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61)
2023(19259)
2022(16265)
2021(15349)
2020(12814)
2019(29275)
2018(28940)
2017(54778)
2016(29934)
2015(33472)
2014(33314)
2013(32652)
2012(29702)
2011(26631)
2010(26595)
2009(25060)
2008(24632)
2007(21612)
2006(19327)
2005(17318)
作者
(84539)
(70071)
(69921)
(66385)
(44754)
(33363)
(31780)
(27291)
(26662)
(25068)
(23958)
(23769)
(22431)
(22333)
(21812)
(21321)
(20857)
(20579)
(20270)
(20066)
(17473)
(17249)
(16853)
(16124)
(15695)
(15645)
(15483)
(15473)
(14028)
(13913)
学科
(121624)
经济(121461)
(99783)
管理(94802)
(87957)
企业(87957)
方法(53105)
数学(42444)
数学方法(42024)
(36615)
(35743)
业经(34633)
中国(34117)
(27112)
农业(24709)
(23990)
财务(23914)
财务管理(23881)
(23229)
理论(23195)
(23137)
贸易(23122)
企业财务(22599)
(22493)
技术(21399)
地方(21396)
(21239)
(20703)
(19754)
银行(19711)
机构
学院(422621)
大学(420163)
(174048)
经济(170558)
管理(166851)
研究(143497)
理学(142743)
理学院(141206)
管理学(139067)
管理学院(138273)
中国(112177)
(90422)
科学(85946)
(82506)
(71755)
(68545)
财经(65029)
研究所(64873)
中心(64087)
(62827)
业大(59871)
(59231)
北京(57605)
(55316)
师范(54794)
农业(53680)
经济学(52402)
(51990)
(50329)
财经大学(48116)
基金
项目(279090)
科学(220691)
研究(207923)
基金(203184)
(176353)
国家(174848)
科学基金(150780)
社会(132057)
社会科(125036)
社会科学(125006)
(107709)
基金项目(106985)
自然(96520)
教育(95052)
自然科(94311)
自然科学(94288)
自然科学基金(92633)
(90352)
编号(84659)
资助(83507)
成果(68924)
重点(62057)
(62027)
(59969)
(59401)
课题(58371)
创新(54951)
国家社会(54537)
教育部(53551)
科研(52632)
期刊
(198978)
经济(198978)
研究(129559)
中国(84014)
管理(65439)
(65175)
(63601)
学报(62654)
科学(59991)
教育(48466)
大学(48033)
学学(45094)
农业(43833)
(39958)
金融(39958)
技术(36996)
业经(33948)
财经(32584)
经济研究(31844)
(28144)
问题(25417)
(24890)
技术经济(21260)
(20933)
现代(19669)
世界(19665)
理论(19570)
图书(19374)
商业(19296)
科技(19025)
共检索到638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慧娴  张辉  
经过改革开放35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正朝着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迈进。但发展中存在着的旅游产业市场化发育程度不高、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制度不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不足、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入境旅游增长乏力等问题,因此,中国旅游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宏观背景,在市场与政府关系理论指导下,梳理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得出市场主导下的多主体改革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五个方面对旅游业应发挥的作用进行定位,构建旅游业多主体改革模型,分别对市场、政府、社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玲玲  
从多尺度视角把握中国旅游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对中国旅游产业响应“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全域、区域、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下而上”法、泰尔指数法和ESDA分析法,测度旅游碳排放及强度,并剖析旅游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9年,我国旅游碳排放量由3 714.06万吨增加至19 396.00万吨,东部地区增量最大;旅游碳排放强度由0.47吨/万元降至0.09吨/万元,中部地区降幅最大。高碳排放类型的北京、上海、广东、海南和宁夏的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关系亟须改善。(2)中国旅游碳排放强度在空间上有显著差异,以区域内部差异为主,但同时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2000—2013年,全局空间上表现为西部地区HH集聚和多数省份的LL集聚,2014年起局部空间集聚,以从东部地区向中部、西部地区扩散性LL聚集为特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玲玲  
从多尺度视角把握中国旅游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对中国旅游产业响应“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全域、区域、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下而上”法、泰尔指数法和ESDA分析法,测度旅游碳排放及强度,并剖析旅游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9年,我国旅游碳排放量由3 714.06万吨增加至19 396.00万吨,东部地区增量最大;旅游碳排放强度由0.47吨/万元降至0.09吨/万元,中部地区降幅最大。高碳排放类型的北京、上海、广东、海南和宁夏的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关系亟须改善。(2)中国旅游碳排放强度在空间上有显著差异,以区域内部差异为主,但同时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2000—2013年,全局空间上表现为西部地区HH集聚和多数省份的LL集聚,2014年起局部空间集聚,以从东部地区向中部、西部地区扩散性LL聚集为特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辉  王慧娴  
中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市场规模加速扩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32.62亿,国内居民出游率突破200%,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同时,出境旅游市场大释放,出境旅游人数达9 819万,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然而,入境旅游市场持续下滑,入境旅游人数比上年下降2.5%,过夜游客数下降3.5%,位居世界第四位。2008年金融危机后旅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鲁芳  
试析外汇体制改革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郭鲁芳(杭州商学院旅游管理系)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加快改革开放以及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我国不失时机地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主的、单一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传松  任建兰  
全域旅游是"十三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提升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力量。本文在探讨全域旅游与区域发展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19962015年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旅游业和区域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程度,并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5年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综合指数逐渐上升,且旅游发展与区域发展呈现交错向上发展态势。(2)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耦合等级由低水平耦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述芬  何伦志  韩东  
文化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高回报特点,而文化产业保险既能化解风险又能拓宽融资渠道,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对繁荣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文化产业保险在政府的支持和保险公司的配合下逐步发展起来,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同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也比较大,需要政府、保险公司、文化企业三方主体共同努力来推行文化产业保险,逐步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保险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杰长  徐金海  
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世界旅游市场中的无名一族,成长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国。40年来,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经历了1978—1991年的对外开放和初步改革阶段、1992—2011年的对内开放和加快改革阶段、2012年至今的双向开放和深化改革阶段;40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成就包括市场格局均衡发展,大众旅游时代来临、产业定位不断提升,旅游功能日渐丰富、供给体系逐步健全,出游品质显著提升、管理体制逐渐完善,旅游治理取得突破、旅游竞争力快速提高,国际影响显著增强。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经验包括坚持深化顶层设计,精准定位旅游业属性、坚持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旅游发展道路、坚持以游客满意为导向,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坚持人才强旅,改善旅游教育质量和坚持科技兴旅,提高旅游产业素质。新时代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应紧紧围绕着注重内涵与提高质量,迈向优质旅游发展时代、重视市场与优化结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简政放权与赋能还权,凸显旅游市场主体地位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开启全域旅游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振国  李雪丽  温家洪  
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以1991年、1999年、2007年3个年份为研究时间截面,以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为数据源,运用SPSS和ArcGIS软件,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后发现:30年来,中国旅游业大体上可分为发达区、较发达区、欠发达区和不发达区等4类区;中国旅游业总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空间差异明显,且有拉大的趋势;发达区进一步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较发达区向东北沿海和中南部地区集中,欠发达区向北部地区集中,不发达区向西南地区集中;广东省和北京市旅游业发展最快,一直属于发达区,而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发展最慢,一直为不发达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淑新  何红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业逐渐成为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引发的经济效应备受关注,文章基于尺度视角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微观尺度下的民众效应从旅游发展的收入增加效应、旅游收入差异与收敛效应两个方面展开述评,中观尺度下的区域效应从区域旅游业增加值核算、区域旅游发展经济拉动效应两个方向进行述评,宏观尺度下的国家效应从国家旅游业增加值核算、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检验两个角度进行述评,最后从构建完善的旅游数据收集与统计体系、科学规范旅游经济效应研究过程、创新旅游经济效应研究方法、完善旅游经济效应研究体系四个方面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赞才  邹泉  张苏兰  罗文斌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于业绩视角掌握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格局和态势是认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合理配置旅游产业资源要素和实现旅游业协调高效且高速发展的有力依据。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旅游产业发展业绩指标的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差异化系数赋权、对样本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转化,运用多指标加权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区进行了定量测评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1)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业绩差异明显,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呈现出不均衡分布趋势;(2)旅游竞争力水平大致显现东强西弱的空间分布格局,这种空间态势的分异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差异所导致;(3)根据旅游发展综合业绩可将中国地区旅游竞争力划分为极强、较强、中等、较弱、极弱五个等级。最后结合竞争力分析结果为各省旅游业发展建言献策,来促进中国旅游业长远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郑蝶杭  
随着 WTO 离国人的距离愈来愈近,作为关贸总协定(GATT)一项重要的相关内容──《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成为第三产业无以回避的课题。它势必对我国的旅游业产生深远影响,但总体而言利大于弊。如何平稳过渡?如何接受进入WTO后更加激烈的竞争?本文试就以上问题提出相应观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海瑞  
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谈判正在进行。尽管存在障碍,但每一轮谈判总能前进一步,“复关”是迟早的事,许多部门正在为此而作积极、认真的准备。 “复关”意味着中国经济要同世界经济接轨,中国市场要同国际市场接轨。我领会,也就是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