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36)
2023(20432)
2022(17154)
2021(15898)
2020(13385)
2019(30078)
2018(29773)
2017(56765)
2016(30944)
2015(34742)
2014(34010)
2013(33222)
2012(30136)
2011(26972)
2010(26675)
2009(24274)
2008(23557)
2007(20868)
2006(18009)
2005(15492)
作者
(89398)
(74446)
(73938)
(70428)
(47427)
(35862)
(33434)
(29206)
(28453)
(26392)
(25315)
(25072)
(23829)
(23408)
(23118)
(22845)
(22234)
(22224)
(21488)
(21448)
(18548)
(18202)
(18174)
(17054)
(16767)
(16576)
(16439)
(16399)
(15008)
(14688)
学科
(122286)
经济(122156)
管理(89745)
(87590)
(72776)
企业(72776)
方法(56337)
数学(48680)
数学方法(48003)
中国(33724)
(33598)
(30105)
业经(28897)
(26631)
技术(24891)
地方(24318)
农业(22559)
(22146)
贸易(22130)
(21689)
(21473)
理论(20893)
(19327)
财务(19241)
财务管理(19201)
(18393)
(18325)
银行(18318)
企业财务(18196)
环境(18150)
机构
大学(432513)
学院(431286)
(171368)
管理(170180)
经济(167802)
理学(148056)
理学院(146434)
研究(144962)
管理学(143504)
管理学院(142743)
中国(107244)
(92012)
科学(91901)
(76246)
(75681)
(72600)
业大(69309)
研究所(66483)
中心(66061)
(62944)
财经(61811)
农业(59618)
北京(57557)
(56375)
(55612)
师范(54944)
(52870)
经济学(51652)
(50702)
技术(47515)
基金
项目(302415)
科学(237461)
基金(219328)
研究(215433)
(193872)
国家(192302)
科学基金(164942)
社会(136113)
社会科(129121)
社会科学(129087)
(119080)
基金项目(116032)
自然(109316)
自然科(106863)
自然科学(106833)
自然科学基金(104922)
(100562)
教育(99513)
资助(90114)
编号(86169)
重点(68084)
成果(68037)
(65468)
(65441)
(64489)
创新(60722)
课题(59826)
科研(58078)
国家社会(56469)
计划(56131)
期刊
(182260)
经济(182260)
研究(121965)
中国(83460)
学报(74507)
(67973)
科学(66467)
管理(64005)
(58089)
大学(56270)
学学(53139)
教育(48123)
农业(46767)
技术(39993)
(35637)
金融(35637)
业经(30843)
财经(29920)
经济研究(29743)
(25761)
(25353)
问题(23906)
科技(23282)
技术经济(22131)
图书(21485)
(21429)
统计(20172)
业大(19731)
理论(19673)
商业(19368)
共检索到624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云  赵富森  仲伟冰  
基于高技术产业20032016年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本文主要从政府与市场、非国有经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4个层面对行业市场化程度进行了描述,并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市场化程度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既优化了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又促进了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但市场化程度对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与分布差异性;从市场化程度的不同表现层面来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创新能力较高的行业更具有重要影响作用,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要素市场的发育对产业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力为  孙玮  
在中国经济转型特定的制度环境中,内、外开放两种不同的市场导入机制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完全不同。本文从创新结构红利的成本视角采用三阶段Cost-Malmquist指数法将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内资和外资部门的自主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拆分为分配效率(企业家要素组合的效率)和价格前沿的变化,得出:我国内资部门企业家要素组合能力不断提升,却面临更加扭曲的要素价格约束,导致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受限并影响了结构红利的获得。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验证市场化程度对自主创新配置效率的影响得到:第一,政府的税收掠夺显著增强整体和内资部门长、短期的成本约束,使要素价格逼近边际成本前沿面,提高了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但以企业家组合资源效率的损失为代价;政府直接资金扶持仅具有短期效应,长期则加大要素价格扭曲、负向影响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第二,较之于对外开放,对内开放程度显著缓解了内资部门要素价格扭曲,使要素价格逼近边际成本前沿面,有利提高自主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并具有长期效应。对外开放程度只能短期提高企业家的要素组合效率、无长期效应;第三,金融、信贷市场和技术市场发育程度无论长、短期均显著缓解要素市场价格扭曲、使要素价格逼近边际成本前沿面,显著提升企业家的要素组合效率,提高了自主创新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路  高连水  
本文运用我国高技术产业1998~2006年13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该产业FDI强度与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结论为:我国高技术产业中,FDI强度的增加总体上对于我国该行业中的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存在负向影响,外资企业本地化R&D投入的增强通过示范效应对该行业中的内资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内资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投入对外资企业的影响为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泽东  张倩肖  王文  
本文采用中国高技术产业2003-2007年的企业层面数据,应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与企业规模的三种衡量指标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先递增后递减的非线性关系,理论上存在一个最适创新的企业规模。对于目前中国高技术产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非线性的递增关系,追求企业规模的合理扩张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文杰  沈坤荣  
本文重点考察了技术引进(FDI)对内资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分位数回归对1998~2004年行业层面大中型企业的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对处于10%、25%、50%、75%分位的中等技术创新强度的行业来说,技术引进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较明显,同时当内资企业生产率处于外资企业生产率的40%~95%时,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最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政  褚泽泰  Kiho Kwak  
文章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模型,以中国自主创新综合示范区(以下简称自创区)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为检验对象,就集群式创新对自创区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这种影响是正向的,企业的知识吸收转化能力越强、互动强度越大,这种正向作用越明显;与国有独资企业企业相比,这种正向作用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体现得更加充分。针对以上结论,提出集群式创新政策建议,以期为利用集群式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技术研发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政  褚泽泰  Kiho Kwak  
文章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模型,以中国自主创新综合示范区(以下简称自创区)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为检验对象,就集群式创新对自创区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这种影响是正向的,企业的知识吸收转化能力越强、互动强度越大,这种正向作用越明显;与国有独资企业企业相比,这种正向作用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体现得更加充分。针对以上结论,提出集群式创新政策建议,以期为利用集群式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技术研发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霞  王雯童  
筛选中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技术产业的2008—2016年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将全国按照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划分为三大梯队,探究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驱动中国高技术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检验产品创新的中介作用,比较三大梯队中介效应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在全国层面,产品创新在工艺创新促进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还需适当扩大投资规模;在第一梯队地区起部分中介作用,工艺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有39%是通过产品创新实现的,仍需扩大投资规模和外商直接投资程度;第二梯队地区不存在上述中介作用,若要推动产业升级,需提高政府干预经济程度和高等教育程度;第三梯队地区与全国层面结果相似,产品创新在工艺创新促进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还需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减少外商直接投资额。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丽琴  卢进勇  马锦忠  
目前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十二五"重点发展产业。通过对1996~2008年的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过程和时间两个维度分析了FDI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结果表明FDI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人力资本在产品开发阶段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产品应用阶段起到了阻碍作用;研发支出在产品开发阶段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应用阶段入世前后表现有所差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继忠  黎明  
基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全国20072016年高技术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以科技经费投入和技术人力投入作为投入指标,以专利数量和新产品的产值作为产出指标,首先使用DEA方法计算了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政府支持、科技信贷和风投支持作为科技金融指标,使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对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均有所提升;科技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创新效率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后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继忠  黎明  
基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全国2007~2016年高技术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以科技经费投入和技术人力投入作为投入指标,以专利数量和新产品的产值作为产出指标,首先使用DEA方法计算了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政府支持、科技信贷和风投支持作为科技金融指标,使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对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均有所提升;科技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创新效率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后针对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赖志花  王必锋  
高技术产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创新驱动发展尤为关键。通过构建面板分位数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研发、投资、金融市场等因素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及其分行业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的产出效应高于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和行业差异性;投资对高技术产业和分行业均产生显著性的影响;金融市场对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产生统计上不显著的正向效应;技术转化能力则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产生统计上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对医药制造业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最后,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搭建高技术产业各类合作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钊  王良虎  
基于2000-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29个省市面板数据,首先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断点回归方法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上以专利为产出指标的创新效率高于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指标的创新效率,并且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指标的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由此表明我国高科研投入与低实际产出的矛盾依然存在;②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研发阶段与科技转化阶段的影响效应不同;③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规模、政府资助合理匹配可放大政策效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玮  刘栋  
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1996—2007年间外资技术来源的渠道与用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的高技术产业整体、内资的创新效率及拆分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技术来源渠道短期溢出主要作用于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率变化分解出的技术进步,对内资的影响长期逐渐显现。外资主要通过设置本土化的研发机构实现其对高技术产业的短期技术溢出,且其正向效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甚至转为负向,FDI购买国内企业技术对技术进步的长期正向效应显著。加入国别属性后,短期内FDI分别通过设立R&D研发机构和购买国内技术产生对内资部门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正向和负向溢出,长期则依靠国内技术购买和国外技术引进实现对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的正向溢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姜晓丽  
从知识的视角介绍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知识资源整合的知识基础,在融入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动态特点基础上对包括知识的获取与创造、知识的转移与扩散、知识的共享与管理、知识的整合与评估在内的知识资源整合的四阶段构成要素以及构成要素的运行方式进行详细阐述。最后指出: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知识资源整合过程以及阶段性有效运行是高技术产业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和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