- 2011(31721)
- 2010(32057)
- 2009(30138)
- 2008(29455)
- 2007(26458)
- 2006(23482)
- 2005(21124)
- 学科
- 济(143563)
- 经济(143392)
- 业(117953)
- 管理(111613)
- 企(102754)
- 企业(102754)
- 方法(64738)
- 数学(53894)
- 数学方法(53266)
- 财(43881)
- 中国(43703)
- 农(42277)
- 业经(39318)
- 制(32188)
- 融(31638)
- 金融(31636)
- 银(30981)
- 银行(30910)
- 务(30104)
- 财务(30021)
- 财务管理(29965)
- 行(29702)
- 农业(28815)
- 企业财务(28506)
- 地方(27904)
- 学(27446)
- 贸(26923)
- 贸易(26898)
- 易(26130)
- 理论(25899)
- 机构
- 学院(504994)
- 大学(504436)
- 济(205981)
- 经济(201706)
- 管理(198648)
- 理学(170380)
- 理学院(168548)
- 研究(167453)
- 管理学(165634)
- 管理学院(164708)
- 中国(133933)
- 京(107720)
- 科学(101712)
- 财(99398)
- 农(86633)
- 所(84212)
- 财经(78859)
- 中心(77508)
- 研究所(75928)
- 业大(75772)
- 江(75549)
- 经(71708)
- 农业(68067)
- 北京(67982)
- 范(62783)
- 经济学(62488)
- 师范(62085)
- 州(60938)
- 院(60475)
- 财经大学(58570)
- 基金
- 项目(334711)
- 科学(262808)
- 基金(243215)
- 研究(242329)
- 家(213178)
- 国家(211214)
- 科学基金(181259)
- 社会(153783)
- 社会科(145799)
- 社会科学(145759)
- 省(130667)
- 基金项目(128116)
- 自然(118221)
- 自然科(115522)
- 自然科学(115487)
- 自然科学基金(113457)
- 教育(111354)
- 划(109768)
- 资助(100346)
- 编号(97802)
- 成果(79312)
- 重点(75080)
- 部(73446)
- 创(71666)
- 发(71143)
- 课题(67421)
- 创新(66536)
- 科研(63943)
- 国家社会(63552)
- 教育部(63032)
- 期刊
- 济(228123)
- 经济(228123)
- 研究(149690)
- 中国(99709)
- 学报(81332)
- 财(79562)
- 农(79486)
- 管理(78433)
- 科学(73410)
- 大学(62010)
- 学学(58728)
- 融(57851)
- 金融(57851)
- 农业(53682)
- 教育(52234)
- 技术(44263)
- 财经(39881)
- 业经(38135)
- 经济研究(36168)
- 经(34287)
- 业(30712)
- 问题(29969)
- 技术经济(25416)
- 版(24268)
- 贸(24224)
- 科技(24045)
- 理论(23942)
- 商业(23378)
- 现代(23294)
- 图书(22831)
共检索到762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解维敏
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变迁,市场化进程是否促进了企业家创新精神是本文的研究主题。笔者以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我国地区市场化程度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地区市场化程度与企业家创新精神呈现正相关关系,市场化能够推动企业家创新精神。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对企业家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地区市场化进程激励了企业家追求长期发展经济的动机。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企业家创新精神 经济增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嘉扬
实体企业进行金融资产配置的主要动机通常表现为资金储备和市场套利。本文构建不同持有动机下的计量模型,基于2007~2017年中国A股147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法,研究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高低对研发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与研发创新之间呈现一种替代关系,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并没有起到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资金储备动机的"促进效应"并不存在;实质上,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研发创新的"挤出效应"是市场套利行为,是对于金融行业高回报率的逐利结果。从各类分项资产看,与交易类金融资产相比,流动性较弱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对研发创新的"挤出效应"更大;投资性房地产具有较大的套利动机,对研发创新的影响最为不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修宗峰
从地区幸福感这一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视角入手,本文对地区幸福感与民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考察了我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1)地区幸福感对民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即地区幸福感程度越高,其所在民营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越低;(2)在市场化进程较快的东部地区,其所在城市的幸福感对民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负面作用要强于市场化进程较慢的中西部地区。本文运用社会资本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这些研究发现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相关研究结论对于深入理解转型经济下地区幸福感的作用以及如何在新兴市场中构建幸福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解维敏
本文以我国2002-200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权制度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私有产权控制相比,政府控制不利于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并且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企业家创新精神更低。因此,政府要致力于产权制度的改善,创造有利于培育企业创新精神的产权制度。
关键词:
制度 产权性质 企业家创新精神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雪峰 左静静 郭晓唤
文章以2010—2016年深交所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金融关联对中小民企创新投资的影响,并区分不同金融关联类型,分别探讨银行金融关联与非银行金融关联对中小民企创新投资的作用差异,同时,考虑不同市场化进程下多元化金融关联对中小民企创新投资的作用发挥是否会受到影响。研究表明:(1)金融关联有利于中小民企创新投资。(2)相对于非银行金融关联而言,银行金融关联是一种更为有效的金融关联方式。(3)在不同市场化进程下,金融关联对中小民企创新投资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银行金融关联发挥主要作用;在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非银行金融关联发挥主要作用。
关键词:
金融关联 中小民企 创新投资 市场化进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柯 程立
以价格模型为基础,选取中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利润表新增项目(即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与资产减值损失项目)的价值相关性。结果发现,新准则实施后利润表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资产减值损失项目价值相关性较强,相比旧制度下信息质量也得到改善,但不是信息增量的主要来源;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信息并未得到市场显著反应。结果表明,利润表中其他项目质量的改善是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增加的主要源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龙 詹惠蓉 文文
本文以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均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滞后性和持续性,但该负面影响在企业所属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企业技术依存度、管理层激励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盈余持续性效应、资金蓄水池效应与投融资期限错配效应在金融化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其中,盈余持续性与投融资期限错配表现为中介效应,而资金蓄水池则表现为遮掩效应。本文的研究为金融化影响实体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为缓解资金“脱实向虚”问题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屈天佑 李娜
选取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水平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影响均非常显著。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企业单独的创新活动,也提升了企业间联合创新的水平。且在考虑稳健性与内生性后结果依然显著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渠道来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民营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优于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行业的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的提升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其他行业的促进效果不显著;相比于大型企业,数字经济对中小型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融资约束 创新质量 创新数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屈天佑 李娜
选取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创新水平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影响均非常显著。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企业单独的创新活动,也提升了企业间联合创新的水平。且在考虑稳健性与内生性后结果依然显著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渠道来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民营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优于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行业的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的提升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其他行业的促进效果不显著;相比于大型企业,数字经济对中小型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融资约束 创新质量 创新数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修宗峰 黄健柏
企业产能过剩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本研究考察了市场化改革和企业过度投资等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证据表明:(1)制造业产能过剩是导致该行业上市公司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2)市场化改革对地方国企类和民营类上市公司产能过剩的抑制效果明显,但对央企类上市公司产能过剩的影响不显著;(3)企业过度投资导致企业产能过剩的论断仅适用于央企类上市公司,在地方国企类和民营类上市公司中这一关系并不明显;(4)央企类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对其产能过剩作用的敏感性要强于地方国企类上市公司。另外,市场化改革对企业产能过剩作用的敏感性,地方国企类上市公司要强于央企类上市公...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方红星 张志平
基于企业经营和会计信息生成视角,本文以2007-2010年深沪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并探讨市场能否识别这种影响并做出相应反应。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及其组成部分(应计和现金流)的持续性正相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盈余持续性、应计持续性和现金流持续性都越强;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会对盈余持续性、应计持续性和现金流持续性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能够识别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并做出反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盈余持续性 市场反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慧毅 彭一航 刘瑞姣
随着实体经济投资率的下降,我国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参与到高收益的影子银行业务中,系统性风险不断聚集。文章利用2010—2019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信贷供需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增加均会正向影响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扩大信贷供给并没有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反而促进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因企业所有制的不同及区域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环境差异,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程度对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敏感程度出现异质性。要遏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趋势,应当更加精确地识别信贷的真实需求方,加强资金的后续监管,从而提高信贷的利用效率,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研究为后续信贷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非金融企业 信贷供需 地区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林娜
解决代理冲突的方法之一是股东通过采取加强信息披露的手段对管理层进行外部监督,而信息披露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使得股权资本成本降低。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采用OJ模型来估算股权资本成本,分别检验了我国企业在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阶段,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这两个阶段中,企业披露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都能使其股权资本成本显著降低。本文针对处于强制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阶段的企业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由国际"四大"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企业其股权资本成本相对偏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振洋
本文选取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市场化指数中的地区要素市场发育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对不同费用类型影响以及对不同产权性质影响的差异性。本文研究发现:公司所在地要素市场化程度对费用粘性具有显著影响;市场化指数对不同类型费用的粘性影响有差异,对销售费用粘性的影响比对管理费用粘性的影响更加显著;市场化指数对国有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比对非国有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林慧婷 何玉润 王茂林
本文研究了市场化改革动态特征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改革速度与企业R&D投入呈倒U型关系,即适当提高改革速度会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但改革过快则会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我国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市场化改革速度还有待提高,个别东部地区稍显过快。同时,由于国有企业存在产权优势和代理问题,非国有企业对改革速度更为敏感。进一步,本文发现市场化改革速度与企业R&D投入的倒U型关系在高新技术行业更为显著,尤其对非国有企业而言。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充分认识制度环境变迁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影响,同时对于如何结合地区、产权以及行业的发展特征优化市场化改革,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权性质、独立董事机制与投资效率——来自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市场竞争强度、管理层持股与股利分配——来自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与权益资本成本——来自沪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消费税与绿色创新——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允价值、内部控制和盈余质量——来自A股非金融类公司的经验证据
管理层持股对股价信息影响研究——基于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市场化进程、两权分离与资本结构选择——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市场化进程、实际控制人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跨国并购、市场化进程与企业创新——来自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金融市场化进程、信息披露质量与银行借款融资——基于深市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