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1)
- 2023(14841)
- 2022(11933)
- 2021(10842)
- 2020(9034)
- 2019(20075)
- 2018(20056)
- 2017(37978)
- 2016(21174)
- 2015(22996)
- 2014(22910)
- 2013(22375)
- 2012(19992)
- 2011(17647)
- 2010(17663)
- 2009(16643)
- 2008(16924)
- 2007(15063)
- 2006(13447)
- 2005(12571)
- 学科
- 济(90792)
- 经济(90676)
- 业(88535)
- 企(80231)
- 企业(80231)
- 管理(73905)
- 方法(40023)
- 数学(31568)
- 数学方法(31342)
- 业经(30584)
- 财(30380)
- 农(29241)
- 中国(23770)
- 务(22014)
- 财务(21991)
- 财务管理(21966)
- 制(21246)
- 企业财务(20948)
- 农业(20733)
- 技术(18772)
- 体(16519)
- 贸(15959)
- 贸易(15951)
- 策(15888)
- 理论(15705)
- 划(15530)
- 易(15501)
- 学(14755)
- 和(14606)
- 融(14469)
- 机构
- 学院(303489)
- 大学(298473)
- 济(130500)
- 经济(128241)
- 管理(118980)
- 理学(102164)
- 研究(102006)
- 理学院(101152)
- 管理学(99701)
- 管理学院(99145)
- 中国(80681)
- 财(62725)
- 京(62349)
- 科学(61941)
- 农(60792)
- 所(52837)
- 财经(49293)
- 业大(48268)
- 农业(48006)
- 研究所(47663)
- 江(46749)
- 中心(45786)
- 经(45013)
- 经济学(40253)
- 北京(38782)
- 财经大学(36568)
- 经济学院(36415)
- 州(36307)
- 院(36065)
- 范(34304)
- 基金
- 项目(199899)
- 科学(158506)
- 基金(148101)
- 研究(140562)
- 家(131524)
- 国家(130369)
- 科学基金(112185)
- 社会(92591)
- 社会科(87935)
- 社会科学(87911)
- 省(78267)
- 基金项目(78231)
- 自然(74008)
- 自然科(72417)
- 自然科学(72394)
- 自然科学基金(71204)
- 划(65186)
- 教育(63790)
- 资助(59873)
- 编号(53628)
- 重点(45082)
- 创(44591)
- 业(44485)
- 部(44102)
- 发(42609)
- 成果(41656)
- 创新(40954)
- 国家社会(39251)
- 科研(38363)
- 教育部(37673)
- 期刊
- 济(146778)
- 经济(146778)
- 研究(89045)
- 中国(59807)
- 农(56295)
- 财(52327)
- 学报(50618)
- 管理(49540)
- 科学(46881)
- 大学(38226)
- 农业(37949)
- 学学(36789)
- 融(32177)
- 金融(32177)
- 技术(26294)
- 财经(25866)
- 业经(25789)
- 教育(25777)
- 经济研究(23914)
- 业(23459)
- 经(22329)
- 问题(19426)
- 技术经济(17191)
- 商业(15200)
- 贸(15115)
- 版(15092)
- 世界(14925)
- 现代(14835)
- 财会(14156)
- 科技(13878)
共检索到457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阎大颖 李磊
本文探讨了中国经济转型期各领域市场化改革进程相互协调性对企业生产率的动态影响机制,并通过创新性构造一个市场化同步性指数,以中国工业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市场化改革的同步性对企业生产率的边际影响呈上升、平稳,再加速上升的非线性关系;拓展性分析还发现非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生产率的变化对市场化同步性更加敏感。本文的研究表明,在经济转型期,进一步协同推进市场化进程将更显著地促进企业加速提高生产率,为全面深化市场化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稳中求进的重要意义提供了新的微观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定星
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估计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生产率分布进行了比较,统计检验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缩小的趋势;利用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发现区位优势对生产率存在显著溢价;通过检验企业生产率分布情况,发现企业生产率分布是右偏的,大量的企业生产率处于低水平范围;利用伽马分布估计了省级层面的生产率分布参数,发现伽马分布的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逐渐变大;在此基础上,利用估计出来的参数构造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市场化程度与分布参数显著正相关,但对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的影响程度不一样,这间接解释了我国区域间生产率差异为什么持续存在。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伽马分布 市场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萌萌 郭晓川 王锋正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化已成为资源型企业应对技术及市场冲击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2014—2019年资源型上市企业数据,探讨战略规划、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数字化对资源型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市场化进程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对资源型企业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战略规划、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三个维度的数字化对资源型企业生产率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数字化与资源型企业生产率的关系中,市场化进程具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产权差异分析发现,数字化对国有资源型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对非国有资源型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伟 廖显春
生产率分布离散程度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体现。贸易自由化降低生产率离散程度是国际贸易利益的重要来源。上述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企业可以自由进入退出,因此市场化改革是上述贸易利益实现的前提。本文以中国为例,考察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交叉作用对生产率分布离散度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企业生产率离散度降低;贸易自由化降低了企业生产率分布离散度,这一作用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为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对外贸易自由化与对内市场化改革需同步推进,这样方可实现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资源最优配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伟 廖显春
生产率分布离散程度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体现。贸易自由化降低生产率离散程度是国际贸易利益的重要来源。上述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企业可以自由进入退出,因此市场化改革是上述贸易利益实现的前提。本文以中国为例,考察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交叉作用对生产率分布离散度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企业生产率离散度降低;贸易自由化降低了企业生产率分布离散度,这一作用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为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对外贸易自由化与对内市场化改革需同步推进,这样方可实现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资源最优配置。
[期刊] 改革
[作者]
逯宇铎 杜小飞
选取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成本加成视角实证检验市场化改革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市场化改革显著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在此基础上,针对企业异质性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市场化改革对于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和高融资约束企业的成本加成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市场化改革既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又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两种渠道综合作用共同提升企业成本加成。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企业成本加成 异质性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雷 冯彤 刘长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强调经济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劳动者的贡献与其报酬增长的同步程度过低,这已经影响了共同富裕的实现。为此,文章检验了我国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与劳动报酬提高的同步程度,重点讨论了市场化改革和劳动保护对实现同步提高的不同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我国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提高的同步程度较低,不到31%;全要素生产率与劳动报酬提高的同步程度相对较高,但也不到50%。市场化改革和劳动保护是提高同步程度的两条主要路径。在市场化改革较为深入的情况下,最低工资能更好地促进同步提高。相比较来说,市场化改革能拉平企业间的工资差距,最低工资在短期内增加了企业退出概率、资本替代劳动的附加效应,从而降低了就业率。当前,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增长的同步程度,应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通过低成本的市场流动和就业转换实现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一致;逐步健全劳动保护机制,“量力而行”不搞“冒进”,与市场化改革匹配形成合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钟海燕 冉茂盛 戚拥军
本文立足于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制度背景,采用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市场化改革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国有企业的现金持有动态调整,并从预算软约束和薪酬管制两个角度讨论和检验了国有企业现金持有调整行为朝市场化方向演进的规律。研究发现,市场化改革进程越快,国有企业现金持有的调整速度越快。进一步研究表明,预算软约束和薪酬管制限制了市场化改革这种驱动力量的发挥。这一结果表明,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资源使用效率是可能的。如果希望市场化改革能够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现金资源的使用效率,政府首先应该解除对国有企业的薪酬管制,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破除国有企业在制度层面的障碍,否则,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将难以...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国有企业 现金持有 动态调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新军
市场化的改革和产权改革应当同步进行──苏州企业家座谈会纪要高新军1995年5月12日我们同苏州市计委联合召开了企业家座谈会。现把这次座谈会纪要整理发表如下:本刊主编:荣敬本在苏州市计委支持下,我们在《比较》创刊十周年的前夕,又一次在苏州召开企业家座谈...
[期刊] 改革
[作者]
顾芳睿 李清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在微观层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阐述利率市场化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逻辑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随着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及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显著增加,且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显著提升;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体现为降低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提升企业生产率。同时,企业研发创新、数字化生产和管理系统引进强化了利率市场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应在企业规模相对较小、非国有企业和非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样本中尤为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陶锋 胡军 李诗田 韦锦祥
地理距离对金融交易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地理距离抬升交易成本;二是信息不对称阻碍风险控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协同选址的微观机理及其对实体经济部门生产率增长的宏观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和城市金融发展数据,本文区分金融中心和地方金融检验了金融地理结构对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金融发展对当地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对所在城市及其周边邻近城市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具有积极影响。不过,金融地理结构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企业的个体特征,如企业的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陶锋 胡军 李诗田 韦锦祥
地理距离对金融交易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地理距离抬升交易成本;二是信息不对称阻碍风险控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协同选址的微观机理及其对实体经济部门生产率增长的宏观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和城市金融发展数据,本文区分金融中心和地方金融检验了金融地理结构对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金融发展对当地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对所在城市及其周边邻近城市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具有积极影响。不过,金融地理结构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企业的个体特征,如企业的规模、年龄和所有制形式。研究还发现,降低融资成本和促进技术创新是金融地理结构影响企业生产率的传导渠道。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转型国家金融地理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能够为推动当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见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渐进式改革已经持续了30多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更是进一步加快。本文以此为背景来评估市场化转型对中国就业动态变化(包括就业创造与就业破坏)以及地区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市场化转型通过"提升就业创造率"和"降低就业破坏率"两个途径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就业净增长,并且前者的影响更大。本文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市场化转型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由低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的转移,即通过改善就业再配置效率进而显著地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上述发现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转型国家的就业变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耿伟 魏荣
加成率分布是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指标。贸易自由化引致的竞争效应迫使国内低效率企业退出,从而导致加成率分布离散度降低,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上述作用机制的前提是完善的市场机制。文章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与市场化改革的交叉作用对制造业企业间加成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企业间加成率分布离散度下降;贸易自由化与市场化改革均降低了企业间加成率分布离散度,二者的交叉项也显著为负,表明贸易自由化引致的竞争效应在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更为显著;最后,机制检验部分证实了贸易自由化通过影响边际成本分布和价格分布作用于加成率分布。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市场化改革 加成率分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光荣
以诺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从微观企业层面看,经济增长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微观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中国的市场化转型本身是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制度对企业微观生产率和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我们发现,(1)制度可以通过激励机制的改善提高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微观生产率。(2)制度可以使投入要素更多地由低生产率企业流动到高生产率企业,从而改善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减少资源误置现象。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变迁 企业生产率 资源误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