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5)
2023(11388)
2022(9024)
2021(8348)
2020(6769)
2019(15488)
2018(15697)
2017(29915)
2016(16638)
2015(18444)
2014(18559)
2013(17977)
2012(16241)
2011(14766)
2010(15192)
2009(14526)
2008(14564)
2007(13273)
2006(12371)
2005(11462)
作者
(46394)
(39656)
(38760)
(37223)
(24674)
(18705)
(17528)
(15134)
(15075)
(13888)
(13588)
(13110)
(12714)
(12601)
(12439)
(11976)
(11424)
(11350)
(11326)
(11212)
(10037)
(9715)
(9578)
(9098)
(8860)
(8844)
(8811)
(8778)
(8037)
(7655)
学科
(69381)
经济(69283)
(55126)
(46564)
管理(46297)
(34687)
企业(34687)
农业(30648)
业经(22126)
方法(22087)
(21720)
中国(20878)
数学(19063)
数学方法(18881)
(18353)
(16169)
地方(13465)
(13229)
银行(13215)
(12969)
(12755)
金融(12753)
(12749)
体制(12337)
(11709)
(11590)
贸易(11581)
(11301)
(11269)
发展(10822)
机构
学院(236056)
大学(232426)
(103743)
经济(101714)
管理(89020)
研究(83533)
理学(75466)
理学院(74733)
管理学(73631)
管理学院(73200)
中国(67744)
(56036)
(50855)
(49106)
科学(47337)
农业(42506)
(42384)
中心(38920)
业大(38501)
财经(38404)
(38120)
研究所(37518)
(34831)
经济学(31356)
北京(30760)
(30012)
师范(29752)
(29194)
(29169)
经济学院(28027)
基金
项目(150109)
科学(119133)
研究(114261)
基金(109351)
(94767)
国家(93853)
科学基金(80581)
社会(74569)
社会科(70288)
社会科学(70271)
(58854)
基金项目(57658)
教育(51530)
自然(49330)
(48314)
自然科(48141)
自然科学(48131)
编号(47451)
自然科学基金(47299)
资助(43201)
成果(38906)
(34574)
(34435)
重点(33784)
(33500)
课题(32770)
(31624)
国家社会(31317)
(31064)
(30407)
期刊
(127732)
经济(127732)
研究(75629)
(60076)
中国(56720)
农业(39998)
(39622)
学报(35028)
科学(34284)
管理(32234)
(31009)
金融(31009)
大学(28509)
学学(27014)
教育(26113)
业经(25792)
财经(20041)
技术(19860)
(19506)
问题(17955)
经济研究(17898)
(17236)
农村(15215)
(15215)
农业经济(14358)
世界(14046)
(12947)
经济问题(12210)
(11512)
技术经济(11255)
共检索到378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成艳  孙占文  王庆琨  孔玲  
在我国经济双轨式增长宏观背景下,政府主导的农地非农化制度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双轨式特点,而这种土地的非农化制度模式由于其存在的种种弊端而处于一种亚稳定状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应逐渐淡出土地市场, 构建政府严格管制下的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必将是我国农地非农化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曲福田  冯淑怡  诸培新  陈志刚  
本文在考察中国农地非农化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市场结构及其价格形成机制,认为中国土地市场结构不合理及其价格扭曲是农地过度非农化的原因。形成这种土地市场结构的深层原因则是土地产权不清晰,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和土地管理体制不完善。我们运用苏南G市的数据对土地市场发育、土地产权和土地管理体制与农地非农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理论推理。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胡亦琴  
农地交易在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框架下,还面临着较多的制度性约束,市场化程度不高。明晰产权边界,健全交易组织和中介组织,实现土地价值化、资本化管理,是我国未来农地交易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世芳  文会中  苏正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冬泳  
本文从历史的维度详尽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变迁过程及其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归纳与发掘了其中的历史背景、现实约束,并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梳理和总结,将对未来农地非农化制度的创新产生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殿伟  赵黎明  
由于财政分权和税制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土地利用上的效用函数发生偏离。由于土地产权不清晰和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地方政府受现实地方利益最大化的驱动,追求土地出让收入最大化而滥占耕地,导致地方政府目标激励的偏差。因此,中央政府要将农地非农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具体措施:一是合理安排土地产权制度,公平对待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二是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把征地范围严格界定在公益性用地之内,同时加大农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力度,使农地非农化完全遵循市场的供求变化;三是大幅度提高农地征用补偿标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常伟  
本文概述了南非农业状况,分析了南非农地制度改革中面临的相关问题,指出确定并履行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建立白人农场主和黑人的合作机制并强化对于农业的支持力度依然是南非农业改革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伶俐  王定祥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中农地非农化配置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均存在失灵,并且政府失灵引致的农地非农化效率损失远大于市场失灵引发的效率损失。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都是农地非农化配置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即使是两者协同发挥作用也难以促进农地适度非农化。只有引入政治协商制度,使之与市场机制、政府机制有机耦合和协同作用,才能最终实现农地适度非农化目标。中国要构建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政治协商制度"三位一体"的农地适度非农化机制,还需要对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与管理制度、土地利用质量考核制度进行必要的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牟燕  钱忠好  
研究目的:测度2003—2008年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并运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差异化的原因,揭示提升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的政策含义。研究方法:比例分析法、变异系数分析法、泰尔指数分析法。研究结果:(1)2003—2008年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6年平均值为18.50%,2003年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为20.69%,2008年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为11.45%;(2)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平均值最高的地区与最低的地区相差35.18%,2003—2008年间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的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均有所上升。研究结论:(1)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不高且呈现下降趋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全亮  
城市化是农民非农化的保障,非农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非农化需要城市化作保障,才能更稳定、更持久。将非农化和城市化结合起来共同发展才是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建  汪应宏  毛璐  胡贵  
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迁移、户籍制度、农地非农化以及农地制度变迁问题,都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对相关研究综述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背景下人口迁移、农地非农化和农地制度三方面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就农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行了政策选择,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暂时的制度安排。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随着近年来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流出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关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尽管在具体改革方式上存在一定争议,但是基本一致的观点是必须允许集体土地流转,放开集体土地市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重新配置农村土地资源,使集体土地产权主体能够分享集体土地开发与流转所产生的增值收益。总体来说,在我国逐步建立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在城市土地市场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贾莉  闫小培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稀缺,目前又面临人口膨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挑战,如何正确处理土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引导我国城市化健康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分析了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并指出问题根源在于农地制度的缺陷所导致的政府在土地市场的垄断。进一步探讨农地制度改革的途径,目的在于打破政府垄断局面,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有利的条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忠好  牟燕  
本文揭示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和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之间的行动逻辑,并利用2003—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测定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对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的影响程度,为加快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较高的土地财政依赖是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形成又与现行的行政分权和财政集权体制有关。要加快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需要地方政府尽快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要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不仅需要中国经济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忠好  牟燕  
本文揭示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和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之间的行动逻辑,并利用2003—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测定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对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的影响程度,为加快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较高的土地财政依赖是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形成又与现行的行政分权和财政集权体制有关。要加快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需要地方政府尽快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要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不仅需要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而且需要调整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纵向转移支付力度,赋予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更多的与事权相匹配的税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