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7)
2023(14251)
2022(11301)
2021(10233)
2020(8888)
2019(20408)
2018(20243)
2017(39195)
2016(20932)
2015(23014)
2014(22837)
2013(22278)
2012(19814)
2011(17669)
2010(18417)
2009(18058)
2008(17601)
2007(15697)
2006(14223)
2005(13495)
作者
(57956)
(48244)
(48102)
(45619)
(31024)
(22926)
(21784)
(18627)
(18477)
(17539)
(16510)
(16290)
(15851)
(15517)
(15235)
(14767)
(14239)
(14038)
(13858)
(13560)
(12181)
(11964)
(11781)
(11172)
(10888)
(10837)
(10825)
(10647)
(9722)
(9416)
学科
(95391)
经济(95278)
(87216)
(80389)
企业(80389)
管理(73687)
方法(41734)
数学(33286)
数学方法(32849)
业经(30997)
(30788)
中国(30266)
(28602)
金融(28601)
(27746)
(26292)
银行(26271)
(25413)
(24017)
(22560)
财务(22514)
财务管理(22488)
企业财务(21402)
农业(19817)
理论(18438)
(17862)
技术(17830)
地方(17137)
(16561)
体制(15295)
机构
学院(294063)
大学(289377)
(128729)
经济(126344)
管理(116780)
理学(99022)
理学院(98087)
管理学(96295)
研究(95811)
管理学院(95752)
中国(83699)
(64794)
(60893)
科学(53603)
财经(49987)
(48265)
(48042)
(46596)
(45342)
中心(45200)
研究所(42754)
业大(39968)
经济学(39842)
北京(38924)
(37232)
农业(37083)
财经大学(36891)
经济学院(35837)
(34395)
商学(33835)
基金
项目(183818)
科学(146879)
研究(136181)
基金(135337)
(116338)
国家(115271)
科学基金(101283)
社会(88805)
社会科(84387)
社会科学(84366)
(72627)
基金项目(70084)
自然(64531)
自然科(63146)
自然科学(63134)
教育(62785)
自然科学基金(62083)
(59058)
资助(56366)
编号(53959)
成果(43554)
(41325)
重点(41227)
(40745)
(39432)
(39075)
创新(37787)
课题(37771)
国家社会(37031)
教育部(35766)
期刊
(148806)
经济(148806)
研究(93004)
中国(62948)
(55040)
管理(51063)
(45323)
金融(45323)
(45052)
学报(39863)
科学(39398)
大学(32153)
学学(30382)
教育(29605)
农业(29475)
技术(28247)
财经(26478)
业经(25219)
经济研究(24029)
(22877)
问题(18993)
(18129)
技术经济(17224)
统计(15768)
(15431)
财会(14908)
(14868)
现代(14615)
世界(14582)
商业(14495)
共检索到468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娜  白雅馨  
采用2009—2016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市场化改革速度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改革速度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呈倒U型关系,即在经济转型攻关期,提高市场化改革速度会增加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而当改革速度到达某一临界值时,提高改革速度会降低金融资产的持有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倒U型关系在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和非技术密集型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有利于充分认识制度环境变迁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同时对于不同产权性质、地区和行业的企业如何在不同的市场化改革速度下合理配置金融资产,引导金融资产投资回归实体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金朵  蔡曦  
本文基于2008~2020年沪深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来看,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起到了显著抑制作用;分类上来看,保险持股和基金持股对企业金融化呈现负向相关关系,信托持股对金融化有显著推动作用,通过机制分析发现,金融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公司治理和融资约束渠道实现。这为金融机构持有企业股权能更好对接金融与实体经济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金朵  蔡曦  
本文基于2008~2020年沪深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来看,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起到了显著抑制作用;分类上来看,保险持股和基金持股对企业金融化呈现负向相关关系,信托持股对金融化有显著推动作用,通过机制分析发现,金融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公司治理和融资约束渠道实现。这为金融机构持有企业股权能更好对接金融与实体经济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凌波  
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1这一类较为特殊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认为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较低价格获取资金提供了可能;银行业信贷资产整体风险水平的上升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形成的优胜劣汰将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托管重组提供机会;承接银行资产的业务性质使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收购类业务的影响偏中性;监管政策限制使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和增信业务影响有限。接着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顺彬  
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微观表现就是企业金融化,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无疑是影响企业金融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选取2007~2018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竞争地位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论表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竞争地位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均呈正相关关系,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竞争地位的提升都会增加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规模。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企业竞争地位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关系中起到了反向的交互作用,而且竞争地位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配置金融资产,市场套利动机是企业进行金融资产配置的主要动因。因此,应降低行业进入壁垒和行业集中度,加强对企业融资后资金去向的监管,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提高实体经济活动的投资回报率。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侯德帅  王瑶  
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依赖于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资源错配依然是我国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我国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时代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实体企业资源配置行为的特征及内在逻辑。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抑制企业过度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通过机制检验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引入境外成熟的价值投资者,降低了A股市场的投机性,从而对企业过度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产生抑制效应;同时,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抑制治理水平较低及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公司的金融资产配置扭曲问题。经拓展性研究发现,这一结论受到企业所有权性质及地区差异制约。进一步研究认为资本市场开放还会促使企业增加实体产业资产配置及创新资源配置,从而整体上优化了企业资产配置结构。本文从理论上拓展了资本市场开放这一市场化机制在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方面的经济后果及作用机理,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窦炜   赵蕾   马莉莉  
以2015年末我国实施的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0年A股地方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抑制了地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规模。区分金融资产类别后研究发现,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显性金融资产规模的抑制效果较明显,但与隐性金融资产配置规模间无明显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以及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强度越大时,政府审计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规范政府干预缩减了地方国有企业显性金融资产配置规模,且在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这一抑制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岩   付龑钰  
以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0—2022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探究了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的ESG表现越好,其金融资产配置越少,且该关系在国有企业和非污染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的提高具有明显的资源和治理效应,其中治理效应是保障企业金融资产配置随ESG表现提高而减少的关键。此外,企业在提高ESG表现的过程中,通过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表现出“脱虚向实”的趋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宗朝  吴非  李华民  
利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集,构建实证模型研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激励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激励越强,对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抑制性越强,这在三种层次的专利创新活动中都保持了稳健的结果。这种抑制是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R&D)和扰动企业财务稳定水平来实现的,特别的是,这种不利扰动对于高端创新而言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性质的企业在面临金融资产配置激励时会产生有差异的反应函数,从而带来了创新产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不仅丰富和拓展了金融化的研究视角,而且还对中国市场化改革以及当前政府出台"脱虚向实"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永强  张志远  
去杠杆是保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考察去杠杆对实体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对于及时调整去杠杆的工作方向和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发现,实体企业在降低杠杆率后会增持金融资产,且这一增持效应主要体现在金融结构偏向于银行主导的地区。然而,实现去杠杆的企业在增持金融资产后,经营风险随之上升,这种经营风险上升的后果主要体现在金融结构偏向于市场主导的地区。此外,去杠杆导致金融资产配置增加的作用在资产周转率较低、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因此,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要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机结合,并及时监测防范去杠杆可能带来的实体企业金融化风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琪   王佳敏  
基于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变化和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双重背景,以2012—2021年中国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提高环保投资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政商关系健康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更显著;相比于首轮环保督察,“回头看”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更强;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短期金融资产上。经济后果分析表明,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最终能够提升企业的主业业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戚聿东  张任之  
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金融资产已经成为实体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不同持有动机下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在整体上显著降低了企业价值,对于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的公司,企业金融资产比重与企业价值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对于市场套利动机越强的公司而言,企业金融资产比重与企业价值之间的负向相关关系越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配置金融资产对研发投入和资本投资产生"挤出效应",而且显著抑制了企业经营业务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最后,本文针对"脱实入虚""实体部门金融化"等现象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牛煜皓  卢闯  
以2008—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考察了高管贫困经历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有过贫困经历的高管所在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水平更高;但配置的金融资产仅是流动性强、易于变现的金融资产,而非追逐相较实业投资的超额利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上述现象在受灾程度严重、公司风险水平高和管理者权力大时更为突出。本文立足高管早期经历这一独特视角推进了金融资产配置动因的研究,对于监管者、投资者以及社会舆论全面认识金融资产配置,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邓江花  万其龙  郭永芹  
文章基于A股实体企业2007—2019年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生产效率呈倒U型关系;短期性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生产效率有促进作用,而长期性金融资产配置则有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短期性金融资产配置通过提升企业经营绩效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长期性金融资产配置通过挤出实体投资和研发投资抑制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贤云  
从企业融资结构角度,对工业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动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预防性储备、风险规避及资本逐利均是工业企业金融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都会引起工业企业金融化,且外源融资引起工业企业金融化的敏感性与显著性均高于内源融资;工业企业内外源融资金融化的内在驱动机制表现出明显差异性,内源融资金融化主要是出于预防性储备动机,而外源融资金融化主要是出于风险规避动机和资本逐利动机。基于此,建议从健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制、树立正确的金融投资风险观念、把控企业融资途径、加强企业资金投向监督四方面入手,引导企业合理配置金融资产,防止过度金融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