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8)
2023(6735)
2022(5024)
2021(4587)
2020(3553)
2019(7890)
2018(7935)
2017(15567)
2016(8701)
2015(9992)
2014(10160)
2013(9910)
2012(8968)
2011(8122)
2010(8523)
2009(7794)
2008(8087)
2007(7531)
2006(7153)
2005(6929)
作者
(26331)
(21722)
(21558)
(20981)
(13885)
(10338)
(9705)
(8358)
(8182)
(7872)
(7559)
(7411)
(7096)
(6992)
(6985)
(6794)
(6390)
(6293)
(6238)
(6072)
(5535)
(5407)
(5359)
(5058)
(4922)
(4915)
(4881)
(4799)
(4542)
(4206)
学科
(37305)
经济(37260)
管理(26169)
(23350)
(17794)
企业(17794)
(13814)
中国(13270)
方法(10988)
业经(10093)
环境(9605)
(9377)
(9207)
数学(9030)
数学方法(8876)
地方(8839)
农业(8758)
(8551)
(7618)
(7284)
金融(7284)
(7263)
银行(7249)
(6945)
(6489)
(6378)
贸易(6370)
(6200)
(6136)
发展(6075)
机构
学院(126490)
大学(125382)
(52998)
经济(51752)
研究(47175)
管理(45386)
中国(39717)
理学(36946)
理学院(36531)
管理学(35774)
管理学院(35564)
(28022)
科学(27762)
(27589)
(24943)
(22123)
(21820)
中心(21793)
研究所(21683)
财经(20313)
北京(18725)
(18256)
(17466)
业大(17434)
师范(17327)
(17234)
(16929)
农业(16643)
(16352)
经济学(16191)
基金
项目(75972)
科学(59668)
研究(56850)
基金(54400)
(47569)
国家(47183)
科学基金(39969)
社会(36234)
社会科(34206)
社会科学(34194)
(29689)
基金项目(28223)
教育(25075)
自然(24795)
(24718)
自然科(24093)
自然科学(24086)
自然科学基金(23639)
编号(23166)
资助(21947)
成果(19649)
重点(17750)
(17446)
课题(16653)
(16209)
国家社会(15092)
(14929)
(14553)
(14179)
发展(14142)
期刊
(70535)
经济(70535)
研究(43013)
中国(31666)
(22073)
(21887)
学报(19054)
管理(18582)
(18264)
金融(18264)
科学(17954)
教育(14766)
大学(14491)
农业(14323)
学学(13556)
业经(12193)
财经(10926)
技术(10180)
经济研究(10137)
问题(9690)
(9482)
(7609)
(7470)
国际(6842)
理论(6745)
资源(6598)
会计(6592)
现代(6220)
经济问题(6004)
世界(5981)
共检索到216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妍  周旭  杨崇曜  
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涉及调查监测、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土地利用、所有者权益等自然资源管理的多个方面,在实施中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本文结合实际对实施中须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正>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特别是大规模、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地质环境破坏、土地资源损毁、生态系统功能破坏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修复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自1988年颁布《土地复垦规定》至今,我国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修复的顶层设计、制度机制、标准体系等都在不断完善,土地复垦率显著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土地复垦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法规规章的施行,为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同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出台了关于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修复的技术标准133项,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涵盖调查评价、规划、工程实施、监测养护等工作全流程,为规范开展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卞正富   雷少刚   王楠  
本文在总结近年来矿山生态修复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山生态修复“四融合、一参与”的协同模式和评价标准,即人工修复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矿山生态修复与产业振兴相融合、生态修复与居民福祉相融合、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相融合、矿山生态修复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以及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晏闻博  柳丹  彭丹莉  李松  陈俊任  叶正钱  吴家森  王海龙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红举  李少帅  赵玉领  
核心提示澳大利亚在矿山开采中,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低影响开发、可持续土地利用的理念,建立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实施全过程动态监测和公众参与,实行灵活的土地复垦保证金和风险金制度等,为我国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佘艳  刘瑛  
矿山生态修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各地当前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结合江西的操作实践,就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中有关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的激励政策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杜亚敏   鞠正山   冯金超  
<正>核心提示本文梳理了目前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发展现状,从法规制度、监管机制、资金投入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分析了面临的困难,并从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健全监管机制、拓展资金多元投入渠道、加强技术创新及应用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路径建议,以期为我国新时代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跃  李森  赵福强  郗凤明  徐婷婷  朱方伟  
铁矿资源的开采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和次生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开展生态修复。传统的铁矿山修复模式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技术集成度低、资源利用率低、修复效果不彻底、土地价值增值有限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我国铁矿山的生态修复成效。文章基于循环经济思想,构建了一种新的铁矿山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并建立了运行机制。这种新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政府资金投入,实现技术集成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升修复后土地的价值,实现铁矿山修复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静  
矿山生态修复基金的组成具有多元化,其资金使用情况受到广泛关注。由于现阶段尚缺乏明确的准则和规范,矿山生态修复基金相关业务的会计核算仍存在较大的自由处理空间,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与可靠性。本文重新梳理矿山生态修复基金的会计核算逻辑,采取案例方式对不同类型、不同资金来源的基金核算开展具体分析,进一步明确相关业务的科目设置、余额列示、资金结转等操作,从实务方面为矿山生态修复基金会计核算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敬   赵财胜   刘永兵   穆泳林  
矿山复垦修复标准是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规范化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本文基于检索2006—2023年国内涉及矿山地质环境、土地复垦及生态修复等内容的标准,从标准视角探讨了我国近30年矿山复垦修复标准的发展。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祥云  
近年来,云南省陆良县在创新制度机制、减轻矿山企业负担、建立三方共管信息平台、统筹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促进人矿地和谐发展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在矿山生态修复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须认真研究解决。陆良矿山修复实践成立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强化矿山生态环境源头保护。2017年,陆良县成立了由县长为主任,自然资源、交通、水利、旅游、建设等部门负责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尚晓丽   雷海倩   肖芷竣   陈中琪   王艺琳   罗芬  
【目的】发展生态旅游赋能以绿色矿山为代表的矿山土地综合修复利用受到广泛关注,研究生态旅游赋能矿山修复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与影响因素,为全国绿色矿山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从科研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休闲游憩价值、生态环境价值、矿区开发条件、城市开发环境6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矿山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为案例地,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湖南绿色矿山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湖南绿色矿山生态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结果】结果显示,湖南绿色矿山生态旅游开发评价指标综合评分最高为0.84,最低为0.38,开发评价指标综合评分差距较小。旅游资源丰富程度、生态环境质量、政策支持情况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基础设施、相关者的参与度和友善度、交通便利性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与湖南绿色矿山生态旅游开发存在正相关关系,风险安全状况对湖南绿色矿山生态旅游开发影响不显著。【结论】湖南省生态旅游赋能矿山修复开发潜力大,为此,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规划管理,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引导和保障矿山生态旅游开发。加强科学技术与数字化水平,加大创新投入,充分利用矿山遗留资源和当地文化,在生态修复保护的基础上,提高矿山生态旅游价值,打造矿山生态旅游产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甘敬  
北京山区是首都的生态涵养带和水源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长期开采,矿区的土地资源和植被景观破坏相当严重,对首都的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分析关停废弃矿山对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生态修复的策略和技术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主持人的话:伴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体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被转化为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并且成为研判该主体未来活动偏好的重要参数。因此,信用在当下越来越受到重视。除了政府建立的征信体系,市场化的征信机构近几年也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民间的征信市场。它们依托自身的大数据优势,信息来源更加广泛,对客户信用的研判贯穿客户行为的全过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征信的不足,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市场化的征信机构在信息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俭民  王家骥  刘晓春  
本文通过对矿山废弃地及其恢复情况调查,分析了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的方向及蕴藏的产业机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