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86)
- 2023(17234)
- 2022(13976)
- 2021(12708)
- 2020(10250)
- 2019(23485)
- 2018(22802)
- 2017(43805)
- 2016(23278)
- 2015(25764)
- 2014(25565)
- 2013(24826)
- 2012(22615)
- 2011(20208)
- 2010(19965)
- 2009(18057)
- 2008(17450)
- 2007(15121)
- 2006(13335)
- 2005(12027)
- 学科
- 济(105353)
- 经济(105253)
- 管理(67278)
- 业(64905)
- 企(52074)
- 企业(52074)
- 方法(41735)
- 数学(36578)
- 数学方法(36135)
- 中国(32843)
- 农(28617)
- 地方(27051)
- 业经(24806)
- 财(23012)
- 农业(19342)
- 制(18313)
- 环境(17586)
- 学(17437)
- 贸(16969)
- 贸易(16954)
- 融(16860)
- 金融(16859)
- 银(16698)
- 银行(16674)
- 技术(16362)
- 易(16318)
- 发(16181)
- 行(16053)
- 理论(14943)
- 和(14756)
- 机构
- 学院(323264)
- 大学(321065)
- 济(138227)
- 经济(135462)
- 管理(128046)
- 理学(110457)
- 理学院(109323)
- 研究(109197)
- 管理学(107484)
- 管理学院(106881)
- 中国(83484)
- 京(67678)
- 科学(64139)
- 财(62118)
- 所(52319)
- 中心(51186)
- 农(49935)
- 财经(49366)
- 江(47831)
- 研究所(47323)
- 业大(45326)
- 经(45018)
- 范(42969)
- 经济学(42809)
- 师范(42542)
- 北京(42057)
- 院(40278)
- 州(38623)
- 农业(38605)
- 经济学院(38543)
- 基金
- 项目(221420)
- 科学(177688)
- 研究(163218)
- 基金(162744)
- 家(140893)
- 国家(139725)
- 科学基金(122607)
- 社会(107688)
- 社会科(102339)
- 社会科学(102313)
- 省(87056)
- 基金项目(86431)
- 自然(77788)
- 自然科(76108)
- 自然科学(76094)
- 自然科学基金(74714)
- 教育(74711)
- 划(72787)
- 编号(64952)
- 资助(64567)
- 发(52394)
- 成果(50642)
- 重点(49961)
- 部(48679)
- 创(47244)
- 国家社会(45507)
- 课题(44792)
- 创新(44170)
- 教育部(42590)
- 发展(42195)
- 期刊
- 济(153464)
- 经济(153464)
- 研究(96334)
- 中国(64564)
- 管理(49255)
- 财(47429)
- 农(45837)
- 学报(44595)
- 科学(44374)
- 大学(35394)
- 教育(33673)
- 学学(33410)
- 融(32582)
- 金融(32582)
- 农业(31443)
- 技术(30066)
- 业经(26842)
- 经济研究(24836)
- 财经(24219)
- 问题(21321)
- 经(20961)
- 业(16970)
- 技术经济(16028)
- 商业(15688)
- 现代(15257)
- 科技(14766)
- 贸(14737)
- 统计(14724)
- 发(14642)
- 理论(14469)
共检索到482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岳书敬 杨阳 许耀
采用基于SBM-DDF模型的绿色发展效率作为综合衡量集聚的经济和环境综合绩效标准,在测度中国277个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基础上,分析集聚对城市绿色发展的综合影响,探讨市场化转型对集聚综合绩效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集聚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并非线性,随着集聚由弱变强,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产生先提高后降低的影响;市场化转型是调节集聚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影响的关键变量,提高市场化水平有利于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改善,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减弱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边际递减效应。从绿色发展效率角度出发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集聚对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推进市场化改革有助于集聚绩效的正向发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春合 吴福象
城市集聚经济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基于市民化和市场化双重视角,考察制度环境对城市集聚经济强度的影响。使用工具变量法和门限模型的工具变量估计,研究发现,本地居民密度对工资的城市固定效应所产生的提升作用远大于外来移民,主要源于户籍制度引起的社会分割;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移民,其提升作用都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强。如果全面深化改革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城市集聚经济将得以更加充分地发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动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岳书敬 邹玉琳 胡姚雨
采用SBM方向距离函数测度了中国96个地级市2006-2011年的绿色发展效率,并以其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产业集聚对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综合效应。结果显示:2006-2011年全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显著提升,但变异系数增加;绿色发展效率高的城市多集中在东部,中西部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相对较低;产业集聚和绿色发展效率呈U型关系,随着产业集聚的增强,绿色发展效率先降低后升高,当产业集聚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提升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对城市的绿色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科技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外开放程度和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晓丽 吴富强
本文选取2008—2018年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金融集聚与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进趋势及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并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金融集聚能提高中心城区的绿色发展效率,也能对周边地区产生空间溢出影响,且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M"型空间衰减趋势。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集聚的直接效应只在东西部地区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只在东中部地区显著,特大型和大型城市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源明
“双碳”目标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为零售产业重新定义了绿色化转型的目标路径与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愿景。但关于如何加速零售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化转型,仍是各地方政府与企业自身需要思考的问题。一方面,借力互联网推动服务载体与发展模式逐步从线下转变为线上,能够促进零售产业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推动零售产业集聚,能够促进零售企业共享资源,提高运行效率。由此可知,产业集聚与互联网发展均是影响零售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的潜在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双碳”目标驱动下零售产业集聚与互联网发展影响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的机理,旨在为各地方政府引导零售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水平显著抑制零售产业集聚;零售产业集聚具有明显滞后性;互联网发展水平与零售产业集聚的协同效应显著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效率和零售产业结构合理化,其中对环境效率的促进作用最强;互联网发展水平与零售产业集聚协同效应无法显著影响零售产业结构高级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付金朋
利用2010—2019年辽宁省与江苏省2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三阶段DEA模型,以准确测度城市绿色发展动态效率并观测其省域差异,进而结合系统矩估计方法,分析空间集聚驱动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内在机制,探讨辽宁省与江苏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存在差距的原因。研究发现: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南升北稳”的扩大趋势,空间集聚与科教支持共同促进了江苏省城市绿色发展的持续“自我强化”。辽宁省则因城市规模总体偏小,难以按照城市价值链布局产业。同时,科技、教育投资回报不够显著,导致其城市绿色转型动力不足。为此,辽宁省应依托城市价值链,推进城市化发展及产业的重组与整合,提升城市人才吸附效应,实现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差异化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庆有 王春晖
本文以大庆油田为例,分析了油田土地利用的特征及困扰,提出了油田土地综合整治的发展模式,即以生态优先、油气优先、集约优先和耕地优先为原则,通过统筹实施、规范推进、多措并举、规划引领、过程管控和管理创新,实现在组织、制度、资金、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保障,确保油田土地综合整治的高效实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儒 卫离东
地方政府竞争和产业集聚作为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厘清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考虑地区经济增长和减排效应入手,采用全要素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和SBM-DEA模型测算2005-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绿色发展效率,从空间视角考察了地方政府竞争、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地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呈现空间集聚的特征;地方政府竞争抑制了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产业集聚起到促进作用,而两者的交互作用有利于提高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地理位置和城市规模下,地方政府竞争和产业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性。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强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作用,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比例,以推动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聂永有 姚清宇
基于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运用DPSIR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邻地”(本地及邻近地区)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就本地效应而言,伴随绿色发展绩效分位点的上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积极影响也随之增强;就邻地效应而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发展绩效的空间溢出随地理距离增加呈现“W”型冲击,并且溢出范围大致在360公里以内。机制分析表明,促进人力资本空间流动、加强交通网络共建共享、提升绿色创新研发水平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增绿色发展绩效的有效途径。异质性分析显示,江浙沪地区、大型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地区以及专业化、高端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发展绩效的边际溢出红利更为强烈。本文结论为长三角产业转型及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清香 李娟娟
提升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瓶颈的必然要求。文章依托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19年面板数据实证考察经济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集聚能够显著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提升且呈现区域异质性,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经济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显著正向驱动效应,而长江中游经济集聚的绿色发展效应不显著。相较于低经济密度城市,高密度城市经济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效应更强。在作用机制上,经济集聚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以及环境规制促进长江经济带提升绿色发展效率。
关键词:
经济集聚 绿色发展效率 长江经济带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涛 王曰影
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利用2005—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种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绿色发展之间存在“U”型关系;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对邻近城市产生虹吸效应,导致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通过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影响城市绿色发展,其中产业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从地理区位来看,东部地区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仅有利于自身绿色发展,还会对邻近城市绿色发展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从行业来看,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集聚不仅能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发展,也会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集聚会促进城市绿色发展,但会对邻近城市产生不利影响;交通运输业集聚的外部性则具有本地化特征。因此,应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发挥东部地区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推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提升中国城市整体绿色发展水平。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婕
在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国经济绿色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提高了环境约束力,增强了产业绿色发展的责任意识。基于以往绿色发展研究成果,界定了企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并从绿色发展绩效、经济绩效、社会责任绩效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制造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绿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资料,通过量化后对企业绿色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发现,传统"三高"行业和处在绿色产品研发前沿的行业更加重视绿色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 绿色发展 绩效评价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付开萍 聂祥军 吴道能
介绍了毕节市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的基本情况。试验区通过"六个坚持"为林业改革注入新走困难力,林业改革,总结出了"六五经验",助推改革提供新思路。其经验辐射建设立体生态,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毕节绿化,防控沙漠化,防控森林火灾,深化林场改革等。目前生态修复任务较重,林业产业发展滞后,需要在继续探索推进各项改革的过程中寻找工作的突破点。
关键词:
毕节 改革 绿色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莹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等维度,对山东省17地市①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短板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山东省各地市绿色金融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各具优势和劣势。针对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蕾 申云 徐承红
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2004—2015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下同)的农业绿色发展效率;构建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地理嵌套矩阵,分析了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制,并基于SAR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在2004—2015年间得到大幅提升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呈现出东部、西部、东北、中部梯度递减的分布规律;从极差值来看,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差距不断扩大,但各区域内部临接省份间的差距则不断缩小;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正向空间外部性,但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全国层面的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约为直接效应的4倍,东北和中部地区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分别约为直接效应的0.8倍和1.3倍,西部地区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存在正向的直接效应,而溢出效应不明显。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聚 农业绿色发展效率 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