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26)
2023(16367)
2022(13334)
2021(12260)
2020(10419)
2019(23256)
2018(22885)
2017(43581)
2016(23624)
2015(26212)
2014(25947)
2013(25080)
2012(22549)
2011(20015)
2010(19720)
2009(18086)
2008(17242)
2007(15231)
2006(13193)
2005(11708)
作者
(67845)
(56652)
(56369)
(53760)
(35791)
(27240)
(25565)
(22137)
(21855)
(19949)
(19212)
(19103)
(18195)
(17696)
(17658)
(17508)
(16924)
(16865)
(16443)
(16346)
(13935)
(13906)
(13887)
(13085)
(12936)
(12576)
(12467)
(12394)
(11453)
(11183)
学科
(92744)
经济(92634)
管理(67107)
(63070)
(50905)
企业(50905)
方法(42523)
数学(37766)
数学方法(37259)
(26772)
中国(26733)
(24439)
业经(20898)
(19567)
(19392)
(17794)
贸易(17782)
农业(17476)
(17282)
地方(16781)
(15762)
银行(15699)
(15257)
金融(15250)
(14990)
(14810)
财务(14745)
理论(14719)
财务管理(14715)
(14516)
机构
大学(325518)
学院(324298)
(132193)
经济(129628)
管理(125033)
研究(108945)
理学(108203)
理学院(107097)
管理学(104947)
管理学院(104380)
中国(83466)
(67742)
科学(67098)
(61486)
(60816)
(54359)
业大(52432)
中心(51589)
研究所(49533)
(49279)
财经(49125)
农业(47997)
(44792)
北京(41653)
(40918)
经济学(40888)
师范(40317)
(39899)
(38464)
经济学院(36948)
基金
项目(226431)
科学(178452)
基金(166480)
研究(159414)
(147899)
国家(146731)
科学基金(125837)
社会(103161)
社会科(97884)
社会科学(97860)
(88499)
基金项目(87527)
自然(83153)
自然科(81375)
自然科学(81347)
自然科学基金(79897)
(74855)
教育(74246)
资助(67281)
编号(62319)
重点(51284)
(49525)
成果(49264)
(47711)
(47460)
创新(44454)
科研(44276)
国家社会(43829)
课题(43386)
计划(42467)
期刊
(140906)
经济(140906)
研究(92098)
中国(64509)
学报(58119)
(54547)
科学(50453)
(48287)
管理(47302)
大学(44076)
学学(41645)
农业(36043)
教育(34354)
(31808)
金融(31808)
技术(28252)
财经(24594)
业经(23983)
经济研究(23480)
(21197)
(19468)
问题(18833)
(17150)
统计(15366)
科技(15289)
业大(15216)
商业(15194)
(15194)
技术经济(14996)
理论(14888)
共检索到479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赜琳  秦淑悦  
文章利用1997~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消费升级的"量"与"质"两个维度,实证研究市场一体化对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1)市场一体化与居民消费升级总体呈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关系,2012年之后市场一体化对居民消费升级由抑制作用转向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农村居民消费、高收入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消费升级影响更为明显。(2)产品多样性、产需匹配度和产品质量升级能够有效调节市场一体化对消费水平提升的影响,产品多样性也能调节市场一体化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只有当产需匹配度较低、产品质量升级幅度较大时,市场一体化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才显著。(3)互联网发展强化了市场一体化对消费水平的先抑制后促进作用,并导致其对消费结构升级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究其原因在于互联网与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品融合程度较低,无法满足当前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品质需求和个性化需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  詹韵秋  
文章基于我国1989-201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VEC模型,分别站在质与量的双重视角,对消费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效应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会对我国就业产生显著的影响,消费升级会对就业数量产生轻微的不利影响,但是有助于我国就业质量的改善;产业结构的优化会对就业数量的增加和就业质量的改善都产生积极的影响,且对就业质量改善的影响力度是对就业数量增加的5.93倍。基于此,从构建多层次的就业协同推进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角度提出对就业规模扩大特别是就业质量改善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贾军  
本文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核心技术创新战略逻辑演变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分析了市场一体化与制度合规性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核心技术创新战略的影响机理。之后,以2014-2021年中国沪深A股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度合规性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市场一体化与企业核心技术创新两者间存在U型关系;制度合规性与市场一体化在促进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存在交叉效应,即两者形成合力才能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实施核心技术创新战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永亮  刘德学  刘钜强  
本文利用中国1995—2008期间主要年份的30个制造业行业样本数据,经测算发现无论最终品还是中间品市场获得在我国中西部呈现出阶梯型递减形态,且地区差距并没有收敛趋势,这与我国地区工资差异化保持一致;实证考察还发现多个类型市场获得都较具说服力地促进了工资率的提升,而市场自由化有利于强化核心区向外围区的扩散力,并与机会均等化政策一致地促进了东部沿海核心区和外围区市场获得的空间均衡化,并缩减了工资率的区域差距,因而"十二五"期间我国更需要注重机会平等的"包容性增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俐雯   张露   张俊飚  
伴随我国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的快速推进,旨在赋能小农户的农业服务也呈现出明显信息化趋势。本文利用湖北省966家水稻种植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和扩展回归模型,分析农业服务信息化对农户生产效率的改善现象,探讨在区分服务环节和服务对象后,农业服务信息化对农户生产效率影响的差异问题。结果表明:农户通过信息化的服务方式获取农业信息的比例仅为34.06%,可能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造成的信息素养薄弱有关;已获取农户的平均生产效率为0.845,高出未获取农户0.029。农业服务信息化对提升农户生产效率有积极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来改善农户生产效率;不同环节农业服务信息化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产前、产中和产后;农业服务信息化对非精英群体生产效率的提升效果优于精英群体。据此,应加强农业服务信息化的建设,重视产前农业服务信息化的推广,以带动小农经营效率改进和促进村域信息公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庆梅   胡青   刘海云  
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引擎作用。本文从产业升级视角深入分析了市场一体化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00-2021年省际数据,采用GMM模型量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市场一体化显著促进各地消费升级,且其作用在2008年后显著增强;二是地区间存在异质性。分经济圈来看,环渤海、泛珠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对消费升级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长三角地区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从开放程度来看,沿海地区影响不显著,内陆地区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三是验证了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并比较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大,另外传导作用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其调节效应逐渐递增。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晓琴  朱志豪  
流通一体化是打破市场分割、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与面板交互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消费品市场中流通一体化、市场分割与消费升级的关系。研究表明:市场分割促进了本地区消费升级“量”的提升,弱化了“质”的改善;对周边地区消费升级的“量”和“质”存在抑制作用;市场分割对消费升级存在负向直接溢出,对“量”的负向间接溢出效应更明显;流通一体化在市场分割抑制居民消费升级中存在回调机制,对消费升级“量”的正向回调大于“质”。最后,提出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促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凤萍  
城乡消费品市场一体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方法,推动网络零售市场及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是我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本文在结合城乡一体化理论和居民消费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2005-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构建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网络零售发展对消费品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网络零售市场的发展降低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降低了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差别,促进了城乡消费品市场一体化进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澈元  
传统一体化理论基于对一体化行为主体的"主权国家"规定,将经济一体化自然归属于国际经济学,国内一些学者根据对一体化区域边界的重新界定将其拓展至世界经济学。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进展表明,必须对传统一体化理论的行为主体规定进行反思与修正。通过对区域经济学传统与发展趋势的考察,文章就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学归属进行了相关论证,认为将经济一体化纳入区域经济学研究范畴并不是将其从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学剥离出来,而是为了在开放的学科主义下借助于多重视角对其开展更为科学的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勾东宁  徐溯洄  
"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是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积极参与甚至主导东亚区域货币联盟的前提和基础。"两岸四地"之间不断深化的经济贸易联系是推进货币一体化的有利条件,而且"两岸四地"对外开放度、贸易依存度和产品多样性较高,这些都是构成最优货币区的现实基础。同时,"两岸四地"也存在着生产要素流动性不强、通货膨胀率不同、金融一体化程度不等和政策不一致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两岸四地"各经济体的协调与合作来减缓甚至消除。"两岸四地"可以在充分了解并达成基本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经贸往来,通过各自的努力和彼此间的协同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各项指标尽量接近最优货币区所需要的水平,并逐步实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春泽   王海军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相对平静的欧洲,突然变成一个新的热点地区。这一方面,为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为了填补苏联、东欧巨变后形成的政治经济“真空”,与美国争夺控制欧洲的主导权,从而在正在形成中的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一年来欧洲一体化无论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都迈出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实质性步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倪克金  刘修岩  张蕊  梁昌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中国超过8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集聚在数十个城市群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与制造业增长息息相关。本文测度了2000~2015年中国22个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和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并通过三重分解进一步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如下:(1)2000~2015年中国22个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和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但不同城市群之间分化较为严重,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稳定上升,而西北边远地区的配置效率几乎没有增长。(2)城市群一体化有助于提升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稳健性检验以及使用方言距离和姓氏集中度作为工具变量的结果也支持此结论。(3)从空间分解来看,城市群一体化促进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效果主要依赖于城市间配置效率的改进,是城市内配置效率的2.5倍;从要素分解来看,城市群一体化对资本配置效率改进的贡献大于劳动力配置效率改进;从结构分解来看,纠正不当配置在城市群一体化促进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提升过程中的作用更为突出。本研究有助于深刻把握中国城市群和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矛盾,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深挖制造业增长潜能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巫丽君  王河江  
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的核心特征是各种办学资源的"越界"流动,其目的在于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力。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经历了区域教育市场孕育、区域教育合作展开和区域教育聚合体创设三个阶段,其演进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中心治理模式。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的长远发展必须在全球化的视阈中逐步推进,实现区域一体化向国际化的有效延伸。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齐红倩  李志创  
金融发展和金融一体化均是影响消费风险分担的重要金融因素。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在对金融发展、金融一体化和消费风险分担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采用包含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识别了金融发展和金融一体化对消费风险分担的作用机制,并检验了地方政府干预对这一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金融一体化对消费风险分担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效应和滞后效应,时变效应主要表现为我国资本市场建立后,金融发展和金融一体化对消费风险分担的促进作用开始逐步弱化;滞后效应则主要表现为二者对消费风险分担的促进作用在中长期,尤其滞后2年时较为显著。进一步的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干预抑制了金融发展和金融一体化对消费风险分担的促进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促进作用的波动,适度的地方政府干预仍不可或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薛晴  霍有光  
运用历史分析法,以时间为经,以理论为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表明:有关城乡联系的早期论述是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由二元结构理论衍生的城乡偏向发展观却使城乡联系理论难以为继,可它又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回归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使之更加深入发展,从而促成了今天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热烈探讨。最后,基于当前中国城乡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指出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对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