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16)
- 2023(17616)
- 2022(14099)
- 2021(12626)
- 2020(10409)
- 2019(22927)
- 2018(22788)
- 2017(44128)
- 2016(24128)
- 2015(26850)
- 2014(26774)
- 2013(26060)
- 2012(23921)
- 2011(21328)
- 2010(21757)
- 2009(20697)
- 2008(20925)
- 2007(19290)
- 2006(17406)
- 2005(16441)
- 学科
- 济(102086)
- 经济(101943)
- 业(96712)
- 管理(88092)
- 企(87274)
- 企业(87274)
- 方法(37869)
- 业经(35755)
- 财(35411)
- 农(33122)
- 数学(28804)
- 中国(28741)
- 数学方法(28472)
- 制(27048)
- 务(24517)
- 财务(24471)
- 财务管理(24436)
- 企业财务(23247)
- 农业(22745)
- 策(20854)
- 技术(20100)
- 体(19220)
- 银(18853)
- 银行(18831)
- 地方(18102)
- 划(18096)
- 行(18089)
- 贸(18019)
- 贸易(18004)
- 理论(17948)
- 机构
- 学院(350345)
- 大学(344929)
- 济(148316)
- 经济(145203)
- 管理(136736)
- 研究(118223)
- 理学(115597)
- 理学院(114384)
- 管理学(112767)
- 管理学院(112073)
- 中国(95334)
- 财(76458)
- 京(72555)
- 科学(67858)
- 所(59522)
- 财经(58480)
- 农(57759)
- 江(56434)
- 中心(54141)
- 经(53031)
- 研究所(52812)
- 业大(47549)
- 北京(45664)
- 经济学(44973)
- 农业(44833)
- 州(44101)
- 院(43025)
- 财经大学(43011)
- 范(42425)
- 师范(42020)
- 基金
- 项目(221016)
- 科学(176792)
- 研究(164595)
- 基金(162598)
- 家(140612)
- 国家(139350)
- 科学基金(121206)
- 社会(106732)
- 社会科(101205)
- 社会科学(101183)
- 省(85975)
- 基金项目(84525)
- 自然(77065)
- 自然科(75325)
- 自然科学(75307)
- 教育(74711)
- 自然科学基金(74051)
- 划(71508)
- 编号(66312)
- 资助(65558)
- 成果(54974)
- 重点(49805)
- 部(49177)
- 创(48325)
- 发(47815)
- 课题(46210)
- 制(46013)
- 国家社会(44448)
- 创新(44438)
- 性(44322)
- 期刊
- 济(176965)
- 经济(176965)
- 研究(108985)
- 中国(74520)
- 财(63623)
- 管理(58437)
- 农(54984)
- 学报(49170)
- 科学(48590)
- 融(41352)
- 金融(41352)
- 大学(38683)
- 农业(36839)
- 学学(36634)
- 教育(35077)
- 技术(30665)
- 财经(30483)
- 业经(30230)
- 经济研究(27756)
- 经(26214)
- 问题(22558)
- 业(21713)
- 贸(18774)
- 技术经济(18408)
- 现代(17853)
- 世界(17026)
- 国际(16962)
- 财会(16701)
- 商业(16454)
- 版(15857)
共检索到550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董竹 李有文
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背景下,从地区市场分割视角探究微观主体数字化转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考察市场分割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市场分割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市场分割主要通过提高经营成本、加剧融资约束、抑制市场竞争和锁定市场需求规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消极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在股价信息含量较低、资产专用性水平较高以及存在共同机构投资者的企业中,市场分割的数字化转型抑制作用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高铁开通能够显著缓解市场分割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利影响。本文有助于系统揭示地区市场分割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为扎实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黎娜 苏雪莎 袁磊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金融业态,其与企业微观主体生产创新行为有着密切关联。以2007—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探究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驱动作用,对于不同属性企业而言展现出一定的异质性效果。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与传递市场良好信号、缓释金融约束与加强财务稳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与增大创新产出等三种路径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特别地,在社会非信任环境下,供应链金融对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展现出更大的弹性。建议加强培育供应链金融生态、强化供应链金融政策体系支撑、提高精准施策水平、营造良好的市场信任环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宇 罗倩文
以食品市场为例,本文构建了消费者偏好异质性条件下企业声誉供给决策分析框架。分析显示,消费者对声誉偏好的差别会导致企业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企业策略选择取决于消费者对声誉的偏好强度以及声誉市场规模。而企业采用差异化策略时向市场供给的声誉总量低于无差异化策略的声誉供给水平。因此提高消费者对声誉的敏感度同时降低收入差距是发挥声誉机制作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消费者偏好异质性 策略 声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东文 贾科华
基于理性、自利和均衡的基本假设,在产品生产过程可分割的情形下,通过引入企业异质性,考察由生产效率差异决定的、企业服务于不同市场的形式。此前的研究表明,异质性可成为比较优势的一个来源。沿着这一思路,进一步重点关注垂直专业化生产与异质性企业组织模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产业内效率相对较低的企业,仅在国内从事某些阶段的专业化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企业,则可通过FDI的形式在国外从事某些阶段的专业化生产,同时,在国内从事另外一些阶段的专业化生产。这在减少了贸易的同时,也创造了贸易。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分割生产 垂直专业化 FDI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欣 董竹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继土地、技术、资本和人力之外的又一核心生产要素。本文选取2007—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对内提高经营效率、对外获取政府补助和提高市场关注度作用于企业创新。并且,企业内部的高端人才和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是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创新的有力保障。最后,基于行业类型和所有权性质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地存在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本文不仅拓展了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和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而且对全面认识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借助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创新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创新 高端人才 制度环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竹梅 刘荔荔 孙晓妍
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加研发投入,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文章以高阶理论和烙印理论为基础,采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整体和不同维度两个方面研究高管团队异质性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转型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异质性可以通过推进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但不同维度呈现差异化影响。据此,企业应通过人才招聘、职业培训等方式适当提高高管团队异质性水平,优化管理层结构,强化高管团队异质性优势;同时根据业务需求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其中介效应,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水平。
关键词:
高管团队异质性 数字化转型 研发投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玮钰 王烨
为顺应国家建设“数字中国”的号召,流通企业应当抓住数字技术革命这一机遇,借助数字化完成转型升级,以实现投资赋能的效果。本文利用上市A股2010-2020年度数据,实证检验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企业投资绩效的影响呈“U型”路径,在整个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流通企业的投资效率会经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阶段。数字化转型的绩效提升效应存在异质性,国有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存在绩效提升效应,而民营流通企业的绩效提升效应较为明显。
关键词:
流通企业 数字化转型 投资效率 异质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华民 龙宏杰 吴非
本文以2007-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研究异质机构投资者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及机制路径,研究异质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实证发现,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起抑制作用,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则能有效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分析师关注和新闻正面报道、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和财务费用、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这三条路径来实现。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企业数字化转型 经济政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原 张颖 刘长军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提升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绩效以及管理层的异质性结构是否影响该结果成为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利用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的影响以及高管团队(Top Management Team,简称TMT)的异质性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企业环境和社会绩效,对公司治理绩效呈现倒U型影响;(2)TMT异质性有助于降低数字化对公司治理绩效的边际影响,使U型曲线变平缓,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3)异质性检验结果进一步证实,数字化转型在不同所有权(国企、民营)和不同行业(重污染行业、非重污染行业)中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ESG绩效 TMT异质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铁波 涂佩轩 吴小节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优势企业资源能力、所在行业的特征及其所在区域制度环境与多元化战略关系的理论模型。研究认为:在市场分割情境下,技术型优势企业的资源能力属性具有"可转移性",倾向于选择区域多元化战略,而关系型优势企业的资源能力属性具有"区域嵌入性",倾向于选择业务多元化战略;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和所在区域制度环境对优势企业资源能力属性与多元化战略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鑫鑫 韩啸 张洪
在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因此分析其转型的动因、行为和趋势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1334家制造业企业2012—2020年的年报进行分析,发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包括:以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为主要推动力,以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为基础支撑,以数字化赋能企业价值链的各业务场景,不同规模和细分行业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程度和内容上都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基于此,应从强化数字基础、完善数据治理、重构商业模式、构建生态平台、提升数字思维等方面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霞
本文实证分析新服务扩散策略对零售企业营收水平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究服务异质性可能带来的影响,旨在阐明新服务扩散的重要性,引导零售企业设计科学的新服务扩散策略,实现营收水平的稳步增长。研究结果显示:零售企业实施多次级市场、同一市场扩散策略时,新服务扩散策略与零售企业营收水平呈正U型趋势;在多次级市场扩散策略中,服务扩散策略与零售企业营收水平关系存在临界值。当处于临界值以下,服务的异质性越高,多次级市场扩散策略对零售企业营收负相关影响越大;当处于临界值以上,服务的异质性越高,多次级市场扩散策略对零售企业营收正相关影响越大;在同一市场扩散策略中,服务扩散策略与零售企业营收水平关系存在临界值。当处于临界值以下,服务的异质性越高,同一市场扩散策略对零售企业营收负相关影响越小;当处于临界值以上,服务的异质性越高,同一市场扩散策略对零售企业营收正相关影响越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向海凌 陈玉茹 吴非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QFII制度的引入则使QFII持股成为影响企业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现有文献对QFII持股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不足,尤其缺乏相关经验证据。本文认为,QFII持股能够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意识,为数字化转型项目提供长期的资金投入,并通过改善投融资行为、优化信息状况、推动技术进步等路径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采用2007—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发现:(1)QFII持股比例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提升;(2)QFII持股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财务费用和金融杠杆、提高分析师关注度和媒体正面报道数量、增加研发投入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3)QFII持股对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比国有企业更为显著,对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比非高科技企业更为显著,对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依次递减;(4)QFII持股可以促进企业发展质量提升(提高投资价值和主业业绩),数字化转型也可以促进企业发展质量提升(提高投资价值和投资效率),而且QFII持股可以改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强化正面的投资价值和投资效率提升效应,弱化负面的主业业绩降低效应),因而QFII持股下的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提质效应;(5)在创新创业VC/PE投资和外来投资活跃度较低的地区,QFII持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较大,表明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QFII持股具有弥补资本市场投资活跃度不足的“补短板”效应。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拓展和深化:一是考察了QFII持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路径和异质性,二是提供了QFII持股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证据,三是进一步探讨了QFII持股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发展的提质效应和QFII制度对资本市场的补短效应。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QFII持股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而深入认识QFII持股制度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利于政府部门和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正楚 潘为华 潘红玉 吴艳
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面板数据,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两个方面即制造过程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分别考察其对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整体层面和制造过程层面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短期内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效率,长期中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为负。在考虑内生性等问题后,这一结果依然显著,并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在影响机制方面,交易成本在企业整体层面和制造过程层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商业模式层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遮掩效应。基于异质性研究发现,民营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国有制造企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企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制造过程 商业模式 创新效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申明浩 庞钰标 谭伟杰
本文使用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基于高层梯队理论与烙印理论交叉融合的理论基础,着眼于企业战略决策的视角,实证分析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数字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高管团队异质性程度越高,越能够推动企业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其中制度性烙印和经验性烙印的差异在影响企业数字化战略选择时作用更为显著。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具有差异化背景的高管团队会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渠道强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意愿。第三,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数字化战略的影响在不同规模企业、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上述结论的启示:企业应提升高管团队的多元性,充分利用高管的差异化资源优化企业战略决策;企业应重视对数字化人才的培育和引进,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政府部门应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