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1)
2023(10546)
2022(8972)
2021(8343)
2020(6694)
2019(15035)
2018(14616)
2017(28557)
2016(15460)
2015(16956)
2014(16425)
2013(15823)
2012(14467)
2011(13352)
2010(13539)
2009(12669)
2008(12453)
2007(11170)
2006(9958)
2005(9074)
作者
(43056)
(35958)
(35728)
(34067)
(23125)
(17075)
(16039)
(13648)
(13577)
(12975)
(12159)
(12086)
(11480)
(11400)
(11188)
(11075)
(10749)
(10489)
(10456)
(10450)
(9005)
(8878)
(8679)
(8320)
(8194)
(8072)
(7990)
(7777)
(7224)
(7053)
学科
(57021)
经济(56952)
管理(41694)
(39124)
(31275)
企业(31275)
方法(23468)
数学(20637)
数学方法(20323)
(18008)
中国(16024)
(15965)
(14001)
贸易(13992)
(13589)
业经(12967)
(12684)
(12481)
(11521)
金融(11519)
(11504)
银行(11483)
农业(11227)
(11126)
(10489)
地方(10191)
理论(9383)
(9305)
财务(9280)
财务管理(9266)
机构
学院(215747)
大学(213219)
(90509)
经济(88539)
管理(79855)
研究(75900)
理学(67970)
理学院(67207)
管理学(65948)
管理学院(65554)
中国(60479)
(45514)
科学(44547)
(43865)
(38569)
财经(35438)
中心(35130)
研究所(34713)
(34470)
(33374)
(32243)
(29202)
师范(28944)
业大(28718)
经济学(28537)
(27575)
北京(27548)
农业(27096)
(26341)
财经大学(26321)
基金
项目(139948)
科学(111479)
研究(103964)
基金(102753)
(89589)
国家(88871)
科学基金(76084)
社会(66188)
社会科(62805)
社会科学(62794)
(53503)
基金项目(53022)
自然(48857)
教育(48256)
自然科(47779)
自然科学(47765)
自然科学基金(46926)
(46094)
编号(42728)
资助(42519)
成果(35586)
重点(32093)
(31453)
(30578)
课题(29815)
(29322)
创新(27432)
国家社会(27378)
教育部(27189)
(27155)
期刊
(102436)
经济(102436)
研究(68147)
中国(40844)
(33543)
(31996)
学报(30855)
科学(30233)
管理(29710)
(28741)
金融(28741)
教育(23797)
大学(23475)
学学(22237)
农业(21831)
经济研究(17751)
财经(17459)
业经(17348)
技术(16489)
(15035)
(13062)
问题(12701)
国际(12139)
(11395)
世界(10525)
理论(10504)
商业(10334)
现代(10015)
(9589)
实践(9313)
共检索到330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小丽  曹飞  
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框架内探讨市场分割下货币政策的效应特征,通过同时考虑LCP和PCP两种定价方式,引入市场分割。根据理论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在混合定价方式下,若本国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本国物价上涨,本国产出将随之增加;若外国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本国物价下降,但其对本国产出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最后利用2002—2010年中美两国季度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顾巧明  
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单一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同,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具有双重目标:稳定币值和促进经济增长。本研究考虑了这种特殊性,通过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央银行和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研究了市场分割条件下我国中央银行与经济主体围绕通货膨胀进行博弈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我国中央银行天生具有制造通货膨胀的内在动机,但是由于经济主体理性预期的存在,中央银行在短期内获得的收益将会被在长期付出的更大代价所抵消。最后,本文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钟正生  
通货膨胀惯性是指通货膨胀在受到随机扰动因素冲击后偏离其长期均衡水平的趋势会持续很久,通常用通胀自回归模型中滞后项系数之和来度量。混合的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令人信服地解释了通货膨胀惯性的微观基础,即价格粘性和经济参与人的后视行为。高通货膨胀惯性会削弱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提高中央银行反通胀的社会成本。中央银行承诺在较长时期内钉住一个稳定的名义锚(例如明确或隐性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则是降低通货膨胀惯性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白雪梅  石大龙  
通货膨胀持久性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1994-2012年的季度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研究我国通货膨胀持久性的时变特征,发现在样本期内通货膨胀的持久性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绝大部分时间通货膨胀持久性较高。利用货币政策框架进行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模拟发现,当存在通货膨胀持久性时,会削弱旨在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效果,不仅时滞会变长,而且会付出较大的产出代价。因此,央行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在稳定产出与控制通货膨胀之间赋予控制通货膨胀更高的权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振江  
通胀惯性特征与货币政策效果联系十分紧密,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与国外经济失衡的严峻挑战下,有必要对我国主要通胀率指标的惯性进行翔实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讨论。本文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周期变化的基础上,利用自回归模型对季度CPI数据的惯性系数进行滚动样本估计以考察我国通货膨胀惯性动态特征,并建立VAR模型定量分析通货膨胀、经济发展及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后计算出实际产出缺口,结合CPI数据共同判断货币政策调整时机,力求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规则化的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成思  
通胀惯性与货币政策效果紧密相关。本文应用具有统计无偏性的"Grid Bootstrap"估计法和未知断点结构突变检验法,研究了1980—2007年中国通货膨胀的惯性特征。本文发现,在低通胀环境下通货膨胀仍然呈现相当高的惯性特征,这暗示着我国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依然非常明显,通货膨胀对政策变化的反应速度缓慢。计量结果说明,中央银行至少应该在出现通胀压力前一年采取措施,来应对高通胀惯性环境下的政策滞后效应。因此,新时期货币当局不仅需要保持对通胀抬头趋势的适度警觉,而且应该关注高通胀惯性对政策效果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辉  张璟  
本文利用IMF发布的《汇率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考察了2000—2015年期间全球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框架的发展演变及特征。研究发现:第一,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分布并未表现出向两极发展的趋势,虽然固定汇率制度占比持续稳定增长,但浮动汇率制度占比不断减少的同时,中间汇率制度占比持续强劲上升。第二,汇率锚和通货膨胀盯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日益盛行。第三,在汇率锚的货币政策框架中,美元是最主要的锚货币,欧元次之。第四,很多经济体在采用通货膨胀盯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的同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浮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侯青  张永军  
目前人民币处于升值过程中,这种情况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等国的情况有类似之处,本文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等国在本币升值背景下采取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比较,总结了他们在本币升值时货币政策的得失,并提出了可供我国制定货币政策参考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雅丽  
本文分析了美联储应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泡沫的货币政策,认为美联储成功之处在于泡沫破灭之后进行的强有力干预,其对资产价格给予的密切关注也得到普遍认可,但是美联储在泡沫形成时期奉行的不干预政策则一直饱受争议。本文进一步指出,由于美国和美元的特殊地位,美联储的政策不具有普适性。从美国应对资产泡沫的货币政策中,我国央行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除了要密切关注资产价格外,还需要对资产价格实行对称干预,同时干预手段要多样化,政策措施也要连续,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干预资产泡沫。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劲松  虞吉海  
中间目标的选择是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使用中间目标,央行能够较为迅速地判断出它的政策是否处于正确的运行轨道并进行中途修正,从而有效地保证货币政策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各国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所选择的中间目标主要有汇率、利率、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宫芳  
本文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入手,主要探讨美联储审慎的货币政策在美国“新经济”中的作用。通过分析美联储在1998-1999年以利率为主线、以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为补充的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并具体剖析了其主要特点,最后对我国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就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晔  
关于最优货币政策的设计,不同的文献分别从货币当局目标函数的选取、约束条件的设立和货币政策决策方式的选择三个方面进行了模型上的新扩展,形成了多种最优货币政策设计方案。然而实践证明,由于"不确定性"的广泛存在使得已有的最优货币政策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包容性均不强,于是,最新的趋势表现为运用鲁棒控制和贝叶斯等方法消减建模过程中的模型不确定性和冲击不确定性。鉴于此,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的设计可以考虑选择其中的一种模式——多目标的损失函数、混合型的约束条件和相机抉择的决策方式,在此框架下运用鲁棒控制求解最优货币政策。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温信祥  张双长  
2014年和2015年美联储分别宣布退出量化宽松并开始加息,标志着发达经济体央行正式启动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进程。本文分析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国际实践的主要形式,预判其可能的退出路径和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宣布推出量化宽松和接近零利率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欧洲和日本也紧随其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大规模、长时间使用,成为本轮国际金融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向前  郭强  
为应对金融危机与经济大衰退,在用尽传统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美联储实施了引导市场预期、扩张自身资产负债表规模与调整自身资产负债表结构等非传统货币政策。从理论来看,通过信号渠道与资产组合平衡渠道,非传统货币政策能够改善融资环境、刺激经济复苏;从实证来看,实施非传统货币政策,有助于维护主要金融市场的稳定,提高产出与增加就业岗位。但是,美国的失业率仍在8%以上,这表明,仅依靠货币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