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0)
- 2023(15290)
- 2022(12760)
- 2021(11828)
- 2020(10203)
- 2019(23617)
- 2018(22979)
- 2017(45373)
- 2016(23795)
- 2015(26599)
- 2014(26344)
- 2013(25996)
- 2012(23698)
- 2011(20953)
- 2010(20865)
- 2009(19896)
- 2008(19185)
- 2007(16999)
- 2006(14351)
- 2005(13099)
- 学科
- 济(97276)
- 经济(97172)
- 业(72247)
- 管理(70085)
- 企(59639)
- 企业(59639)
- 方法(49891)
- 数学(45060)
- 数学方法(44593)
- 财(32015)
- 融(30581)
- 金融(30578)
- 中国(30198)
- 银(29132)
- 银行(29108)
- 行(27908)
- 农(24990)
- 制(23277)
- 贸(23250)
- 贸易(23236)
- 易(22742)
- 务(21872)
- 财务(21821)
- 财务管理(21774)
- 业经(20945)
- 企业财务(20803)
- 地方(18381)
- 农业(16319)
- 学(15999)
- 理论(14765)
- 机构
- 学院(331136)
- 大学(331077)
- 济(144504)
- 经济(141767)
- 管理(133334)
- 理学(114732)
- 理学院(113682)
- 管理学(111852)
- 管理学院(111258)
- 研究(102759)
- 中国(90298)
- 财(71853)
- 京(66753)
- 科学(58101)
- 财经(57429)
- 经(52320)
- 中心(52271)
- 农(49783)
- 所(49660)
- 江(48074)
- 经济学(46654)
- 业大(45209)
- 研究所(44559)
- 财经大学(43274)
- 经济学院(42616)
- 北京(41531)
- 农业(39081)
- 州(38691)
- 范(37537)
- 师范(37138)
- 基金
- 项目(220894)
- 科学(175616)
- 基金(164724)
- 研究(160845)
- 家(141510)
- 国家(140386)
- 科学基金(123070)
- 社会(105336)
- 社会科(100248)
- 社会科学(100220)
- 基金项目(87168)
- 省(84639)
- 自然(79586)
- 自然科(77863)
- 自然科学(77838)
- 自然科学基金(76488)
- 教育(74346)
- 划(70927)
- 资助(68382)
- 编号(64291)
- 成果(50678)
- 部(50465)
- 重点(49129)
- 创(46775)
- 发(46150)
- 国家社会(44457)
- 教育部(44410)
- 创新(43770)
- 人文(43491)
- 科研(43489)
- 期刊
- 济(147792)
- 经济(147792)
- 研究(97575)
- 中国(59385)
- 财(58546)
- 融(52582)
- 金融(52582)
- 管理(47329)
- 学报(46188)
- 农(43717)
- 科学(42994)
- 大学(36105)
- 学学(34475)
- 财经(29149)
- 农业(28263)
- 技术(28067)
- 经济研究(24998)
- 经(24818)
- 教育(24542)
- 业经(23635)
- 问题(19678)
- 贸(18516)
- 理论(18045)
- 统计(17458)
- 技术经济(16756)
- 财会(16395)
- 实践(16239)
- 践(16239)
- 策(15904)
- 国际(15867)
共检索到489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史永东 丁伟 袁绍锋
评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进程中的风险溢出效应,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本文基于Copula理论研究了2002~2009年间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其状态转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联动效应总体不显著;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统一步伐的加快,投资者可以通过跨市场套利交易来优化资源配置,使得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表现为"跷跷板"效应;相对分割的债券市场避免了极端条件下系统性风险的相互传染,使得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尾部相关性独立,客观上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学彬 曾裕峰
本文以中美股票指数和债券指数(包括总债券、国债和企业债)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多元多分位数CAViAR(即MVMQ-CAViAR)模型研究了中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在不同市态下(包括牛市、熊市和震荡)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并使用分位数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市场冲击对不同市场尾部风险的动态影响过程。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和债券在早期的牛市和熊市中不存在显著的尾部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分割的债券市场隔离了股票市场的风险传染,但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股票和债券的极端风险传导效应在近年来得到加强;而美国股票和债券的互联互通程度相对较高,二者的尾部风险溢出关系随着债券的信用等级不同呈现出明显分化,其中企业债与股票始终保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秋灵 马丽
本文采用2006年11月至2011年2月沪深300指数与中国债券总指数对数收益率的日度数据,基于股票市场牛市、熊市、反弹、震荡等行情,分别运用BEKK-MGARCH模型分析了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波动均具有显著的ARCH效应,不同行情下,两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当股票市场处于牛市或熊市行情时,只存在股票市场向债券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当股票市场处于反弹行情时,两市场之间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当股票市场处于震荡行情时,两市场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债券市场 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茵田 文志瑛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变量之间的溢出效应是近来金融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流动性之间的溢出效应,提供了我国股票和债券市场流动性一体化的证据。研究发现:首先,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流动性之间存在显著领先滞后关系并互为因果关系,符合"flight to liquidity";其次,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两个市场的流动性会产生显著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宏观环境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另一市场的传导而间接的发生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鑫韬 陈徐 黄党波
笔者基于VAR-DCC-MGARCH模型研究了沪市股票指数与国债指数的波动相关性和溢出效应,估计了两个市场的VaR,并通过失败检验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具有很强的时变特征,股票市场对国债市场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秦菽檬 王新宇 罗怡 张乐乐
本文基于贴标绿色债券出现前后的数据,采用多变量多分位数CAViaR方法,研究低碳产业股票市场与绿色债券市场的尾部风险溢出效应,分析市场冲击对风险的影响过程,并对两阶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贴标绿色债券出现前后,低碳产业股市与绿色债券市场间的溢出效应发生了从无到有的转变;贴标绿色债券出现后,两市场间的尾部风险溢出不对称,风险从低碳产业股票市场传导至绿色债券市场;一市场冲击对另一市场尾部风险的动态影响过程也随着贴标绿色债券的出现发生了变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利平
本文基于SJC-Copula模型分析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并以此进一步分析波动溢出效应对债券市场风险规避能力的影响。研究选取2003年3月31日至2009年8月31日中信标普国债指数日数据和上证指数日数据,验证了两市波动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同时发现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增强了债券市场规避风险的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宝臣 赵亮
利用中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数据,研究了两市间流动性溢出效应的非线性动态特征、两市流动性的相关关系以及宏观变量的冲击对两市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股市与债市的流动性之间存在双向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两市场间的流动性溢出效应具有非线性动态特征;宏观变量的变化显著影响两市的流动性且在市场低迷、流动性不足时期影响程度更大;不同状态下的宏观变量冲击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跨市场投资转移。
关键词:
流动性 股票市场 债券市场 溢出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蕾 周小攀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规模不断发展,整体规模已经超过股票市场,在直接融资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债券市场发展壮大,其风险也在持续显现,尤其是刚性兑付打破后,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信用风险呈现出集中爆发的趋势,因此对债券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刻不容缓。本文研究发现包含信用风险的企业债市场外溢效应较强,且远高于国债市场的外溢效应,尤其是2014年以来。建议要将债券市场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加强对债券市场的风险溢出管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志坚 王永娟 陈皎
构建MVMQ-CAViaR模型,结合金融市场内部极端风险事件和外部极端风险事件,考量股票市场与公司债券市场的尾部风险溢出问题。结果表明,在金融市场内部极端风险事件下,股灾期间仅存在股票市场对公司债券市场单向的尾部风险溢出。公司债券违约潮期间,股票市场与公司债券市场之间存在双向不对称的尾部风险溢出,且公司债券市场对股票市场的尾部风险溢出更强。在外部极端风险事件下,仅存在公司债券市场对股票市场单向的尾部风险溢出。当受到市场冲击时,股票市场的反应更强烈,但其恢复速度比公司债券市场更快。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韩鑫韬
本文基于VAR-DCC-MGARCH模型分析了沪市基金指数与股票指数和国债指数的波动相关性和溢出效应,估计了三个市场的VaR,并通过失败检验法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基金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条件相关系数一直呈现正向相关关系;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以及基金市场与国债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具有很强的时变特征,而且走势呈现相似性,但是统计检验显示基金市场与国债市场的相关性不明显。基金市场对自身和股票市场存在显著波动溢出效应,股票市场对国债市场和基金市场存在一定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在给定期望损失概率下,发现基金指数收益率的VaR波动最为剧烈;股票指数收益率的VaR变动风险与均值的比值是最高的;结合剔除其他市场波...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唐勇 李勇杰 朱鹏飞
【目的/意义】当市场面临重大冲击时,虽然不同行业指数在上涨与下挫过程中存在着类似趋势,但依然有着不同的波动特征与溢出特征。【设计/方法】利用GARCHSK模型刻画我国股票市场各行业不同阶矩的波动特征,并通过溢出指数从静态和动态角度测度2004~2018年期间我国股票市场行业间一阶矩、二阶矩和高阶矩风险溢出的强度和方向。【结论/发现】研究表明我国股市各行业指数具有明显的高阶矩波动特征,且各阶矩风险联动效应较强,单个行业的风险容易通过行业间的相互作用扩散到整个市场;当危机发生时,相比收益溢出指数较小的变化幅度,波动溢出指数能够及时对市场冲击做出反应,且高阶矩波动溢出指数能更准确地体现出不同行业的特质以及所受冲击的大小。
关键词:
高阶矩 行业效应 风险溢出 溢出指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立红 吕琦 邹明锦
绿色债券作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其市场的平稳性直接影响各国“脱碳”目标的实现。对于绿色债券风险溢出效应中的均值效应、波动效应以及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可以采用DY、BK溢出指数模型来测度。绿色债券市场与传统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以及新兴产业及市场之间普遍存在风险溢出效应,且具有时变性以及非对称性;此外,极端环境的出现也会导致溢出效应的增强。因此,研究绿色债券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对于进一步促进绿色债券市场与相关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进行相关风险管控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绿色债券 时域 频域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正强
基于衍生品与信用链天然关系的金融市场,其系统性风险的传染必然存在。我国金融行业的分业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系统性风险的传染,但仍存在着风险外溢的现象。文章通过Bootstrap—CoVaR对股票与债券市场之间的风险外溢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控制金融市场风险提供了一种基于量化关系的研究思路与途径,也为其理论与可操作手段提供了进一步的线索与空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袁薇 汪聪聪
本文以2005年7月2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上证综合指数作为样本,并以2007年4月4日(次贷危机)和2015年8月11日("8.11"汇改)为节点,运用基于交叉相关函数CCF的信息溢出检验方法来探讨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信息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存在信息溢出效应,且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率溢出效应;其互动关系体现在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层面上,既包括均值溢出又包括波动率溢出和极端风险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家队”基金与债券信用利差——基于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风险传染的视角
影子银行、金融稳定与风险溢出效应分析
基于VAR-GARCH-BEKK模型的房地产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分析——以金融危机为视角
警惕美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潜在风险
我国股票与债券市场风险传导的时滞分析
中国碳市场与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及机制研究——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
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相关性分析——基于股票投资组合收益率与债券收益率的视角
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协调发展研究——基于联动效应的分析
公司债市场是新常态下证券市场的风险信号标吗?——基于公司债与股票市场间风险溢出的研究
股票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EVT-Copula-CoVaR模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