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1)
- 2023(8110)
- 2022(6738)
- 2021(6194)
- 2020(4927)
- 2019(11475)
- 2018(10795)
- 2017(21688)
- 2016(11522)
- 2015(12661)
- 2014(12715)
- 2013(12632)
- 2012(11619)
- 2011(10710)
- 2010(10936)
- 2009(10040)
- 2008(9976)
- 2007(9292)
- 2006(8330)
- 2005(7775)
- 学科
- 济(50990)
- 经济(50945)
- 业(36287)
- 管理(35635)
- 企(28693)
- 企业(28693)
- 方法(21801)
- 数学(19259)
- 数学方法(18971)
- 财(17104)
- 农(15881)
- 中国(14175)
- 贸(12060)
- 贸易(12050)
- 易(11738)
- 业经(11395)
- 制(11129)
- 策(10359)
- 农业(10313)
- 收入(9853)
- 地方(9718)
- 银(9646)
- 银行(9638)
- 融(9521)
- 金融(9521)
- 行(9317)
- 学(7764)
- 务(7592)
- 财务(7560)
- 财务管理(7547)
- 机构
- 学院(171051)
- 大学(168982)
- 济(81337)
- 经济(79820)
- 管理(69346)
- 研究(59353)
- 理学(59219)
- 理学院(58686)
- 管理学(57950)
- 管理学院(57620)
- 中国(47296)
- 财(39175)
- 京(34499)
- 科学(31846)
- 财经(30254)
- 所(29355)
- 经(27587)
- 中心(27246)
- 江(26083)
- 研究所(26004)
- 经济学(25758)
- 农(25271)
- 经济学院(23158)
- 财经大学(22443)
- 北京(22159)
- 业大(21658)
- 院(21421)
- 州(20220)
- 范(20218)
- 师范(20070)
- 基金
- 项目(109410)
- 科学(88424)
- 基金(82357)
- 研究(81329)
- 家(70877)
- 国家(70305)
- 科学基金(61622)
- 社会(54376)
- 社会科(51974)
- 社会科学(51963)
- 基金项目(41885)
- 省(40957)
- 自然(38752)
- 自然科(37979)
- 自然科学(37972)
- 自然科学基金(37329)
- 教育(36665)
- 资助(34880)
- 划(34563)
- 编号(32261)
- 成果(26521)
- 部(25026)
- 重点(24036)
- 发(23729)
- 国家社会(23299)
- 创(22813)
- 课题(22052)
- 教育部(22023)
- 人文(21731)
- 创新(21300)
共检索到266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伟光 李伟 李凯
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设计,在提高居民工资的同时有效缓解薪资差距,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将市场势力引入收入分配问题中,基于工企数据和反垄断行政民事诉讼数据和最低工资数据组成的合并样本,构建了“企业-员工”私人议价模型,实证研究了不完全竞争市场情境下的工资决定机制。研究发现,产品与劳动力市场具有“双边市场势力关联”特征,企业可以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调节双边市场势力的分配。在上述环境中,企业向劳动力市场扩展势力不仅使员工租金分享能力下降,还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技能员工间的工资差距。这种市场势力关联引发的收入分配效应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具体表现在,产品市场推动的政策改革虽然减弱了企业产品市场势力从而有利于效率提高,但是其引致的企业向劳动力市场扩展势力的行为却会使员工租金分享能力降低并扩大收入差距。据此,文章认为加强《竞争法》与《劳动保障法》的协同可以达到最优的政策效果,竞争政策也需要建立起“收入分配中性”的执法原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伟光 李伟 李凯
近年来,企业侵蚀员工利益现象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当企业在产品与劳动力市场都具有势力时,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竞争环境调节双边市场中市场势力的分配。这种市场势力调节行为,不仅会使竞争政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也会引发劳资矛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本文以《反垄断法》正式实施构建准自然实验,结合1998—2013年中国反垄断诉讼数据、工业企业数据和员工数据,对企业向劳动力市场扩展势力以规避产品市场规制这一研究假说进行实证识别与检验,兼论竞争政策的优化。结论表明:第一,企业不仅在产品市场获取垄断租金,也会通过压低员工收入的方式获取劳动租金,即市场势力扩展行为确实存在;第二,“企业—员工”私人议价机制是决定双边市场关联的重要因素,在私人议价下,企业对不同技能员工具有不同的势力,企业支付给高技能员工更高的工资,并且更倾向于向高技能劳动力扩展势力;第三,竞争法与劳动保障法的协同监管是阻止市场势力扩展的有力举措。本文的启示是,促进竞争法与劳动保障法的协同监管,加快推进竞争法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应用是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的应有之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蔡宁 杨旭 桂昭君
企业集群的竞争力是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而群内企业的协作和竞争行为是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本文分别从集群内企业的业务行为共享、资源共享、专业化集群方面探讨群内协作行为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并从技术创新、需求、企业歧异化能力及群内竞争者的“质量”和数量等角度分析群内竞争行为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从而揭示出企业间的协作和竞争行为与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
关键词:
企业集群 竞争力 协同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娜 戴广平
FDI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已经获得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普遍认同。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FDI与产业竞争力提升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对我国如何更好的利用FDI,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FDI 产业竞争力 产业结构 关联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超平 胡猛 翟琼
将互联网纳入企业市场势力分析框架,从提高信息对称性、增强技术可复制性、降低进入壁垒和成本等多维度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探究互联网通过竞争效应对企业市场势力的作用路径,并利用2015—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对企业市场势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因企业异质性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互联网对非国有企业市场势力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国有企业,互联网对东部地区企业市场势力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西部地区。由于存在显著网络效应,互联网对企业市场势力的抑制作用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即抑制作用先逐渐增强达到特定门槛值后逐渐减弱。最后结合本文结论和中国实际提出促进互联网与企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竞争效应 市场势力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聂文静 李太平 林光华
食品标签的福利问题一直受到政府和学术界关注,有关福利评估方式、市场竞争假设等方面仍有待探讨。文章按照竞争市场和市场势力两种情况,利用垂直质量差异模型,理论测算食品信息标签实施前后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福利变动,并结合南京市蔬菜市场调查数据,评估现行质量认证标签制度的福利效应。研究表明,标签引入后,高收入消费者和高质量食品生产者的福利改善,福利效应在竞争市场中随食品质量差异的增大或成本差异的减小进一步增强;但是质量差异化的市场环境约束低收入消费者的食品选择范围,压缩低质量食品生产者的市场份额,削弱食品标签对两类市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冼国明 葛顺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停
笔者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垄断行业市场势力测度Lerner指数进行拓展研究,引入不完全竞争行业市场势力的基本概念"寡占市场势力",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探讨和经验验证。研究发现,不完全竞争行业寡占市场势力值等于推测弹性与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乘积。通过对厂商的寡占市场势力加总实现向行业寡占市场势力转换,估计中国部分工业行业的寡占市场势力,并对理论研究结论进行假设检验。反垄断执法过程中历来存在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和芝加哥学派的行为主义争论,本文研究表明,二者都仅抓住了寡占市场势力的一个方面,在反垄断执法过程中,应该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姜付秀 余晖
垄断者所具有的市场势力一般而言将导致高价,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福利损失;不仅如此,在我国,由于行政性垄断行业较高的工资福利所导致的收入分配效应也是极大的,即它可能拉大社会各行业职工的收入差距。本文通过对1997—2005年我国行政性垄断行业的福利损失的测算,以及这一研究区间行政性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职工收入差异的分析,实证检验了行政性垄断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危害,进而强调了打破行政性垄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行政性垄断 市场势力效应 收入分配效应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我主张远程教育要开展与国外的合作,但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合作,要作一些有示范性的合作。有三个原因: 首先,我们缺乏优质的远程教育资源。我们很多办远程教育的,是没有课件的;即使有,其中实用的、支持自主学习的也很少。而国外有很多,并且在如何建立优质资源上有很多经验。我们要借鉴他们的长处,来弥补我们的不足。 其次,这种合作的趋势管也管不住。这块领域很早就有“黑户”了。鉴于此,与其管不住硬管,还不如因势利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叶贵 汪红霞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跨区域开发已经成为房地产领域新型竞争环境的主要特征。通过建立影响房地产区域市场投资竞争潜力的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法模型进行评价,以期得出具有投资竞争潜力的房地产区域市场,从而为房地产投资者选择合适的投资区域提供有益参考和为政府相关部门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长江 阎晓璇
碳减排政策对价格竞争力的影响问题极为重要,但严格将价格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实际有效汇率作为分析对象的研究非常少见,且未能考虑全球价值链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影响。本文在气候变化研究中首次引入考虑全球价值链因素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标,通过构建包含异质性成本传导率的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对相关测算方法进行改进,据此在使用同一框架计算出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全行业二氧化碳影子价格的基础上,估算了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各国边际减排成本的差异较大,我国以34.45美元/吨的价格低于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其次,实施碳减排政策后我国产品价格的上升幅度整体可控,小于样本中多数国家(或地区);我国行业层面,电力、燃气、蒸汽与空调供应等高能耗行业由于单位产出的碳排放较高,碳减排政策对产品价格推升作用显著,产品价格受到的影响最大。再次,通过对价格变动进行分解发现价值链因素对于各国产品价格变动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综合考虑碳减排政策的价格效应与数量效应计算实际有效汇率,其变动情况反映出价格水平受碳减排政策影响较小的中国、印度以及墨西哥等国的价格竞争力有所提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亮亮 任保全
价格决定和价格竞争是厂商行为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囿于价格竞争相关微观企业数据获取和测度方面的难度,相关领域还一直缺乏经验证据。本文探索性地基于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以我国1999—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首先实证检验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相对势力与价格竞争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检验行业层面的结构特征对二者间关系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公司市场占有率越高,即在市场中的相对势力越强,其进行价格竞争的优势越明显;不过,公司所处行业的结构特征会调节二者间关系,伴随行业集中度提高,市场势力较强公司进行价格竞争的优势下降,依据行业集中度分组的检验结果同样支持该发现。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在一...
关键词:
市场势力 行业结构 价格竞争 销售操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良春 姜琪
本文在阐明中国铁路运输业运营的制度背景基础上,分析了上下游市场的市场结构,并从横、纵两个维度和双侧市场势力、非对称竞争的挤占效应两个视角来对企业行为和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和测度。研究结果发现:铁路运输业在上游市场存在着一定的买方势力;在下游运输市场虽然存在着垄断结构,但因价格受到严格管制,市场势力无法体现在价格上,故不存在市场势力溢价;平行相关市场上公路客运与铁路客运的非对称竞争造成客运挤占效应为18%;行政垄断下的铁路运输业整体生产效率较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提高。最后,提出铁路运输业的投资体制改革和改革路径选择建议。
关键词:
市场势力 挤占效应 铁路改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学红 樊玉林 谌金宇
中国在国际有色金属进口市场拥有较大市场份额,却缺乏定价能力。本文选取10个主要铜进口市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SMR模型对2000-2015年间中国有色金属进口贸易的国际市场势力进行了测度,考察影响国际市场势力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中国铜进口市场是典型的非完全竞争市场,铜进口贸易不具有买方市场势力同时面临强大的卖方市场势力;在十个主要进口市场中,加拿大、美国、智利、秘鲁、澳大利亚等五个国家对出口价格具有额外加成能力,并依次占据卖方市场势力前五位;较高的进口依存度、进口结构单一以及较低的产业集中度是导致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