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88)
2023(15073)
2022(12228)
2021(11477)
2020(9642)
2019(22061)
2018(21392)
2017(41087)
2016(21526)
2015(23891)
2014(23183)
2013(22992)
2012(20621)
2011(18304)
2010(17854)
2009(16475)
2008(16264)
2007(14132)
2006(12006)
2005(11027)
作者
(57677)
(48448)
(48020)
(45782)
(30768)
(22799)
(21837)
(18736)
(18425)
(16960)
(16384)
(16361)
(15208)
(14909)
(14839)
(14825)
(14422)
(13920)
(13848)
(13692)
(11713)
(11547)
(11457)
(11137)
(10791)
(10786)
(10548)
(10222)
(9450)
(9381)
学科
(101420)
经济(101324)
(90197)
(81933)
企业(81933)
管理(77306)
方法(49018)
数学(40566)
数学方法(40170)
业经(31053)
(30726)
(29275)
中国(25648)
(22651)
财务(22614)
财务管理(22588)
企业财务(21454)
农业(20457)
(19923)
贸易(19909)
(19464)
技术(19026)
(19007)
(16681)
(16492)
(16476)
理论(15232)
(14787)
(14266)
金融(14265)
机构
学院(307607)
大学(304106)
(143560)
经济(141466)
管理(130599)
理学(113209)
理学院(112268)
管理学(110856)
管理学院(110274)
研究(95573)
中国(79404)
(64927)
(61719)
财经(53065)
科学(51821)
(48681)
经济学(45350)
中心(45323)
(44765)
(44683)
(43133)
经济学院(41145)
研究所(40293)
业大(40048)
财经大学(39692)
北京(38295)
商学(37312)
商学院(36956)
经济管理(35529)
农业(34997)
基金
项目(206948)
科学(168196)
基金(157756)
研究(153195)
(135435)
国家(134348)
科学基金(119561)
社会(104064)
社会科(99222)
社会科学(99201)
基金项目(82824)
(77211)
自然(75612)
自然科(74069)
自然科学(74053)
自然科学基金(72829)
教育(68914)
(64419)
资助(64285)
编号(59482)
(47770)
(46236)
国家社会(45401)
成果(45287)
重点(45243)
(43833)
创新(42541)
教育部(42328)
(41908)
人文(41630)
期刊
(151343)
经济(151343)
研究(89081)
管理(53139)
(53066)
中国(52372)
(40402)
科学(40185)
学报(37455)
大学(30649)
(29990)
金融(29990)
学学(29154)
技术(29007)
农业(28283)
财经(27248)
经济研究(25630)
业经(25381)
(23630)
问题(20014)
教育(19662)
(18359)
技术经济(18345)
(18223)
世界(17053)
统计(16623)
国际(15972)
(15478)
商业(15095)
现代(14893)
共检索到448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庆林  汪明珠  韩军伟  
市场关联作为影响跨国企业选址的重要因素,主要是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和外商企业关联效应影响跨国企业的选址。本文在分析两方面关联效应的基础上,用制造业关联指数衡量产业关联效应,用FDI关联指数衡量外商企业关联效应,并依据中国的省际制造业和FDI面板数据,运用条件逻辑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关联效应对跨国企业选址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关联指数对跨国企业选址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FDI关联指数对跨国企业选址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广宇  黄怡芳  
中国国内和东道国双重制度环境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非市场战略选择(缓冲战略、搭桥战略)的影响表明: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渐进式特征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正相关。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试验式特征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缓冲战略正相关。东道国政府权力集中程度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正相关,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缓冲战略负相关。东道国政府的信用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负相关。此外,中国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影响着中国跨国企业海外非市场战略的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海波  
本研究基于2009-2015年我国116家A股上市的制造业跨国企业面板数据,从投资广度和投资深度视角研究ODI对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说,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ODI投资区域越广泛,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效果越明显,增加ODI投资深度对企业生产率无显著影响;此外,不同ODI进入模式对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性,绿地投资模式下ODI投资广度的正向影响效果比跨国并购模式更明显,而跨国并购模式下增加ODI投资深度比绿地投资模式更能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独资经营模式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海波  
本研究基于2009-2015年我国116家A股上市的制造业跨国企业面板数据,从投资广度和投资深度视角研究ODI对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说,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ODI投资区域越广泛,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效果越明显,增加ODI投资深度对企业生产率无显著影响;此外,不同ODI进入模式对我国制造业跨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性,绿地投资模式下ODI投资广度的正向影响效果比跨国并购模式更明显,而跨国并购模式下增加ODI投资深度比绿地投资模式更能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独资经营模式下ODI投资广度和投资深度对企业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效果均比合资经营模式更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常青青  
自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走出去"战略以来,大量中国企业积极寻求海外合作,而通过跨国并购能够迅速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市场角逐中占据一席之地。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微观层面的数据,采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双重差分(PSM-DID)方法研究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对研发能力的影响,并使用动态模型进行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但提升效应在企业并购之后的年度中存在一定波动性,并最终呈现减弱的趋势。进一步地,从企业异质性的角度考察了企业性质和地区分布对于企业跨国并购的研发能力提升的影响: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对研发能力的提升效应更强;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跨国并购对研发能力的提升效应较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常青青  
自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走出去"战略以来,大量中国企业积极寻求海外合作,而通过跨国并购能够迅速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市场角逐中占据一席之地。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微观层面的数据,采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双重差分(PSM-DID)方法研究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对研发能力的影响,并使用动态模型进行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但提升效应在企业并购之后的年度中存在一定波动性,并最终呈现减弱的趋势。进一步地,从企业异质性的角度考察了企业性质和地区分布对于企业跨国并购的研发能力提升的影响: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对研发能力的提升效应更强;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跨国并购对研发能力的提升效应较弱。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超敏  许晖  单宇  
在"VUCA"特征愈加凸显的新全球化时代下,企业赖以生存的海外市场环境和发展路径遭到破坏,能否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海外市场的环境不确定性,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组织注意力视角,选取特变电工集团的3家海外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案例研究设计,探讨了中国跨国企业在新兴市场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及其适应路径选择。研究发现:(1)中国跨国企业在新兴市场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来源于东道国宏观环境层面的制度因素以及组织竞争环境层面的任务因素,并且企业在不同新兴市场所面临的这两个维度的不确定性程度有差异,从而导致其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具有异质性特征;(2)在考虑嵌入环境不确定性的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企业注意力焦点选择也有所不同,呈现出威胁倾向、机会倾向及两者并重这三种注意力配置倾向;(3)在环境不确定性的异质性与注意力配置倾向交互作用下,中国跨国企业采取嵌入型、能动型以及整合型适应策略来应对环境变化,并最终形成三种路径来实现企业在新兴市场的适应性。本文立足于新兴市场情境,解构了中国跨国企业在新兴市场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的来源及具体表现,构建了中国企业在新兴市场实现适应性的路径选择模型,为中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贡献新的见解和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超敏  许晖  单宇  
在"VUCA"特征愈加凸显的新全球化时代下,企业赖以生存的海外市场环境和发展路径遭到破坏,能否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海外市场的环境不确定性,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组织注意力视角,选取特变电工集团的3家海外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案例研究设计,探讨了中国跨国企业在新兴市场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及其适应路径选择。研究发现:(1)中国跨国企业在新兴市场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来源于东道国宏观环境层面的制度因素以及组织竞争环境层面的任务因素,并且企业在不同新兴市场所面临的这两个维度的不确定性程度有差异,从而导致其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具有异质性特征;(2)在考虑嵌入环境不确定性的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企业注意力焦点选择也有所不同,呈现出威胁倾向、机会倾向及两者并重这三种注意力配置倾向;(3)在环境不确定性的异质性与注意力配置倾向交互作用下,中国跨国企业采取嵌入型、能动型以及整合型适应策略来应对环境变化,并最终形成三种路径来实现企业在新兴市场的适应性。本文立足于新兴市场情境,解构了中国跨国企业在新兴市场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的来源及具体表现,构建了中国企业在新兴市场实现适应性的路径选择模型,为中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贡献新的见解和启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杜晓君  齐朝顺  杨勃  
东道国政策风险是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视角出发,认为跨国企业应该采取制度同构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即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该视角认为政策风险是跨国企业只能被动适应而不能主动利用的外生因素,忽视了拥有能动性的跨国企业在管理政策风险方面扮演的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基于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并且结合企业资源基础观,探讨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以2003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投资新建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杜晓君  齐朝顺  杨勃  
东道国政策风险是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视角出发,认为跨国企业应该采取制度同构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即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该视角认为政策风险是跨国企业只能被动适应而不能主动利用的外生因素,忽视了拥有能动性的跨国企业在管理政策风险方面扮演的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基于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并且结合企业资源基础观,探讨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以2003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投资新建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Stata 12.0软件和Logit回归分析,系统分析政策风险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中国跨国企业母公司的所有权性质、国际化经验和组织冗余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跨国企业拥有采取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的政治能力,因此,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具有正向影响,即中国跨国企业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国际化经验提高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组织冗余降低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通过引入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研究结果拓展了关于东道国政府的政策风险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研究;从企业资源基础观出发,考察二者关系成立的情景条件,扩展了理论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资产扩大与资产利用动机的结合,丰富了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理论。相关研究结论对于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在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时采取制度同构还是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严兵  张禹  李雪飞  
本文基于江苏省2003—2007年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采用"倾向评分匹配"与"倍差法"相结合的估计方法,分别从总体样本、滞后效应、企业所有制、行业技术属性、企业是否出口以及有无研发投入等方面,实证研究了江苏省企业"走出去"的事后"生产率效应"。计量检验结果表明:(1)江苏省企业"走出去",短期内对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不是很大且不够稳健,但长期内显著提升了企业生产率,而且这种提升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2)江苏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均产生了显著的生产率提升效应,且国有企业生产率提升幅度更大;(3)低技术密集型企业进行OFDI的生产率提升绩效要优于高技术密集型企业;(4)非出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龚维敬  
跨国企业兼并的动因龚维敬(一)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日益加强,国际资本流动日趋增长的条件下,跨国兼并是资本在世界各国之间流动的一种具体形式,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最基本的一个因素是资本集团通过国际间企业兼并活动,争夺世界市场,分割势力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冬梅  
文章首先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对营销活动本身的影响和从现代国际营销趋势几方面 ,分析了跨国企业进行文化营销的重要意义 ;据此提出了在了解并把握目标市场的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跨国企业应如何培植文化营销策略 :即从产品、价格、促销、分销渠道四方面赋予丰富文化内涵的营销策略组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傅玉成  
论跨国企业的动作与管理傅玉成一概述跨国企业是由总部和一定数量分布在海内外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联合经营体所组成的特殊的经营单位可缺少的;也为建筑材料、房地产以及资盖成的特殊的经营单位,由于企业规模大、类型多、分布范围广、层次不一(国内有独立法人公司、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龚维敬  
80年代末,跨国企业兼并的浪潮曾发展到高峰,1989年,全世界企业兼并总数为7700起,兼并价值总额为3550亿美元,其中跨国兼并为2764起,占全球兼并总数的36%,总额为1,310亿美元,占全球兼并总额的37%,这个数字说明当今跨国兼并占有重要地位。如果就外国资本流向美国的情况来看,势头更猛。1983—1988年,外国对美国投资总额增长了8倍,其中新建企业只增长了1.5倍,而兼并价值却增长了12倍之多。在1993年外国资本对美国投资中,88%是采取兼并方式进行的。 跨国企业兼并之所以形成高潮是由下述诸多因素决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