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07)
2023(14868)
2022(11983)
2021(10941)
2020(9156)
2019(20379)
2018(20126)
2017(39187)
2016(21333)
2015(23644)
2014(23697)
2013(23097)
2012(20810)
2011(18362)
2010(18498)
2009(18020)
2008(18248)
2007(16740)
2006(14971)
2005(14245)
作者
(62002)
(51831)
(51655)
(48932)
(33090)
(24698)
(23369)
(19841)
(19728)
(18627)
(17887)
(17272)
(16682)
(16671)
(16393)
(15769)
(15364)
(15193)
(15057)
(14899)
(12829)
(12767)
(12764)
(11869)
(11681)
(11650)
(11649)
(11625)
(10359)
(10079)
学科
(90747)
(89230)
经济(89087)
(82228)
企业(82228)
管理(79095)
方法(37448)
(31946)
业经(31274)
(29720)
(29523)
数学(28904)
数学方法(28742)
中国(23727)
(23717)
银行(23570)
(23099)
财务(23070)
财务管理(23042)
(22148)
企业财务(21920)
农业(20867)
(18361)
技术(18233)
(18059)
金融(18057)
(16730)
贸易(16713)
(16262)
(16232)
机构
学院(307851)
大学(304042)
(132884)
经济(130387)
管理(122789)
理学(104232)
理学院(103281)
管理学(102015)
管理学院(101462)
研究(98671)
中国(87484)
(67264)
(63367)
(58670)
科学(56678)
财经(52421)
(49705)
(49119)
(47620)
中心(47197)
农业(46073)
业大(46056)
研究所(44160)
经济学(40988)
北京(39360)
财经大学(38811)
(38475)
经济学院(37050)
商学(35502)
商学院(35187)
基金
项目(196343)
科学(156024)
基金(145873)
研究(141530)
(127022)
国家(125890)
科学基金(109421)
社会(93628)
社会科(88874)
社会科学(88851)
基金项目(77408)
(76580)
自然(70790)
自然科(69228)
自然科学(69206)
自然科学基金(68085)
教育(63763)
(63369)
资助(58683)
编号(55305)
(43962)
成果(43868)
重点(43685)
(43667)
(42981)
(41479)
(41385)
创新(40373)
国家社会(39384)
教育部(37887)
期刊
(153364)
经济(153364)
研究(93641)
中国(62645)
(56857)
(55280)
管理(51009)
(48999)
金融(48999)
学报(47016)
科学(44285)
大学(36464)
农业(35454)
学学(35118)
财经(27819)
业经(26791)
技术(25631)
(23764)
经济研究(23661)
教育(22921)
(21057)
问题(20331)
技术经济(16643)
(16081)
财会(15613)
现代(15548)
商业(15361)
理论(15260)
国际(15251)
世界(15005)
共检索到480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宗益  陈思秋  
能否顺利获得银行贷款对民营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银行授信中存在的"所有制歧视"现象,以2002—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该现象做出实证检验,并且纳入市场化因素,探讨市场化对企业获得银行借款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所有制歧视"主要体现在长期借款上,民营企业通过获取更多的短期借款弥补借款不足。同时,随着市场化进程,歧视现象有所减弱。此外,市场化进程对国有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影响大于民营企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贯春  张军  叶永卫  
本文利用手工整理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银行贷款数据系统考察了银行贷款及其所有制结构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行贷款显著降低了企业投资效率,具体表现为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同时加剧,而且主要体现在国有银行贷款上。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承受的债权人监管力度与国有银行贷款显著负相关,但与非国有银行贷款不显著相关。特别地,考虑到银行贷款及其所有制结构与借贷成本和债务期限结构紧密相关,本文排除了这两个竞争性假说。随后的异质性检验发现,上述效应在内外部治理能力弱的企业更为凸显。本文强调,银行贷款及其所有制结构并未发挥有效的外部治理效应,政策制定者需要继续深化银行业市场化结构改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清  郭子菡  
基于我国银行和企业均受国有产权主导的特殊所有制背景,利用上市公司2012—2016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银行及企业所有制性质对内部控制获取贷款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获取贷款的功能会受银行及企业所有制性质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相对于国有银行,内部控制获取贷款的功能在民营银行中更强;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内部控制获取贷款的功能更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任志宏  郁方  钱金保  
本文探讨了贷款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的影响。从短期来看,贷款利率放开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对信贷规模和利率水平影响较小;从长期来看,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结果是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增加,同时平均贷款利率上升。进一步地,本文认为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将首先从贷款利率市场化政策中获益,其他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中小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金融改革深化程度;贷款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其挑战主要来自即将到来的存款利率市场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冠军  张春燕  
本文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借鉴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理论和方法,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因素,提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的贷款定价模型和方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卢静  
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市场均衡利率的发现和决定权由中央银行向市场主体转移,通过不断放松利率管制,扩大市场主体的自主定价空间。提高银行贷款自主定价能力不仅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内容和应对之策,也是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和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但在银行经营注重规模、贷款定价盯住基准、客户结构趋向同质化的传统模式下,银行提高自主定价能力需要不断探索、不断积累。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段永琴  何伦志  
选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13年5月至2018年12月的相关数据为样本,从市场利率变化敏感度、利率定价技术与定价模式三维度,研究数字金融倒逼银行贷款利率定价市场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数字金融对银行贷款利率定价市场化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提升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技术水平,是促进银行贷款利率定价市场化的核心动力,互联网贷款倒逼银行提高对市场利率变化的敏感度,是定价市场化的第二推手,而互联网理财通过改进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模式也发挥了助推作用;基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等要素差异,数字金融对银行贷款利率定价市场化的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区域与时间异质性。因此,银行应乘势拥抱数字金融,主动实施贷款利率定价的市场化改革,不断提升支持中小微企业等长尾群体的金融服务能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卢静  
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市场均衡利率的发现和决定权由中央银行向市场主体转移,通过不断放松利率管制,扩大市场主体的自主定价空间。提高银行贷款自主定价能力不仅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内容和应对之策,也是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和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但在银行经营注重规模、贷款定价盯住基准、客户结构趋向同质的传统模式下,银行提高自主定价能力需要不断探索、不断积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义来  王立清  杨宝臣  尹辉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所有制结构与上市公司银行贷款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的贷款比率受货币政策影响更大。货币政策对公司长期贷款比率有正向影响,其中货币政策对国有上市公司长期贷款比例影响不显著,而对民营上市公司长期贷款比率影响显著。在我国金融、法制等制度不够完善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变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政府在货币政策调控时,应注重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小荣  董红晔  张瑞君  
企业高管权力尤其是CEO权力的经济后果已经成为财务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银行信贷决策是否考虑企业CEO权力大小和企业产权性质对CEO权力与银行贷款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CEO权力的增大会显著降低银行贷款规模;(2)将银行贷款分为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相较于长期贷款,银行更愿意给CEO权力大的企业短期贷款;(3)企业的国有属性显著降低了CEO权力大小与银行贷款规模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还显示,CEO权力大小与银行贷款规模的负相关关系在经济下行期存在;当企业同时在香港上市时,CEO权力与银行贷款规模的负相关关系不再存在。以上结论说明,CEO权力是影响银行贷款契约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俞小江  
一、信息因素尽管总的说来金融市场普遍存在信息问题,但对中国的民营企业而言,这一问题尤为严重。在银行看来,大多数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规模小、经营时间短、贷款风险高。此外,民营企业是在政治和经营环境都不利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它们在有些情况下会故意加强企业的非透明度,并且在向外报露信息时特别谨慎。缺乏清晰的所有权和管理结构,这明显制约了企业借款的能力。最后,银行在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方面缺乏能力和动力也加重了信息问题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唐兴国  刘艺哲  
以基于贷款利率的Lerner指数衡量贷款竞争,运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和White异方差稳健标准差,对中国银行业2001~2012年贷款竞争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贷款利率上限的取消成为银行深化贷款竞争的开端,而贷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对金融稳定没有直接的影响;Lerner指数与银行收入波动、银行破产风险呈正相关关系,与银行资本化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贷款竞争程度越强,金融体系越稳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志红  刘炳荣  
以放松贷款利率管制为准自然试验,基于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贷款利率市场化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产生了抑制作用,但政策效果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机制分析表明,放松贷款利率管制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打破预算软约束,弱化了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的动机;同时提高了银行间竞争程度,减轻了信贷歧视,从而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治理、加强金融部门监管以及发挥媒体监督作用,有助于增强贷款利率市场化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效果。研究结论为中国深层次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实体经济“脱虚向实”提供新的微观层面经验证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颖千  王青  刘薪屹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从前期探索到走向成熟必然经历不同阶段,贷款利率定价亦将面临不同的资金供求格局和市场特点。鉴于此,本文将传统成本相加定价模型和基准利率加点模型有机结合,强调理论定价应避免偏离市场环境而失去指导意义;此外,模型主张引入客户综合贡献度参数对理论定价进行必要修正,从银企间综合业务营销成本与收益的维度考虑单笔业务定价合理性;同时,由于同业竞争压力将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对市场化后的银行战略选择及目标客户定位形成深远影响,本文建议银行适度通过内部定价授权体制缓解理论定价与同业竞争间的矛盾,确保银行定价机制的实践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子铱  杨晓鹏  
在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的今天,中国的银行系统却还未完全走向市场化,尤其是目前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能力较弱,多数按照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定价,导致商业银行等机构不能与国外同行在同等水平上竞争。针对这种现实,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中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现状,旨在强调国内商业银行还有很大潜力与动力来加快贷款利率走向完全市场化的步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