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2)
2023(6238)
2022(4501)
2021(4200)
2020(3296)
2019(7751)
2018(7940)
2017(14789)
2016(8261)
2015(9067)
2014(9445)
2013(8884)
2012(7557)
2011(6617)
2010(6977)
2009(6737)
2008(7292)
2007(6325)
2006(5964)
2005(5798)
作者
(21933)
(18288)
(18185)
(17821)
(11757)
(8509)
(8428)
(7171)
(6860)
(6668)
(6320)
(6228)
(6039)
(5933)
(5843)
(5552)
(5424)
(5325)
(5299)
(5096)
(4773)
(4588)
(4458)
(4272)
(4193)
(4131)
(4128)
(4050)
(3685)
(3455)
学科
(32945)
经济(32900)
(23496)
管理(22870)
(18538)
企业(18538)
中国(12798)
(11848)
(11704)
(10667)
方法(10068)
业经(9271)
数学(8484)
数学方法(8433)
(8294)
农业(7745)
(7651)
财务(7636)
财务管理(7619)
企业财务(7095)
(7092)
银行(7087)
(7027)
金融(7027)
体制(6920)
(6525)
地方(6439)
(6233)
(5914)
理论(5236)
机构
学院(112153)
大学(111056)
(48959)
经济(47960)
管理(40413)
研究(40136)
中国(33812)
理学(33277)
理学院(32967)
管理学(32444)
管理学院(32231)
(29765)
(24127)
财经(21134)
科学(20982)
(20687)
(19006)
(18993)
中心(17969)
研究所(17490)
(16820)
北京(15702)
经济学(15469)
财经大学(15332)
(14517)
(14416)
(14286)
师范(14280)
经济学院(13690)
业大(13177)
基金
项目(64246)
科学(50747)
研究(50211)
基金(46288)
(39603)
国家(39244)
科学基金(33927)
社会(32304)
社会科(30586)
社会科学(30576)
(24437)
基金项目(23738)
教育(23396)
编号(21205)
自然(20120)
(20113)
自然科(19678)
自然科学(19673)
自然科学基金(19350)
成果(18586)
资助(18456)
课题(15016)
重点(14683)
(14490)
(14269)
(14135)
国家社会(13736)
(13148)
(13017)
项目编号(12872)
期刊
(61771)
经济(61771)
研究(41477)
中国(29481)
(28066)
管理(16759)
(16568)
(16146)
金融(16146)
教育(15245)
学报(14504)
科学(13825)
大学(11878)
财经(11752)
会计(11437)
学学(10935)
农业(10444)
经济研究(10146)
(10115)
业经(9934)
技术(9418)
问题(8259)
财会(7997)
(6174)
理论(5791)
国际(5762)
(5745)
(5713)
改革(5612)
(5612)
共检索到193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冬林  张玫  
我国会计制度改革是伴随市场化改革而逐步深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加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必将成为人们的共识,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必将真正成为现实,同时,市场经济将培育出更多的出于切身利益考虑而关心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WTO的加入,将促使我国会计制度在更大程度上与国际惯例接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义奇  
本文提出了银行改革的三种推动力量假说。我国银行改革的实质是中央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决定了国有金融制度安排。在地方政府和民间部门的共同作用下 ,中央政府控制金融的成本上升导致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伴随着经济转型 ,三种推动力量的此消彼长将最终推动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下的银行体系的出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焦方义  杨其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莉亚  余晶晶  
在全球货币政策效率下降的大环境下,2015年名义上完成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否会推动银行业竞争环境改变,从而提高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率成为助力经济增长的重要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竞争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率的作用机制,选取2004年到2014年中国银行业的微观数据,得到如下结论:(1)竞争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率;(2)中小规模银行对竞争的影响最敏感,并承担着主要的信贷传导渠道作用;(3)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了竞争影响信贷渠道传导的效率,金融抑制程度浅的银行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辉文  
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剧国际税收竞争,国际税收竞争推动国内税制改革,使现代税制发展呈现流动性税源税率下降、增值税日益普及与规范、间接税和非流动性税源面临增税压力等特点。中国本轮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对国际税收竞争因素考虑不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辉文  
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剧国际税收竞争,国际税收竞争推动国内税制改革,使现代税制发展呈现流动性税源税率下降、增值税日益普及与规范、间接税和非流动性税源面临增税压力等特点。中国本轮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对国际税收竞争因素考虑不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峥  
改革开放30年来,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迁,劳动力市场化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该文以市场化为核心,以时间为主线,对改革进程中有关劳动力市场化理论的重要文献和观点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提炼,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的演进轨迹大体分为探索阶段、拓展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等4个阶段。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琳  曾学文  赵峥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得到进一步深化。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入世后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进行评述:一是非正规就业的理论探讨;二是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争鸣;三是"民工荒"与刘易斯转折点的理论探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青山  
从劳动力跨部门流动的角度,对市场化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劳动力跨部门流动模型表明,库兹涅茨倒U假说可能是成立的。在劳动力流动性不断增强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早期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可能会上升,一定时期后收入差距会逐步缩小。国家干预、市场化进程本身也可以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可能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思睿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是中国会计界耳熟能详的名言,而其中的"会计"往往侧重于财务会计却忽略了管理会计。而今,曾经"寂寞"的管理会计,将与我国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趋势紧密相联。2013年12月,"新理论、新实践、新未来———管理会计高层研讨会"(下称管理会计高层研讨会)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财政部部长助理余蔚平在其主题演讲中表示,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意义重大,是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昭华  吴梦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出口增长推动力的阶段性演进及地区分布差异。研究方法:基于中国1978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经济转型期,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发展是中国出口增长的首要推动力;在"入世"准备期,中国出口增长由制度因素、物质要素投入协同推动;在"入世"增长期,物质要素投入成为中国出口增长的首要来源;在全球引擎期,物质要素投入协同贸易潜力主导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地区间出口贸易差距主要源于贸易潜力、资本与制度因素的三重差异。研究创新:对改革开放以来至2008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昭华  吴梦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出口增长推动力的阶段性演进及地区分布差异。研究方法:基于中国1978~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经济转型期,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发展是中国出口增长的首要推动力;在"入世"准备期,中国出口增长由制度因素、物质要素投入协同推动;在"入世"增长期,物质要素投入成为中国出口增长的首要来源;在全球引擎期,物质要素投入协同贸易潜力主导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地区间出口贸易差距主要源于贸易潜力、资本与制度因素的三重差异。研究创新:对改革开放以来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出口增长推动力的阶段性演进进行系统研究。研究价值:针对中国贸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栋  
人民银行着力推进LPR改革,正是针对打通政策传导梗阻而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案,是中央银行中期政策利率理论的实践LPR体现中央银行中期政策利率理论思想"商业银行两部门"模型是改革逻辑的理论框架中央银行的LPR政策逻辑有别于美联储,美国选择短期政策利率——联邦基金目标利率(FederalFundsTarget Rate,FFTR)为"利率锚"。其LPR的定价机制为短期政策利率加固定利差,美联储调整短期政策利率能通过货币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