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85)
- 2023(15980)
- 2022(13252)
- 2021(12205)
- 2020(10284)
- 2019(23763)
- 2018(23596)
- 2017(45834)
- 2016(25213)
- 2015(28844)
- 2014(28923)
- 2013(28416)
- 2012(26355)
- 2011(23493)
- 2010(23808)
- 2009(22473)
- 2008(22686)
- 2007(20710)
- 2006(18379)
- 2005(16952)
- 学科
- 济(101575)
- 经济(101421)
- 管理(79487)
- 业(74326)
- 企(62028)
- 企业(62028)
- 方法(43179)
- 数学(37226)
- 数学方法(36799)
- 财(33114)
- 农(30372)
- 中国(28391)
- 制(26167)
- 业经(24028)
- 务(21589)
- 财务(21534)
- 财务管理(21480)
- 地方(20483)
- 企业财务(20433)
- 学(20214)
- 农业(19458)
- 贸(18737)
- 贸易(18726)
- 银(18350)
- 银行(18318)
- 易(18137)
- 体(17828)
- 融(17722)
- 金融(17716)
- 行(17349)
- 机构
- 大学(362771)
- 学院(362657)
- 济(148434)
- 经济(145091)
- 管理(137259)
- 研究(120835)
- 理学(116353)
- 理学院(115065)
- 管理学(113117)
- 管理学院(112432)
- 中国(96022)
- 京(76779)
- 财(76375)
- 科学(71573)
- 所(61479)
- 农(59480)
- 财经(58927)
- 江(57403)
- 中心(57126)
- 研究所(54579)
- 经(53225)
- 业大(51252)
- 北京(48600)
- 范(46958)
- 师范(46539)
- 农业(46225)
- 经济学(45757)
- 州(45498)
- 财经大学(43550)
- 院(43332)
- 基金
- 项目(231513)
- 科学(181893)
- 研究(172081)
- 基金(167394)
- 家(144494)
- 国家(143255)
- 科学基金(122951)
- 社会(109131)
- 社会科(103296)
- 社会科学(103262)
- 省(90628)
- 基金项目(88547)
- 教育(79552)
- 自然(78027)
- 自然科(76119)
- 自然科学(76097)
- 划(75879)
- 自然科学基金(74744)
- 编号(71242)
- 资助(67793)
- 成果(59617)
- 重点(51977)
- 部(51610)
- 发(49102)
- 课题(49076)
- 创(47694)
- 制(46258)
- 国家社会(44880)
- 教育部(44645)
- 创新(44635)
- 期刊
- 济(172039)
- 经济(172039)
- 研究(111254)
- 中国(75610)
- 财(64097)
- 农(55271)
- 学报(54118)
- 管理(50920)
- 科学(49652)
- 大学(41412)
- 融(40784)
- 金融(40784)
- 教育(38959)
- 学学(38773)
- 农业(36015)
- 技术(30990)
- 财经(30445)
- 业经(28411)
- 经济研究(26224)
- 经(26075)
- 问题(23736)
- 业(19223)
- 贸(18703)
- 理论(18077)
- 版(17577)
- 财会(17505)
- 技术经济(17492)
- 图书(17314)
- 现代(16331)
- 实践(16099)
共检索到559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之田
市场化债转股是国家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为降低社会杠杆率、推动国企改革及促进直接融资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债转股的实质并非只是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降低杠杆率,而是通过债转股实施机构的参与,提高负债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进而改善经营状况和财务治理。然而,在新一轮的债转股实践当中,存在债权人与股东的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债权债务约束关系软化导致债权受到损害,产权约束关系软化导致债转股实施机构无法享有真实充分的股东权益,不当政府干预导致非市场化交易行为。为充分发挥市场化债转股的政策目标,有效降低企业杠杆率、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出如下建议:第一,确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债转股的主要实施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化债转股的制度优势;第二,构建债转股中政府行为的法律激励机制,从正激励与负激励两个方面规范政府行为,减少不当政府干预对债转股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玮玮
本文通过ST武锅B债转股方案屡遭中小股东否决的案例,从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出发,分析了在互联网环境下中小股东维护自身权益的新途径。总结发现,在互联网环境下,中小股东的信息劣势地位和监督成本较高的问题均得到了减轻,并提高了其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而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还需要法制的完善,管理层和大股东的配合,以及中小股东对自身权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小股东 维护权益 ST武锅B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简志宏 徐慧玲
本文研究当公司信息披露时间不确定、而信息披露时投资者可以完全了解公司的真实价值的非完全信息情况下,投资者和股东的决策问题。运用拍卖的思想,得到均衡条件下投资者对公司债务安全条款的阈值的最优选择及股东对信息披露的最优控制。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何源 白莹 杨平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负债融资会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产生代理关系,但由于二者利益并不总是一致,往往会出现冲突。文章利用静态博弈论的思想,基于股东与债权人目标函数的不同,探讨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成因;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利益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了缓和二者冲突及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利益冲突 静态博弈分析 负债融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万俊毅
股权集中型公司是现代公司的主流组织形态之一,其代理成本主要产生于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通过发行多种类股票、交叉持股和金字塔式控股等方式,控股股东能够获取比与其股权份额相对应的名义控制权更大的实际控制权,因而更容易发生以侵害小股东权益作代价追求控制权私下收益的道德风险行为,致使代理成本高昂。声誉机制和法律手段能够迫使控股股东收敛侵占行为,且法律手段较声誉机制更为有效。在中国,声誉机制对控股股东基本不起作用,保护小股东权益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完善相关立法并加大执法力度。
关键词:
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权 小股东权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江伟 沈艺峰
文章从负债代理成本的角度,考察了在我国对债权人保护较弱的情况下,控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资产替代来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资产替代的行为与其持股比例之间呈倒“N”型的非线性关系;(2)公司投资机会的增加会对大股东的资产替代行为产生影响;(3)由生产经营性单位控制的上市公司比非生产经营性单位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资产替代行为更为严重。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负债的代理成本 资产替代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章道润 张宇润 蒋辉宇
在双层股权结构公司被逐渐接受和采用的形势下,保护双层股权结构上市公司普通股东权益则成为保障内地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为此,可以借鉴境外发达国家(地区)双层股权结构上市公司普通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设计经验,通过采用完善针对性信息披露制度、细化"日落"条款、引入类别股东表决制度、强化外部市场监管职能以及完善配套救济机制等措施来健全内地双层股权结构上市公司普通股东权益保护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史永东 宋明勇 李凤羽 甄红线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中暴露出的大股东侵害债权人利益现象引发了社会舆论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如何识别与防范此类行为、保护债权人利益已成为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股权质押这一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普遍采用的独特融资方式,探讨股权质押是否会引发控股股东侵害企业债权人利益行为以及防范机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提高了发债企业二级市场信用利差,这种现象在控制权转移风险较高的企业中表现更加明显。经济机制分析显示,股权质押潜在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容易引发控股股东侵害企业债权人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了债券持有人要求得到的信用风险补偿。最后,本文还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分析师关注以及外部审计有助于缓解股权质押引发的控股股东侵害企业债权人利益行为。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刚性兑付"打破后如何保护债权人利益、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股权质押 信用利差 控股股东 债权人保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兆侠
对控制股东负加诚信义务的理论基础也是对中小股东加以保护的理论依据,两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的两个问题。股权平等、同股同权,一股一权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原则,为了限制控股股东的权利,改善中小股东的法律地位,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利,必须使控股股东承担诚信义务,同时还应设立各种具体制度对控股股东进行规制,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关键词:
股权平等 诚信义务 代表诉讼 知情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永忠
从理论上说,独立董事是公众股东利益的人格化代表,公众股东的股权是独立董事进入董事会的股权基础,就像内部执行董事是控股股东的人格化代表,控股股东的股权是内部执行董事进入董事会的股权基础一样。在实践上,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明显的制度性缺陷,表现在独立董事的提名权由控股股东操控,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数量少、比例低。因此,必须保障公众股东不容剥夺的提名权,必须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数量比例,使其与公众股东的股权比例相适应。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公众股东 权益保护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永忠
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独立董事与公众股东权益的关系。从理论上说,独立董事是公众股东利益的人格化代表,公众股东的股权是独立董事进入董事会的股权基础,就象内部执行董事是控股股东的人格化代表,控股股东的股权是内部执行董事进入董事会的股权基础一样。在实践上,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明显的制度性缺陷,表现在独立董事的提名权由控股东操控,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数量少、比例低。本文提出必须保障公众股东不容剥削的提名权,必须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数量比例,使其与公众股东的股权比例相适应。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公众股东 权益保护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文菊
一、破产及再建制度的概念 世界各国对破产界限的界定一般有两种标准:停止支付及资不抵债。我国破产法规定的破产界限的实质标准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这实际上是采用了停止支付的概念。而对于已经达到破产界限的企业来说它面临着两种可能的前景,即清算或再建。要么通过债权人与股权人之间的协商对其实施和解重整程序以再建企业,要么直接对企业实施破产清算。 再建制度一般包括和解及重整两种程序。所谓和解是指具备破产原因的债务人为避免破产清算而与债权人团体达成以让步方法了结债务的协议,这一般包括债务展期、债务的分期偿还和债务免除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志超
本文试图就不良债权债转股建立一个分析性的理论框架,并依据理论分析的结果就我国政策性债转股作出评价。 1.不良债权的概念。 经济理论分析中的不良债权的概念与银行实务部门所说的不良债权的定义不尽相同,在理论上说清楚不良债权的概念有助于指导工作的实践。企业的市场价值等于企业债务的市场价值与企业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之和,即M=D+E。这里M为企业市场价值;债务市场价值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伟
债转股是中国搞活国有企业的重要改革举措。但是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特殊地位,债转股公司出现了反效率效应。必须通过界定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深化债转股企业的改革、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退让和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债转股企业的效率。
关键词:
债转股 特殊股东 反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