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14)
- 2023(15700)
- 2022(12663)
- 2021(11341)
- 2020(9311)
- 2019(20799)
- 2018(20545)
- 2017(39832)
- 2016(21408)
- 2015(23921)
- 2014(24209)
- 2013(23843)
- 2012(22056)
- 2011(19722)
- 2010(20331)
- 2009(19283)
- 2008(19441)
- 2007(18085)
- 2006(16491)
- 2005(15700)
- 学科
- 济(103380)
- 经济(103236)
- 业(89646)
- 企(79976)
- 企业(79976)
- 管理(79235)
- 方法(35377)
- 业经(34172)
- 农(31784)
- 财(30710)
- 中国(30456)
- 数学(26150)
- 数学方法(25996)
- 地方(25348)
- 制(24513)
- 农业(22017)
- 务(21481)
- 财务(21441)
- 财务管理(21409)
- 技术(20828)
- 企业财务(20316)
- 体(18257)
- 融(17690)
- 金融(17688)
- 银(17676)
- 银行(17655)
- 和(17419)
- 行(17106)
- 理论(16850)
- 贸(16769)
- 机构
- 学院(318647)
- 大学(312165)
- 济(140108)
- 经济(137407)
- 管理(124659)
- 研究(107638)
- 理学(105015)
- 理学院(103940)
- 管理学(102646)
- 管理学院(102030)
- 中国(86928)
- 财(68949)
- 京(66843)
- 科学(60183)
- 所(53752)
- 财经(52793)
- 江(51826)
- 农(50894)
- 中心(48934)
- 经(47604)
- 研究所(47343)
- 北京(42620)
- 经济学(42533)
- 业大(42105)
- 州(40907)
- 农业(39226)
- 范(38923)
- 院(38638)
- 师范(38566)
- 财经大学(38553)
- 基金
- 项目(196521)
- 科学(157590)
- 研究(149291)
- 基金(142962)
- 家(121667)
- 国家(120509)
- 科学基金(105796)
- 社会(98325)
- 社会科(93320)
- 社会科学(93299)
- 省(78867)
- 基金项目(75168)
- 教育(66836)
- 自然(64816)
- 划(63678)
- 自然科(63335)
- 自然科学(63321)
- 自然科学基金(62271)
- 编号(60127)
- 资助(57140)
- 成果(48790)
- 发(47701)
- 创(44164)
- 重点(43948)
- 部(43270)
- 课题(42305)
- 制(42060)
- 业(41079)
- 国家社会(40741)
- 创新(40488)
- 期刊
- 济(174237)
- 经济(174237)
- 研究(102279)
- 中国(71376)
- 财(56916)
- 管理(55035)
- 农(50069)
- 科学(42188)
- 学报(41042)
- 融(37521)
- 金融(37521)
- 农业(33747)
- 大学(33085)
- 教育(32196)
- 业经(31477)
- 学学(31294)
- 技术(29747)
- 财经(27756)
- 经济研究(27016)
- 经(24072)
- 问题(22743)
- 业(19511)
- 技术经济(18159)
- 贸(17413)
- 商业(17226)
- 现代(16784)
- 世界(16555)
- 国际(15678)
- 经济管理(15400)
- 经济问题(14498)
共检索到511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艳
流通业聚集成为引领流通业稳中向好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深化,流通市场化也在不断加快,流通业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的技术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流通业健康发展同样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选取了2014-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了市场化和产业集聚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以期为各地区促进流通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专业化集聚可显著促进东部地区流通业发展,而多样化集聚作用效果不显著;多样化聚集可显著促进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而专业性集聚作用效果不显著。对于西部地区,专业化产业集聚对于流通业发展呈“倒U”型关系,多样化产业集聚对于流通业发展呈“U”型关系。市场化改革可显著促进东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市场化改革会抑制西部地区流通业的发展;而对中部区域,两者无明显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先民 张国微
本文基于外部性理论分析集聚外部性对流通业发展水平的作用机制。文章利用2008-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实证数据分析检验发现:MAR外部性对流通业发展具有线性抑制作用,Jacobs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的趋势。综合分析时,MAR、Porter外部性呈现“U”型、倒“U”型走势,说明建立综合集聚区时适合建立专业化集聚和竞争性集聚。集聚外部性对流通业发展水平的作用机制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东部地区适合专业化集聚和竞争性集聚,中部地区应先发展当地经济,西部地区适合单一的多样化集聚。因此,要促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充分考虑地区实际情况建立适当的产业集聚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克锋
本文基于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市场分割与流通业转型升级的关系,并进一步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剖析数字经济发展与流通业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呈现一定的边际非线性增长关系。从机制作用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缓解市场分割局面,进一步促进流通业转型升级。最后,文章就持续深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万兰 张若男
本文立足乡村振兴视角,构建分位数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农村电商产业集聚对流通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电商产业集聚对流通业现代化具有显著驱动效应,且这一作用具有边际递增特征;乡村振兴水平能够正向调节农村电商产业集聚对流通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乡村振兴水平的正向调节作用存在协同效应与较强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探索“政府-电商企业-农村合作社-居民”多元主体发展模式、加强商贸流通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短板的建议,以期为流通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余祖鹏 王孝行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关键。流通产业数字化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构建绿色流通体系,引领低碳经济转型。从数字流通基础设施、流通信息化水平、流通数字化金融环境、流通产业绩效四个维度构建流通数字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未包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流通数字化对流通产业碳排放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有助于减少流通产业碳排放,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流通数字化对流通产业的碳减排效应具有绿色政策异质性、经济地带异质性、地理区位异质性,相比于非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份和未设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省份、非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流通数字化对流通产业的碳减排效应在试点省份和设立试验区的省份、长江经济带、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得更明显;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流通数字化对流通产业的碳减排效应主要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实现。因此,各地应不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流通产业数字化;重视流通数字化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构建政府、高校、流通企业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重视流通数字化的交易成本降低效应,促进信息等要素自由流动,强化流通数字化降本增效作用;重视流通数字化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效应,为劳动力提供跨越时空的平台连接机会,提高企业内部劳动要素配置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丽
基于要素结构性的视角,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要素市场化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首先,我国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保持逐年提升,且主要得益于产业的规模经济。其次,要素市场化有利于推动我国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且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也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由此可知要素市场化容易对产业发展形成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分维度来看,劳动力市场化和金融市场化都是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且金融市场化的作用更为明显,但技术市场化的作用效应却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林
本文利用1997-200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化进程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流通业发展,特别是2002年加入WTO后,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分地区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推动了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对东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流通业发展 区域差异 分时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林
本文利用1997-200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化进程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流通业发展,特别是2002年加入WTO后,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分地区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推动了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对东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流通业发展 区域差异 分时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银
本文采用我国2011-2021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智慧物流发展对流通产业韧性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智慧物流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产业韧性水平的提升,并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地区异质性表明,相比于中西部地区,智慧物流发展对东部地区流通产业韧性水平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推进智慧物流发展,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传导路径促进流通产业韧性水平的提升。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浩宇
流通业信息化水平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当地产业构成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直接和间接地推动着流通产业的结构不断调整和改善,也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流通业进行信息化处理分析,调查反馈流通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变化趋势,从而得出结论:流通业的信息化变革对流通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和效果。总体来说,虽然流通业的信息化改革无法达到直接加大流通业的劳动力投入的效果,但是相比于对流通业的资金投入产生的正面效果要更加明显。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业信息化 变革 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浩宇
流通业信息化水平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当地产业构成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直接和间接地推动着流通产业的结构不断调整和改善,也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流通业进行信息化处理分析,调查反馈流通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变化趋势,从而得出结论:流通业的信息化变革对流通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和效果。总体来说,虽然流通业的信息化改革无法达到直接加大流通业的劳动力投入的效果,但是相比于对流通业的资金投入产生的正面效果要更加明显。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业信息化 变革 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瑞强 杜鑫睿
[目的]区域资源禀赋与产业生产的高度契合是实现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系统论证产业转移及集聚效应发挥应是其良性互动态势出现的重要驱动。[方法]基于全国30省(市)面板数据,选择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聚度、标准差椭圆刻画和分析生猪养殖业生产分布特征和演变,利用全要素生产率评价产业集聚效应,从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市场条件、政策法规、产业基础五方面构建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生猪养殖业产业格局呈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集聚特征;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表明向比较优势地区进行产业集聚对生猪养殖业产业发展呈良性作用;剖析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变迁轨迹及促动因素,发现非农就业、劳动力素质、技术水平、屠宰加工能力对养殖业集聚具有正向影响,本土饲料粮生产、土地供给、往期生猪价格、消费市场、疫病致死率、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环境规制具有负向影响,各因素在不同区域内的影响方向及程度不同。[结论]多因素促动下生猪养殖业逐渐向非传统产区集聚,结合发展态势研究从构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生猪生产格局、创新粮肉转换技术提高饲喂效率以及完善生猪养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领域给出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晋妍妍
物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促进流通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本文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物流业竞争力对我国流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物流业竞争力对流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在缩尾处理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物流业竞争力对我国西部地区流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而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流通经济发展的驱动效应相对较弱;机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和产业协同集聚是物流业竞争力影响流通经济增长的重要中介路径。据此,提出了促进我国流通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楠
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有助于促进商贸流通业的专业化分工,从而影响商贸流通业集聚。本文采用我国2006-2020年城市面板数据,研究市场化水平提升对区域商贸流通业集聚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水平提升对商贸流通业集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市场化水平提升对市场规模较大地区的商贸流通业集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市场规模较小地区的商贸流通业集聚产生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市场化水平 商贸流通业集聚 市场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