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1)
- 2023(12318)
- 2022(9792)
- 2021(8861)
- 2020(7293)
- 2019(16563)
- 2018(16275)
- 2017(31096)
- 2016(16802)
- 2015(18361)
- 2014(18406)
- 2013(17701)
- 2012(15987)
- 2011(14313)
- 2010(14344)
- 2009(13167)
- 2008(13058)
- 2007(11925)
- 2006(10638)
- 2005(9895)
- 学科
- 济(68089)
- 经济(68017)
- 管理(46989)
- 业(43141)
- 企(34862)
- 企业(34862)
- 方法(28006)
- 数学(24398)
- 数学方法(24067)
- 中国(20929)
- 财(19495)
- 农(18741)
- 贸(16457)
- 贸易(16449)
- 易(16046)
- 学(15617)
- 业经(15479)
- 制(15244)
- 地方(12914)
- 融(12268)
- 金融(12261)
- 银(12231)
- 银行(12203)
- 出(12126)
- 体(11898)
- 行(11710)
- 农业(11679)
- 理论(11563)
- 务(11493)
- 财务(11435)
- 机构
- 大学(237610)
- 学院(234385)
- 济(96344)
- 经济(94256)
- 管理(86831)
- 研究(83433)
- 理学(73733)
- 理学院(72866)
- 管理学(71420)
- 管理学院(70990)
- 中国(64024)
- 京(50968)
- 科学(50568)
- 财(47499)
- 所(42101)
- 农(42033)
- 中心(38532)
- 研究所(37985)
- 财经(37328)
- 江(36459)
- 业大(35250)
- 经(34055)
- 农业(33078)
- 北京(31616)
- 范(31057)
- 经济学(30745)
- 师范(30665)
- 院(30364)
- 州(29184)
- 财经大学(27849)
- 基金
- 项目(158007)
- 科学(125025)
- 基金(116982)
- 研究(112651)
- 家(103600)
- 国家(102872)
- 科学基金(88053)
- 社会(73258)
- 社会科(69678)
- 社会科学(69657)
- 基金项目(60969)
- 省(60675)
- 自然(56873)
- 自然科(55698)
- 自然科学(55681)
- 自然科学基金(54727)
- 教育(51357)
- 划(51337)
- 资助(47477)
- 编号(44560)
- 成果(37029)
- 重点(35720)
- 部(34547)
- 发(33271)
- 创(32192)
- 国家社会(31779)
- 课题(30793)
- 科研(30330)
- 创新(30323)
- 教育部(29541)
- 期刊
- 济(105549)
- 经济(105549)
- 研究(71862)
- 中国(50530)
- 学报(42034)
- 农(38368)
- 财(38133)
- 科学(35589)
- 管理(32796)
- 大学(31314)
- 学学(29179)
- 农业(25541)
- 教育(25379)
- 融(24983)
- 金融(24983)
- 财经(19475)
- 技术(19451)
- 经济研究(18532)
- 经(16819)
- 业经(16683)
- 图书(15134)
- 问题(14525)
- 业(14126)
- 贸(13973)
- 国际(11924)
- 版(11843)
- 理论(11468)
- 统计(10973)
- 技术经济(10732)
- 书馆(10621)
共检索到364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鹏 岑聪
文章研究了市场一体化、信息可达性对地区产出效率的影响机制,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市场一体化进程与信息可达性提升对地区产出效率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地区产出效率的空间分布仍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差异,但这种差异在缩小;市场一体化进程与信息可达性提升不仅能显著优化本地区产出效率,同时对地理及经济邻近地区产出效率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可达性提升能显著强化市场一体化进程对地区产出效率的优化作用;门槛效应分析表明,信息可达性提升对地区产出效率的正向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并随着地区信息可达性提高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分区域、分行业分析表明,市场一体化与信息可达性对产出效率的积极影响在不同区域、行业表现出异质性;市场一体化与信息可达性变化对产出效率的影响效应在企业微观层面依旧成立,但边际影响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表现出异质性。因此,区域市场一体化与信息可达性提升不仅可以驱动地区产出效率增长,通过合理地引导与规划也有助于缩小各地区产出效率差距,优化国内产出效率的空间布局。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吴群锋 刘冲 刘青
本文通过构建市场可达性指标,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市场一体化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额,原因是市场一体化降低了企业所在行业的临界出口生产率水平,并促进了既有出口产品的出口市场扩张。对于生产率高的企业、初始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交通基础设施扩张的出口促进作用更大,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于具有发展能力和潜力的企业和行业具有更大的促进效果。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企业出口 交通基础设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蒋海兵 张文忠 余建辉 商硕 邹丽丽
前瞻性地探讨交通一体化驱动下可达性对产业空间演化的作用规律,将为产业选址布局和功能定位及其相关政策体系制订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论文以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为例,构建可达性空间模型测算县区可达性值,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测度可达性对产业空间格局的作用强度及其变化趋势,揭示交通一体化驱动下可达性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演变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1) 2010年和2020年全部和分行业生产性服务业高值区和高增长区呈现出等级分布和中心城市邻近分布。(2)在交通一体化驱动下,长三角地区外围地区城市和核心城市可达性水平大幅度提高,可达性格局呈现东西扁平化的“核心—外围”结构,它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产生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在直接作用中,综合交通可达性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的作用加强,高铁可达性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格局影响显著;在间接作用中,可达性通过空间集聚、空间竞争和市场潜力等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3)邻近县区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竞争因素对本地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的正负向作用增强。市场潜力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选址布局的主导因素,县区只有在具备足够市场潜力的基础上,高水平可达性才能在吸引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落地上起到关键作用。(4)可达性不但具有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扩散的“离心力”,也包含促进企业集聚的“向心力”,二者共同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空间选址与区位迁移决策。据此,面对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的日趋提升,各地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对可达性的敏感程度和区位偏好差异,因地制宜地规划布局交通枢纽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华军 彭莹 贾文星 裴延峰
本文在时间序列分析框架下,从价格波动信息溢出视角提出一种测度空间市场一体化的新思路,从整体、区域和微观等层面揭示中国空间市场一体化的结构特征,并通过关系数据分析范式实证考察了空间市场一体化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从整体结构特征看,样本考察期内不同地区市场之间的联系愈发密切,中国空间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第二,从区域联通特征看,中国区域之间市场价格变动形成了以东部地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空间关联模式。第三,从微观交互模式看,中国空间市场一体化中存在较多的传递和交互关系,但部分省份仍存在非平衡关联。第四,空间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距,而且作用呈上升趋势。与以往的解释不同,本文首次从价格波动信息溢出视角测度空间市场一体化,丰富了空间市场一体化测度的方法论,也为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信息溢出 空间市场一体化 地区经济差距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洪勇
文章基于产出结构的视角,采用产业结构相似度和Krugman专业化指数这两个指标对1992-2017年江西省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江西省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有所提高,但程度有限,1992-2001年期间市场是逐渐分割的,2002以后年市场才呈现出整合趋势。最后,文章对加速推进江西省商品市场一体化进程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赟赟 陈宪
本文以中国高铁作为拟自然实验,研究了通勤成本减少对人口流动及空间分化的影响。研究显示,城市开通高铁会增加2.18%的常住人口,促进沿线城市的人口集聚;另一方面,高铁也促进了人口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的流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高铁增加了中小城市的人口流入,而对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削弱。但是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部地区,高铁却减缓了中小城市的集聚,进一步强化了大城市的作用。本文认为,可达性及市场联系程度的改变引起了空间分化,并从市场可达性角度对这些结果进行了验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尚扬
稳步提升市场化水平成为促进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市场化水平对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水平对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即市场化水平可以同时推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作用机制检验得出,市场化水平提升可通过缩小数字鸿沟,助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据此,本文提出扩大要素市场配置范围、推动跨区域要素流转与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希冀以市场化改革驱动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强永昌 杨航英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是保持我国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本文以长三角41个城市为例,结合空间计量模型从区域层面分析市场一体化对出口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出口质量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市场一体化不仅对本地区出口质量产生U型直接效应,还对邻近城市的出口质量产生U型空间溢出效应,且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会先对邻近城市的出口质量产生提升效应;城市创新是市场一体化对出口质量产生U型直接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发现,市场一体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异省邻接的城市间不存在,在同省相距300公里以内的城市间存在;市场一体化对不同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此外,市场一体化会影响企业进入或退出出口市场,进而影响出口质量变动。因此,要推进我国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一体化在创新驱动出口质量升级方面的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欣亮 王宇欣 刘飞
基于营商环境影响区域创新效率的机制分析,以2011-2019年中国地级市数据为样本,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模型,检验得出:(1)从总体看,营商环境优化是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着力点,并会通过促进创新人才集聚间接提升创新效率,但同时因创新人才集聚的挤出效应引致邻近区域创新效率损失;(2)分区域看,外围城市营商环境优化对创新效率的直接提升效应强于中心城市,但中心城市因创新人才集聚存在创新外溢效应,因此营商环境优化的创新溢出效应更显著;(3)经济一体化战略放大了营商环境优化的积极作用,尤其表现在京津冀经济圈,即营商环境优化对创新效率的直接提升效应增强,且创新挤出效应也转为创新溢出效应。鉴于此,提出应通过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差异化设计营商环境考核指标、加强中心城市强强联合等策略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同时,提升区域整体创新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娜 刘妍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十四五"时期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我国2001-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与分析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邻省份市场一体化程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在考虑空间关联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企业盈利能力、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市场一体化显著正相关。为进一步提升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本文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学界定央地权责,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国企竞争实力;释放贸易积极效应,降低外资准入门槛;完善交通管理体制,健全交通基础设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丹玲 卢新海 张超正
从直接驱动、空间溢出双重视角分析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深入一体化战略推进与城市土地高效利用提供决策参考。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市数据,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和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直接驱动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是区域一体化直接驱动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且这一提升效果表现出随时间推移递增的特征。同时,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所具有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更多体现在一体化城市和非一体化城市之间。此外,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双重效应基于区位不同而呈现出异质性。研究结论:在推动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过程中,既要深入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来加快土地利用模式转型,又要注重区域之间的空间溢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兆峰 邱梦真
客观审视区域一体化对旅游产业效率的作用,对推进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显著。采用熵值法与线性加权法、超效率SBM模型,依次测度2008~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效率,并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区域一体化水平指数从2008年的0.304增长到2020年的0.490,整体呈现稳健上升趋向;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态势,且具有显著的“高—高”“低—低”簇状集聚演化特征。(2)旅游产业效率值呈现小幅度波动下降态势,谷值出现在2020年;空间分布呈“东高西低,中部高—南北两翼低”的格局,高效率城市数量逐渐增加并向东南方向拓展。(3)区域一体化水平对旅游产业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作用;政府调控、城镇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发展水平对本地旅游产业效率均具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对邻地旅游产业效率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政府调控、交通便利程度则表现出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荣华 余红心 李斯林
深入推进市场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是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的关键举措。通过测度1999—2019年我国市场一体化水平,实证分析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区域协调中的创新效率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市场一体化对本地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有正向影响,而且对周边地区的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有着正向的溢出效应。同时,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对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阻碍了企业创新效率提高。由此,构建以内循环为主双循环发展格局,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探索制度化和常态化的区域合作机制,利用企业创新的溢出效应,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蔚
选取2011—2020年中国27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交互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以及GMM估计等方法,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市场一体化与城市经济效率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特征,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从作用路径来看,市场一体化在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作用路径中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从多维度异质性视角看,金融集聚、市场一体化与城市经济效率间的关系存在地区异质性和创新等级城市异质性。未来应加快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与布局、不断发挥市场一体化发展优势,助力城市经济效率提升,为建设经济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蔚
选取2011—2020年中国27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交互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以及GMM估计等方法,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市场一体化与城市经济效率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特征,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从作用路径来看,市场一体化在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作用路径中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从多维度异质性视角看,金融集聚、市场一体化与城市经济效率间的关系存在地区异质性和创新等级城市异质性。未来应加快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与布局、不断发挥市场一体化发展优势,助力城市经济效率提升,为建设经济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