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0)
- 2023(8123)
- 2022(6241)
- 2021(5794)
- 2020(4596)
- 2019(10787)
- 2018(11084)
- 2017(21155)
- 2016(11764)
- 2015(13161)
- 2014(13125)
- 2013(12611)
- 2012(11381)
- 2011(9970)
- 2010(9899)
- 2009(9202)
- 2008(9133)
- 2007(8015)
- 2006(7355)
- 2005(6882)
- 学科
- 济(47123)
- 经济(47058)
- 业(28072)
- 管理(26748)
- 企(19204)
- 企业(19204)
- 农(18288)
- 中国(16710)
- 方法(15703)
- 数学(13886)
- 财(13791)
- 数学方法(13778)
- 农业(12818)
- 制(12559)
- 业经(12030)
- 地方(11281)
- 体(9554)
- 收入(9010)
- 融(8713)
- 金融(8711)
- 学(8406)
- 银(8208)
- 银行(8191)
- 行(7883)
- 体制(7646)
- 发(7301)
- 贸(6880)
- 贸易(6873)
- 理论(6838)
- 易(6570)
- 机构
- 大学(156566)
- 学院(156432)
- 济(67264)
- 经济(65862)
- 研究(58881)
- 管理(55732)
- 中国(46768)
- 理学(46742)
- 理学院(46123)
- 管理学(45335)
- 管理学院(45014)
- 京(35203)
- 科学(34126)
- 财(33406)
- 所(29948)
- 研究所(26745)
- 农(26510)
- 中心(26374)
- 财经(25228)
- 江(25217)
- 经(22928)
- 范(22922)
- 师范(22737)
- 北京(22663)
- 经济学(21664)
- 院(21520)
- 业大(21353)
- 农业(20271)
- 州(19531)
- 经济学院(19343)
- 基金
- 项目(100889)
- 科学(79792)
- 研究(76305)
- 基金(73011)
- 家(63763)
- 国家(63185)
- 科学基金(53925)
- 社会(48793)
- 社会科(45983)
- 社会科学(45969)
- 基金项目(38374)
- 省(38129)
- 教育(34607)
- 自然(33557)
- 自然科(32751)
- 自然科学(32744)
- 划(32686)
- 自然科学基金(32158)
- 编号(31568)
- 资助(28963)
- 成果(26035)
- 重点(23015)
- 发(22524)
- 课题(22218)
- 部(22125)
- 国家社会(20618)
- 创(20316)
- 性(19705)
- 制(19257)
- 教育部(19133)
共检索到253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青山
从劳动力跨部门流动的角度,对市场化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劳动力跨部门流动模型表明,库兹涅茨倒U假说可能是成立的。在劳动力流动性不断增强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早期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可能会上升,一定时期后收入差距会逐步缩小。国家干预、市场化进程本身也可以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市场化改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峥
改革开放30年来,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迁,劳动力市场化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该文以市场化为核心,以时间为主线,对改革进程中有关劳动力市场化理论的重要文献和观点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提炼,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的演进轨迹大体分为探索阶段、拓展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等4个阶段。
关键词:
劳动力 市场化 理论回顾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琳 曾学文 赵峥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得到进一步深化。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入世后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进行评述:一是非正规就业的理论探讨;二是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争鸣;三是"民工荒"与刘易斯转折点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 劳动力市场 改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沈小源 李惟简 张兴祥
劳动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数量和价格两种配置效应出发,构建了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影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决策的理论框架,并基于流动人口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探究了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升对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流动人口所在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升对其子女随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数量配置效应而非价格效应,即劳动力市场化通过降低就业和落户门槛,改善了流动家庭幼儿抚养比和内部分工,使其更可能做出子女随迁决策,而非通过提高流动人口的工资水平来影响其决策;(3)对于技能水平较高的家庭、在省内流动的家庭和流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城市的家庭,劳动力市场化对其子女随迁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本研究有助于认识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提供政策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玲
在市场导向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西藏自治区的公共服务供给和经济扩张所需要的资金虽然大部分仍来自中央和内地省(市)政府的援助,然而由于政府施政方式的转变以及企业和个人决策空间的扩大,政府投资带动的经济活动已经渗入了市场机制运行的因素。在这一背景下,密集的援藏投资不仅带动了西藏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为区内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多样化的收入来源和实现社会流动的可能性。外来劳动力在异地寻求生存和发展机会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本地农牧民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和掌握非农生产技能,对本地企业家的成长,具有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
西藏 市场化 劳动力流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单爽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年、2015年和2017年的数据,使用logit模型,分析了中国职业代际流动固化问题及其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从事与其父母同类型职业的概率更高,且父母职业对其子女职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市场路径实现的;母亲职业对其子女职业的影响更大,但通过非市场路径造成的影响较小;受教育水平是影响职业类型最主要的因素,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可以非常显著地提升其从事脑力劳动职业的概率;虽然在各组样本中,子女职业类型都会受到其父母职业类型的影响,但对于西部地区和非农户口样本,通过非市场路径带来的影响更为显著;职业代际传递使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降低了不足11.14%,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有限。
关键词:
职业 代际流动 劳动力市场 市场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峥
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中有关劳动力市场化理论的重要文献和理论观点进行梳理与归纳,划分四个阶段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的演进轨迹,得出基本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对经济实践的指导意义十分明显。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按照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基本上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决定市场化的机制和基本框架,劳动力流动和择业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各种体制性的壁垒不断消除,基础条件日益完善。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而言,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还比较滞后,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仍然面临诸多制度障碍,需要理论界不断推动改革理论新突破,不断推动改革实践新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劳动力 市场化 理论回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赖德胜
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赖德胜(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100875)教育对收入分配有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随社会的发展而日见明显。因此,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政府都自觉地把发展教育看作是改善收入分配的重要措施,有关这一主题的文献更是汗牛充栋,现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坤荣 余吉祥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在市场化改革、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发生的,这也是其区别于国际移民最为重要的特征。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农村移民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需要考虑市场化改革的作用。本文提出假说认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为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提供了条件,城镇居民可以通过与农村移民的分工而获得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的额外收益。但是,仍然存在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会阻碍这种作用的发挥。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移民可以对城镇居民的收入产生正向影响,但这严重依赖于市场化的进程。本文结论的政策性含义在于,要发挥农村劳动力流动在促进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中的作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非常重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管晓明
二元经济下劳动力的流动和收入再分配是经济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标准的刘易斯模型所体现的经济及制度环境入手建立模型,分析劳动者技能、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再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照中国当前实际指明问题所在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妥善处理劳动力流动及再分配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劳动者技能 劳动力流动 收入再分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亚伯
评估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现状,不仅要测算劳动力市场的市场机制指标,而且要测算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机制指标。本文提出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市场机制与制度机制的评估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测算标准。根据测算,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市场机制发育水平是相对成熟市场化,制度机制发育水平是处于初级阶段,并严重滞后于市场机制的发育。因此,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重点是加强制度建设。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化 市场机制 制度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谢识予
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改革使我国摆脱了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实现了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大部分环节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由于改革顺应了经济规律的要求,因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根本上推动了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起飞,这证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消费品,生产资料和资本品都已实现了商品化和市场化,它们的生产和流通都已经在市场机制的制约下,按市场规律运行,但是,作为社会生产最重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列
加速高级劳动力的市场化陈列《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了“劳动力市场”概念,确立了劳动力商品化原则。《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我国高校大多数毕业生将实行“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决定》和《纲要》为我国大学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铭 蒋仕卿
1996年既是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分水岭,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折点。在第一个阶段,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人们职业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在第二个阶段,结构调整则主要表现为人们在不同的就业状态上的分化。劳动力市场第一个阶段的调整保证了工资的低增长,而第二个阶段的调整加快了经济效率的提高,这些都使中国经济发挥了劳动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劳动力市场改革也使得收入差距有所扩大,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中国需要调整发展战略,使劳动力市场改革有利于收入均等,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秉文,胡云超
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了较为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而社会养老制度改革是英国宏观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英国社会养老制度改革对英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考察了英国社会养老计划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指出英国的社会养老制度市场化改革特别是推出个人养老金计划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增强了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劳动力市场弹性的提高,促进了产出的:噌长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