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9)
2023(8976)
2022(7286)
2021(6832)
2020(5618)
2019(12737)
2018(12213)
2017(23454)
2016(12574)
2015(14335)
2014(14753)
2013(14187)
2012(13277)
2011(12096)
2010(12654)
2009(12513)
2008(11770)
2007(11073)
2006(10140)
2005(9812)
作者
(37046)
(30401)
(30255)
(29042)
(19526)
(14465)
(13886)
(12033)
(11472)
(11181)
(10456)
(10400)
(9925)
(9923)
(9760)
(9591)
(9116)
(8966)
(8744)
(8329)
(8044)
(7652)
(7125)
(7104)
(7018)
(6996)
(6836)
(6761)
(6436)
(6094)
学科
(48101)
经济(48030)
管理(35152)
(34368)
银行(34223)
(33655)
(32682)
(31072)
金融(31065)
(29173)
企业(29173)
(22943)
中国(22671)
方法(18634)
(15602)
数学(15254)
数学方法(15096)
(13401)
制度(13399)
(13373)
(12476)
业务(12261)
业经(12012)
中国金融(11900)
理论(11805)
(11568)
地方(11252)
银行制(10680)
(10164)
财务(10126)
机构
大学(179287)
学院(177358)
(74914)
经济(72990)
管理(64160)
中国(62487)
研究(61639)
理学(52337)
理学院(51803)
管理学(51033)
管理学院(50696)
(42070)
(38676)
(33696)
科学(33057)
银行(32406)
中心(31990)
财经(31957)
(31014)
(30278)
(30184)
(29945)
(28846)
研究所(27368)
(26197)
金融(25751)
(25206)
北京(24920)
经济学(24876)
财经大学(23929)
基金
项目(104964)
科学(81985)
研究(79763)
基金(75832)
(64907)
国家(64274)
科学基金(54964)
社会(50427)
社会科(47796)
社会科学(47784)
(40640)
基金项目(38362)
教育(37148)
(33857)
自然(33600)
编号(32910)
自然科(32874)
自然科学(32860)
资助(32481)
自然科学基金(32291)
成果(29152)
课题(23758)
重点(23739)
(23463)
(22298)
(22020)
(21951)
国家社会(20782)
项目编号(20703)
教育部(20696)
期刊
(88323)
经济(88323)
研究(64117)
(51716)
金融(51716)
中国(43423)
(34231)
(27832)
学报(26884)
管理(25638)
科学(23631)
教育(22644)
大学(20903)
学学(19517)
财经(17978)
农业(15511)
(15364)
技术(14202)
经济研究(13702)
业经(13034)
理论(11551)
问题(11105)
实践(10410)
(10410)
国际(9430)
(9222)
农村(8988)
(8988)
图书(8439)
(8251)
共检索到308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汪勇祥  应展宇  
中国应该建立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还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这是当前金融改革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对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的金融体系演变历史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从金融契约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研究表明,经济力量是推动金融体系演变的内在原因,而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约束、影响着金融体系的具体技术安排;此外一些广义的技术因素,如信息收集技术、处理技术等从外部对金融体系的现实演进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清显  朱铭来  
在货币量化宽松背景下,世界平均M2/GDP比例的持续上升态势引起各国经济学家及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并被深入探讨其与经济运行态势的相互影响。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协整分析及构建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方法,利用66个国家和地区1991~2013年间的数据资料,在科学构建衡量金融体系指标的基础上,从金融体系视角考察不同金融体系结构是否对M2/GDP比例产生影响差异。在运用金融结构活动、规模等不同金融体系测度方法,使用不同计量模型改变统计过程的条件下,实证检验了不同金融体系对M2/GDP比例的影响:越趋向以银行为主导型金融体系国家,越倾向于有高的M2/GDP比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耿同劲  
在渐进改革的初始阶段,为了满足政权存续的效用,国家必然设置并维持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通过国家控制的银行给低效的国有经济提供金融补贴。当国有经济的式微或大规模变革不再对国家政权的生存构成威胁时,国家维持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收益递减,而其成本则由于国有银行的败德行为而加速递增,国家就有激励放弃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将逐步弱化,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则有所增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正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逻辑起点。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青  李涛  
在研究国内外金融结构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两方面特性,对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种金融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业经营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对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更具有防范系统风险的作用,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在监管缺失下更容易发生危机。因此,展开金融业竞争、加强法制、在合理监管体制下促进金融创新和提高金融体系运作效率是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结构的内在要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德权  刘润坤  
依据56个国家或地区2002—2017年的面板数据,基于银行和市场主导型双重视角,考量影响金融体系结构的因素。结果显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与市场(核心是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经济因素对金融体系发展程度具有基础作用,稳定的政策环境和较高的治理水平有助于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和提升市场发展程度,文化因素和法系因素主要通过调节作用影响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发展规模。鉴于此,在金融体系结构优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的作用机制;在增强金融体系韧性方面,重视构建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互促机制,充分发挥文化和法律的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仁和  郑爱明  叶庆忠  
金融机构的变迁最终取决于它们履行的功能。我国多年的金融改革为向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演进创造了条件,商业银行应利用自己的优势,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积极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形成具有混合功能的金融中介,以适应我国金融体系的演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办兴  汪兴隆  
本文对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优劣进行比较的实证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出四种观点及理论支持。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对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两种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因而作者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是有效的,强行将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转变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政策可能是误导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问陶  田晔  
目前 ,我国尚缺乏成熟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因此 ,货币市场基金和其他种类的共同基金暂不能替代银行。从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出发 ,“市场主导型”模式在中国还远未成熟。作者认为 ,我国金融体系的演进方向———金融中介 (银行 )主导型模式是符合实际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白钦先  常海中  
本文首先从量性分析角度通过对近二三十年来法国非金融企业融资结构和美国、英国、德国与日本的比较,发现了其演变趋势和特征,然后结合对企业同银行与金融市场的关系变化的质性研究,展示了法国金融制度从非典型的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演进的趋势和脉络,并试图探索这种正在进行的渐进式金融制度变迁的原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楚男   李向国   朱成家   李艳萍  
发展资金市场就必然伴随着金融契约关系的萌发和生长.目前,我国出现了借款合同运行的低违约率与资金市场发育的次水平相行并悖.借款合同约束力处于一种三维混合约束状态,银、企行为定势与借款合同纠纷的法律需求发生扭曲.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玲慧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金融结构发展历程有着惊人的一致 :即金融结构都是由间接融资在金融发展初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发展到后来的直接融资占相当比重。并且 ,伴随金融结构这一演变历程的是这些国家普遍的经济增长 ,这似乎表明了这一过程一定隐含着某种经济效率的因素。本文即试图对此进行揭示 ,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对我国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许荣  
理论研究中,根据金融体系内部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所占份额和作用大小,可以把各国金融体系划分为“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类型。从理论分析角度看,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难分优劣。但是,从全球金融发展的历程看,各国都出现了明显的金融市场化趋势,也即金融市场在各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①。从经济危机发生的史实看,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主要危机事件是银行倒闭,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主要危机事件是由资产价格波动引发的金融危机。如果我们把金融市场相对于银行体系的份额上升看作是金融体系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变迁的活,则金融体系变迁是否意味着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清华  
金融体系通常由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两个部分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将居民的储蓄转化为对企业的投资。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金融体系在结构上有两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有相对下降的趋势 ;二是资本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对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 ,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资本市场中心论和银行中心论。笔者提出了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协同发展的政策主张 ,并就如何实现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发表了看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宝玲  
在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之下,以强势国家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正逐渐变化,对国际金融安全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带来深远影响,我国的和平崛起进程与国际金融安全机制构建也具有密切关联。本文通过分析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强势国家主导的现状与国际金融安全机制构建的关系,从我国自身情况出发,以"中美贸易冲突"等为切入点,分析目前强权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对国际金融安全机制构建的影响,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构建国际金融安全机制中的重要地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宗华  
不同金融体系在流动性提供、事后监督、解决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和为新技术融资等方面各有优劣。一国金融体系改革(设计)的重点不是简单地发展银行类金融中介或金融市场,而是综合两者的优势,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信息的生产和交流,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