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3)
- 2023(2203)
- 2022(1871)
- 2021(1818)
- 2019(3452)
- 2018(3263)
- 2017(6923)
- 2016(3781)
- 2015(4214)
- 2014(4231)
- 2013(4289)
- 2012(3969)
- 2011(3617)
- 2010(3529)
- 2009(3255)
- 2008(3335)
- 2007(3182)
- 2006(2774)
- 2005(2717)
- 2004(2431)
- 学科
- 济(19764)
- 经济(19748)
- 管理(11331)
- 方法(10623)
- 业(10556)
- 数学(9959)
- 数学方法(9934)
- 企(9174)
- 企业(9174)
- 市场(5544)
- 财(5497)
- 农(4655)
- 融(4277)
- 金融(4277)
- 务(4002)
- 财务(4001)
- 财务管理(3992)
- 企业财务(3912)
- 中国(3860)
- 贸(3816)
- 制(3812)
- 贸易(3812)
- 银(3711)
- 银行(3709)
- 易(3685)
- 行(3520)
- 券(3495)
- 产品(3247)
- 家(3129)
- 国家(2985)
- 机构
- 大学(57076)
- 学院(55680)
- 济(29271)
- 经济(28821)
- 管理(22764)
- 理学(19266)
- 理学院(19110)
- 研究(18994)
- 管理学(18923)
- 管理学院(18815)
- 中国(17756)
- 财(15260)
- 财经(12075)
- 京(11535)
- 经(11120)
- 经济学(9995)
- 所(9443)
- 中心(9393)
- 财经大学(9334)
- 经济学院(9035)
- 融(8760)
- 科学(8755)
- 金融(8605)
- 农(8191)
- 江(8177)
- 研究所(8084)
- 北京(7544)
- 商学(6915)
- 商学院(6849)
- 业大(6690)
- 基金
- 项目(33532)
- 科学(27321)
- 基金(27047)
- 研究(23423)
- 家(23245)
- 国家(23112)
- 科学基金(20449)
- 社会(16538)
- 社会科(15918)
- 社会科学(15910)
- 基金项目(13975)
- 自然(13571)
- 自然科(13290)
- 自然科学(13289)
- 自然科学基金(13081)
- 资助(12283)
- 省(11325)
- 教育(10782)
- 划(9735)
- 编号(8666)
- 部(8594)
- 教育部(7769)
- 国家社会(7338)
- 重点(7327)
- 人文(7321)
- 大学(6739)
- 科研(6633)
- 创(6617)
- 社科(6610)
- 中国(6478)
共检索到89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小华
本文对CP I指数公布引起的债券价格反应进行研究,运用事件研究法比较了跨市场债券与非跨市场债券的不同反应,得出了两个债券市场由于市场分割导致价格发现效率差异的结论,并提出统一债券市场,提高市场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价格发现 事件研究法 市场分割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宇俊 门明
本文从我国国债市场分割的实际出发,利用基于VAR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技术实证检验了经济变量对交易所国债市场与银行间国债市场的短期动态影响。结论表明国债指数收益率对CPI指标的冲击反应呈负相关关系,我国国债投资者对于通货膨胀风险的补偿要求较高;对来自股票市场波动冲击的反应较大,"跷跷板"效应明显,市场投机风险较大。研究发现,CPI变量虽然是影响交易所国债价格波动的第一大因素,然而在银行间国债市场,排在第一位的却是股市收益率变量。两个市场对经济变量冲击的反应存在的差异之处体现了国债市场分割的现状。
关键词:
经济变量 中债国债财富指数 VAR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治平
文章以银行间国债市场和交易所国债市场的市场指数为分析目标,运用Hamao等(1990)的单变量GARCH模型两步法,考察我国国债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检验期内,我国国债市场的价格对信息的反应不灵敏;外部冲击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信息流动是单向的,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波动冲击会影响到以后交易所国债市场的波动,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波动冲击不会对以后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波动产生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于鑫 龚仰树
我国的国债市场目前尚处于分割状态,本文从市场之间信息流动的角度出发,构建二元GARCH模型对我国两个国债交易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发现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存在稳定的一阶矩长期关系及二阶矩的双向信息流动;并构造时变的条件相关系数对市场一体化程度进行分析,发现总体上两市场一体化程度较差,在检验期末的时段,相关系数开始呈现上升趋势。这一结果更多地归因于两市场跨市交易品种较少、投资者结构的差异以及现行的转托管制度。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谷体峰
在我国证券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讨论中,大多数观点拘泥于做市商制度本身,而忽略了其在股票市场和政府债券市场的差异。本文从股票和政府债券的内在特征差异分析入手,对不同类型做市商制度的特点和做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发展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交易制度 政府债券 做市商制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毅
我国国债市场的未来发展面临着维持政府财政收支平衡与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之后,对国债发行规模如何调整将影响着我国国债市场和整个金融体系的长远发展。由于国债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维持足够的国债规模是极为必要的。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将隐性国债逐步显性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既能够化解潜在的政府债务风险,又能够推动国债市场和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完善。
关键词:
国债规模 隐性国债 国债市场功能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颉 张茂军 郭梦菲
为了分析信息在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的传导路径,选取沪深300指数和中证国债指数作为研究样本,运用VAR-GARCH-BEKK模型,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表明,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均具有波动聚集性,两市场之间存在双向均值溢出效应,且只存在着股票市场对国债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毅
美国的国债市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流动性最高,最具效率的证券市场。这个市场满足了美国政府持续巨大的借款要求,为美国政府财政赤字融通资金;而且该市场也为联邦储备系统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场所,使它得以通过增减整个存款机构体系的储备金基数来对该体系的货币与信贷供给进行宏观管理。 美国国债市场的核心是40家左右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证券交易商和它们之间的经纪商所组成的甲级交易商系统。联储作为财政部的财务代理对每一笔国债的发行采取招标拍卖的方式,投资者可以把拍卖前已进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靳立生 陈晓倩 杨克东
1996年5月1日,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两次发布了全面调低存贷款利率的公告,存贷款利率平均降低2.48个百分点和1.95个百分点。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5月1日从原来的10.98%调整到9.18%,8月23日再调为7.74%,共下调2.51个百分点。中央银行是在近期国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通货膨胀得到进一步抑制,全国商品零售价上涨幅度持续回落的情况下,决定降低存贷款利率的。银行降息对国债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温彬 张友先 汪川
自1997年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场外交易(银行间市场)为主、场内交易(交易所市场)为辅的债券市场体系。但从总量看,我国债券规模还比较小,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受观念和体制等方面的束缚,我国债券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发展滞后,并在发行、交易、托管等环节上存在分割。我们认为,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统一债券市场的监管和托管结算体系,要实现我国债券市场的长远发展,必须从建立统一跨市场的托管结算体系的改革入手,打通交易所和银行间两个市场,实现债券在两个市场间自由流动,共同促进两个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
债券市场 托管结算体系 企业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大楷 周成跃 杨大力 彭晓播
从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国家政府债券的主要持有人都经历了由个人投资者向机构投资者的转变。我国国债机构投资者主要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表现出极大的偏向性和垄断性。我国应大力培育各类机构投资者,推进国债市场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