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2)
2023(13084)
2022(10530)
2021(9501)
2020(7799)
2019(17921)
2018(17451)
2017(33660)
2016(17934)
2015(20673)
2014(20454)
2013(20497)
2012(19382)
2011(17731)
2010(17678)
2009(16725)
2008(16275)
2007(14496)
2006(13306)
2005(12579)
作者
(53974)
(45341)
(44977)
(43084)
(29387)
(21663)
(20330)
(17624)
(17426)
(16088)
(15862)
(15276)
(14753)
(14656)
(14631)
(14178)
(13437)
(13198)
(13182)
(12571)
(11484)
(11163)
(11093)
(10499)
(10325)
(10288)
(9905)
(9535)
(9225)
(8928)
学科
(104830)
经济(104737)
管理(48513)
(46488)
方法(40507)
数学(36725)
数学方法(36547)
(35298)
企业(35298)
中国(27929)
(23194)
地方(21613)
(19508)
(19421)
业经(19083)
(18027)
贸易(18012)
(17489)
(16221)
农业(15694)
(15557)
金融(15557)
(14238)
银行(14205)
地方经济(13893)
(13748)
环境(12995)
(12633)
(12360)
(11734)
机构
大学(275914)
学院(271061)
(133486)
经济(131366)
研究(105174)
管理(98379)
理学(83859)
理学院(82929)
中国(81980)
管理学(81750)
管理学院(81261)
科学(59140)
(59031)
(58937)
(53686)
研究所(48416)
财经(47077)
(46186)
中心(45969)
经济学(44898)
(43141)
经济学院(40336)
(40182)
北京(38008)
(37572)
业大(37150)
农业(36244)
财经大学(35139)
(33747)
师范(33344)
基金
项目(174631)
科学(138796)
基金(131829)
研究(125138)
(116367)
国家(115527)
科学基金(97843)
社会(85392)
社会科(81173)
社会科学(81151)
基金项目(67592)
(63192)
自然(60837)
自然科(59507)
自然科学(59482)
自然科学基金(58529)
教育(56143)
资助(55347)
(54576)
编号(46378)
(40729)
重点(39983)
(39288)
成果(38878)
国家社会(37823)
教育部(35327)
(35161)
中国(34882)
人文(33290)
创新(33263)
期刊
(150842)
经济(150842)
研究(90552)
中国(55245)
(44007)
学报(43611)
(42056)
科学(40956)
管理(39351)
大学(33546)
学学(31744)
(31003)
金融(31003)
农业(28468)
经济研究(26936)
财经(25810)
教育(22431)
(22414)
技术(21708)
问题(20154)
业经(19940)
(19064)
国际(17783)
世界(17642)
(16377)
技术经济(15270)
统计(14046)
经济问题(12226)
(11999)
商业(11818)
共检索到428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元  万广华  
本文提出一个从微观角度度量农户参与市场程度的指标,并运用来自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参与市场的程度对于贫困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更多地参与市场确实能够降低贫困,但是在同样的市场化进程中不同农户分享到的经济增长的好处的程度并不同,那些具有较少人力资本和较高人口负担率的农户以及更多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即使有较高的市场参与程度也依然会陷入贫困。所以,政府不能单纯地寄希望于通过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增长使贫困农户自动地脱离贫困,而必须采取主动干预措施以防止贫困农户被边缘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逢珉  韦灵慧  
根据CMS模型的理论框架,本文构建了中国农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的CMS模型,对2000—2014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研究发现,中国农产品对印度尼西亚出口的波动增长主要由印度尼西亚对进口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引起。此外,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出口的农产品结构并不具有优势,为此,提出相应对策: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标准、通过货币互换协议便利双边农产品贸易、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农产品贸易协议、通过政府间对话创造宽松的贸易环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田洋洋  杨逢珉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一直是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的重要市场。本文选取2001—201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市场的数据,并运用CMS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两大目标市场的波动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市场的进口需求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原因;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马来西亚的增长效果大体上高于印度尼西亚,但在综合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方面,农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的效果高于马来西亚。针对以上实证分析结果,本文为中国农产品出口两国市场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金波  小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楼东伟  汪戎  
2008年上半年印尼经济增势强劲,是2005年以来表现最好的时期。作为支柱产业的农业、矿业和制造业增势良好,对外贸易、投资状况表现喜人。但与此同时,受到外部影响通胀压力持续难消,全球金融风险更是有增无减。尽管如此,印尼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经济,2008年将会是印尼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一年,而且这个良好势头将可能延续到2009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阮敬  
文章构建了基于收入分布并瞄准低收入群体的经济增长成果分享模型,利用城镇居民收入住户调查数据对中国地区之间1988-2008年的增长成果分享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构。结果表明,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中国城镇低收入阶层的成果分享经历了一个U型发展过程,其分享到的成果近年来逐步提高;地区内部收入差距扩大和物价水平提升会抵消一部分所分享到的增长成果,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仍是阻碍分享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天桂  
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和印尼不可避免地承受着与之紧密相连的环境压力。以投资为主要纽带的环境保护合作,不仅可以带动双方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还能够有效减缓与绿色壁垒有关的贸易摩擦,推动双方贸易的深化与拓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翁锡辉  
印度尼西亚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1980年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为147,490,298人,仅次于中国、印度、苏联、美国,是世界第五人口大国。由于人口高速增长,给本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引起政府和人民的重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崇伯  
印度尼西亚经济的新支柱──旅游业吴崇伯印尼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海洋、火山与湖泊等自然景观,遍布各地的名山古刹,以及多姿多采的民间文化,使印尼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有着许多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长处和优势。印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钟棣  
1995年印度尼西亚独立50周年。在半个世纪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印度尼西亚已从一个贫穷的殖民地国家发展成一个经济繁荣前景看好的国家。独立后的前20年,在苏加诺总统领导下,虽然严重的政治、宗教及种族冲突时有发生,但印度尼西亚还是作为一个独立和统一的国家生存下来。后30年在苏哈托总统的领导下,举国上下致力于经济发展。步入90年代,这种长期努力所带来的经济成就开始受到世人瞩目:平均每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贫困现象正在消失,1994年人均GDP已达760美元,1995年估计可达840美元;过分依赖石油生产与出口的经济正在朝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尤克介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与财政预算尤克介编译印度尼西亚是亚洲的一个重要国家,是东盟的主要成员,也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之一。在原有经济基础及发展方面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从1969年至今,该国已实行了5个五年计划,也称之谓第一个25年发展纲要时期。印度尼...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牟中仁  李想  
尽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亚洲正逐渐淡化,但造成的政治经济后果或许更为持久。这场危机在亚洲政治界引发了与西方资本主义模式相关的对各种问题的思考。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许多亚洲国家是治理改革的催化剂。一些人希望2008年的危机也能有同样的效果——使亚洲经济体的政府和商业更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于龙  左停  李小云  
一、我国收入分配总体状况经济增长的成果国民总收入最终要在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三者之间进行分配。统计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都享受了经济增长的成果,特别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同龙  
影响广泛的市场化理论宣称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能带来经济增长,文章利用中国1997-2007年的跨省数据,以"苛刻"的眼光对其进行重新评估。结果发现,目前支持该理论的证据仅是两者之间的一种正相关关系,存在因果关系的假说并不成立。而这种正相关关系的出现是由于遗漏了变量,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消除因遗漏变量产生的偏误后,这种正相关关系也消失了。通过不同计量技术和不同样本的重复估计,这一结果是非常稳健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詹新宇  
文章在包含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市场化因素,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为正,但其经济增长效应受到市场化环境的影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在直接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还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的产出效应进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市场化分类因素中"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要素市场的发展程度"、"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人力资本产出效应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则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的显著正效应。而且,市场化的人力资本产出效应及其直接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性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