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27)
2023(19031)
2022(16409)
2021(15234)
2020(12781)
2019(29030)
2018(28480)
2017(54933)
2016(29696)
2015(32887)
2014(32329)
2013(31624)
2012(28818)
2011(25850)
2010(25451)
2009(23156)
2008(22424)
2007(19577)
2006(16756)
2005(14284)
作者
(83632)
(69791)
(69107)
(65994)
(44283)
(33729)
(31415)
(27252)
(26512)
(24586)
(23909)
(23507)
(22106)
(21628)
(21590)
(21309)
(20836)
(20784)
(20112)
(19838)
(17174)
(16906)
(16776)
(15965)
(15634)
(15341)
(15314)
(15266)
(14078)
(13820)
学科
(117178)
经济(117056)
管理(85789)
(82393)
(68729)
企业(68729)
方法(54839)
数学(47911)
数学方法(47271)
(31569)
中国(30558)
(29318)
地方(26357)
业经(26331)
(25470)
技术(22293)
农业(21296)
(20727)
理论(19884)
(19760)
贸易(19744)
(19094)
(18984)
财务(18912)
财务管理(18880)
环境(18192)
企业财务(17946)
(17936)
金融(17932)
(17870)
机构
大学(409956)
学院(409236)
管理(163373)
(162242)
经济(158750)
理学(142719)
理学院(141096)
管理学(138446)
管理学院(137701)
研究(135362)
中国(100004)
(85753)
科学(85573)
(72871)
(68078)
(66781)
业大(63535)
中心(62470)
研究所(61340)
财经(59445)
(59382)
(54365)
(54281)
师范(53823)
农业(53465)
北京(53004)
(49755)
经济学(49297)
(47975)
财经大学(44617)
基金
项目(291193)
科学(230809)
基金(212741)
研究(209880)
(186375)
国家(184854)
科学基金(159950)
社会(133473)
社会科(126579)
社会科学(126544)
(115416)
基金项目(113472)
自然(105631)
自然科(103260)
自然科学(103232)
自然科学基金(101382)
教育(97315)
(96667)
资助(86460)
编号(84259)
成果(66630)
重点(65361)
(63819)
(63024)
(62102)
创新(58414)
课题(58009)
科研(55901)
国家社会(55108)
教育部(54791)
期刊
(170049)
经济(170049)
研究(115450)
中国(76983)
学报(67102)
科学(61917)
(60319)
管理(59049)
(55165)
大学(51003)
学学(48165)
教育(45742)
农业(41896)
技术(35985)
(34307)
金融(34307)
业经(28890)
财经(28747)
经济研究(27378)
(24681)
问题(22028)
(21990)
科技(20910)
图书(19879)
技术经济(19827)
(19418)
理论(18946)
资源(18546)
商业(18195)
统计(18002)
共检索到582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邓峰  杨婷玉  
运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包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03—2016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探究市场分割与省域创新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并揭示创新要素流动在两者中发挥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市场分割程度有下降的趋势,但其对创新效率依然有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表现为中、东、西逐一递减;进一步探究发现创新要素流动的中介作用十分显著,其中市场分割通过阻碍R&D人员流动进而抑制创新效率的中介效应大于R&D资本;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创新要素流动的中介作用具有差异性,呈现中—东—西的下降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雅琼   韩志非   刘亚芬  
选取2007—2021年中国19个国家级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分割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得出: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有效缓解要素市场分割现象。同时,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且专业化集聚作用效果显著高于多样化集聚。中介检验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可通过调节要素市场分割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促进作用。拓展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环境规制之间呈现正向关联关系。在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要素市场分割测算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因此,提出塑建高技术产业集聚新生态、重构要素市场化配置新范式、构筑环境规制制度新格局的建议,希冀助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雅琼   韩志非   刘亚芬  
选取2007—2021年中国19个国家级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分割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得出: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有效缓解要素市场分割现象。同时,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且专业化集聚作用效果显著高于多样化集聚。中介检验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可通过调节要素市场分割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促进作用。拓展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环境规制之间呈现正向关联关系。在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要素市场分割测算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因此,提出塑建高技术产业集聚新生态、重构要素市场化配置新范式、构筑环境规制制度新格局的建议,希冀助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施晓丽   蒋林林  
加快创新要素流动是释放要素优化配置红利和增强供给侧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08至2019年我国30个省级单元的数据样本,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创新要素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以及创新要素集聚在此过程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创新要素流动显著促进区域创新发展。与创新人员要素流动相比,创新资本要素流动的影响更明显,且创新资本要素的空间集聚有助于强化创新资本要素流动的创新驱动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峰  冯福博  杨小东  
随着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采用2010—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模型分析市场分割、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信息化时代下,市场分割仍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抑制作用;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市场分割与数字经济交互作用正向促进区域创新效率;市场分割与数字经济的交互作用在东中部地区促进了区域创新效率,而在西部地区则抑制了区域创新效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弱化市场分割束缚的能力就越强,区域创新效率就越高;市场分割水平越低,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越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潘明明  谢荣见  
构建市场分割诱发科技创新驱动绿色生态效率空间分异理论框架,借助2001~2016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以市场分割视角实证探究科技创新作用绿色生态效率空间分异内在机理。结果表明:中国绿色生态效率逐年下降,同时与科技创新关系呈显著空间分异特征;市场分割诱发科技创新作用绿色生态效率空间分异,弱市场分割地区科技创新推进绿色生态效率,强市场分割地区作用则相反;市场分割调节科技创新作用绿色生态效率通过限制产品流通,降低企业绿色生产意愿和阻碍人才、资本流动,削弱企业绿色生产人才、设备支撑途径展开;我国多数省区市场分割程度过高,政府过度干预经济,需及时改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汉华  钟琪  
利用SBM-DEA模型测算了2001~2015年我国30个省的协同创新效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研发要素流动对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中的非线性调节作用。研究发现:2001~2015年各区域协同创新效率整体明显提高,并趋向于均衡发展,但存在一些省份在高水平聚拢和低水平集聚;研发人员流动和研发资本流动都能显著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效率;研发投入强度存在"高水平陷阱",在低水平时更有利于发挥研发要素流动的协同创新效应,过高的政府支持和过低的金融支持均会显著地抑制研发要素流动的协同创新效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慧  易金彪  徐建新  
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面板熵权法、三阶段DEA方法以及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空间关联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均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全国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以带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从区域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畅通东中部地区要素配置和循环通道,形成“集聚-优化-再集聚”的良性循环,但对西部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有负向影响,进而导致区域创新效率差距不断扩大。本文建议,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要素市场活力与空间溢出效应,加强区域间创新合作,构建数字创新生态体系,因地制宜采取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成  赵磊  杨宏浩  
文章以浙江省11个地市作为空间研究单元,以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产品产值作为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对浙江省2003-2011年市际创新产出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浙江省创新产出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基本呈现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特征,即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第二产业比重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环境对创新产出不存在显著影响;创新投入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经费投入影响效应较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解涛  杜建国  张新伟  
文章基于区域创新理论,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际区域的农业创新产出进行了空间集聚研究。选取农业专利授权数据作为衡量农业创新产出的指标,分析了中国省际区域农业创新产出的分布情况;指出了中国省际区域农业创新产出的非随机分布和空间依赖;进一步研究了各省域农业创新产出的空间相关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键芳  张虹鸥  叶玉瑶  吴旗韬  
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作为空间研究单元,以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作为创新产出的测量指标,对全省2003—2010年市域创新产出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通过计算基尼系数、Moran’s I指数以及Moran散点图的分析发现:①近7年间,广东省各市创新产出值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区域空间差距也非常明显;②广东省创新产出能力的集中程度不高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③广东省Moran’s I值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低创新产出地区的集聚,且目前暂未有高极化程度的高创新产出集聚区,说明创新产出核心区的空间知识溢出暂未显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君  郭鑫  蒋雨晨  
运用融合进化动量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对中国区域数字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莫兰指数、变异系数研究其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分异性。结果发现:(1)中国数字创新总体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省市发展不平衡,呈东、中、西阶梯分布,依次减弱,南强北弱的分布格局。(2)数字创新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主要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3)从经度来看,数字创新空间分异性主要由东、中、西部区域间非均衡性和西部区域内非均衡性造成;从纬度来看,数字创新空间分异性主要由南北地区区域间非均衡性和北方区域内非均衡性造成。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数字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创新要素数字化,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打造数字创新平台,实现数据价值化;发挥优势地区辐射作用,促进区域数字创新的空间协调性;健全监管体系,保护数字创新成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泳泽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研究了创新要素集聚、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创新要素集聚对于科研机构创新效率具有负影响,对于高校的影响不显著,而对于企业的影响为正。政府支持对于科研机构和高校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而对于企业具有负影响。制度因素对于科研机构和高校创新效率没有明显影响,而对于企业具有明显的正影响。人力资本对于高校和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正影响。FDI因素对于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正的外溢效应。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对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健康投资,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才能实现更快的创新产出和经济增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春美  吴东昇  
持续性研发投入能否真正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价值?基于2008-2020年A股高新技术企业数据,通过构建真实研发增长指标检验研发投入价值相关性,考察战略投资者和管理层研发操纵行为对价值相关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研发投入提供了正向影响买入并持有收益率的盈余无关信息;(2)战略投资者可以提高研发投入价值相关性;(3)部分企业管理层为调节市场反应作出研发操纵决策;(4)当企业研发操纵行为被市场识别时,研发投入价值相关性下降。该结论表明,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利于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和提高公司治理效果,研发操纵无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研究结论对于政府优化创新激励政策和创新监管政策,引导企业调整创新策略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春美  吴东昇  
持续性研发投入能否真正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价值?基于2008-2020年A股高新技术企业数据,通过构建真实研发增长指标检验研发投入价值相关性,考察战略投资者和管理层研发操纵行为对价值相关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研发投入提供了正向影响买入并持有收益率的盈余无关信息;(2)战略投资者可以提高研发投入价值相关性;(3)部分企业管理层为调节市场反应作出研发操纵决策;(4)当企业研发操纵行为被市场识别时,研发投入价值相关性下降。该结论表明,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利于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和提高公司治理效果,研发操纵无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研究结论对于政府优化创新激励政策和创新监管政策,引导企业调整创新策略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