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9)
2023(5024)
2022(4270)
2021(4009)
2020(3405)
2019(7907)
2018(7382)
2017(14679)
2016(8007)
2015(9150)
2014(9075)
2013(8945)
2012(8176)
2011(7551)
2010(7496)
2009(7022)
2008(7025)
2007(6446)
2006(5763)
2005(5461)
作者
(24173)
(20301)
(20240)
(19137)
(12837)
(9692)
(9172)
(7713)
(7578)
(7051)
(6911)
(6828)
(6442)
(6413)
(6400)
(6276)
(5909)
(5858)
(5839)
(5837)
(5030)
(5025)
(4800)
(4629)
(4626)
(4470)
(4422)
(4280)
(4208)
(3979)
学科
(36581)
经济(36522)
(24374)
管理(23376)
(18526)
企业(18526)
方法(18461)
数学(16963)
数学方法(16839)
(10551)
中国(9064)
(9002)
(8964)
(7057)
金融(7057)
业经(6942)
农业(6648)
(6579)
银行(6558)
(6514)
(6376)
贸易(6370)
(6335)
(6171)
(5880)
(5747)
财务(5737)
财务管理(5729)
企业财务(5571)
理论(4845)
机构
大学(124538)
学院(121702)
(56624)
经济(55669)
管理(47775)
研究(42155)
理学(41162)
理学院(40717)
管理学(40168)
管理学院(39921)
中国(33784)
(26643)
(25683)
科学(23416)
(23009)
财经(21341)
(21272)
(19487)
中心(19274)
业大(19116)
研究所(19094)
经济学(18905)
农业(18172)
(17726)
经济学院(17058)
财经大学(16061)
北京(16056)
(14510)
(14230)
师范(14059)
基金
项目(80354)
科学(64245)
基金(61368)
研究(56684)
(54218)
国家(53811)
科学基金(46148)
社会(38884)
社会科(36908)
社会科学(36898)
基金项目(32179)
自然(29628)
(29249)
自然科(28980)
自然科学(28973)
自然科学基金(28537)
教育(26175)
资助(25642)
(25381)
编号(21238)
(19076)
重点(18075)
国家社会(17044)
成果(17035)
教育部(16655)
(16623)
(16410)
(16126)
人文(15924)
创新(15586)
期刊
(60869)
经济(60869)
研究(37523)
中国(24124)
(20501)
(20125)
学报(19779)
科学(18721)
管理(17310)
大学(15547)
(15153)
金融(15153)
学学(14847)
农业(13358)
财经(12112)
(10441)
经济研究(9891)
技术(9221)
教育(9111)
业经(8825)
问题(8279)
(7372)
技术经济(6703)
(6493)
统计(6213)
理论(6097)
世界(6040)
(5664)
国际(5654)
(5510)
共检索到182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思龙  郭丽虹  
企业的外部融资决策受到固定资产投资市场依赖度的影响,市场依赖度的差异会影响企业资本错配情况,进而改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利用产业外部融资依赖度和市场化指数来构建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市场依赖度,并从微观企业层面研究企业市场依赖度、资本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资本错配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高市场依赖度的国有企业资本错配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更大;非国有企业资本错配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低市场依赖度的非国有企业资本错配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绝对值更大。说明降低非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鹏飞  李俊青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契约依赖度指标衡量企业的专用性投资程度,考察了契约执行效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契约执行效率改善能够更为显著促进契约依赖度较高企业的生产率;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契约执行效率提高对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不具有显著影响;相对于民营企业,随着契约依赖度的增强,契约执行效率提高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不同规模的企业中,随着契约依赖度的提高,契约执行效率改善对小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对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影响较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婧恬  葛鹏  王健  
本文利用全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析了制度环境对不同制度依赖性行业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用契约密集度、产品复杂度和技术密集度等指标来衡量制度依赖性,检验结论表明:市场化、减少行政干预、司法公正与效率、执行合同的时间和成本等制度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对于制度依赖性产业的促进作用更强,这一结论是相当稳健的。本文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在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制度依赖性较高的行业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因而是我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动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婧恬  葛鹏  王健  
本文利用全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析了制度环境对不同制度依赖性行业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用契约密集度、产品复杂度和技术密集度等指标来衡量制度依赖性,检验结论表明:市场化、减少行政干预、司法公正与效率、执行合同的时间和成本等制度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对于制度依赖性产业的促进作用更强,这一结论是相当稳健的。本文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在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制度依赖性较高的行业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因而是我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动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林辉  袁礼  
当前要素错配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但前沿文献更多关注劳动力错配而非资本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构建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的多部门模型,以资本流动系数表征资本错配水平,结合中国1978-2010年八大产业面板数据定量测算资本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资本配置效率整体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为负,源于资本错配引发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突出,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2.6%。同时,资本错配使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形成较大缺口,实际产出仅占潜在产出的70%~89%。这可能由于金融系统的垄断抑制了资本自由流动,进而引致产业间资本出现较大程度的错配,造成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出效率的损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屹山  胡茜  
本文在对投入要素质量进行刻画的基础上构建资源错配模型,得到对全要素生产率更为细致的因素分解,利用中国1996-2012年八大行业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各行业资本和劳动错配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正负作用,并考察了要素质量提升对经济增长的相对影响。我们发现:要素错配变动效应和要素质量提升对经济增长影响重大,其中工业的资本错配变动效应最大,是经济中资本错配变动效应的主要来源;农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劳动错配变动效应最大;相比于资本错配状态的大幅度改善,各行业劳动错配状态仍存在改善空间。因此,继续增强对各投入要素市场的改革力度、进一步降低资本和劳动的流动障碍将会促进要素配置效率和要素质量的提升,进而释放新的增长动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西贝  李海燕  
以创新要素为切入点,构建资源配置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框架,通过计算2010—2020年中国第二产业A股上市公司实物资本、劳动力和创新要素的配置水平与加总TFP,对两者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第二产业要素市场存在明显错配,创新要素配置失衡水平显著高于实物资本和劳动力,且创新要素对实物资本和劳动力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能够有效降低两者的扭曲程度。要素配置水平和TFP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产业发展初期能够通过对要素的偏向性配置提升TFP水平,但长期持续的资源配置扭曲则会抑制TFP的增长。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三种要素的配置状况在行业、股权性质以及地区层面上均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有效性。故中国应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和市场结构,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林辉  高庆昆  
要素无效配置和过度拥挤已成为许多国家在要素配置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过于关注要素投入和TFP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忽视了不完全市场环境中要素错配引发的经济后果。文献指出,源于制度缺陷、经济非自由化和不完全信息的作用,要素间易发生不同层面的错配而引发技术效率的损失。经验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要素错配引发技术效率损失现象更为突出,在短期内提高TFP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减少要素流动障碍并抑制价格扭曲,消除要素错配的影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晓军  
从要素错配的视角研究经济增长成为当前经济增长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的基本逻辑是既定要素在经济单位之间的配置状况决定着各个单位的全要素生产率,继而决定着经济体的总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影响着经济增长。研究对象包括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错配,研究的方法已经从静态的配置效率损失过渡到动态配置效率。这种全新视角的研究给当前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为增长理论的不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星媛  白俊红  
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从生产要素动态流动的视角,分析了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影响资源配置,进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大陆分省区面板数据,运用多种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有助于改善资源的错配,并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采用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不同的生产函数以及要素流动测度方法之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区域间的要素流动,通过效率机制和价格机制,促进了资源错配的改善。本文结论为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改善资源错配,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李淑云  杨俊  
要素错配是中国经济转型阶段的重要特征,企业在要素错配下的行为选择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可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要素错配纳入企业存续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框架,发现企业存续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并通过反事实模拟得出要素错配平均意义上延长了企业达到其TFP峰值时间约0.75年的结论;进而考察了要素错配对企业存续的影响,发现要素错配总体而言延长了企业的存续时间,且相比高效率企业,要素错配更倾向于延长低效率企业的存续时间,这是其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回归验证了这一假设。本文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要素市场化进程、改善企业生存环境以及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鹏毅  杨胜刚  袁礼  
本文以"沪港通"的实施作为资本市场开放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沪港通的实施有助于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运用倾向得分匹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沪港通提升企业全要生产率的核心机制是增加股价特质信息含量,而非提高股价信息传递效率。而蕴含在股价波动中的特质信息含量增加,不仅能够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矫正股票的错误定价,还可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最终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检验发现,沪港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在风险承担能力强、成长性高和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对于促进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有序开放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丽  盖国凤  
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是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发展的负向影响学术界仍然有争议,同时从全要素生产率维度分析"资源诅咒"的既有研究较少。本文以2003—2017年中国44个煤炭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验证了煤炭产业依赖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存在有条件"资源诅咒"现象,二者之间呈倒U型关系,并分析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中国煤炭城市存在"荷兰病"效应;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投入有利于缓解"资源诅咒"现状,是"资源诅咒"出现的条件变量。煤炭产业依赖对技术创新投入和金融业有挤出效应,享受资源红利的人力资本投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是由于人力资本结构性流失导致,反而加深了"资源诅咒"程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景维民  宫东真  
我国进入新时代,技术创新质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考虑到目前政府治理转型推进和国外技术限制趋紧,分析了技术创新质量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中政府治理转型和对外技术依赖程度的调节作用。运用上市公司2000—2018年数据,发现随着技术创新数量的增加,技术创新质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治理转型程度越高,技术创新质量越能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外技术依赖程度越低,技术创新质量越能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利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依旧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技术硬件与设备、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且其技术创新质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较大,亟需技术创新质量的增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邓涛涛  刘璧如  马木兰  
"旅游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假说"(TLGH)在强调旅游业对地区"经济提速"的同时,较少关注其对"经济提质"的影响,同时也忽略了旅游经济依赖面临的潜在风险。本文使用2002年—2014年城市层面数据,根据城市规模与旅游产业依赖度两个维度,从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筛选出30个经济对旅游业产生较高依赖的城市作为研究样本。本文借鉴"资源诅咒"理论分析框架,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从经济增长质量的角度研究了旅游业"资源诅咒"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小型旅游依赖型城市中,旅游产业依赖度与城市TFP增长表现出明显的N型曲线关系,即旅游产业依赖可能会对城市TFP增长产生先促进、后抑制、再促进的效应。(2)旅游产业依赖会通过制造业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这两个因素对TFP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其中,"荷兰病"效应是旅游业产生"资源诅咒"效应的重要原因,而提高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是规避旅游业"资源诅咒"效应的关键因素。本文认为今后应加大对旅游与经济深层次作用机制的分析,研究重点要从"能否促进"向"如何促进"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