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0)
2023(13289)
2022(11053)
2021(10073)
2020(8248)
2019(18510)
2018(17795)
2017(33866)
2016(17463)
2015(18933)
2014(18331)
2013(17931)
2012(16647)
2011(15151)
2010(15794)
2009(15065)
2008(14318)
2007(12979)
2006(11792)
2005(10857)
作者
(48506)
(40406)
(40397)
(38589)
(25960)
(19211)
(18258)
(15447)
(15438)
(14461)
(13809)
(13466)
(13008)
(12837)
(12664)
(12610)
(11982)
(11835)
(11604)
(11181)
(10402)
(9749)
(9504)
(9405)
(9157)
(8982)
(8791)
(8464)
(8199)
(7774)
学科
(93666)
经济(93592)
管理(55204)
(48168)
(42075)
企业(42075)
方法(31698)
数学(26535)
数学方法(26273)
中国(23395)
地方(21736)
(20703)
(19600)
业经(19048)
(18813)
(16412)
技术(14897)
(14581)
金融(14580)
地方经济(14382)
理论(14263)
(13675)
贸易(13659)
(13549)
银行(13523)
(13108)
(13047)
(12630)
农业(12104)
环境(11602)
机构
大学(255586)
学院(253693)
(119164)
经济(117058)
管理(97132)
研究(89265)
理学(82783)
理学院(81887)
管理学(80679)
管理学院(80146)
中国(68452)
(56733)
(52234)
科学(48372)
财经(44067)
(43523)
(40026)
中心(39419)
经济学(39159)
研究所(38654)
(38442)
经济学院(34879)
(33172)
(33087)
北京(32965)
师范(32807)
财经大学(32739)
(31959)
(30418)
业大(30230)
基金
项目(161176)
科学(129698)
研究(121996)
基金(119622)
(102652)
国家(101847)
科学基金(88680)
社会(82695)
社会科(78624)
社会科学(78602)
(61767)
基金项目(61377)
教育(55809)
自然(53258)
自然科(52124)
自然科学(52112)
自然科学基金(51218)
(50975)
资助(48029)
编号(47551)
成果(39571)
重点(36556)
(36308)
(35932)
(35926)
国家社会(35530)
创新(33732)
课题(33288)
教育部(32486)
人文(31771)
期刊
(141322)
经济(141322)
研究(85938)
中国(51902)
(44781)
管理(40647)
学报(33954)
科学(33356)
(30249)
(27387)
金融(27387)
教育(27286)
大学(26838)
学学(25030)
经济研究(24952)
财经(23924)
技术(22016)
(20919)
业经(20698)
农业(19639)
问题(17537)
(14827)
技术经济(14625)
商业(12583)
国际(12534)
世界(12530)
统计(12505)
(11790)
理论(11517)
现代(11433)
共检索到399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付才辉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了市场中居民的时间偏好异质性和政府发展战略的政策异质性特征在两极分化中的不同角色,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构建了一个不平等理论:由时间偏好差异表征的市场异质性诱发的两极分化可以通过内生主观贴现率(耐心)得以抑制;而政府采纳的发展战略越是背离比较优势,其政策异质性就越大,如果政策倾斜程度过大就会破坏社会平衡机制,触及警戒线,诱发两极分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菲利普·基弗  斯蒂芬·科纳克  王少国  王岚  
本文认为,社会两极分化降低了财产权和契约权的安全性,并由此抑制了经济增长。跨国实证分析表明,以收入不平等、土地不平等和种族冲突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两极分化与衡量契约权和财产权安全性的常用指标负相关。此外,在经济衰退过程中,当财产权的安全性得到保障时,不平等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明显减弱。因此,通过对财产权施加影响,收入不平等(而非既有文献中提及的其他因素)会抑制经济增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俞彤晖  
严防城乡收入两极分化态势加剧是切实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对1990—2015年中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总体呈现"双峰型"波动态势;西部地区ER指数始终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低;依据ER指数划分的各极化类型区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且在样本年内变动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呈"倒U型"关系。从全国整体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政府行为有助于改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而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开放和基础设施建设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收入两极分化;从分区域视角看,部分因素的影响效果在东中西部地区间有所不同。为改善城乡收入极化态势,须在把握总体演进阶段基础上,因地制宜提出有效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爱军  
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尤其是在其初级阶段,产生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我国现阶段两极分化的突出表现有:(1)当前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已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和许多东欧转轨国家;(2)贫富差距十分悬殊;(3)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这是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必然结果。允许一定范围内两极分化的存在,将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早日实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奎  王祖祥  
本文介绍了利用历年《上海市统计年鉴》发布的城镇居民收入分组数据测算基尼系数和极化指数的一种方法,并对1995-2007年上海市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和两极分化程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上海市城镇居成收入的基尼系数和极化指数在过去13年间上升较快,收入不平等和两极分化均明显扩大。从最近三年上海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和两极分化略有下降的情况来看,不断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控制收入不平等和两极分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孟禹  梁双陆  蔡之兵  
不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会对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带来挑战。本文基于1995—2013年城市统计和夜间卫星灯光的匹配数据,对中国城市规模两极分化的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证实存在"大规模城市扩张快、小规模城市扩张慢"的两极分化现象;进一步分析表明,城市规模两极分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增长竞争对不同层次城市规模的粗放性激励差异。具体来说,城市规模协调战略的协调作用小于经济增长竞争的极化作用;经济增长竞争对城市规模有显著的引致效应,这主要通过粗放性扩张来体现,经济增长竞争对大城市的粗放性扩张激励比小城市强。稳健性分析和工具变量估计结果均支持以上结论。因此,新时代必须将城市规模无序竞争转向中央顶层协调,将城市经济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将仅对单一层次规模城市进行约束的战略转向对不同层次规模城市进行协调的战略,以缓解城市规模两极分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余东华  
政府管制和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相互替代的调节经济活动的两种方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健康运行需要政府规范和系统的管制 ,同时 ,政府管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市场结构的动态调整和管制绩效的变化 ,政府管制行为也应相应进行调整。市场失灵与管制失灵在理论上界定了政府与市场的行为边界 ,这种行为边界的动态演变决定了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的相互替代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付才辉  
投资潮涌和产能过剩是发展中国家在快速结构变迁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现象。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剖析该现象文章构建了一个最优政府干预程度理论:首先,由于处于前沿内部,发展中经济体的结构变迁具有后发优势;其次,后发优势所蕴含的发展机会具有社会共识但信息不完全,从而会导致市场自身出现协调困难,进而使得市场主体面临投资潮涌而导致亏损的风险,从而对发展机会谨小慎微;最后,市场的谨小慎微则会导致对发展机会的利用不足,政府会实施积极的发展政策组合对市场的价格、成本与利润进行干预,以增强对市场的激励和放松约束,其结果虽然能使得发展机会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但与此同时也会导致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据此理论,文章主张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陶新  
本文运用数理分析方法,从经济随机动态系统分析的角度,论证了社会财富的极限分布是两极分化,进一步阐释了邓小平"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俞彤晖  
笔者首先界定了收入两极分化的内涵,并使用ER指数测度了全国及各省区市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总体上有所加剧,且全国各省区市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各异,分布极不平衡,有显著的地域差异。随后,笔者依据人均GDP水平的高低,将全国31个省区市分为发达、较发达、欠发达三类地区,并对全国及各类型地区分别构建省级区域面板协整模型,结果发现:中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两变量间呈反向变动关系,且经济越发达地区,ER指数对人均GDP的负面影响效果越显著。基于这样的结果,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城  
我国正处在杜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当前条件下,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就应该承认由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所决定的在一定范围内的两极分化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因此,应该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的原理来理解和对待两极分化;应该采取措施,缓和两极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应该明确,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彻底消除两极分化现象。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方春  魏晶晶  
使用CHNS的8年调查数据,根据不同分组标志选取相应的极化测度方法,并结合相应的收入分布图分析我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状况,结果表明:基于中位数和平均数分组的我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以及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在1988—2003年不断上升,而2003年以后开始下降;基于众数的分组不能很好地度量我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状况;而基于贫困线分组的两极分化指标一直表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因此,在我国总体居民收入两极分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的背景下,贫困群体的收入和生活状况需要引起重视,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努力改善贫困群体的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王海港  
本文基于我国1978—2002年间居民在初次分配中的要素所得,采用核密度函数估计各省区的收入分布,加总得到全国的收入分布,进而考察我国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分布演进。主要发现是,我国收入分布不断向右平移,逐渐呈现双峰分布,这直观地刻画了我国要素收入快速增长以及在初次分配中就呈现两极分化的现状;两极分化主要是由劳动贡献这个分配标准在产业间的差异造成的,要素贡献的其他差异对我国收入分布的扭曲程度为2%—15%。这些发现意味着,缓解、消除两极分化在于校正、消除经济体现有的一些扭曲及其对收入分配标准的影响,健全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运行环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本文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形成两极分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突出三个问题:其一、强调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对两极分化的作用;其二、市场与价值规律不是万能的,不能覆盖全社会;其三、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必须保证社会公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章洪海  苟娟娟  
两极分化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状态。从收入不良指数开始入手研究我国两极分化问题,又从收入不良指数的变化趋势和国际比较两个角度来分析我国是不是已经进入两极分化状态。结论非常明确,中国已经进入明显两极分化的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