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3)
2023(6473)
2022(4843)
2021(4321)
2020(3461)
2019(7916)
2018(7809)
2017(16143)
2016(8683)
2015(9470)
2014(9522)
2013(9149)
2012(8157)
2011(7112)
2010(7354)
2009(6897)
2008(7111)
2007(6584)
2006(5899)
2005(5786)
作者
(24527)
(20350)
(20249)
(19591)
(13087)
(9731)
(9174)
(7857)
(7638)
(7343)
(6976)
(6933)
(6644)
(6558)
(6552)
(6403)
(6174)
(6116)
(5960)
(5676)
(5250)
(5076)
(4880)
(4706)
(4649)
(4627)
(4560)
(4364)
(4208)
(3924)
学科
(41255)
经济(41217)
(28574)
管理(27067)
(24474)
企业(24474)
方法(17469)
数学(15712)
数学方法(15638)
(13190)
中国(11870)
(10725)
(10371)
(10183)
财务(10168)
财务管理(10158)
企业财务(9956)
业经(9523)
(8345)
(7825)
金融(7825)
产业(7345)
(7244)
银行(7233)
体制(7027)
地方(6972)
(6829)
农业(6650)
(6530)
结构(6150)
机构
大学(127198)
学院(126581)
(57460)
经济(56454)
管理(48876)
研究(41960)
理学(41542)
理学院(41152)
管理学(40499)
管理学院(40265)
中国(34959)
(29541)
(26257)
财经(23535)
科学(22554)
(21473)
(20909)
(19119)
中心(19014)
(18945)
经济学(18870)
研究所(18283)
财经大学(17714)
经济学院(16998)
北京(16769)
业大(16006)
(15160)
(15014)
商学(14638)
农业(14543)
基金
项目(78955)
科学(63714)
基金(60252)
研究(57274)
(52010)
国家(51613)
科学基金(45429)
社会(38946)
社会科(37157)
社会科学(37144)
基金项目(31292)
(29067)
自然(28919)
自然科(28262)
自然科学(28257)
自然科学基金(27844)
教育(25926)
资助(24746)
(24310)
编号(22351)
成果(18087)
(18068)
重点(17779)
国家社会(16868)
(16466)
教育部(16007)
(15849)
人文(15516)
(15139)
(15021)
期刊
(65153)
经济(65153)
研究(40514)
(25473)
中国(23411)
管理(19844)
(18738)
金融(18738)
学报(18201)
(17833)
科学(17508)
大学(14469)
学学(13850)
财经(13272)
(11350)
农业(11325)
经济研究(10997)
业经(10664)
技术(9462)
问题(9204)
教育(8843)
(6808)
理论(6665)
财会(6580)
技术经济(6411)
商业(6408)
现代(6207)
国际(6178)
世界(5982)
(5811)
共检索到195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肖星  徐永新  陈诣辉  
以1993至2009年上市公司IPO过程中无形资产的剥离和付费信息为基础,本文分析了IPO时资产重组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我们的研究发现,大股东后续获取控制权收益的成本越低,就越有可能在IPO时保留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并在IPO后安排更多与之相关的关联交易。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在IPO时和上市后如何从上市公司获取收益最终都取决于其获取控制权收益的成本,因此,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要从完善制度环境、改善公司治理以提高大股东获取控制权收益的成本入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炜婷  
1998年至2006年间的58家剥离重组事件的股东长期超常回报在事件前年度与对照组无差异,事件后年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事件发生后年度,剥离行为能促进企业债务结构与盈利能力的改善,但有效期间和影响程度有限。剥离母公司各项财务指标中,EPS的超常增量变化与股东长期超常回报显著正相关;由于剥离企业的各类股权结构与股东长期超常回报不具显著的线性相关性,说明代理理论无法有效解释剥离行为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晶  
以我国2002年年底前完成民营化的民营上市公司以及以行业规模为基准配对的国有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从产权理论的角度出发,实证分析了地区市场化程度对民营公司和国有公司无形资产投资的差异化影响。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越低,国有公司的无形资产投资就越多。民营公司的投资行为能提高公司价值,但市场化程度对公司价值影响不大。国有公司投资虽没有显著提高公司价值,但公司价值伴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市场机制对国有公司的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万立全  
笔者从金字塔结构与市场化进程角度分析终极股东股权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金字塔结构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调整的影响呈现不对称的抑制效应。金字塔层级与股权稀释呈负相关关系,金字塔层级抑制了公司终极控制权的减少,金字塔层级越长,终极股东越不愿意减少其持股比例,金字塔链条对股权稀释的影响不显著。金字塔结构抑制股权稀释效应发挥作用的机制主要是依靠金字塔层级而不是金字塔链条。金字塔层级和金字塔链条都对终极股东增加持股比例的影响有限。(2)市场化进程有助于公司股权结构的减少。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公司的终极股东减持股份,市场化进程对金字塔层级抑制公司终极股权减少的调节作用有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徐虹  
本文以2004-200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同属管辖交易的独特视角,从市场化进程差异、资产剥离同属管辖交易以及企业产权配置三个方面探讨对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业绩改进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地方政府干预越少,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后的业绩越好。但是,如果资产剥离交易双方同属地方政府管辖,则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控制的产权性质对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后业绩改进产生负面影响,非政府控制的产权性质则有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倪德锋  
文章以中国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市场化进程、股权结构与R&D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与企业R&D投入,股权集中度与企业R&D投入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与R&D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市场化进程会强化股权结构与企业R&D投入之间的相关关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敏  孔庆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聂凯  江福  
本文选择中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年-2016年的相关数据,在构建测度利率市场化指数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基于股权结构异质的视角,探讨了股权结构的异质性对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承担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倒"U"型关系;银行股权结构异质性不会对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艳艳  于李胜  
本文从股权集中度视角出发,分别探讨了国有控股公司和民营控股公司股权集中度对上市公司择时披露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国有控股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管理层选择周末披露的概率呈正U型关系;对于民营控股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管理层选择周末披露盈余公告的概率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由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控制链较长,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问题严重,我们又从终极控制权,以及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角度研究了民营上市公司择时披露的影响因素。与股权集中度影响类似,我们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终极控制权持股比例与管理层选择周末披露盈余公告的概率呈倒U型关系,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与管理层选择周末披露盈余公告的概率呈正向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勇  刘星  干胜道  
以股权结构特征对上市公司亏损逆转程度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选取中国证券市场上2003~2011年发生亏损的1508家公司年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对其亏损逆转程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国有股比例对上市公司的亏损逆转程度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管理层持股与否对上市公司的亏损逆转程度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控制权市场并没有对亏损上市公司的亏损逆转程度产生明显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市场化进程会对股权结构特征与亏损逆转程度之间的相关程度产生影响,即在市场化进程较慢的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对其亏损逆转程度的影响较强;反之,在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上市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卞琳琳  宋芬  
本文以2006-2010年在沪深两市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不同市场化程度下股权制衡作用机制的不同。研究结果显示:就整体而言,股权制衡度与上市公司市场价值正相关,市场化程度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不显著;分组的数据表明,在市场化程度不同的地区,股权制衡的作用机制、市场化进程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市场化程度发达的地区,股权制衡的作用退为其次,市场价值更多地与市场化指数、股权集中度等因素相关;在市场化程度中等的地区,上市公司价值与股权制衡度显著正相关,而与市场化指数显著负相关;在市场化程度落后的地区,无论是股权制衡度,还是市场化指数,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成颂  郭开春  张文睿  
选取40家城市商业银行2008—2014年度数据建立非平衡面板进行OLS回归检验,研究了存款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效应,并从股权结构和区域差异视角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1)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存款利率市场化能够对银行的金融创新行为形成"倒逼机制";(2)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国有控股城商行的创新能力高于民营控股的城商行,同时存在境外投资者持股的城商行创新能力高于没有外资持股的城商行;(3)较东部地区来说,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城商行创新能力的"倒逼"激励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成颂  郭开春  张文睿  
选取40家城市商业银行2008—2014年度数据建立非平衡面板进行OLS回归检验,研究了存款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效应,并从股权结构和区域差异视角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1)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存款利率市场化能够对银行的金融创新行为形成"倒逼机制";(2)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国有控股城商行的创新能力高于民营控股的城商行,同时存在境外投资者持股的城商行创新能力高于没有外资持股的城商行;(3)较东部地区来说,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城商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苏文兵  李心合  莫迁  
近年来,中国企业资产剥离行为日益增多,但在理论上却没有得到与并购同等的重视。以中国上市公司为对象,从企业战略角度研究多元化水平和经理人变更对企业资产剥离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多元化程度愈高的上市公司,愈有可能从事资产剥离;上年发生总经理或董事长变更的企业,愈有可能在下年进行剥离资产;资产剥离还与上年的每股收益、流动比率显著负相关,但与上年的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企业资产规模的关系不明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享光  李克歌  
可将无形资产分为价值增进型无形资产、流动性无形资产和价格增进型无形资产三种,从生产条件的分配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两方面研究无形资产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价值增进型无形资产的无序市场化、流动性无形资产的无序资本化和价格增进型无形资产的无序商品化,使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较大的分化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