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6)
2023(6413)
2022(4768)
2021(4290)
2020(3395)
2019(8021)
2018(8323)
2017(16312)
2016(8904)
2015(9833)
2014(10063)
2013(9480)
2012(8452)
2011(7342)
2010(7580)
2009(7224)
2008(7243)
2007(6501)
2006(6199)
2005(5963)
作者
(24223)
(20343)
(20288)
(19747)
(13033)
(9629)
(9260)
(8006)
(7655)
(7221)
(7084)
(6867)
(6766)
(6722)
(6633)
(6394)
(5926)
(5911)
(5871)
(5487)
(5302)
(4951)
(4886)
(4758)
(4643)
(4637)
(4612)
(4439)
(4182)
(3893)
学科
(42391)
经济(42348)
(22049)
管理(21298)
(16838)
企业(16838)
方法(15106)
中国(13767)
数学(13644)
数学方法(13568)
(12409)
(11023)
业经(9794)
(9730)
地方(9266)
(8685)
(8221)
金融(8221)
农业(7976)
(7643)
银行(7633)
(7378)
体制(7166)
(6819)
(6710)
(6583)
贸易(6576)
(6452)
(6349)
税收(6293)
机构
大学(122723)
学院(122121)
(57883)
经济(56848)
研究(46954)
管理(43552)
中国(38042)
理学(36071)
理学院(35715)
管理学(35143)
管理学院(34909)
(29434)
(26692)
科学(25196)
(23895)
财经(22063)
研究所(21083)
中心(20647)
(20118)
(20038)
(19812)
经济学(19378)
北京(17371)
经济学院(17357)
(16705)
财经大学(16325)
(16035)
师范(15884)
业大(15418)
(15317)
基金
项目(74008)
科学(58693)
研究(55900)
基金(54339)
(47193)
国家(46824)
科学基金(40025)
社会(36990)
社会科(35096)
社会科学(35086)
(27763)
基金项目(27595)
教育(25758)
自然(23904)
自然科(23377)
自然科学(23373)
(23049)
自然科学基金(22993)
编号(22317)
资助(22174)
成果(18861)
重点(17088)
(16852)
(16831)
国家社会(16176)
课题(16019)
(14913)
(14864)
教育部(14766)
(14508)
期刊
(69983)
经济(69983)
研究(45409)
中国(29382)
(23341)
(19123)
管理(18729)
(17965)
金融(17965)
学报(17277)
科学(16712)
教育(15498)
大学(13817)
学学(12828)
财经(12271)
经济研究(12246)
农业(12125)
(10724)
业经(10698)
技术(10444)
问题(9601)
(7559)
国际(6992)
世界(6714)
(6606)
理论(6287)
技术经济(6097)
改革(6056)
(6056)
现代(5927)
共检索到205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5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应是体制机制的改革及其改革落地的执行力问题。只有改革真正到位,才能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之实际增长率接近潜在增长率和推高潜在增长率。课题组认为,造成过去这几年中国经济持续过快下滑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燕  
煤炭产业作为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煤炭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树立科学发展与持续发展的理念,强化主业,重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关键词: 西方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魏立萍  
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魏立萍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在收入分配差距的比较中,常用五等分的测量方法,就是按收入水平的高低,将人口分为五等分,然后计算各个1/5人口层的收入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表1和表2分别是美国家庭收入按五等分法计算的各人口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德龙  
运用生产函数法估计出我国分城乡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结论表明,在1980~2007年期间农村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年均增长2.57%,而城镇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年均增长4.1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到全要素生产率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0.51%,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0.43%,城乡全要素生产率差距拉大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将拉大6.8741%,表明除全要素生产率因素外还有诸如政策、人力资本等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抑制了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旸  
经济增长在长期看"供给",在短期看"需求"。具体来说,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一个国家的潜在增长水平。而在短期,该国的实际增长率可能偏离长期的潜在增长水平,出现高于或低于潜在增长率的现象。如果是前者,通常还伴随通货膨胀和产能利用过高的问题;如果是后者,则通常伴随着通货紧缩和产能利用不足的问题。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是高于潜在增长率还是低于潜在增长率一直是专家学者争论的焦点。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将直接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旸  
经济增长在长期看"供给",在短期看"需求"。具体来说,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一个国家的潜在增长水平。而在短期,该国的实际增长率可能偏离长期的潜在增长水平,出现高于或低于潜在增长率的现象。如果是前者,通常还伴随通货膨胀和产能利用过高的问题;如果是后者,则通常伴随着通货紧缩和产能利用不足的问题。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是高于潜在增长率还是低于潜在增长率一直是专家学者争论的焦点。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将直接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志刚  王青  
在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土地违法问题;土地违法行为的主体不仅包括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更涉及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农村集体组织。为深入了解经济增长与市场化改革对不同主体土地违法行为的影响,本文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运用全国层面的统计数据开展了相应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政府和企业的土地违法面积均显著增加;而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则能有效减少土地违法的案件数。进一步地,经济增长和市场化改革对各级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个人和农村集体组织土地违法行为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的研究也指出,为有效控制土地违法行为的扩大,中国政府仍需采取转变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朝凤  朱丹丹  
市场化改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被大量研究所证实,但是系统考察市场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研究仍比较匮乏。本文在一个引入市场化与不完全契约的内生增长模型中,从市场潜力角度考察了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市场潜力扩大会提高长期增长率,市场化改革则通过扩大市场潜力对增长率的正影响,而促进长期增长。在此基础上,基于1999~2009年间中国省份38个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发现这一结论显著成立;在控制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本禀赋、FDI、市场竞争、多样化与专业化及变量内生性后,上述结论依然显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有许多限定和暗含的条件,体现的是严格的市场经济标准,中国在政府支出与企业资本投入分配、资金供给竞争中性、人口迁徙和劳动力流动、土地要素配置、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和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等方面与假设条件存在较大偏差,实际是这些方面体制的扭曲。因此,可用这些市场经济假设条件“应有但没有,应有多少但没有那么多、或者比应有的多” 的还原逻辑,分析体制扭曲导致的产出损失,以及收入、消费与生产过剩的关系,将改革红利模糊的定性“猜测”变为量化测度。本文估算了理顺各项体制扭曲改革带来的经济增长潜能,以及2019—2035年形成国民产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环境需要的居民收入和消费应有的增速。研究发现,应当继续推进市民化的城市化,快速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满足八亿多农村居民和目前城镇非户籍居民对工业品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延长经济能够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工业化时间。以前20年人口增长影响后20年经济增长的定律看,如果不进行有关方面的改革,中国难以在2035年前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而分低高力度不同方案进行配套改革,则可以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其中,获得经济增长潜能最大的改革,是还原土地要素市场交易配置和土地资本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张晓晶  
本文对"二战"后世界上"持续高增长"的11个发展中经济体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增长速度的位势较高,而波幅最小,呈现出"高位—平稳"型增长;二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最多、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在持续高增长中,地区间(省际间)经济增长的速度差异呈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本文对这两个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将第二个特点进一步引申到对中国地区间(省际间)人均GDP差异缩小的分析上。本文的研究发现: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σ系数三种方法分别测算的1952年至2006年地区间人均GDP的总体差异,均显示出三个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特别是在第三个倒U型中,按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看,地区间人均GDP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标  齐子豪  丁任重  
本文基于纳入制度变革、产业人力资本结构和能源投入绿色化的AK模型,计算1978—2049年中国的潜在GDP增长率,解答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跻身中等发达国家问题。在发现这三个因素对产出均存在积极作用后,计算的潜在GDP增长率结果表明,潜在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走势不对称。这有三方面表现:一是潜在GDP增长率下滑先于实际增长率。样本期内潜在GDP增长率于1985年首次显著下跌,实际GDP增长率的显著下滑滞后4年;最近一次潜在GDP增长率的持续下跌始于2005年,早于实际GDP增长率下跌6年。二是1993—2007年的实际GDP增长率出现"U型"特征时潜在增长率却缓慢爬升。三是实际GDP增长率的降幅大于潜在GDP增长率。2010—2016年GDP实际增速降低约3.9个百分点,潜在增速仅减少约0.8个百分点,尤其是近几年潜在GDP增长率趋于零的降幅表明"L型"经济近乎触底。未来的潜在GDP增长率显示:第一,在2043年前后中国经济趋于成熟稳定,潜在GDP增长率约4%。第二,不同情景与状态组合下,中国迈入高收入国家的时间不同,但均在2045年之前。第三,以韩国为参照,2050年前中国有较大概率跻身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模型中实现这两个目标以平稳释放制度与结构红利为前提,暗示中国需要有序稳步地推进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旸  蔡昉  
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根据测算,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平均潜在增长率仅有6.6%。因此,如何从依赖"人口红利"转向"改革红利",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能否具有可持续性。我们在增长核算方程内,对各种改革措施进行模拟,最终发现:(1)尽管增加劳动参与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都能提高中国的潜在增长率,但是提高劳动参与率只能获得短期的增长效应,在长期将出现递减现象;相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增长效应呈现单调递增的趋势。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越来越依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是传统的要素投入。(2)如果在"十三五"初期各项改革发挥作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生产税减少20%、劳动参与率增加1个百分点、全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霍天翔  周岩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1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经济总量或将突破110万亿元,名义GDP增速将在8%以上,两年平均增速5.1%左右,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约为15%,与2020年基本持平,在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方面保持了全球领先地位。虽然如期完成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6%以上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已无悬念,但要使2022年经济增长回归至疫情前水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潇  
本文基于54个国家1970~2000年的有关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要大于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对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趋于积极,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则有正有负,整体综合动向不十分明晰。利率市场化改革与维持经济增长率稳定可能存在冲突。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可以考虑通过给银行等金融机构预留政策准备期、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和承受状况、防范改革中止带来的相应冲突等措施来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