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6)
- 2023(17293)
- 2022(14235)
- 2021(13119)
- 2020(11125)
- 2019(25363)
- 2018(25330)
- 2017(48376)
- 2016(26320)
- 2015(29442)
- 2014(29419)
- 2013(28655)
- 2012(25879)
- 2011(22850)
- 2010(22728)
- 2009(21153)
- 2008(20959)
- 2007(18600)
- 2006(16119)
- 2005(14178)
- 学科
- 济(106820)
- 经济(106616)
- 管理(73965)
- 业(71768)
- 企(59236)
- 企业(59236)
- 方法(50725)
- 数学(44060)
- 数学方法(43537)
- 农(31037)
- 财(30828)
- 中国(29513)
- 业经(25020)
- 制(22835)
- 学(21390)
- 农业(20143)
- 贸(19741)
- 贸易(19730)
- 地方(19312)
- 易(19173)
- 务(17685)
- 财务(17634)
- 财务管理(17594)
- 理论(17116)
- 银(17046)
- 银行(16988)
- 企业财务(16717)
- 融(16558)
- 金融(16554)
- 和(16387)
- 机构
- 大学(371902)
- 学院(370603)
- 济(153140)
- 经济(150137)
- 管理(142932)
- 研究(124570)
- 理学(124064)
- 理学院(122726)
- 管理学(120450)
- 管理学院(119776)
- 中国(94007)
- 科学(77196)
- 京(77091)
- 财(71777)
- 农(67747)
- 所(62949)
- 中心(58434)
- 业大(58411)
- 研究所(57298)
- 财经(57091)
- 江(55173)
- 农业(53394)
- 经(51978)
- 北京(47794)
- 经济学(47715)
- 范(47424)
- 师范(46821)
- 院(44404)
- 经济学院(43154)
- 州(43055)
- 基金
- 项目(253867)
- 科学(199944)
- 基金(186264)
- 研究(179814)
- 家(164643)
- 国家(163284)
- 科学基金(139881)
- 社会(116903)
- 社会科(110077)
- 社会科学(110039)
- 省(98910)
- 基金项目(98851)
- 自然(92091)
- 自然科(90056)
- 自然科学(90027)
- 自然科学基金(88441)
- 划(84016)
- 教育(83689)
- 资助(75178)
- 编号(71241)
- 重点(57642)
- 成果(57205)
- 部(56267)
- 发(53790)
- 创(53021)
- 科研(49700)
- 创新(49622)
- 课题(49044)
- 国家社会(48878)
- 教育部(48338)
- 期刊
- 济(164107)
- 经济(164107)
- 研究(105613)
- 中国(70106)
- 学报(63697)
- 农(61159)
- 财(57268)
- 科学(56343)
- 管理(51572)
- 大学(48041)
- 学学(45531)
- 农业(40502)
- 教育(37386)
- 融(34386)
- 金融(34386)
- 技术(31300)
- 财经(28895)
- 业经(27273)
- 经济研究(27159)
- 经(24845)
- 问题(22197)
- 业(21538)
- 版(19227)
- 统计(18073)
- 技术经济(17762)
- 商业(17271)
- 贸(17254)
- 理论(17083)
- 科技(16801)
- 策(16621)
共检索到539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义博 付明卫
本文以市场化改革对居民收入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问题为核心,从社会学的分层理论入手,结合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市场化改革阶段性假说。随后通过对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在市场化的不同阶段,决定居民收入及其差异的因素是不同的,从1978年到90年代中后期,市场因素占主导,其后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结论支持了阶段论的理论认识。
关键词:
市场化 居民收入差距 社会阶层 阶段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玉华 蒋智华
本文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市场化相对进程以及二者相互关系的分析,认为中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滞后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作用具有杂性,既有扩大效应,又有一定的抑制效应,但总的影响是加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
市场化 居民收入 分配差距 地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宇
选择我国1980年~2002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和市场化指数两个变量,运用协整理论的有关方法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与市场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两个变量之间具有明显的协整关系,市场化指数与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它们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市场化指数变化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而反之不成立。
关键词:
市场化 基尼系数 收入分配 协整分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尹德慈
对社会阶层政治态度的分析,是判断阶层结构变化的主要指标,是评估地方政治体制外在环境的基本变量。对广州社会阶层政治态度的调查和分析表明,各社会阶层政治态度存在群体差异,参与地方政治生活态度积极,政治参与方式理性化突出,从而要求地方政府顺应民众需求,适时推动区域政治体制改革。
关键词:
阶层变化 政治态度 政治体制 地方政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邵蕊
依据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有序概率模型,考量住房差异对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较少住房面积和无住房产权负向影响居民社会公平感;较多住房面积和拥有住房产权正向影响居民社会公平感;一套住房产权比多套住房产权更能促进居民社会公平感的提升。社会阶层认同和社会阶层预期在较少住房面积和无住房产权群体中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在较多住房面积和拥有住房产权群体中表现出中介作用。住房差异在社会阶层上向流动时正向影响居民社会公平感。鉴于此,应保障住房权利,强化社会阶层预期,提高居民社会公平感。
关键词:
住房差异 社会公平感 社会阶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培暄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的社会阶层分化也日益明晰。在社会阶层分化的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大量涌现,如处理不当,则很可能引发社会转型期容易出现的"结构性风险"。因此,研究我国当前的社会阶层分化状况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从而给出治理对策,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扩大 社会阶层 分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景迅
在以美、英两国为代表的西方学界,学者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基于不同社会阶层存在于学生中的不公平现象:来自优势地位阶层的学生更多地聚集在院校系统的上层,而来自弱势地位阶层的学生则更多聚集在院校系统的下层。与美、英两国相比,中国社会的阶层分类虽有自身的特点,但许多学者的研究也揭示出基于社会阶层存在于学生中的不公平现象也十分明显。这表明,高等院校方层是客观存在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院校分层 社会阶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卓然
文章选取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化进程、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和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均明显抑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的趋势,但二者交互项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助推作用,说明在推动市场化发展和改善二元经济结构时应注重对二者的统筹与协调。通过划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进行区域间比较分析,发现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效果大于东部地区,而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呈现显著的负向效应,在中部地区呈现不显著的正向效应。通过门限面板回归,发现二者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单重门限效应,但负向效应在门限内外影响趋势却不一致。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二元经济结构 收入差距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素琴
"十二五"时期,中国新一波城市化浪潮已经变得不可避免。该文从社会阶层视角分析,认为由于中国存在消化准城市化人口的压力、现存产业结构不合理固化农民工进城的职业与职位、社会断裂阻挡农民工的垂直流动等因素,使得新一轮城市化推进面临一定的阻力。要实现以农民的城市化拉动消费,改变"土地的城市化,而非农民的边沿化"状态,必须加快农民市民化的速度,缩小农民阶层规模;激活初始阶段的"普适化"效应,扭转突破阶层边界因素的力量;弱化职位对农民阶层的限制;强化政府执行收入再分配职能提供突破阶层边界的条件,才能推进城市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敏 曹衷阳
采用1987~2005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居民收入对消费影响的收入差距双门槛模型,证实了随着居民收入差距的加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呈现递减态势。从我国各个省份来看,收入差距水平较低的省份数量在下降,而中等收入差距水平省份呈现逐步增加趋势,收入差距水平较高省份数量呈现稳定、缓慢增加的状态。收入差距的加大影响了居民的消费水平,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需要在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增加居民收入,减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收入 面板门槛 消费 收入差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佑静
根据调查分析,重庆十一大社会阶层总体收入差距较大,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也比较明显;阶层间收入分化界线已经出现,收入水平呈五级"金字塔"结构。各阶层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社会上层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和性别,文化程度对社会中下层收入影响显著。应促进社会公平,改善阶层内部差距,缩小收入差距,并通过"调高、扩中、提低"来调整收入结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娟
农业改革的推进使农业经营者呈现以生产力的分化为基础的阶层重塑,这种重塑对农业经营者和农业经营过程影响深刻。各阶层因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目的的不同而产生了异质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其中以大资本为基础、以企业式规模经营为手段、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大规模经营与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其它阶层的需求之间存在本质性冲突,即资本大生产与家庭小生产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具有不可调和性,并且这种冲突由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层面扩展至了社会层面,加剧了阶层间的冲突。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呈现出反映阶层力量结构的重塑趋势,即朝更有利于资源俘获能力更强的大规模经营者的方向重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树仁
通过分析16个社会群体的收入水平与人口比重对应关系,研究中国阶层收入分配格局演变趋势与规律。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经历的两次重大变迁过程中,第一次使得农民阶级分化出农民工、私营企业员工、乡镇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及私营企业主等阶层;工人阶级分化为白领工人、个体劳动者、国有企业职工、其他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民营企业职工、城镇集体职工和企业经营者等主要阶层;知识分子则发展为企业经营者、自由职业者、公务员和部分白领工人。第二次变革使得其他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先后进入中产阶层范畴,公务员则进入上产阶层。现阶段,其他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和白领工人四个阶层属于中产阶层;上产阶层...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格局演变 阶层 人口比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秀梅 韩和林
资本市场提供的各种金融工具可以为居民带来财产性收入。随着资本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拥有更多收入的居民可以将其剩余资金投资到金融工具上,以获取更多的收入。而收入较低的居民由于缺乏剩余资金,自然也无法获得相应的收入。资本市场化加快的趋势扩大了要素所有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资本市场化 收入差距 机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