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194)
2023(23300)
2022(19550)
2021(18076)
2020(15242)
2019(34666)
2018(34191)
2017(65529)
2016(35651)
2015(40034)
2014(39907)
2013(39397)
2012(36138)
2011(32531)
2010(33079)
2009(30682)
2008(30366)
2007(27343)
2006(24501)
2005(22213)
作者
(103585)
(86242)
(85550)
(81754)
(55117)
(41176)
(38902)
(33663)
(32952)
(31061)
(29409)
(29301)
(27765)
(27657)
(26678)
(26447)
(25547)
(25005)
(24924)
(24884)
(21760)
(21362)
(21071)
(19924)
(19432)
(19272)
(19203)
(18906)
(17475)
(16983)
学科
(162661)
经济(162492)
(112932)
管理(110995)
(97409)
企业(97409)
方法(67792)
数学(56196)
数学方法(55385)
(42652)
中国(42651)
(40455)
业经(40240)
地方(34275)
(32322)
农业(29392)
(29060)
理论(27998)
(27066)
财务(26967)
财务管理(26913)
(26288)
贸易(26267)
企业财务(25534)
(25359)
(25163)
技术(25045)
环境(24027)
(23540)
银行(23488)
机构
学院(513181)
大学(511349)
(212269)
经济(207811)
管理(201027)
研究(174214)
理学(171896)
理学院(169968)
管理学(166794)
管理学院(165852)
中国(134481)
(110980)
科学(105956)
(98486)
(87814)
(82767)
研究所(79242)
中心(78988)
(78498)
财经(77748)
业大(74070)
北京(70966)
(70556)
(67275)
师范(66629)
经济学(64066)
农业(63792)
(63696)
(63100)
财经大学(57400)
基金
项目(336921)
科学(265671)
研究(246406)
基金(244163)
(212691)
国家(210882)
科学基金(181999)
社会(155982)
社会科(147792)
社会科学(147756)
(131377)
基金项目(127935)
自然(118151)
自然科(115433)
自然科学(115407)
教育(113938)
自然科学基金(113354)
(109993)
资助(102228)
编号(100124)
成果(80885)
重点(75517)
(73753)
(73602)
(70098)
课题(69435)
创新(65101)
国家社会(64330)
科研(64002)
教育部(63598)
期刊
(244844)
经济(244844)
研究(154240)
中国(103306)
管理(80025)
(77985)
学报(77879)
(74904)
科学(73826)
大学(60487)
教育(57503)
学学(56915)
农业(50788)
(48970)
金融(48970)
技术(48739)
业经(40445)
财经(39248)
经济研究(38812)
(33835)
问题(31403)
(28775)
技术经济(27384)
统计(25763)
图书(25144)
(24026)
(23595)
商业(23588)
科技(23506)
现代(23458)
共检索到783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平  王维薇  张俊飚  
文章利用林业统计资料,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2003~2012年生态旅游产业技术效率的时间和区域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以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场容量、从业人员和建设投入均实现快速增长;生态旅游服务业在林业经济内部有着较强的规模效应;生态旅游业技术进步年增长率为1.1%,但中国整体和区域层面上生态旅游开发技术效率仍徘徊于较低水平上;区域层面上生态旅游业的技术效率差异呈现出中西部高于东部地区的情形,区域间东部地区技术效率先降后升,中西部地区省际差异总体表现为不断增高的态势;专业化水平、规模经济是影响生态旅游服务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但相关资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杰龙  幸绣程  王立群  
根据2004—2014年中国森林公园要素投入的特点,构建CD函数;采用面板回归法验证劳动、土地和资本对全国及各地区旅游收入结构的影响水平;利用要素贡献率分别计算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水平。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分别能够促进旅游总收入增加2.14、0.93和0.21个单位;土地和资本是影响门票收入的主要因素,劳动力和土地是影响食宿收入的主要因素,资本是影响娱乐收入的重要因素,而其他收入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地要素;2004—2014年,中国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增长68.80%依赖土地要素投入,31.20%依赖劳动要素投入,资本和以技术为代表的其他要素分别贡献3.10%和-3.10%;东、中、西3个地区的要素贡献率存在明显差异,区域间不合理的要素贡献率使得中国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差距格局"初步形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平  王维薇  张俊飚  
借助于林业统计资料,利用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03-2012年我国林业旅游资源开发绩效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林业旅游资源开发技术效率增长态势良好,年均增长率为5.8%,但年度间则呈现较强的波动性且部分年份效率值偏低;从区域角度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林业旅游资源开发FtP技术效率均实现了增长,且各区域tFP指数增长较快的关键因素仍在于技术进步,且东部省份tFP指数增长显著低于中部和西部省份;从各省市区具体情况看,我国近1/3的省份林业旅游资源开发效率存在下降的情形,其余省份技术效率呈现正增长,但差异较大;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来看,仍有15个省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勇  
文章基于旅游产业的特点,借助2000-2009年间的有关旅游统计数据,构建了衡量旅游业聚集密度和多样化的指标,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聚集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结果发现,旅游业聚集密度的提升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一分析结论验证了集聚经济效应的存在,也为解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理论视角。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朝望  赵思媛  
文章运用SWOT定量分析法综合考虑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因素,通过分析发现: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机遇明显,同时也存在较多限制和挑战。因此提出了合理规划、改革体制、保护资源、完善设备、引进人才以及加强宣传等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以期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实现森林公园综合效益最大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朝望  赵思媛  
文章运用SWOT定量分析法综合考虑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因素,通过分析发现: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机遇明显,同时也存在较多限制和挑战。因此提出了合理规划、改革体制、保护资源、完善设备、引进人才以及加强宣传等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以期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实现森林公园综合效益最大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孙兆明  孙丰胜  
山东省森林公园旅游业起步较早,发展迅速,成为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总体仍处于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发展阶段。人均旅游消费、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收入偏低,投入不足,在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供给、旅游企业能力、产业发展机制、旅游配套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制约,产业综合素质、产出效率偏低,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森林公园旅游业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系统经济发展模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转变旅游开发理念,丰富旅游产品内涵,优化旅游业态结构,整合森林公园内外资源和要素,促进多部门、多产业的协同耦合,创新产业发展机制,提升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兴国  王建军  
森林公园与生态旅游□王兴国王建军在众多的旅游活动中,生态旅游蒸蒸日上,已成为发展较快、最有生命力的旅游形式。什么是生态旅游?关于这一概念的界定是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依据。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赞同以简炼的文字界定,即: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国华  
以福建省九龙谷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战略选择为目标层,以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为准则层,以旅游区位优势明显、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客源市场前景广阔、开发程度较低等13个因素为指标层,运用SWOTAHP分析方法,确定因子权重并将定性指标量化,构建战略四边形,确定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为WO,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国华  
以福建省九龙谷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战略选择为目标层,以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为准则层,以旅游区位优势明显、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客源市场前景广阔、开发程度较低等13个因素为指标层,运用SWOTAHP分析方法,确定因子权重并将定性指标量化,构建战略四边形,确定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为WO,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自强  周伟  
交通基础设施既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六要素”的一部分。通过文献梳理,在探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199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的互动关系假说。结果表明,1)总体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表现为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反方向的促进作用较弱。2)分森林公园类型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仅分别与中资源比较优势区和资源利用不足型地区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存在显著互动关系。3)分交通基础设施看,仅有公路交通建设与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存在显著正向的互动关系;1998—2007年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反向影响不显著。4)不同交通基础设施与不同森林公园类型的交叉组合看,铁路交通建设仅在森林公园的高资源比较优势区对旅游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路交通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等级公路交通建设的影响更大。对此,需要因地制宜地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森林公园旅游业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自强  周伟  
交通基础设施既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六要素"的一部分。通过文献梳理,在探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199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的互动关系假说。结果表明,1)总体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表现为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反方向的促进作用较弱。2)分森林公园类型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仅分别与中资源比较优势区和资源利用不足型地区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存在显著互动关系。3)分交通基础设施看,仅有公路交通建设与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存在显著正向的互动关系;1998—2007年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反向影响不显著。4)不同交通基础设施与不同森林公园类型的交叉组合看,铁路交通建设仅在森林公园的高资源比较优势区对旅游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路交通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等级公路交通建设的影响更大。对此,需要因地制宜地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森林公园旅游业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宇佳  刘笑冰  
文章以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森林公园——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基于SWOT-AHP模型分析其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通过分析发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优势和机遇是巨大的,但是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和挑战,因此,采取实力型战略,立足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优化开发模式、建设生态文明理念是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策略要求,以期实现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及效益综合性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柯水发  潘晨光  潘家华  郑艳  张莹  
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森林公园旅游业是中国森林旅游业的主体。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国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状况,并基于林业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中国森林公园旅游业发展及直接就业效应,进而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森林公园旅游业的间接就业效应进行了测算,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就业效应可观。测算数据显示,2011-2020年森林公园旅游业的总体就业量为512.1万人,其中直接和间接就业量分别为238.5万人和273.6万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