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13)
2023(12742)
2022(10471)
2021(9624)
2020(7803)
2019(17332)
2018(17149)
2017(32298)
2016(17444)
2015(19719)
2014(19416)
2013(18621)
2012(16740)
2011(15212)
2010(15148)
2009(14593)
2008(14220)
2007(12787)
2006(11396)
2005(10837)
作者
(47056)
(39198)
(39168)
(37317)
(24969)
(18450)
(17759)
(14991)
(14902)
(13854)
(13486)
(13116)
(12507)
(12495)
(12348)
(12197)
(11624)
(11487)
(11239)
(11184)
(9908)
(9399)
(9391)
(8977)
(8828)
(8762)
(8742)
(8619)
(7879)
(7579)
学科
(72410)
经济(72303)
管理(52528)
(47801)
(38708)
企业(38708)
方法(27367)
中国(25343)
数学(23750)
数学方法(23570)
(21512)
(19898)
(19635)
业经(17797)
(16277)
贸易(16264)
(15913)
(14059)
银行(14048)
(13954)
(13612)
金融(13609)
(13547)
农业(13309)
(12098)
(11590)
财务(11555)
财务管理(11527)
体制(11460)
地方(11216)
机构
大学(246790)
学院(246071)
(111582)
经济(109590)
管理(90472)
研究(87597)
理学(76625)
理学院(75805)
管理学(74744)
管理学院(74259)
中国(70148)
(54173)
(52175)
科学(47073)
(42736)
财经(42322)
中心(39167)
(38635)
研究所(38040)
经济学(36729)
(36405)
(35179)
北京(33240)
经济学院(32882)
(31684)
财经大学(31494)
师范(31426)
(31330)
业大(30066)
(28607)
基金
项目(156900)
科学(125844)
研究(119923)
基金(116993)
(100677)
国家(99903)
科学基金(86142)
社会(80511)
社会科(76447)
社会科学(76433)
基金项目(60132)
(57742)
教育(55318)
自然(51443)
自然科(50310)
自然科学(50297)
自然科学基金(49424)
(49154)
编号(47950)
资助(47337)
成果(40237)
(36684)
重点(35704)
(35137)
国家社会(34994)
(34211)
课题(33643)
(32875)
教育部(32503)
中国(31683)
期刊
(128574)
经济(128574)
研究(81397)
中国(53762)
(42764)
管理(36794)
(34639)
学报(33530)
科学(33338)
(28188)
金融(28188)
教育(28062)
大学(26858)
学学(25082)
农业(23329)
财经(22660)
经济研究(22185)
技术(20268)
业经(20157)
(19649)
问题(17031)
(16385)
国际(14881)
世界(14307)
(12830)
现代(11462)
技术经济(11253)
理论(11007)
(10840)
商业(10612)
共检索到386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宾恩林  徐国庆  
近年来,现代学徒制以其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日益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青睐。但是,我国目前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跟不上经济发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举步维艰且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现代学徒制基于市场化维度的辩证思考。因此,我国应基于市场化环境,探索经济发展与社会保护的特征和关联,协调现代学徒制建构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制度,从宏观层面的制度,中观层面的行业以及微观层面的企业、学校和个人分层考量,系统化构建现代学徒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玉珠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国际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现代学徒制与教育现代化密不可分,它对教育现代化具有依赖性,将它纳入教育现代化的视角,发现它区别于传统学徒制的现代特征在于它具有国家化、民主化、法制化、理性化等"现代性"特征。在我国发展现代学徒制,应遵循其"现代性"增长的要求,在国家支持下,在各项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实现其理性、民主、多元、持续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林伟  
最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是要"建立现代学徒制",还是要实现"学徒制的现代化"?这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而言,其出发点不同,路径也不同。严格地讲,如果我们是要建立现代学徒制,其潜台词是我们自己没有学徒制,要学习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现代学徒制,实现西方现代学徒制的"中国化"。但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学徒制一直都是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的主要手段。如果我们与传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莉萍  雷前虎  
民国时期,传统学徒制无法应对新兴工商业人才供给需求,被练习生制逐渐替代。练习生制有三种起源说——英国说、日本说和中国说,经历了清末明初产生期、民国繁荣期、建国之初嬗变期三个演变历程,主要采取企业自主培养、校企合作培养、间接训练培养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对传统学徒制的革新,实现了人才观念、培养模式、人事管理、职业精神培育等方面的现代化转型,探索出较为科学、系统的现代学徒制实践范式,这为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红荃  苏维  
管办评分离视域下我国现代学徒制质量评价的关键在于重构政府、校企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政府管教育、校企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新格局。文章提出,现代学徒制社会评价机制应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及约束机制三部分。运行机制以第三方评估机构、行业协会、用人单位、毕业生及家长为评价主体,参考多元评价标准,采用培养资质认证、职业资格认定、社会舆论评议三种评价方法;政府、校企及社会是维持机制平稳运行的三大动力;校企的自我约束、政府及社会力量的外部约束共同形成对机制的监督与制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俊杰  
德国"双元制"与中国现代学徒制在推动学徒制与正规教育融合、注重基础理论与通用技能培养、发挥第三方积极作用、坚持契约约定、校企共同培养等方面具有较多相似之处。但文化、制度的不同又使两者在管理层级、举办主体构成类型、行业范围、具体流程和权益、规范度、对象范围等方面表现出诸多不同。整体而言,中国现代学徒制处于范围较小、规范性相对较低、体制机制有待优化等阶段,亟需提升和完善。面向未来,借鉴德国优势,中国现代学徒制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推动体制机制、组织支撑、制度拉力等整体合力的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胜男  
起源于德国的现代学徒制在西方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经验。我国现代学徒制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三年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要在国家框架、经费投入、企业参与等方面加强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慕博华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所有高职院校的使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成为当下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在信息化时代,运用信息化思维方式,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其实现路径是:提高"师-傅"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建立"师-傅"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师资队伍的优化;建立以"学-徒"为中心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春煦  房世龙  张智华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审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可以发现,其在政府、行业企业、院校自身以及学徒等层面还存在诸多困境。因此,政府应当加快机制的构建、细则的明确、政策的落实;行业企业应当发挥引导作用,深化与高职院校间的合作;高职院校应当主动开展校企协同办学,深入贯彻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学徒应当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核心竞争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王若言  罗莉  
现代学徒制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内容,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立足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以技能训练和职业知识学习为基础,通过岗位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掌握满足生产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建国以来,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本土化发展,经历了技工教育、半工半读教育发展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等形式,形成了自身的表现形态、突出特征和基本内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黎明  
从理论上说,现代学徒制的构建应该拥有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个基本面。政府牵着企业和职业院校,政府需要企业纳税,并通过职业院校给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企业连着政府和职业院校,企业要给政府提供税收并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同时需要职业院校提供高素质的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乐军  
当前农民工"现代性"构建的主要障碍在于市民化过程中边缘人困境及职业教育与"现代性"培育之间的错位。现代学徒制所基于的情境性、实用性和交互性的现代知识认识论,依据的人本主义和实用主义相结合的教育哲学以及强调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就业创业教育与文化素养教育的模块化整合,对于构建学徒"现代性"具有显著效果。通过引入现代学徒制并探索其在教育制度、学制形式、专业设置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可行性路径来促进农民工完成"现代性"培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晶  
现代学徒制作为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融合的育人制度,具有鲜明的教育性、突出的系统性、较强的规范性三个特征。在当前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中,面临着诸多现实之囿,如校企之间的价值冲突导致现代学徒制运行效率低下,行业协会协调乏力导致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成本上扬,权益保障机制缺失导致学徒身份异化,企业师傅出于替代性忧虑而不断强化自我技能的保护等。为了推进试点工作的稳步开展,应加快顶层框架设计,确立企业在现代学徒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强化行业协会组织的协调功能,降低校企合作成本;理顺学校、企业、学生(学徒)三方的法律关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雪松  李胜祺  
德国学徒制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从传统学徒制逐渐演变成现代学徒制,制度构成比较健全,而且培训效果显著。分析发现德国现代学徒制有严格的学徒选拔制度、技能评价制度、成本共担制度、集体谈判与协商制度、多主体协同治理制度和重视工匠的社会文化制度。借鉴德国现代学徒制制度建设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制度建设,即构建"多赢"的学徒制合作机制、加快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完善的学徒制管理体制、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构建学徒制保障制度、营造学徒制文化氛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项东红  翟志华  
现代学徒制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证。国家层面上制度建构重点是劳动力市场协调、学徒资格认证、培训师资建设和畅通学徒升学路径。区域层面上要精准构建现代学徒制财政政策、企业协商的现代学徒制制度和严格的现代学徒制质量审查制度。职业院校层面上则要构建清晰的学徒选拔制度、建立灵活的学徒课程制度、建立有效的学徒管理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