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6)
- 2023(7284)
- 2022(5521)
- 2021(5188)
- 2020(4292)
- 2019(9800)
- 2018(9691)
- 2017(19120)
- 2016(10545)
- 2015(12357)
- 2014(12440)
- 2013(12287)
- 2012(10543)
- 2011(9218)
- 2010(9328)
- 2009(9079)
- 2008(9600)
- 2007(9071)
- 2006(8322)
- 2005(7928)
- 学科
- 管理(51424)
- 业(48706)
- 企(46436)
- 企业(46436)
- 济(43133)
- 经济(43082)
- 财(21053)
- 方法(19734)
- 务(16971)
- 财务(16931)
- 财务管理(16899)
- 企业财务(16276)
- 数学(16032)
- 数学方法(15979)
- 制(14078)
- 业经(12192)
- 中国(11590)
- 体(10628)
- 农(10350)
- 体制(9296)
- 策(8662)
- 划(8649)
- 银(8180)
- 银行(8175)
- 经营(7858)
- 行(7528)
- 理论(7452)
- 融(7211)
- 金融(7211)
- 人事(7098)
- 机构
- 大学(152021)
- 学院(151228)
- 管理(67689)
- 济(62843)
- 经济(61413)
- 理学(56345)
- 理学院(55880)
- 管理学(55379)
- 管理学院(55054)
- 研究(42729)
- 中国(39703)
- 财(35592)
- 京(31849)
- 财经(26916)
- 经(24462)
- 江(23807)
- 科学(22154)
- 中心(21213)
- 所(20674)
- 北京(20159)
- 财经大学(20131)
- 商学(19846)
- 商学院(19664)
- 州(19303)
- 农(18248)
- 经济学(17929)
- 研究所(17673)
- 业大(17369)
- 经济管理(16357)
- 范(16353)
- 基金
- 项目(89097)
- 科学(71945)
- 基金(67324)
- 研究(65948)
- 家(56556)
- 国家(56072)
- 科学基金(50761)
- 社会(43543)
- 社会科(41366)
- 社会科学(41352)
- 基金项目(35805)
- 自然(33328)
- 省(33204)
- 自然科(32651)
- 自然科学(32648)
- 自然科学基金(32118)
- 教育(30953)
- 资助(27619)
- 划(27307)
- 编号(26771)
- 成果(21740)
- 部(20576)
- 重点(19081)
- 教育部(18582)
- 创(18465)
- 人文(18314)
- 国家社会(17548)
- 课题(17544)
- 项目编号(17498)
- 性(17352)
共检索到244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旭东 杨兴全 曾春华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作为自利的管理者具有为获取私人收益而采取有损于股东利益的并购动机,管理者权力又是实现其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以2007-2010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扩张性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结合公司产权性质与市场化进程的制度背景,实证检验了管理者权力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管理者权力与并购绩效显著负相关;与非国有企业相比,管理者权力对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市场化进程能够抑制管理者权力对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但公司的国有控制性质又弱化了市场化进程的这种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林静
以融资约束差异和代理成本理论为基础,基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将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化进程和微观层面的公司管理者权力结合来研究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研究发现:管理者权力并没有使投资效率得到改善,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没有使管理者权力与投资效率关系得到显著改善,投资效率低下反而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研究成果为解读我国上市公司"高投资—低效率"现象、丰富财务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 管理者权力 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林静
以融资约束差异和代理成本理论为基础,基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将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化进程和微观层面的公司管理者权力结合来研究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研究发现:管理者权力并没有使投资效率得到改善,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没有使管理者权力与投资效率关系得到显著改善,投资效率低下反而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研究成果为解读我国上市公司"高投资—低效率"现象、丰富财务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 管理者权力 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雯 杨柳青
以2003~2007年246起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管理者代理动机与收购方并购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并购给收购方股东带来显著正的财富效应,管理者控制权私有收益与并购绩效呈倒U型关系,管理者过度自信和管理层持股均对并购绩效产生正面影响,自由现金流及国有股权对绩效影响不显著,跨行业并购及行业管制均给绩效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应适度提高股权集中度,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保持适度的财务杠杆与公司规模。
关键词:
管理者代理动机 并购绩效 国有企业治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善民 朱滔
本文以1999~2002年发生于沪、深 A 股市场的56起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管理者代理动机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些实证检验。实证结论表明,并购给收购公司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损失,而对目标公司股东的财富影响不显著;并购前管理者能力好的收购公司或现金流量充足的收购公司,其并购绩效更差,研究结果支持自大假说和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也为收购高成长的目标公司使得收购公司股东受损的假设提供了弱的证据;但实证研究没有发现多元化导致较差的并购绩效的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凯迪 韩良智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多元化并购决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同时考虑了公司治理特征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水平越高,企业越可能选择多元化并购;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非独立董事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均与企业选择多元化并购有正相关关系;较高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会加强过度自信对多元化并购决策的促进作用。该结论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对我国企业选择多元化并购的动因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而公司权力制衡有助于抑制多元化并购。
关键词:
并购 多元化 过度自信 公司治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兴全 张丽平 吴昊旻
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是影响公司现金持有的关键因素,管理层权力的大小又体现了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程度。本文运用2006-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市场化进程的制度背景,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现金持有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但由管理层权力导致的高额持有现金产生了负面的价值效应,管理层权力对现金持有的影响与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相关,市场化进程能够降低管理层权力与现金持有水平的正相关性,并进一步弱化管理层权力导致的高额持有现金的负面价值效应;进一步检验表明,权力强大的管理层所持有的高额现金恶化了公司过度投资,而市场化进程能够抑制管理层利用权力持有大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桂花 王昕昕
本文采用2007年至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与过度投资显著正相关。同时还发现,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管理层权力与过度投资的正相关性更显著。管理层权力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受到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影响,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管理层权力与过度投资的正相关性受到制约,并且这种制约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淑琴 代淑江
本文选取2008—2010年发生并购行为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本文以并购后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托宾Q从财务和市场两个方面衡量并购绩效。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显著降低并购后公司的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2)相关并购的并购绩效优于非相关并购。(3)在不同的并购类型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相关并购中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显著提高并购绩效,非相关并购中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显著降低并购绩效。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并购类型 并购绩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雨婧 胡珺
管理者是企业感知外部环境变化的中介因素,也是企业重置内外部信息和资源的纽带。采用2005—2015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以管理者非理性特征与外部经济环境互动的视角,考察了宏观货币政策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态势显著影响企业的并购绩效。当货币政策相对宽松时,企业并购绩效较差;同时,管理者过度自信增强货币政策对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重要机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货币政策与并购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因企业特征与外部治理机制的不同呈现差异,并主要表现在非国有企业和非竞争性企业中。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管理者过度自信 并购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超鹏 吴世农 郑方镳
本文首先根据"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学习行为的连续并购绩效的理论模型"得到3个推论:第一,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将导致连续并购绩效逐次下降;第二,管理者学习行为将导致连续并购绩效逐次上升;第三,当过度自信管理者具有学习能力时,连续并购绩效的变化方向将取决于过度自信效应和学习效应何者占优。接着,本文设计了一套适于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学习行为对连续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方法,并收集我国资本市场1997~2005年间发生的1317起上市公司连续并购事件为样本展开实证检验,发现:(1)对比首次并购失败的公司,首次并购成功的公司其后各次并购的绩效将呈较显著的下降趋势,这表明管理者可能因首次并购成功而过度自信;(2...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玲红 刘善存 邱菀华
以2000-2007年间的1154家上市公司的3578次并购事件为样本,将并购公司管理者分为过度自信学习组和理性学习组,分析它们对上市公司连续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并购次序的上升,当并购公司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且有学习行为时,并购绩效呈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当管理者理性且有学习行为时,并购绩效逐渐下降。本文还发现,无论有学习行为的管理者是理性的,还是过度自信的,并购的时间间隔都随着并购次序的上升逐渐下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学军 张涌 王怡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更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活动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然而,尽管我国企业的并购规模及频率日趋上升,但企业并购成功后的长期绩效却未能改善。本研究选择2010—2016年的企业海外并购数据样本,在管理者有限理性的前提下,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政治关联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的联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会负向影响跨国并购的绩效;企业跨国并购的长期绩效与政治关联负向相关,政治关联程度越深,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越显著,且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国有企业样本组中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更大。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政治关联 跨国并购绩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唐蓓
公司并购的"成功悖论"引发人们对公司并购行为的重新审视。从行为经济学中的管理者非理性假设出发,实证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特征与公司并购投资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显示,出于自身利益的长远考虑以及公司并购普遍败绩的现实,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对并购投资表现出较为谨慎的态度。但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与管理者的自信程度高度相关,说明并购投资行为实际上同时受到自由现金流以及管理者自信程度的双重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任 甘入文
以2010~2013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高校独董、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表现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发起的并购通常会给企业带来绩效的损失;企业聘请高校独董与并购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校独董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企业并购绩效毁损具有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理区位的临近性会影响高校独董的治理作用,当高校独董任职的高校与上市公司位于同一省时,高校独董能够显著改善因管理者过度自信给企业并购造成的不利影响,当上市公司全部聘请异地高校独董时,高校独董的治理效果有所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