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4)
- 2023(8405)
- 2022(6973)
- 2021(6439)
- 2020(5094)
- 2019(11727)
- 2018(11161)
- 2017(22193)
- 2016(11914)
- 2015(13448)
- 2014(13608)
- 2013(13572)
- 2012(12958)
- 2011(11682)
- 2010(12224)
- 2009(11524)
- 2008(11532)
- 2007(10620)
- 2006(9797)
- 2005(9125)
- 学科
- 济(73338)
- 经济(73292)
- 管理(39911)
- 业(33509)
- 企(27504)
- 企业(27504)
- 财(26378)
- 方法(23546)
- 数学(21481)
- 数学方法(21318)
- 地方(19183)
- 中国(17587)
- 农(14863)
- 制(13679)
- 财政(13060)
- 地方经济(12660)
- 业经(12242)
- 务(11987)
- 财务(11972)
- 财务管理(11931)
- 企业财务(11412)
- 学(10737)
- 政(10647)
- 融(10538)
- 金融(10538)
- 银(10440)
- 银行(10435)
- 策(10249)
- 贸(10199)
- 贸易(10190)
- 机构
- 学院(177216)
- 大学(175103)
- 济(91881)
- 经济(90232)
- 管理(66837)
- 研究(63233)
- 理学(56046)
- 理学院(55530)
- 管理学(54874)
- 管理学院(54529)
- 中国(51943)
- 财(49969)
- 财经(35434)
- 京(35289)
- 经(32008)
- 科学(31666)
- 所(31316)
- 经济学(30414)
- 中心(28467)
- 江(28357)
- 研究所(27102)
- 经济学院(26991)
- 财经大学(25788)
- 北京(22986)
- 院(22108)
- 州(21360)
- 农(21355)
- 范(20466)
- 师范(20353)
- 省(19089)
- 基金
- 项目(101701)
- 科学(81042)
- 研究(78734)
- 基金(75040)
- 家(62534)
- 国家(62009)
- 科学基金(54126)
- 社会(52995)
- 社会科(50443)
- 社会科学(50431)
- 省(38045)
- 基金项目(37623)
- 教育(35484)
- 资助(32652)
- 自然(31694)
- 编号(31500)
- 自然科(30981)
- 划(30979)
- 自然科学(30975)
- 自然科学基金(30420)
- 成果(26980)
- 部(23664)
- 发(22840)
- 重点(22309)
- 国家社会(22240)
- 课题(22107)
- 性(21446)
- 教育部(21229)
- 人文(20841)
- 创(20283)
- 期刊
- 济(113798)
- 经济(113798)
- 研究(65057)
- 财(42491)
- 中国(37691)
- 管理(27297)
- 融(24923)
- 金融(24923)
- 经济研究(20219)
- 财经(19832)
- 农(19307)
- 科学(18961)
- 学报(18409)
- 经(17153)
- 大学(15529)
- 业经(15327)
- 技术(15186)
- 学学(14932)
- 问题(13965)
- 教育(13325)
- 农业(12504)
- 贸(12222)
- 技术经济(10758)
- 国际(10729)
- 世界(10110)
- 统计(9906)
- 理论(9244)
- 经济问题(8874)
- 经济管理(8803)
- 商业(8704)
共检索到297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学英 白文周
市场信心变化是否会造成经济波动,如何选择财政调控策略稳定市场信心进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文章利用矢量自回归模型和季度数据,在控制相关变量基础上对此进行的研究表明,市场信心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滞后影响非常显著,其中企业信心变化与消费者信心变化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的时间路径存在明显差异,虽自1999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对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作用效果在不同政策工具之间差异明显。紧缩性财政收入政策虽对市场信心具有反向抑制效应,但并不显著,扩张性支出政策虽在经济低迷时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成效在不同支出项目
关键词:
市场信心 经济波动 反馈效应 调控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刚 郭长林
在经济发生波动时,财政政策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尤其如此。通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以产出和通货膨胀为反应变量的财政支出规则,本文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引入财政支出规则后,除了通过财富效应影响居民消费,财政政策还能够通过居民预期改变其消费行为。不仅如此,财政政策的预期效应取决于其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反应程度,只有当反应程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预期效应才会显现,反应程度过大或过小都会使财富效应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导致财政政策扩张挤出居民消费。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中国1996Q1—2011Q4的季度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财政支出在样本期内对产出具有明显的反馈。...
关键词:
财政政策规则 预期 居民消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文 曹建海 程灵沛
文章选用我国1978年-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H-P滤波估计我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通过建立VAR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我国经济波动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经济波动和财政政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财政收入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不对称性,且财政政策,尤其是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反应并不敏感。因此,需要改变财政支出的刚性特征,同时调整财政收入结构,以增强财政政策平稳经济波动的作用。
关键词:
经济波动 产出缺口 财政支出 财政政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潘超 程均丽
本文基于1981~2018年宏观经济数据,构建了一个包括家庭借贷约束与政府支出冲击的真实商业周期模型。在该模型中,本文将政府支出作为外生随机冲击变量,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以考察我国财政支出的效应、家庭借贷约束的敏感性以及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特征。研究发现:第一,调整财政支出冲击参数的结果显示,我国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和消费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但产出效应强于挤出效应;第二,调整借贷约束参数的结果显示,家庭部门受到的借贷约束越强,财政支出冲击对有效消费和债务水平的正向影响会越弱,即越倾向于降低家庭杠杆率。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政府财政支出应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减少对私人投资和消费的挤出;政府应给予家庭和企业部门相对较强的借贷约束,同时配合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避免触发"债务-通缩"风险而陷入蓬齐博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光建 许坤 卢倩倩
实现地区均衡发展是解决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利用面板模型,从地区收入分配视角检验了财政政策对地区均衡发展的影响,并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了财政政策在不同经济波动状态下对地区均衡发展影响的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1)积极财政政策会显著扩大地区收入差距;(2)经济波动加剧,积极财政政策对地区收入差距的负面影响强度越高,相对波动率的门限值分别为-1. 019和4. 034;(3)积极财政政策在产出波动程度较为剧烈的状态下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源自于财政收入增速变化,而在产出平稳增长的状态下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源自财政收入增速和财政支出增速的共同作用。因此,建议地方政府保持地区经济稳定增长,中央政府通过改革央地事权划分以实现地方财政收支平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永友
通过对我国经济与财政政策波动的有效度量,文章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线性回归模型对两者关联性进行的研究表明:经济与财政政策波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互扰性;经济波动引致的财政收支波动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并成为我国自1994年财政赤字产生的主要原因;经济波动与财政政策波动之间存在不完全的双向因果关系,其中,经济波动引致的财政收支变化对经济波动的反向调节力度较小,并具有明显的时滞,而相机抉择机制引致的财政收支外生变化对经济的反向调节虽然时滞较短,但工具之间存在明显的协调失灵;财政政策波动对经济波动的作用效果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扩张性政策较紧缩性政策好,相机抉择机制较自动稳定机制好。
关键词:
波动 引致效应 “软扩张”效应 稳定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饶晓辉
从世界各国的财政政策实践看,政策调整从酝酿到实施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在此过程中经济主体可以提前获知未来政策的调整讯息(news),并针对这些讯息进行即时的反应,而标准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并未对此类反应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财政政策讯息冲击,考察中国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讯息冲击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忽视讯息冲击将低估财政政策的真实效应。这些真实效应既包括总量变化,又包括结构变化。例如:引入政府购买和劳动所得税的讯息冲击总体上提高了产出和就业水平,并使劳动时间、投资、产出等在政策实施前就产生正向偏离,经济呈现繁荣景象;而引入资本所得税的讯息冲击导致产生负向偏离,经济出现短暂衰退现象。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讯息冲击 经济波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倩倩 许 坤
本文利用 2000-2016 年中国 31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对财政政策、经济波动和地区收入差距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会加剧地区间收入不平衡;(2)经济波动对地区收入分配差距不存在直接影响,但对财政赤字与地区收入分配差距间的边际效应存在显著影响;(3)应对危机推出的财政刺激措施有扩大地区收入差距的效应。为改变积极财政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建议通过改革地方政府考核方式、改革财政分权管理模式以及地方政府预算管理模式等,增强扩张性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俊培 毛飞
中国经济学者通常运用年经济增长的环比指数描绘出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波动曲线,然后再选择这条曲线中的"波谷"或"波峰"作为坐标来划分经济周期,由此来判断宏观经济的态势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我们认为上述的坐标选取方法是不适当的,而应该选择经济"常态"为坐标来划分经济周期。本文还认为根据经济周期来判断经济态势是不可靠的,更不能直接作为政策依据,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根据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来确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文谦
一、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分析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一国经济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它表明一国经济要依次经历经济扩张、经济繁荣、经济衰退、经济低迷四个阶段并周期性地进行循环。中国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表明,从1953-200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共经历了5个周期。 从1953年开始经历了6年的经济扩张于1958年达到顶峰(195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21.3%)之后经济开始萎缩,1960年经济出现负增长,1961年达到谷底(经济增长率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薛立国 杜亚斌 张润驰 徐源浩
本文将金融加速器机制嵌入财政DSGE模型,旨在分析当忽视金融加速器时,研究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探讨了财政政策对资本市场的乘数效应。研究发现,缺乏对金融加速器的考虑,会错估财政政策对经济造成的波动。一方面,会低估劳动收入税、资本收入税以及消费税对经济造成的波动;另一方面,会高估政府支出对经济造成的波动。进一步的乘数效应分析表明,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最大,资本收入税次之,且乘数效应随着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加强而增大,但增量不明显;另外,政府支出对资产净值具有"挤出效应"。这意味着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资本市场的金融加速器效应。
关键词:
财政政策 金融加速器 经济波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永友
文章通过借助传统IS-LM模型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平滑经济波动的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1)财政政策对经济波动的整体平滑能力较低,平均只有6.35%,财政政策的平滑能力在经济波动的不同状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2)财政政策工具之间的平滑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财政购买性支出能平滑掉经济初始冲击的11.48%,而财政转移性支出和收入政策整体上反而使经济波动上升近3%;(3)内生性检验表明,中国只有相机性支出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不仅如此,相机性支出政策的内外时滞都较短。文章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提高中国财政政策稳定效果的关键在于提高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与相互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舒鹏 周少甫
本文基于房产税立法稳步推进的政策背景,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住房、地方政府土地供给决策以及税收要素的多部门DSGE模型,刻画和分析了房产税征收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以及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存量房产税政策能够显著降低房价与地价的均衡值,并有效抑制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2)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支配比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抑房价与地价的波动幅度,但同时也会增加总产出向下偏离原稳态的持续时间,并促使土地财政行为由土地出让向土地抵押融资转变;(3)差异化的房产税政策能够对居民消费、商业投资以及总产出形成显著的正面效应,并有助于推动投资性房产向居住用途转移;(4)在土地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房产税政策实现产出效应的时点会被显著延后,土地抵押贷款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融资模式。
关键词:
房产税 土地财政 经济波动 DSGE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伟 李丹娜
文章基于时变视角,依据行为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家信心、投资者信心、利率、货币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六变量的TVP-VAR模型,研究信心、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企业家信心和投资者信心能够影响利率和货币增长率,即信心可以通过影响货币政策进而作用于宏观经济。货币增长率和利率能够影响投资者信心和企业家信心,进而可以通过信心影响宏观经济。从时变角度看,企业家信心一单位的正向冲击在整个样本区间内均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在短期内投资者信心和货币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长期内货币增长率的提高会阻碍经济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