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9)
- 2023(16123)
- 2022(13423)
- 2021(12609)
- 2020(10356)
- 2019(23675)
- 2018(23811)
- 2017(45217)
- 2016(24743)
- 2015(27632)
- 2014(27365)
- 2013(26611)
- 2012(23901)
- 2011(21619)
- 2010(21727)
- 2009(19855)
- 2008(19397)
- 2007(17078)
- 2006(15278)
- 2005(13671)
- 学科
- 济(98933)
- 经济(98823)
- 管理(73825)
- 业(70472)
- 企(59968)
- 企业(59968)
- 方法(40749)
- 数学(34305)
- 数学方法(33915)
- 中国(28814)
- 农(27168)
- 业经(24425)
- 财(23766)
- 地方(22897)
- 技术(21126)
- 制(20998)
- 学(20866)
- 农业(18132)
- 理论(18090)
- 银(16184)
- 银行(16138)
- 融(15964)
- 和(15960)
- 金融(15960)
- 贸(15798)
- 贸易(15784)
- 行(15462)
- 易(15235)
- 体(15154)
- 环境(14354)
- 机构
- 大学(343627)
- 学院(341624)
- 管理(137553)
- 济(136441)
- 经济(133436)
- 理学(118472)
- 理学院(117163)
- 研究(116312)
- 管理学(115240)
- 管理学院(114599)
- 中国(87105)
- 京(73978)
- 科学(70697)
- 财(63469)
- 所(57652)
- 研究所(52261)
- 中心(51962)
- 农(51172)
- 江(50988)
- 财经(50016)
- 业大(48257)
- 范(47252)
- 北京(47049)
- 师范(46858)
- 经(45477)
- 院(42387)
- 州(41438)
- 经济学(40438)
- 农业(39498)
- 师范大学(37997)
- 基金
- 项目(232606)
- 科学(184434)
- 研究(174329)
- 基金(168000)
- 家(145606)
- 国家(144340)
- 科学基金(125005)
- 社会(109829)
- 社会科(104010)
- 社会科学(103984)
- 省(91378)
- 基金项目(89409)
- 教育(80209)
- 自然(79854)
- 自然科(78023)
- 自然科学(78007)
- 自然科学基金(76619)
- 划(76566)
- 编号(71849)
- 资助(67193)
- 成果(58873)
- 重点(51993)
- 创(51874)
- 部(50865)
- 发(50198)
- 课题(49681)
- 创新(47723)
- 国家社会(44995)
- 项目编号(44515)
- 教育部(43989)
- 期刊
- 济(154177)
- 经济(154177)
- 研究(106097)
- 中国(71355)
- 管理(53273)
- 学报(50874)
- 科学(48745)
- 财(47333)
- 农(46764)
- 教育(46439)
- 大学(39054)
- 学学(36115)
- 农业(32062)
- 融(32034)
- 金融(32034)
- 技术(31133)
- 业经(25547)
- 财经(24663)
- 经济研究(24241)
- 经(21170)
- 问题(19804)
- 图书(19777)
- 科技(18115)
- 理论(17509)
- 技术经济(17162)
- 业(17031)
- 实践(15945)
- 践(15945)
- 现代(15865)
- 商业(15310)
共检索到513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艳丽 赵大丽 高伟
在识别出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转移和引进FDI这三种主要的区域知识转移方式后,系统地研究市场化过程中区域知识转移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关系。结果发现,知识转移整体上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的知识转移方式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影响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市场化进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金凌 李后建
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级区域1999—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评估了股市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股市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局限于市场化改革进程。为此,本文利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评估了市场化改革和股市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某一区域内没有跨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门槛时,股市发展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被显著弱化甚至不明显;而跨过市场化改革进程门槛时,股市发展能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宝文 王西 韩磊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金融市场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首先,金融市场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这揭示金融市场化达临界值后,才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挤入"效应,否则造成"挤出"效应。其次,所有制结构异质性研究表明,国有经济比重高的地区囿于金融市场化的激励和非国有经济溢出效应导致U型关系的产生。最后,机制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非国有经济发展渠道"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正向效应;金融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除"非国有经济发展渠道"以外,"政府干预渠道"也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正向效应。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需深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注重金融市场化改革与其他制度的耦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晓阳 詹祥
基于"市场化程度—知识流动—区域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运用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区域的市场化程度、知识流动水平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能促进区域知识转移和国际知识溢出;国际知识溢出能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但区域知识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抑制作用;人力资本投入、市场化程度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R&D资金投入强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中、西部地区,国际知识溢出仅对东部地区的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刚 王磊 宫丽莹 张佳硕
认为从区域的视角研究创新集群的知识转移问题,有利于提高区域范围内的知识创新能力,促进新技术、新知识在区域的传播和知识价值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质量。区域创新集群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是要实现区域内的知识转移。将研究区域范围作为切入点,运用知识势差理论,分析区域创新集群知识转移的机理,根据驱动区域创新集群形成的关键要素,从政府引导、资本推动、市场需求以及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驱动4个方面构建区域创新集群的知识转移模式,为区域创新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区域 创新集群 知识转移 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左勇华 黄吉焱
理论分析不同市场化程度地区的FDI进入方式选择对提升地区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影响,再基于2001—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经研究发现,提高中外合资比例仅能提升我国非发明类创新能力,且对市场化程度更高地区的影响更明显,但它无益于各地区发明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提高FDI独资比例将有利于增强我国发明类原始创新能力,且对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影响更明显,但它对非发明类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对所得结论进行深层次原因解释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FDI进入方式 区域创新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炳富 刘芳
文章通过修正经典知识溢出模型构建了包括知识存量差距、知识互补能力、知识扩散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社会资本能力等变量在内的创新集群知识转移综合能力模型;并假设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了知识互补能力与创新集群知识转移综合能力之间的关系。设计了知识互补能力测度方法和指标体系,并采用混合多属性决策方法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客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创新集群 知识转移 知识互补,影响因素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成颂 郭开春 张文睿
选取40家城市商业银行2008—2014年度数据建立非平衡面板进行OLS回归检验,研究了存款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效应,并从股权结构和区域差异视角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1)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存款利率市场化能够对银行的金融创新行为形成"倒逼机制";(2)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国有控股城商行的创新能力高于民营控股的城商行,同时存在境外投资者持股的城商行创新能力高于没有外资持股的城商行;(3)较东部地区来说,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城商行创新能力的"倒逼"激励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瑶鹏 林柳琳 刘帷韬
基于2005—2019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与门槛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市场化程度、金融发展水平、企业家精神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与金融发展水平均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强于金融发展水平;企业家精神均为金融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中介变量,且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替换估计方法与相应变量衡量指标后结果仍然稳健。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成颂 郭开春 张文睿
选取40家城市商业银行2008—2014年度数据建立非平衡面板进行OLS回归检验,研究了存款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效应,并从股权结构和区域差异视角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1)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存款利率市场化能够对银行的金融创新行为形成"倒逼机制";(2)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国有控股城商行的创新能力高于民营控股的城商行,同时存在境外投资者持股的城商行创新能力高于没有外资持股的城商行;(3)较东部地区来说,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城商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阳丹露 任劼
市场化进程是影响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2008-2019年我国30个省份,实证检验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以及资本要素配置的机制作用。研究发现:加快市场化进程显著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加快市场化进程、改善资本要素配置扭曲是卓有成效的手段之一。文章研究为金融市场化进程、改善资本要素配置扭曲以及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区域创新能力 资本要素配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木西 张紫薇 白云飞
政府经济行为动机存在两个层次的不完备,其非效率导向的经济行为导致经济的粗放式发展。本文以2003~2017年地方国企国有股转让数据为样本建立Logit模型,检验后发现:市场化改革能够提高政府转移国企控制权的经济效率动机并能够显著降低政府的寻租收益动机;非国有经济、产品市场以及中介组织和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能够显著促进地方国企控制权转移。文章提出,市场化改革是规范政府经济行为动机以及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有效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向阳 郗玉娟 谢静思
[目的 /意义]以组织学习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为基础,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转移模型,解析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库的知识如何转移到企业层面并被企业整合与利用。[方法 /过程]通过对组织学习和知识转移相关理论回顾,以区域知识库为起点,根据知识流动决策过程和组织学习过程,构建基于区域系统的知识转移模型,并提出保障措施。[结果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转移是一项复杂过程。该过程的顺利实施以区域知识库为知识源,即实现知识资源的聚集。同时,通过组织学习促进知识流动,实现知识从区域知识库层面到企业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阎大颖
通过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市场化指数进行改进和增补,创立了一个包含多层指标的指数体系。以此创新的市场化指数为测度工具,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揭示出中国市场化进程与地区收入水平的相关关系以及地区分配差异的影响机制,并为解决制度转型中的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市场化指数 经济自由化 区域收入差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文霞
中国科技开发院紧紧抓住技术开发、孵化和产业化三个环节,努力探索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市场机制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路子。经历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已初步摸索出一套技术创新与转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孵化和产业化的创新体系。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转移 市场化运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