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35)
- 2023(7386)
- 2022(5617)
- 2021(5136)
- 2020(4132)
- 2019(9261)
- 2018(9273)
- 2017(18006)
- 2016(10131)
- 2015(11692)
- 2014(11952)
- 2013(11510)
- 2012(10979)
- 2011(9780)
- 2010(10115)
- 2009(9500)
- 2008(9916)
- 2007(9315)
- 2006(8479)
- 2005(7969)
- 学科
- 济(45545)
- 经济(45487)
- 管理(28365)
- 业(26825)
- 企(21514)
- 企业(21514)
- 方法(19068)
- 数学(16251)
- 数学方法(16015)
- 中国(14423)
- 农(12760)
- 业经(10654)
- 学(10549)
- 制(10209)
- 财(9807)
- 银(9255)
- 银行(9233)
- 融(8973)
- 金融(8972)
- 行(8840)
- 贸(8179)
- 贸易(8169)
- 农业(8063)
- 易(7896)
- 地方(7597)
- 理论(7567)
- 体(6989)
- 发(6623)
- 务(6091)
- 财务(6066)
- 机构
- 大学(158481)
- 学院(155305)
- 济(63190)
- 经济(61838)
- 研究(56443)
- 管理(54754)
- 理学(46028)
- 理学院(45448)
- 中国(44841)
- 管理学(44358)
- 管理学院(44083)
- 京(34943)
- 科学(34676)
- 财(30861)
- 所(30065)
- 农(28624)
- 研究所(26987)
- 中心(25505)
- 江(25179)
- 财经(24456)
- 业大(22814)
- 农业(22648)
- 经(22212)
- 北京(22181)
- 范(21575)
- 师范(21314)
- 经济学(20619)
- 院(19780)
- 州(19684)
- 经济学院(18497)
- 基金
- 项目(97379)
- 科学(76387)
- 基金(71710)
- 研究(68564)
- 家(63645)
- 国家(63153)
- 科学基金(53278)
- 社会(44073)
- 社会科(41719)
- 社会科学(41705)
- 基金项目(36889)
- 省(36369)
- 自然(34607)
- 自然科(33892)
- 自然科学(33880)
- 自然科学基金(33293)
- 教育(32066)
- 划(31369)
- 资助(30296)
- 编号(26988)
- 成果(23406)
- 重点(22209)
- 部(21816)
- 发(20417)
- 创(19176)
- 课题(19148)
- 国家社会(18852)
- 教育部(18632)
- 科研(18616)
- 大学(18266)
共检索到247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玉国 张伟 康君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假说: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差异造成了行业间的工资水平差异;然后,利用定量分析方法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这一假说进行了检验;最后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工资水平 市场化程度 统计检验 机理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红霞
现实经济活动中常常显示上期工资收入对本期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积极性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现代工资理论也十分强调工资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但上期工资的激励作用不容忽视。工资具有“后发效应”,即上期工资与本期产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中国3个行业15年来的数据显示,上期工资对行业本期产出的影响十分明显,其中尤以建筑业和批零贸易餐饮业明显。充分发挥上期工资的激励作用可以大大增加企业产出。
关键词:
工资 后发效应 产出 贡献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瑞龙 周业安 张玉仁
国有企业双层分配合约下的效率工资假说及其检验———对“工资侵蚀利润”命题的质疑杨瑞龙周业安张玉仁国有企业改革首先是从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入手的,这种放权让利式的改革一直引来褒贬不一的评价。但就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而言,批评意见明显占上风。当理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白明 李国璋
熊彼特认为垄断有助于创新的实现,这一假说对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对该假说的涵义进行梳理,介绍已有的实证检验结果,并结合我国工业实际情况对熊彼特的观点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竞争,而不是垄断,更有助于创新。
关键词:
熊彼特假说 竞争 创新 实证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石清 蔡珞珈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本文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出发,利用中国各个省市区1989~2004年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其进行估计,以此剖析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我国并不成立。因此,我国不能盲目重复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而应该走环境与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阮荣平 郑风田
针对教育与农村人才外流之间作用关系,文章提出了"教育抽水机"假说,该假说认为,目前教育体制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将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从农村抽吸到城市,将本来可能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人力资本变成了仅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文章对该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教育投入的增加不仅没有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增加,反而与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率呈正相关关系,教育投入的增加与农村经济增长也未表现出因果关系,证明了"教育抽水机"机理的存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德
本文在提出产品质量"市场分层"假说的基础上,通过对深圳市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本土连锁经营超市以及小商品市场的消费者进行对比研究,并以赴港购物的消费者作为参照,研究了不同质量层次产品市场中消费者的产品质量认知和消费行为特点。基于研究的结论,文章就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品质量 消费者认知 市场分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会朝 徐康宁
引入产品质量变量到贸易模型中,可以推导出在市场均衡条件下出口产品质量决定于出口目的市场的质量偏好以及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本文基于理论模型首次提出"质量门槛"假说。通过构建产品质量指标,对中国出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质量门槛"的存在以及对中国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出口目的国家人均GDP每升高1%,出口产品质量将提升0.14%,而出口目的国家的市场规模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作用不明显;高收入国家由于具有较高的质量偏好,因而产生较高的"质量门槛",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向高收入国家出口产品质量比向中低收入国家出口产品质量高26,5%。对产品分组的回归结果表明,"质量门槛"效应存在行业间差...
关键词:
质量门槛 对外贸易 检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卫民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关系假说,即在技术中性条件下,管理要素的产出弹性与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成正比,与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成反比。通过构建自变量包括资本、劳动和管理要素的简单宏观生产模型,理论上证明了上述假说,经验上利用1970-2006年美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OECD七国面板数据也较好验证了假说。这种理论假说的分析和研究结果为我国继续回到经济快速增长的轨道而进行的政策选择空间提供了一个方向性指导。
关键词:
要素产出弹性 广义技术进步 技术中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戴魁早 刘友金
文章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分解——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等进行了测算。在考虑市场势力和企业规模等因素之后,文章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实证考察了市场化进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及行业差异。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既优化了高技术产业的资源配置,又促进了技术进步,进而提高了创新效率,且入世后这种促进作用更大;行业特征影响着市场化进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效果,在技术密集度较低、外向度较高的行业中,市场化进程对创新效率的积极影响更大。此外,企业规模和经济绩效也是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而市场势力与创新效率却存在倒U形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炎涛 马殊玥
2019年8月,人民银行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与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挂钩,迈出信贷市场利率"并轨"的第一步。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当前政策利率体系仍较为复杂,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本文在梳理主要国家央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政策利率体系优化的经验以及我国利率调控典型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基于短期因果关系、长期因果关系和强因果关系,实证检验了我国政策利率优化的可能性。结果显示:部分政策利率可以并轨,如再贴现利率可以并入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20天再贷款利率可以并至隔夜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基于实证结果,提出我国政策利率优化路径及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俞鸿琳
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SEO后业绩下滑的现象,并从过度投资角度解释其原因。研究发现,公司的过度投资水平在SEO当年和下一年内显著高于对照组公司的相应数据,并且国有公司和投资机会低的公司在SEO后的过度投资水平更高;公司SEO后的过度投资行为会显著降低公司的财务业绩,过度投资水平越高则SEO后业绩下降程度越大,这在投资机会低的公司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本文认为,在我国国有公司特殊的晋升激励机制之下,管理者的内在过度投资倾向在SEO后资金的支持下成为现实,过度投资导致了SEO后公司业绩的下滑。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公司业绩下滑 过度投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立卫
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且对相关权威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本文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老龄化趋势与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之间存在"倒U"关系。其成因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使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部分产业、职业内更富职业经验的劳动者群体扩大,同时家庭和个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提高等,但上述因素的正向作用受到人类生命周期规律和一些负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存在"老龄化红利"。我国当前业已进入"老龄化红利"期,要充分利用和延长"老龄化红利",必须继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完善面向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继续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发展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及体育事业,积极优化生育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高谦 何蓉
资本结构与控制权市场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高负债率会降低并购的成功率,由此本文得出了四个理论假说,即低负债率能推动控制权市场的发展;高负债率的资本结构特征直接限制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发展;出于反收购目的,持续调整会改变资本结构的长期特征引起负债率上升;如果负债率出现下降趋势则控制权市场的发展就会加速。对美、日两国的实证检验较好地验证了这四个假说。这在理论上预示着没有资本结构的剧烈变革,控制权市场就不会有快速的发展。就我国资本结构调整与公司控制权市场发展而言,这个理论预示无论是从金融发展战略选择的层面,还是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角度来看,其涵义都极为丰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忠 沈艳 王小康 沈明高
本文研究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市场份额与银行资产回报率之间有显著正向相关关系,市场集中度和资产回报率之间存在显著负向相关关系。如果以逾期贷款和呆滞贷款占比为银行绩效的衡量指标,市场集中度越高的地区这类不良贷款的比重越高。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关于市场结构和银行绩效关系的"相对市场力量"假说。同时,研究还发现,无论对于资产回报率还是不良贷款占比,效率总是影响金融机构绩效的重要因素。另外,降低市场集中度会有利于提高银行的效率,降低不良贷款占比。
关键词:
市场结构 效率 银行业竞争 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