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06)
- 2023(5978)
- 2022(4336)
- 2021(3954)
- 2020(3186)
- 2019(7251)
- 2018(7104)
- 2017(13725)
- 2016(7726)
- 2015(8997)
- 2014(9237)
- 2013(8974)
- 2012(7670)
- 2011(6772)
- 2010(6968)
- 2009(6772)
- 2008(7147)
- 2007(6883)
- 2006(6374)
- 2005(6249)
- 学科
- 管理(33744)
- 济(31271)
- 经济(31238)
- 业(29894)
- 企(26652)
- 企业(26652)
- 财(12260)
- 方法(11978)
- 中国(10422)
- 制(9531)
- 务(9497)
- 农(9469)
- 财务(9466)
- 财务管理(9449)
- 数学(9444)
- 数学方法(9405)
- 业经(9116)
- 企业财务(9043)
- 银(7028)
- 银行(7023)
- 体(6620)
- 行(6523)
- 策(6415)
- 融(6045)
- 金融(6045)
- 划(5977)
- 农业(5976)
- 理论(5762)
- 体制(5400)
- 经营(5323)
- 机构
- 大学(111015)
- 学院(110671)
- 管理(46120)
- 济(45598)
- 经济(44440)
- 理学(36846)
- 理学院(36489)
- 管理学(36062)
- 管理学院(35809)
- 研究(35025)
- 中国(32044)
- 财(25803)
- 京(24249)
- 财经(19066)
- 江(18864)
- 科学(18827)
- 所(17447)
- 经(17294)
- 中心(17235)
- 农(15640)
- 北京(15494)
- 州(15157)
- 研究所(15059)
- 财经大学(14187)
- 经济学(13706)
- 业大(13239)
- 范(12972)
- 商学(12873)
- 师范(12844)
- 商学院(12721)
- 基金
- 项目(63408)
- 科学(50304)
- 研究(47748)
- 基金(46500)
- 家(39674)
- 国家(39334)
- 科学基金(34634)
- 社会(30542)
- 社会科(28965)
- 社会科学(28953)
- 基金项目(24130)
- 省(23856)
- 教育(21983)
- 自然(21964)
- 自然科(21497)
- 自然科学(21494)
- 自然科学基金(21150)
- 编号(19831)
- 划(19790)
- 资助(18989)
- 成果(16649)
- 部(14056)
- 重点(13929)
- 课题(13604)
- 发(12905)
- 创(12715)
- 国家社会(12665)
- 性(12581)
- 教育部(12394)
- 项目编号(12380)
共检索到188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高厚山 张俊民
本文考察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高声誉独立董事是否抑制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基于2007-201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研究发现聘请高声誉会计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其操纵性应计盈余及真实活动盈余显著更低,说明高声誉的会计独立董事抑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所在地市场化程度越强,独立董事声誉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越弱。这表明伴随市场化程度的增强,降低了对声誉等非正式契约的依赖,即市场化进程与独立董事声誉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独立董事声誉 盈余管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海杰 吕长江 丁慧
本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声誉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本文以2007~2012年我国民营上市企业为样本,从会计专业独董的视角研究独立董事声誉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专业独董的声誉对企业盈余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受聘于大股东掏空严重、低市场化进程地区企业和担任审计委员会主席的高声誉会计专业独董上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在使用不同的盈余质量度量方式、不同的独董声誉度量方式、控制了内生性因素后依然成立。本文的结果表明,高声誉的会计专业独董能积极发挥治理作用,提高盈余质量。本文为独立董事声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声誉机制能激励独立董事维持其独立性,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从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姣
本文从审计质量和独立董事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二者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通过选取上交所以及深交所2015年初到2020年主板上市公司数量为主要样本,进行相关实证分析,研究三者之前的变量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第二,独立董事发表意见次数与盈余管理正相关。第三,独立董事发表意见次数,对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相关性产生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海红
以沪深两市2007~2014年发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非流动资产处置的盈余管理动机以及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特征及个人特征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为了实现扭亏或大清洗的目标,存在利用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独立董事规模和开会次数能抑制基于扭亏动机的真实盈余管理,但对于大清洗动机抑制效果并不明显;具有学术背景和政府从业背景的独立董事能有效地抑制基于大清洗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明竹
目前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问题,这是由于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如新兴的市场经济体制、股权分置改革、一股独大、国有股所有权定位缺失、内部人控制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盈余管理又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在监管中要更强调和体现针对性。本文以2012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独立董事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表明:独立董事制度现状不容乐观,许多本应发挥作用的机制并未发挥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特征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璐
独立董事履行监管职能的同时享有着公司的薪酬补偿,包括股票补偿和现金薪酬。独立董事的现金薪酬具有"激励效应"和"共谋效应"。利用2002—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独立董事现金薪酬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现金薪酬的"共谋效应"占据主导,"激励效应"未能较好地体现,随着独立董事现金薪酬的提高,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也相应提高。同时,引入工具变量进行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结果支持实证结论。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激励效应 共谋效应 现金薪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素莲 高荣
本文以2010-2014年的531家上市民营企业作为初始样本,探讨了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对盈余管理程的影响;然后以其中的440家家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家族企业中家族控制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独立董事对家族控制与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非家族企业相比,我国家族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并没有显著提高。此外,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对盈余管理有负向影响,而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存在正向影响,且独立董事会强化家族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祎颿
文章以2008—2012年的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样本期内,其最终控制人都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对上市家族企业董事会独立性水平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对上市家族企业还是非家族企业,董事会独立性与盈余管理水平都存在显著负相关的关系,即董事会独立性越高,越能够起到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但是在上市家族企业中,这种抑制作用被削弱了。
关键词:
董事会独立性 家族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璐
独立董事履行监管职能的同时享有着公司的薪酬补偿,包括股票补偿和现金薪酬。独立董事的现金薪酬具有“激励效应”和“共谋效应”。利用2002—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独立董事现金薪酬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现金薪酬的“共谋效应”占据主导,“激励效应”未能较好地体现,随着独立董事现金薪酬的提高,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也相应提高。同时,引入工具变量进行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结果支持实证结论。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激励效应 共谋效应 现金薪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璐
独立董事履行监管职能的同时享有着公司的薪酬补偿,包括股票补偿和现金薪酬。独立董事的现金薪酬具有"激励效应"和"共谋效应"。利用2002—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独立董事现金薪酬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现金薪酬的"共谋效应"占据主导,"激励效应"未能较好地体现,随着独立董事现金薪酬的提高,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也相应提高。同时,引入工具变量进行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结果支持实证结论。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激励效应 共谋效应 现金薪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史春玲 王茁
文章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了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期望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善盈余信息质量,提升法治水平提供政策性建议。研究发现,财务独立董事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同时起到抑制作用;投资者保护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但投资者保护程度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却存在着类似抛物线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保护程度和财务独立董事在抑制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上存在互补效应,而在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上存在替代效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石宗辉 徐凯 孙俊奇 鲁冰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2011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独立董事薪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独立董事薪酬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地,相比负向盈余管理,独立董事薪酬对正向盈余管理的影响更加显著;最后,发现业绩好的公司中,独董薪酬与盈余管理程度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本研究表明,尽管独立董事在一定程度上有能力发现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但因无法有效抑制该行为的发生,所以会要求不同程度的薪酬水平为其违规隐瞒行为寻求风险补偿,而高公司业绩给独立董事的高薪要求创造了条件,从而进一步加剧公司盈余管理水平。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薪酬 盈余管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小洋 李芹
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角度出发,将2002~2008年度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截面数据分为小于0和大于0的两种基本情况,实证分析了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盈余管理 有效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汉文 廖方楠 韩洪灵
为明确独立董事联结和内部控制在治理盈余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本文采用匹配+双重差分(DID)的方法,并结合应计和真实两类盈余管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应计盈余管理方面,独立董事联结和内部控制均能显著地发挥治理效应,且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在真实盈余管理方面,内部控制能显著地发挥治理效应,而独立董事联结则不能对真实盈余管理产生影响,且在此场景中它们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进一步考虑二者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以及企业整体战略后发现,与独立董事联结相比,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应总体上更全面且更稳定。本文不仅补充与拓展了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对比了独立董事联结和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力,还有助于增进监管部门和实务界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及其治理机制的透视,从而可以改进监管方向与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素莲 高荣
本文以2010-2014年的531家上市民营企业作为初始样本,探讨了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对盈余管理程的影响;然后以其中的440家家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家族企业中家族控制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独立董事对家族控制与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非家族企业相比,我国家族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并没有显著提高。此外,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对盈余管理有负向影响,而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存在正向影响,且独立董事会强化家族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