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46)
- 2023(18103)
- 2022(15231)
- 2021(14157)
- 2020(11701)
- 2019(26582)
- 2018(26460)
- 2017(51367)
- 2016(28036)
- 2015(31460)
- 2014(31525)
- 2013(30822)
- 2012(28007)
- 2011(25418)
- 2010(25640)
- 2009(24107)
- 2008(23474)
- 2007(20990)
- 2006(18764)
- 2005(17104)
- 学科
- 济(112712)
- 经济(112555)
- 管理(85332)
- 业(77886)
- 企(64397)
- 企业(64397)
- 方法(47026)
- 数学(40328)
- 数学方法(39911)
- 中国(33023)
- 农(31990)
- 财(30480)
- 业经(26660)
- 制(26498)
- 地方(23804)
- 学(23558)
- 贸(20745)
- 贸易(20732)
- 农业(20613)
- 易(20140)
- 环境(20068)
- 银(19950)
- 银行(19908)
- 行(19030)
- 融(18945)
- 金融(18941)
- 务(18642)
- 财务(18563)
- 财务管理(18523)
- 理论(18381)
- 机构
- 大学(402661)
- 学院(401923)
- 济(161768)
- 经济(158164)
- 管理(156077)
- 研究(134923)
- 理学(134022)
- 理学院(132527)
- 管理学(130325)
- 管理学院(129589)
- 中国(102833)
- 京(86281)
- 科学(81472)
- 财(78973)
- 所(67437)
- 财经(62466)
- 农(61161)
- 研究所(60759)
- 中心(60652)
- 江(59616)
- 业大(56773)
- 经(56561)
- 北京(54835)
- 范(53608)
- 师范(53154)
- 经济学(49243)
- 院(49136)
- 州(48353)
- 农业(47592)
- 财经大学(46413)
- 基金
- 项目(267026)
- 科学(210512)
- 研究(199079)
- 基金(193362)
- 家(167514)
- 国家(166149)
- 科学基金(142662)
- 社会(125835)
- 社会科(119128)
- 社会科学(119100)
- 省(103564)
- 基金项目(102257)
- 教育(91104)
- 自然(90931)
- 自然科(88699)
- 自然科学(88678)
- 划(87263)
- 自然科学基金(87056)
- 编号(82315)
- 资助(78580)
- 成果(67496)
- 重点(59924)
- 部(59084)
- 发(57467)
- 课题(56576)
- 创(55326)
- 创新(51652)
- 国家社会(51645)
- 制(51532)
- 教育部(50880)
- 期刊
- 济(184621)
- 经济(184621)
- 研究(123122)
- 中国(77636)
- 学报(60457)
- 财(59834)
- 管理(58892)
- 农(56366)
- 科学(56349)
- 大学(46223)
- 教育(45838)
- 学学(43369)
- 融(38997)
- 金融(38997)
- 农业(38485)
- 技术(33550)
- 业经(31265)
- 财经(30923)
- 经济研究(29020)
- 经(26454)
- 问题(24586)
- 理论(20250)
- 图书(19891)
- 业(19160)
- 贸(19053)
- 现代(18741)
- 技术经济(18539)
- 科技(18508)
- 商业(18503)
- 实践(18299)
共检索到599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郗永勤 王景群
【目的/意义】作为协调流域生态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有助于实现全流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当前我国传统"过程"视角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制约了制约了我国流域生态经济的良性运行。【设计/方法】从流域生态系统利益主体角度出发,秉承权责一致、公正公开,共建共享、多元参与,政府主导、市场主体,补偿先行、扶贫并重四个基本原则,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沟通联结、系统运行、科学管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结论/发现】该流域生态补偿体系有助于实现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市场化、多元化转型,推进我国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关键词:
流域生态 生态补偿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晶 葛颜祥
为平衡流域上下游之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利益的矛盾,解决依赖政府支出补偿能力有限的问题,我国许多地方尝试着在流域生态补偿中引入市场机制,各地涌现出大量的生态服务市场化补偿案例,成为目前中小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有益探索和重要补充。为保障流域生态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对其管理制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在总结国际生态服务市场管理实践和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流域生态补偿相关的管理实践、政策和法律制度进行评价,并以此为基础,从管理政策、法律制度和市场机制3个层面,给出我国生态服务市场管理制度的框架设计。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市场补偿 管理制度 机制
[期刊] 求索
[作者]
包晓斌
流域生态补偿是指流域受益主体对生态保护主体进行补偿,是一种对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的经济手段。针对我国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在制定补偿原则的基础上,明确补偿主体和受偿客体,确定补偿标准,并按照适宜补偿方式和制度保障实施。同时,通过明确流域生态补偿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提供流域生态补偿服务平台,科学确定生态补偿范围,拓宽流域生态补偿融资渠道,以及加强流域生态补偿监督等,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流域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新才 王云峰
我国传统的生态补偿机制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化程度有限,直接导致补偿效率较低。为发挥企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推进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可把生态补偿方式由转移支付转变为政府购买,通过政府与企业间的生态服务交易,实现补偿资金的集约利用和生态服务的有效供给,落实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为生态地区居民提供可靠的收入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华 周小凤
多年的经济大开发使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不堪重负,作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重要手段的生态补偿,其实现路径仍主要依靠纵向的财政支付,横向生态补偿难有大的进展。目前长江流域的生态补偿政策措施多集中在省内或省际间的水污染治理,缺乏全流域治理的制度安排。应考虑基于国土治理与产权视角,通过确认计量长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的权利责任,探索一条政策引导、市场主导的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准市场化路径,以期破除地方"各自为政"的利益藩篱,提高其生态补偿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寿奎 李琳 杨茜 王茜
自农村水利推行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农村水利产权结构呈现多元化,建设主体与管护主体利益关系复杂化,农村水利利益分配与补偿机制需要平衡水利投资者、用水户及相关受损单位的利益。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水利补偿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农村水利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方式,探讨科学补偿路径以调动社会投资者参与水利建设与维护的积极性。
关键词:
农村水利 补偿机制 补偿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诗宇 张雪娇
生态补偿是基于生态环境的外部性而采取的内部化手段;生态经济化是生态资源转化成为生态资本的过程,是生态资源的市场化表现。在中国,(行政)区域内的生态补偿通常容易在行政力量干预下通过市场机制解决;(行政)区域间的生态补偿由于经济利益、社会诉求等因素造成博弈复杂化。本文试图通过生态经济化的视角,以低碳经济模式(碳交易市场)为手段,以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调节为主线,研究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经济化 跨区域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姬鹏程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针对流域水环境跨界污染、采用公共财政或市场化手段来调节生态关系密切但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我国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不足,立法滞后,补偿机制只有顶层设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补偿标准和方法体系,流域地方政府只能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补偿模式。建议尽快督促各流域构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使顶层设计能够尽快落地;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来源,因地制宜建立补偿标准体系、形成补偿方案,使流域上下游在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创造"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文明建设 补偿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子翔
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导致地方利益固化,造成区际生态恶化和区际环保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以区际纳什均衡作为路径选择,试图建立旨在打破行政边界刚性约束的羁绊,突破地方政府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内在联系为协调基石的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文章以京冀地区流域生态联防联控为例,构建区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模型并通过最优化该模型达到区际纳什均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晶
构建流域生态补偿的市场机制应从明确补偿主体、确立补偿标准和完善法律制度等核心问题着手。在明确界定补偿主体基础上,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立可以从生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出发,使其既能体现生态服务的供给成本、对需求者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又能代表生态服务供需双方的利益诉求,合理的协调供需双方的关系,实现流域生态服务市场均衡。此外,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监督制度和管理制度,是生态服务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生态服务 流域 市场模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常亮 徐大伟 侯铁珊 杨春薇
建立起市场化水资源配置机制是解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推动流域生态保护的最有效方法。当前,流域水资源商品的准市场化交易模式更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为此,本文对流域水资源准市场机制的内涵和机制构建进行了探讨,提出以政府规制为手段构建流域水资源准市场体系,并利用Holmstrom-Milgrom"委托——代理"模型对流域水资源准市场机制进行了建模研究,为构建流域水资源准市场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小军 费梓萱 任林静
流域生态补偿在协调水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的利益关系、促进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研究对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及其驱动路径的关注较少。本研究依托协同治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基于组态视角构建了影响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的动力模型,并以中国13个流域的生态补偿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影响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的动力因素,并探索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的差异化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3个案例可以归类为思想动力主导型、制度动力主导型和综合动力主导型三种差异化驱动路径,体现了不同流域独具区域特色的多元化生态补偿发展路径。本文也发现,政策执行压力并非越强越好,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的发展需综合多因素进行系统考量和整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组合作用,各流域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方式,为中国发展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锋 侯超波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资源有偿利用的重要政策工具,结合流域及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对于在全国范围切实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述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进展及其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构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框架体系,揭示其基本环节的主要特点,并从补偿资金来源的视角,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划分为上下游政府间协商交易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上下游政府间共同出资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和基于出境水质的政府间强制性扣缴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等类别,系统阐释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与适用条件,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
关键词: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补偿资金 补偿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冷清波
在国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如何相应建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鄱阳湖流域为例,在简要论述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借助SWOT分析工具深入分析了鄱阳湖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内外部因素,并提出了加快补偿试点、完善相关法规、建立运行机制、深化科学研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补偿 主体功能区 鄱阳湖 流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樊胜岳 赵丹华 徐裕财
通过"看不见的手",即由市场机制本身来解决生态环境退化的治理问题,是生态经济学着力研究的制度设计。本文从原来实行的生态单要素管理,转变为生态补偿的总量管理。将企业消耗的生态要素还原成一定类型的生态面积,然后根据区域生态总量及其新增量,确定企业的生态定额,进行配额控制。生态的需求和供给都为一定类型的生态面积。在生态建设和生态抚育中,通过竞争机制形成有效的市场价格,利用政府购买生态的方式,可以激发农民参与生态治理与保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生态建设效率,从而形成以政府调控为核心,以企业、农户和委托代理公司为三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框架。生态环境补偿市场的构建,是解决生态建设与生态消耗脱节问题的一种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