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2)
2023(5347)
2022(4465)
2021(3987)
2020(3212)
2019(7275)
2018(6660)
2017(13028)
2016(7005)
2015(7893)
2014(7732)
2013(7828)
2012(7410)
2011(7049)
2010(6862)
2009(6437)
2008(6294)
2007(5852)
2006(5350)
2005(5151)
作者
(23586)
(19698)
(19676)
(18245)
(12529)
(9482)
(8878)
(7727)
(7658)
(6929)
(6862)
(6789)
(6512)
(6445)
(6298)
(6252)
(5957)
(5854)
(5718)
(5658)
(4907)
(4891)
(4830)
(4669)
(4465)
(4433)
(4294)
(4138)
(4095)
(3923)
学科
(36350)
经济(36322)
管理(18001)
(15867)
方法(14132)
(12726)
企业(12726)
数学(12649)
数学方法(12548)
地方(10482)
中国(8967)
(7993)
(7198)
地方经济(7101)
(6972)
贸易(6964)
(6692)
(6661)
金融(6660)
(6406)
(6248)
业经(6122)
(5482)
银行(5457)
(5328)
环境(4949)
(4750)
农业(4584)
市场(4369)
(4327)
机构
大学(110606)
学院(108430)
(47352)
经济(46427)
研究(43799)
管理(38534)
中国(34058)
理学(32692)
理学院(32258)
管理学(31669)
管理学院(31491)
科学(27330)
(24567)
(23549)
研究所(21341)
(21166)
(21123)
中心(19322)
农业(17124)
(17049)
财经(16776)
业大(16732)
(16128)
北京(15577)
经济学(15389)
(15330)
(14081)
师范(13839)
经济学院(13818)
科学院(13448)
基金
项目(73289)
科学(58042)
基金(54449)
(49924)
研究(49626)
国家(49599)
科学基金(41481)
社会(32014)
社会科(30471)
社会科学(30461)
自然(28247)
基金项目(28163)
自然科(27618)
自然科学(27605)
(27529)
自然科学基金(27130)
(24632)
资助(22985)
教育(22040)
编号(18559)
重点(17347)
(16897)
(16275)
(15083)
成果(14705)
计划(14636)
科研(14422)
创新(14278)
国家社会(13826)
教育部(13476)
期刊
(54387)
经济(54387)
研究(34632)
中国(22908)
学报(20748)
科学(18925)
(18115)
管理(15658)
大学(15018)
(14990)
学学(14279)
(13619)
金融(13619)
农业(12327)
经济研究(9579)
教育(9105)
财经(9099)
技术(8018)
(7908)
业经(7719)
(7122)
问题(7092)
国际(6963)
(6904)
世界(5711)
理论(5434)
商业(5343)
技术经济(5312)
业大(5269)
资源(5192)
共检索到171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文争为  王琪红  
我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亟需从国内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侧激发增长的内生活力。基于世界银行2005年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分割对企业国内跨区域市场扩张的影响,并就此讨论了市场供需失衡的两种情形。研究发现:(1)市场分割显著抑制了企业向省外市场扩张并加剧了其在省内市场的过度扩张,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该结论保持稳健。(2)市场分割对企业国内跨区域市场扩张的影响随企业异质性的不同而不同。民营企业省外市场扩张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强,外资企业次之,国有企业最弱;国有企业省内市场扩张受到的促进作用最大,民营企业次之,外资企业最小。高生产率、大规模、资本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的企业受到的影响也存在差异。(3)这种影响显著加剧了市场的供需失衡,具体表现为市场分割通过省内市场的过度扩张机制加剧了企业内部的产能过剩,并通过省外市场扩张的阻碍机制损害了企业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研发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实现质量升级的内在发展路径,进而导致市场内低质量产品供给过度而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的双重失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希伟  金祥荣  罗德明  
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和边际成本与固定成本之间的反向关系引入Melitz(2003)的模型,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模型。文章证明了国内市场分割导致不同生产技术的企业都首选进入国外市场。这似乎解释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强劲增长其实是严重的国内市场分割导致企业无法依托巨大的国内需求、发挥规模经济而被迫出口的扭曲现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荣胜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既定的发展战略。企业跨区扩张可以强化区域经济联系、推动区域分工合理化、提升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效率并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现阶段的企业跨区扩张由于扩张活动少、扩张方式单一、扩张倾向于东部沿海地区与中心城市而不能满足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经济复苏期为企业跨区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即扩张成本较低、可以获得先发优势、国家扩大内需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政策也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据此,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区域政府应当大力支持本地企业向区外扩张、构建与完善有利于企业跨区扩张的市场环境、后发区域应加快增长极的培育,使其成为承接企业跨区扩张的"节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传伦  
要素活力的释放,特别是资本的快速扩张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厘清资本扩张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联则是深入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关键。通过对中国资本市场分割程度的分解与测算,本文以中国31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检验资本扩张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分割趋势仍然明显,而且依然处于扩大趋势;我国资本市场完善和资本扩张并没有处于同步进程,资本扩张和经济增长的外源式特征明显;资本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持续分割的资本市场将对经济增长产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传伦  
要素活力的释放,特别是资本的快速扩张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厘清资本扩张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联则是深入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关键。通过对中国资本市场分割程度的分解与测算,本文以中国31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检验资本扩张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分割趋势仍然明显,而且依然处于扩大趋势;我国资本市场完善和资本扩张并没有处于同步进程,资本扩张和经济增长的外源式特征明显;资本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持续分割的资本市场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效应;长远来看,持续的经济增长和有序的资本扩张以健全、统一、完善的资本市场为基础,进一步的改革导向在于资本市场的深度推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闯  
本文应用35个中国跨区域经营的零售企业和23个在中国市场跨区域经营的跨国零售企业店铺布局的调查数据对中外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跨区域扩张战略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论表明,中外零售企业都选择了大型超市和超市作为跨区域扩张的主导业态,而本土企业的业态组合更加复杂;本土企业的市场覆盖率高于跨国企业,但其店铺网络呈现出“广泛覆盖,局部密集”的特征;跨国企业在跨区域扩张过程中的战略布局意图比本土企业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媛  侯贵生  尹华  
跨区域扩张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方式。地域差异性使得扩张过程中面临很大的风险,因此企业应慎重选择扩张模式。本文根据来源将风险因素归结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指出外部风险属于不可控制因素,企业只能采取有效措施去应对。在此基础上,结合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兼并浪潮和社会资本、战略联盟的相关研究成果,将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模式划分为独资新建、股权型扩张和契约型扩张三种类型。结合风险因素,分析了各种模式的优缺点,认为股权型扩张有利于谋求社会资本、契约型扩张较为灵活有利于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从而有助于规避扩张过程中的外部风险,是较为合适的扩张模式。着重归纳了契约型扩张和股权型扩张的实现方式,其中契约型扩张可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飞  
本文借鉴CAMEL评级体系的指标设置,从监管的角度对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扩张的收益和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总行与新设分行之间的距离对其成本有显著的正影响,但对其他方面没有显著的影响;省外新设分行的成本收益率要小于省内新设分行;省内重组的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比自行新设分行的城市商业银行要差一些。这些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扩张并不一定会增大其风险,对于那些经营能力强、资本和流动性比较充足,以及有能力跨区域发展的城市商业银行,不宜限制其跨区域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亚萍  
近几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已不安于偏居一隅,在夯实"本土"实力基础上,纷纷谋求跨区域发展。随着经营半径的不断扩大,城市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在不同区域分支机构的风险管控能力,以避免自身的风险控制手段和管理技术跟不上扩张的速度而埋下风险隐患。本文仅就城市商业银行在跨区域发展中如何控制操作风险做一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磊  汪恒  
基于我国各省份以分割市场的方式追求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对总量生产率的分解来构造省级资源配置效率的度量指标,根据相对价格法估算各地区的市场分割指数,实证分析市场分割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市场的分割程度不断降低,市场分割与资源的配置效率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市场分割的发展策略是以扭曲资源配置为代价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璐  范建亭  
以进入地市场阻力和总部地挤出效应为切入点,基于2010—2018年金融许可证信息和179家中小银行微观数据,构建了基于“银行-地区-年份”三维面板数据的进入选择和扩张规模两阶段模型,探究了地区市场因素对中小银行跨区域进入和规模扩张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地区市场中的国有银行势力对中小银行跨区域进入选择和扩张规模形成阻力,总部地银行业集聚对中小银行的跨区扩张规张具有挤出效应;进入阻力和挤出效应对不同类型银行的跨区域进入与扩张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地区间市场化差距对挤出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荣胜  
在市场条件下,企业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归根结底要由企业跨区扩张活动来完成。企业跨区扩张的动因是复杂的,但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利;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4个"标志",企业跨区扩张正是作用于这4个方面来推动区域经济走向协调发展的,即密切区域经济联系、促使区域分工趋向合理、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以及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擎  吴玮  黄娟  
本文使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2004~2009年跨区域经营数据,首次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现阶段进行跨区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中多是资产规模大、资本水平高、资产质量好、市场势力强的"好银行"。与只在本区域经营的银行相比,跨区域经营能有效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区域经济波动的风险,有益于降低银行风险水平。此外,跨区域经营的程度越高,银行的信贷增速越快、风险水平也显著降低。本文的这些发现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战略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监管当局进一步改革监管政策提供了相关依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琳  
近代中国市场在鸦片战争后出现了被迫的开放和扩大,市场的急剧变化呈现出与传统经济下的不同。市场的扩大不仅仅是传统经济的内在诉求,更是市场开放过程中的必然。在近代市场开放和扩展中,阻碍商品流通及市场融合的因素日益明显,市场分割成为近代国内市场的显著特征。近代中国市场在被迫开放与扩展中逐步形成,并逐渐实现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及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苏庆义  
本文基于区际贸易的视角,通过建立多地区多产业的李嘉图模型首次系统研究了国内市场分割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的成因区分为地方保护和运输成本,并基于模型估计出地方保护和运输距离对市场分割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成因中,市场分割至少是和传统的资本禀赋差异、技术差异同等重要的因素,降低市场分割程度能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通过降低地方保护水平促进区域发展平衡时,应注意大幅降低落后地区的地方保护程度;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来降低运输成本也能起到促进区域发展平衡的作用。另外,缩小地区间资本禀赋和技术差异并不总是能促进区域发展平衡,在采取政策手段时,应该定位于大幅提升落后地区和中等收入地区的资本禀赋和技术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