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99)
2023(3202)
2022(2725)
2021(2712)
2020(2136)
2019(5000)
2018(4563)
2017(9484)
2016(4888)
2015(5437)
2014(5504)
2013(5365)
2012(5015)
2011(4578)
2010(4604)
2009(4471)
2008(4367)
2007(4365)
2006(3945)
2005(3464)
作者
(13160)
(10889)
(10634)
(10308)
(6960)
(5165)
(5032)
(4225)
(4128)
(3983)
(3754)
(3682)
(3503)
(3412)
(3328)
(3306)
(3257)
(3183)
(3121)
(2872)
(2599)
(2595)
(2589)
(2457)
(2451)
(2429)
(2420)
(2295)
(2192)
(2142)
学科
(22931)
经济(22791)
管理(15783)
(12763)
(11703)
企业(11703)
方法(10595)
(7669)
数学(7564)
数学方法(7542)
中国(7292)
(6385)
(6315)
国家(6180)
业经(5879)
(5287)
理论(5098)
(4894)
(4300)
金融(4298)
财政(4296)
工作(3966)
社会(3925)
地方(3847)
(3708)
(3656)
银行(3656)
市场(3652)
(3604)
(3564)
机构
大学(74000)
学院(71639)
(33969)
经济(33321)
管理(29861)
理学(25330)
理学院(25091)
管理学(24877)
管理学院(24715)
研究(24428)
中国(20021)
(19504)
(15203)
财经(14735)
(13446)
(11515)
中心(11368)
经济学(11350)
科学(11271)
财经大学(11081)
(10560)
经济学院(10113)
研究所(9798)
北京(9774)
(8767)
师范(8731)
(8288)
(8222)
社会(8207)
(8174)
基金
项目(43730)
科学(35943)
基金(34227)
研究(34188)
(28424)
国家(28166)
社会(25684)
科学基金(25114)
社会科(23095)
社会科学(23081)
基金项目(17682)
教育(15437)
(14978)
自然(14563)
自然科(14298)
自然科学(14297)
自然科学基金(14086)
资助(13857)
编号(13459)
(12760)
成果(12006)
(10999)
国家社会(10503)
教育部(10158)
(9663)
人文(9602)
(9373)
重点(9287)
社科(8984)
大学(8966)
期刊
(40786)
经济(40786)
研究(26007)
(16326)
中国(16282)
管理(11658)
(10057)
金融(10057)
科学(9170)
财经(8761)
学报(8591)
(7881)
(7517)
大学(7491)
学学(6981)
经济研究(6871)
教育(6783)
业经(5682)
问题(5127)
农业(4834)
技术(4555)
理论(4219)
(4122)
世界(3820)
经济管理(3761)
社会(3703)
实践(3572)
(3572)
改革(3541)
(3541)
共检索到116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雪琳  
政府角色为什么能发生变化?这是本文致力探讨的问题。本文运用卡尔·波兰尼的市场与社会双向互动理论,从市场与社会两方面构建政府角色变迁的运动模型,市场与社会的博弈运动推动了政府的角色变迁。当市场和社会均具有活力的时候,这时的政府是中立的政府;当社会的力量强大到让"市场"感到窒息时,这时的政府就是扶市场之政府;在政府的扶持下,市场很快强大起来;当市场"强大"到似乎要"挣脱"社会的控制,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时,这时的政府就是助社会之政府。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角色就是不停地在中立政府、扶市场之政府、助社会之政府间转换。理想政府的角色变迁应受限于市场与社会双向博弈运动的张力之中,我们要过上和美生活,市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雁琳  
综观英国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政府和市场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一旦市场失灵,政府就进行干预;政府干预出现问题,就又求助于市场,但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博弈始终未能实现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鉴于此,应该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为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提供制度激励,从而建立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模式,实现技能供需的平衡。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肖海燕  
政府行为变迁对教育发展路向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波兰尼的市场与社会双向互动理论框架,论文以政府行为变迁影响教育发展路向的历程构建了政府行为机理。研究表明,社会"反向运动"中教育事业面临发展效果不理想、发展过程充满探索与跌撞、改革速度迟缓、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困境。改变政府行为选择的主导逻辑、坚定行为原则的稳定和可预期、提高行为技术与治理能力等面向未来的政府行为优化技术,能够为教育发展指明路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晴辉  
金融结构变迁的动因可归结为市场诱致和政府推动。市场诱致金融结构变迁是因为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响应、金融企业追逐利润的本性和竞争淘汰机制的存在,政府推动是因实现"追赶战略"和克服"市场失灵"而介入金融结构变迁。从微观角度看,市场力量诱致金融结构变迁通过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的选择得以实现,金融产品之间的马歇尔需求交叉弹性决定了金融结构变迁的强度;政府力量通过制度结构变迁对单个金融企业的激励和抑制效应推动金融结构变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守坤  常云昆  
我国现行水资源使用制度的不完善致使水资源的利用矛盾重重,面临的是一种“内卷”问题,这要求我们探索建立一种新的水权制度。水权是用水主体依法取得的基于消费性用途的配水量权,针对该水权概念,水价只是水产品价格中的资源水价。水权制度本身的型构是一个缓慢地演进、发育和成型的过程,而并非只是一个国家简单设立、界定和实施的短期过程。所以,政府的行为须谨慎。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春霞  许金叶  许文兴  蔡剑辉  魏远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永海  
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是政府为广大林农谋求根本利益的表现方式,是政府整体发展战略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作为制度变迁的不同主体,政府与林农的目标函数是一致的。政府是林权制度改革条件的提供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典型的以行政手段推动的制度变迁过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章华丽  陆素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农民工培训政策中的政府角色也在发生转变,从"唯一供给者"到"主体型供给者"再到"主导型供给者"。未来农民工培训政策中的政府角色将在不断调整过程中来达到劳动力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显未  
在制度变迁进程中,当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变迁主体的身份出现并采取行动时,其角色定位和行为方式具有多种形式,当具体的制度约束条件发生变化时,地方政府的角色也会产生演变,这些影响地方政府目标函数的变量主要包括经济利益、行政权力、意识形态等方面。中国制度变迁的特殊性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角色演变,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为界限来考察中国制度变迁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演变,可以分析出地方政府角色在三个时期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滕世华  
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既对国家主权和政府有效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政府改革提供了良好机遇和有益思路。以治理与善治思想为指导,以公民社会成长为依托,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为前提,转变政府职能和行为方式,让市场——国家(政府)——公民社会三者在各自的作用范围内发挥作用,既是政府改革以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需要,也是实现全球治理所必需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生兆欣  
伴随《初等与中等教育法》(ESEA)40多年的发展,美国联邦政府在基础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三次较为明显的转变。第一次转变以《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的签署为标志,从此前的"局外人"转向"资源提供者";第二次转变以1988年和1994年的重新授权为标志,由"资源提供者"转向"标准倡导者";第三次转变以2002年的重新授权为标志,由"标准倡导者"转向"问责要求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庆霞  
卫生体制是卫生服务供给的制度化,是界定政府在卫生中角色的前提。经验结果显示,OECD国家政府的融资和监管角色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强,且存在趋同和共同的趋势,而在服务提供功能上却存在弱化的趋势,尽管没有趋同。体制缺陷和政策学习是促成政府角色变迁的客观和主观条件,前者决定变迁的必要性,后者决定变迁机制,如变迁的内容、时间和速度。文章的初步结论是对于我国卫生体制及其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不无裨益。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卢乃桂  张永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旨在重构政府、高校以及学生之间关系的改革。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市场力量的影响。与此同时,传统的国家和高等教育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拟将这一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变化放在一个更宏观的大时代背景,即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其成因,并描述在此新背景下,政府对于高等教育所扮演的新的角色是什么,政府角色转变背后的实质又是什么。最后,本文选择了几个较为典型的国家,分析了在这种类似实质背后各国政府角色变迁的个性化特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国磊  张新文  马丽  
以政府动员为主的传统农村环境治理方式已难以调和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弱支持的公共参与、即时性的政策执行、跟踪性的媒体宣传、定期的干部下村、以及不定期的宣讲教育已成为被动性政府动员的主要特征。动员主体单一、动员方式简化和社会自觉不足等因素导致政府动员陷入政策执行地方化、可持续性弱化和政令信息扭曲等困境。因此,基层政府应通过差序治理与协同共治、督查问责与购买服务、社会自觉与培育主体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政社互动格局的构建,进而规避政府动员失灵的困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国磊  张新文  马丽  
以政府动员为主的传统农村环境治理方式已难以调和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弱支持的公共参与、即时性的政策执行、跟踪性的媒体宣传、定期的干部下村、以及不定期的宣讲教育已成为被动性政府动员的主要特征。动员主体单一、动员方式简化和社会自觉不足等因素导致政府动员陷入政策执行地方化、可持续性弱化和政令信息扭曲等困境。因此,基层政府应通过差序治理与协同共治、督查问责与购买服务、社会自觉与培育主体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政社互动格局的构建,进而规避政府动员失灵的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