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88)
2023(14904)
2022(12043)
2021(10651)
2020(8614)
2019(19444)
2018(18802)
2017(36018)
2016(19507)
2015(21872)
2014(21987)
2013(21511)
2012(19988)
2011(17988)
2010(18614)
2009(17842)
2008(16944)
2007(15558)
2006(14146)
2005(13679)
作者
(55970)
(46460)
(46141)
(43963)
(29679)
(22085)
(20979)
(17979)
(17726)
(16712)
(16128)
(15596)
(15072)
(15056)
(14809)
(14513)
(13641)
(13612)
(13485)
(13207)
(11898)
(11396)
(11271)
(10702)
(10625)
(10479)
(10460)
(10396)
(9483)
(9108)
学科
(85036)
经济(84924)
管理(59726)
(59318)
(46504)
企业(46504)
中国(34239)
(29066)
金融(29064)
(27504)
银行(27483)
(26998)
(26664)
(26639)
方法(26616)
地方(24520)
(23859)
数学(22692)
数学方法(22496)
业经(22462)
农业(18472)
(15970)
(15258)
财务(15205)
(15188)
财务管理(15172)
贸易(15166)
(14674)
企业财务(14553)
(14284)
机构
学院(278431)
大学(276084)
(122293)
经济(119696)
管理(101731)
研究(100177)
理学(84865)
中国(83961)
理学院(83933)
管理学(82710)
管理学院(82191)
(62466)
(59801)
科学(55596)
(50227)
财经(47346)
中心(47086)
(45035)
(44507)
研究所(44364)
(42800)
经济学(39009)
北京(38616)
(36355)
(36308)
(36224)
业大(36076)
师范(35994)
财经大学(34925)
经济学院(34915)
基金
项目(173362)
科学(137461)
研究(131888)
基金(125114)
(107482)
国家(106525)
科学基金(91751)
社会(86284)
社会科(81989)
社会科学(81971)
(68204)
基金项目(64732)
教育(59964)
(56261)
自然(55083)
自然科(53824)
自然科学(53814)
编号(53547)
自然科学基金(52859)
资助(50777)
成果(45052)
(42604)
重点(39549)
课题(38677)
(38322)
(37364)
国家社会(36355)
(36209)
发展(34902)
(34653)
期刊
(148136)
经济(148136)
研究(94387)
中国(67141)
(49338)
(46489)
金融(46489)
(43693)
管理(41925)
学报(38425)
科学(37258)
教育(33068)
大学(30739)
学学(28830)
农业(28436)
财经(24938)
业经(24630)
技术(24269)
经济研究(23688)
(21448)
问题(19393)
(15113)
(14712)
国际(14200)
理论(13835)
世界(13824)
技术经济(13273)
现代(13186)
商业(12959)
经济问题(12235)
共检索到459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竣鹤  黄小勇  
制度质量被认为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市场化制度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方向与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讨论。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市场化制度质量对收入不平等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及其调节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制度质量对收入不平等的负向影响是非线性的,即随着市场化制度质量提升,其降低收入不平等的能力在下降;同时,在较高的市场化制度水平下,金融发展降低收入不平等的能力也在减弱。这些发现加深了我们对于市场化制度质量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理解。政策制定者应在提高市场化制度水平的同时,构建帮助穷人获得更多资源以及能够在市场化过程中获益的制度框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强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不平等问题。运用50个国家2004—2015年的数据,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制度以及收入不平等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SEM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有助于减少收入不平等,这种机制的影响路径是通过完善市场化制度来实现的;通过使用清廉指数做替代变量提升了结论的稳健性。分样本回归的扩展分析表明:对于原生型资本主义的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对完善市场化制度的作用更显著;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非OECD国家,市场化制度建设对减少收入不平等的效应更显著。因此,以实现减少不平等为发展目标,需要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下,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群华  
能为契约执行提供有力支持的金融基础结构可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反过来,金融市场的发展又可使企业获取生产率更高的资本密集型技术,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但若存在信贷配给情形,技术转移将加大收入的不平等性,导致风险厌恶的参与人不愿意将金融基础结构改善到技术转移发生的水平上,进而形成一个发展陷阱。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在改善金融基础结构的同时促使小企业采用当前的技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文文  
学术界普遍认为金融发展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对金融发展能否减少收入不平等却存在分歧。本文使用1978-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模型系统GMM分析方法发现:金融发展减少收入不平等最大的作用来自间接机制,即通过劳动力市场增加就业和工资;金融发展的直接机制主要体现在深化效应上,金融服务的质量和范围的提升主要有利于富人;间接机制减少收入不平等的作用大于直接机制扩大收入不平等的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玲铮  
文章在Clarke、Xu和Zou(2006)的分析框架上,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金融中介发展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中介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持续扩大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金融中介发展与收入基尼系数呈现稳健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林素絮  
本文使用包含二次项的非线性多元回归模型,对中国的金融发展和收入不平等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意在用中国数据再次检验Greenwood-Jovanovich(GJ)假说的可信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呈倒U型关系,这与全球经济发展水平与收入不平等也呈倒U型关系相一致,但是经济增长会减少收入不平等,而通胀会加剧收入不平等,而且通胀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要远大于经济增长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玲铮  
本文首先分析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机制,接着基于中国29个省市面板数据检验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二者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证实了本文的理论假设;金融发展的门槛值为3.295,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尚未跨越门槛值,仍然位于倒U型曲线的上行区间,目前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将扩大收入不平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厚义  
户籍制度扩大了城乡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存量及其收益率的差异,使得我国居民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同时,户籍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在经济增长的起飞阶段,物质资本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户籍制度能够提高城镇地区物质资本积累规模,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户籍制度弱化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水平,并不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文  许林  骆振心  
在充分揭示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我国宏观数据对金融发展水平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在长期,经济增长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产生了负面效应;而我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这与国内已有研究结论恰好相反,却验证了Galor和Zeira(1993)提出的金融发展水平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线性负相关假说。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并不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其真正原因可能在于现行经济增长模式。该研究结论将对我国下一步如何推动经济增长及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袁亮  
首先将农村金融发展分为金融深度、金融宽度以及金融广度三个维度,然后运用协整理论检验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ECM)具体描述了这一关系,同时考察了变量之间短期波动的影响,最后通过Granger定理检验了变量之间在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政府治理不仅不利于农村金融发展,而且扩大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在因果关系上,政府治理是农村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这表明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志阳  刘振中  
本文通过借鉴霍姆斯特姆-梯若尔(Holmstrom和Tirole,1997)模型,构建了金融发展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理论模型,并在克拉克、许和周(Clark、Xu和Zou,2003)的分析框架基础上,运用我国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金融规模扩大对城乡收入分配产生负面效应,而金融效率提高却有效缓解了城乡收入不平等;从短期看,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都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的结论及政策含义对促进金融发展、缓解城乡收入不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志伟  
基于VAR模型,利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中国1982~2004年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负相关,并且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成因;金融发展规模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负相关,并且前者也是后者的Granger成因;金融发展效率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负相关,并且两者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马汴京  吴佳皓  
本文在广阔的制度变迁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收入-幸福悖论”的发生机制。“收入-幸福悖论”即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感停滞不前并存的现象在中国已初现端倪,是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突出障碍。现有研究通常假定某种中间变量“作祟”才导致该悖论出现。本文提出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感停滞的共同原因。市场化改革提高了人均收入的同时使“才能+努力=成功”绩效主义和机会平等理念深入人心。然而,上述理念盛行并不能自动根除现实中的机会不平等。当高涨的绩效主义预期遇上收入机会不平等加剧的社会现实,人们将产生相对剥夺感进而降低了幸福感。本文为上述假说提供了经验证据,为破解我国“收入-幸福悖论”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庆  田士超  徐志刚  邵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不仅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平等也在持续扩大。而在现有众多的研究农民收入不平等的文献中,农地制度对于农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中却很少涉及。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安排之下,土地"按人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因而必然带来土地的细碎化,本研究从这一现象出发,探讨农地制度对于农民收入以及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其次,现有的很多关于收入不平等的研究中,一般都采用指数分解的方法,这样所得到的结论可能有很大的偏差,而在本研究中,最新的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里值分解法将被采用,这将克服常规指数分解分析的局限。经过实证研究,本文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欢  
过去二十年间,我国不同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工资差异呈现时间序列上的"倒U型",本文在金融发展影响工资收入差距的潜在机制基础上,通过我国九省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考察金融发展对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工资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金融发展会扩大工资收入的差距,但金融发展和工资收入差距并非线性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