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6)
- 2023(9988)
- 2022(7951)
- 2021(7316)
- 2020(6292)
- 2019(14473)
- 2018(14292)
- 2017(30171)
- 2016(16164)
- 2015(18497)
- 2014(18440)
- 2013(18519)
- 2012(17210)
- 2011(15515)
- 2010(15758)
- 2009(15093)
- 2008(15254)
- 2007(13864)
- 2006(12482)
- 2005(11771)
- 学科
- 济(79231)
- 经济(79150)
- 业(55689)
- 管理(51721)
- 企(45730)
- 企业(45730)
- 方法(37720)
- 数学(34281)
- 数学方法(34135)
- 财(24886)
- 中国(23588)
- 农(21004)
- 制(18900)
- 务(16989)
- 财务(16970)
- 财务管理(16937)
- 企业财务(16376)
- 业经(16300)
- 银(14575)
- 银行(14559)
- 融(14369)
- 金融(14369)
- 贸(14305)
- 贸易(14293)
- 体(13910)
- 行(13891)
- 易(13805)
- 农业(13505)
- 地方(12951)
- 体制(11401)
- 机构
- 大学(246411)
- 学院(243494)
- 济(113826)
- 经济(111875)
- 管理(96183)
- 理学(82593)
- 理学院(81833)
- 管理学(80866)
- 管理学院(80407)
- 研究(78420)
- 中国(64534)
- 财(57488)
- 京(50466)
- 财经(46008)
- 经(41891)
- 科学(40722)
- 所(38537)
- 经济学(37569)
- 江(35646)
- 中心(35542)
- 财经大学(34512)
- 经济学院(34165)
- 研究所(33765)
- 农(33506)
- 北京(32360)
- 业大(29833)
- 范(28506)
- 州(28434)
- 商学(28257)
- 师范(28248)
- 基金
- 项目(149576)
- 科学(120146)
- 基金(113071)
- 研究(112242)
- 家(95983)
- 国家(95219)
- 科学基金(83063)
- 社会(76240)
- 社会科(72488)
- 社会科学(72472)
- 基金项目(58830)
- 省(55238)
- 教育(52045)
- 自然(50713)
- 自然科(49567)
- 自然科学(49558)
- 自然科学基金(48798)
- 资助(47781)
- 划(46433)
- 编号(44427)
- 成果(37452)
- 部(36177)
- 重点(33122)
- 国家社会(32461)
- 教育部(32265)
- 发(31681)
- 人文(31165)
- 创(30470)
- 课题(29894)
- 性(29767)
- 期刊
- 济(124889)
- 经济(124889)
- 研究(78541)
- 财(45823)
- 中国(42389)
- 管理(37233)
- 融(31697)
- 金融(31697)
- 学报(31496)
- 科学(30657)
- 农(30544)
- 大学(25587)
- 财经(25052)
- 学学(24188)
- 经(21417)
- 经济研究(21296)
- 农业(19911)
- 业经(19849)
- 教育(19434)
- 技术(18704)
- 问题(18047)
- 贸(16035)
- 国际(13811)
- 理论(12906)
- 商业(12764)
- 技术经济(12716)
- 统计(12016)
- 世界(11810)
- 现代(11471)
- 实践(11138)
共检索到369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曾春华
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度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以及如何受市场化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大,终极控制人的掠夺和掏空动机越强烈,他们会选择较低的资本结构,但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将抑制终极控制人对负债水平的过低选择,从而使负债的利益转移限制效应和破产威胁效应得以有效发挥。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两权分离 资产负债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宗法 张英丽
利用2003—2007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计量分析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实证检验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法律制度环境对公司利益侵占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越低,利益侵占水平就越低;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法律制度环境越好,利益侵占水平就越低;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为控制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提供了动机和便利,使得这类公司存在更大的代理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善法律制度的环境和加强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苏忠秦 黄登仕
本文利用我国2002-2008年家族控制上市公司数据,在控制相关变量下,从债务代理成本视角经验检查在中国债权人法律保护较弱的背景中,终极控制股东(家族)是否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终极控制股东显著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具体而言:(1)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越大,公司具有显著低的长期债务水平;(2)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分离度与公司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3)终极控制股东在上市公司中指派高管与公司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家族控制 两权分离 债务期限 代理成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连军
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文章实证检验不同市场环境下政治联系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联系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是有差异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由于政府干预导致企业经营业绩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有政治联系企业承担着较高的权益资本成本;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政府干预相对较少,政治联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荣誉或良好的政商关系,此时有政治联系企业享有较低的权益资本成本;当上市公司存在控股股东利益输送时,投资者预期到无法共享政治联系为企业带来的利益,此时有政治联系企业要承担较高的权益资本成本。本研究为厘清政治联系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利弊影响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关键词:
政治联系 权益资本成本 市场化进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钟海燕 戚拥军
基于第二类代理问题和终极控制权理论的视角,本文就民营上市公司选择激进或是保守避税战略的形成动因,以及避税战略影响公司价值的内在机理这两个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卷入程度越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程度越高,上市公司避税战略风格越趋向于激进;避税战略风格越趋向于激进,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实施攫取控制权私利的掏空行为的动机越强烈,这将显著损害公司的业绩和降低公司的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林辉 陈喜平
以2004—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索分析终极所有权性质、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度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以及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在不同终极所有权性质下其显著性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国有控股公司与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并没有系统性差异;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非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国有控股公司,其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关键词:
终极所有权性质 两权分离度 权益资本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钱晶晶
本文选取2007—2011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分析了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审计费用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在市场环境差,市场化指数低的地区,民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审计费用较低的、低质量的非"十大"事务所进行审计;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十大"与非"十大"事务所审计费用的差距随市场化程度的推进逐渐增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苏
以2004~2009年民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具体考察了审计师选择对公司借款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民营上市公司选择"四大"为外部审计师,会显著有助于公司后续的借款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民营上市公司选择"四大"为外部审计师对获取借款融资的影响有所加强。分析认为,基于信号传递理论,银行为了降低对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企业的贷款风险,由高质量事务所代表的高质量审计必然成为公司外部治理环境不完善的一种有效替代机制,以降低银行和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实现上市公司借款融资的目的。
关键词:
市场化程度 审计师选择 借款融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修宗峰
从地区幸福感这一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视角入手,本文对地区幸福感与民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考察了我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1)地区幸福感对民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即地区幸福感程度越高,其所在民营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越低;(2)在市场化进程较快的东部地区,其所在城市的幸福感对民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负面作用要强于市场化进程较慢的中西部地区。本文运用社会资本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这些研究发现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相关研究结论对于深入理解转型经济下地区幸福感的作用以及如何在新兴市场中构建幸福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志斌
研究企业市场化进程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探索企业实际控制人性质对两者关系的影响,从而发现市场化程度、实际控制人性质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市场化进程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国有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优于非国有控制企业,相对于非国有控制企业,市场化进程对国有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更强的提升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喻彪 王祥兵
本文采用20092013年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这种关系是否会受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越大,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越低,现金持有价值也越低;两权分离对现金持有的影响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有关,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会显著降低两权分离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的不利影响。拓展检验表明,两权分离程度越大的终极控股股东通过持有的现金加剧了公司过度投资,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这种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喻彪 王祥兵
本文采用2009~2013年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这种关系是否会受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越大,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越低,现金持有价值也越低;两权分离对现金持有的影响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有关,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会显著降低两权分离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的不利影响。拓展检验表明,两权分离程度越大的终极控股股东通过持有的现金加剧了公司过度投资,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这种行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平 张孜瑶
股权资本成本是高管薪酬制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影响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历史时期,对不同市场化进程下的股权资本成本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国企业基于公司治理因素与经营绩效因素的高管薪酬制度的设计。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高管平均薪酬与职工平均薪酬之比作为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量化指标,(1)分别研究股权资本成本和市场化进程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资本成本与薪酬差距负相关,市场化进程与薪酬差距正相关;(2)针对市场化进程变化的横向效应和纵向效应进行细化分析,得到了纵向效应的影响更加显著的结论。这样的结...
关键词:
薪酬差距 股权资本成本 市场化进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卓越
受规制企业的资本结构与政府价格规制密切相关。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假设,以检验受规制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与政府价格规制强度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资本结构选择作为企业的战略工具,能提高企业的谈判地位,迫使规制机构提高产品价格。因而企业面临的价格规制越严厉,越有动力提高负债水平。本文利用沪、深两地的受规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有效地支持了本文上述的假设。
关键词:
价格规制 资本结构 上市公司 面板数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秀华 郭绍俊
本文以2003-2010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与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越高,公司的信息披露越差。表明为了隐藏自己获取控制权私利的行为,控股股东往往使得信息披露更加不透明。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改善投资者保护环境,两权分离与信息披露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减弱,说明投资者保护环境的改善对于降低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进而提高公司信息披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两权分离 信息披露 利益侵占 境外上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市场化改革、所有权结构与企业技术效率——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1999~2008
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实际控制人的政治身份与审计师选择——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现金流权、控制权与资本结构决策——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
国有股权、民营企业家参政与多元化投资——来自我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治关系、市场化程度与公司债融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不同市场化进程下的审计收费和审计师选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市场化进程、多元化金融关联与民企创新投资——来自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地方经济发展与企业资本结构选择——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