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3)
2023(11293)
2022(8973)
2021(8173)
2020(6764)
2019(15127)
2018(14489)
2017(28633)
2016(14761)
2015(16173)
2014(15876)
2013(15931)
2012(14429)
2011(12802)
2010(13443)
2009(13400)
2008(12744)
2007(12043)
2006(10820)
2005(10098)
作者
(40353)
(33993)
(33627)
(31664)
(21369)
(16075)
(15157)
(13064)
(12907)
(12195)
(11478)
(11328)
(10757)
(10463)
(10447)
(10240)
(9802)
(9699)
(9691)
(9520)
(8309)
(8162)
(8153)
(7995)
(7655)
(7576)
(7548)
(7419)
(6741)
(6732)
学科
(83847)
(70792)
经济(70707)
(66378)
企业(66378)
管理(55711)
(49249)
农业(32884)
业经(30996)
方法(27372)
(26530)
金融(26529)
(25492)
(23791)
银行(23790)
(23189)
中国(22681)
数学(20163)
数学方法(20114)
(19902)
(18159)
财务(18145)
财务管理(18124)
企业财务(17214)
技术(15362)
(14935)
(14688)
地方(14013)
农业经济(12537)
(12314)
机构
学院(220012)
大学(208885)
(103235)
经济(101548)
管理(93758)
理学(79992)
理学院(79426)
管理学(78822)
管理学院(78409)
研究(65107)
中国(62803)
(50353)
(47660)
(41232)
财经(39185)
农业(35566)
(35533)
(34259)
中心(33768)
科学(32555)
业大(32353)
经济学(31336)
(30878)
经济学院(28487)
财经大学(28449)
经济管理(28082)
(27393)
研究所(26896)
商学(26512)
商学院(26284)
基金
项目(135833)
科学(110112)
研究(106177)
基金(101690)
(84818)
国家(83857)
科学基金(75393)
社会(73009)
社会科(69101)
社会科学(69082)
(54674)
基金项目(54136)
教育(44798)
自然(44688)
自然科(43727)
自然科学(43720)
编号(43466)
自然科学基金(43036)
(42031)
资助(39816)
(34096)
成果(33294)
(31990)
(30832)
(30809)
国家社会(30727)
(30338)
创新(28965)
重点(28814)
(28566)
期刊
(126878)
经济(126878)
研究(65015)
(53949)
中国(43723)
(42243)
(40715)
金融(40715)
管理(36211)
农业(35820)
业经(28266)
科学(27710)
学报(24777)
大学(21575)
学学(21316)
财经(20527)
技术(18639)
经济研究(17754)
(17631)
(17597)
问题(16668)
农村(15367)
(15367)
农业经济(14771)
世界(13692)
技术经济(13610)
现代(11958)
商业(11848)
经济问题(11829)
财会(11281)
共检索到343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随着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确立,对“三农”经济的关注与政策研究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有财力、也有必要全力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玉春  修长柏  
本文在构建多变量VAR模型后,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1980—2011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民收入增长率的相互关系及动态演进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特别是农业科技进步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因此,要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转化效益,通过金融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来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啸  宋陆军  
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使用2004—2016年数据,基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视角,分析了农村金融效率及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农村金融效率均有所增长,东部地区农村金融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有所提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技术进步有所恶化,技术效率有所提升。农村金融效率、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各控制变量均能够对农民增收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杨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信贷供给不足和农村资金外流;政府失灵则主要表现为监管过度和监管不足并存。文章指出,要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双失灵问题,应注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农村金融配套制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洪丹  
分别以政府支出和农村市场化代表政府因素和市场因素,实证分析了政府因素和市场因素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政府支出与农村人均金融资产、农村人均贷款和农村金融风险存在"U"型关系,而与农村金融外流存在倒"U"型关系;农村市场化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均金融资产和农村人均贷款水平,以及抑制农村金融外流,但是可能会加大农村金融风险。为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政策制定者应采取差异化的政府支出政策,加快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同时,应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关注经济开放和汇率波动对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志平  周言覃  
本文旨在揭示金融深化对农民福祉的传导机制,为农村金融深化政策取向从收入向福祉转型提供支持。基于程序化事实-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的研究路线,使用四川、河南、河北、湖北、云南五省的入户调查数据,借助结构分析模型,从物质产品消费、地位产品消费和公共产品消费方面设计三条相对独立的传导路径,探讨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民福祉的相互关系,并试图解释农村"收入-福祉"悖论背后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这三条路径中,公共产品消费路径对农民福祉的影响力度大于地位产品消费路径,而后者又大于收入或者物质产品消费路径。最后提出农村金融深化政策目标从收入向福祉进行调整及其相关风险防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帮勇  张兵  
通过构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作为影响农民消费需求的变量引入到传统消费函数中来,实证分析我国1979~2010年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消费支出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金融效率、农村金融密度和农村金融规模都显著影响农民的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是影响农民消费支出最主要的因素。农村金融效率、农村金融密度和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体现为长期的持续效应。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不显著,主要体现为短期效应,长期内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项云田   李国平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董秀良  满媛媛  王轶群  
农村金融发展对于降低农民流动性约束,促进农村消费至关重要,而农村金融聚集又是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跨期消费选择理论,在对农村金融聚集对农民消费影响机制的梳理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基于2006~2016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聚集对农民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群体差异性。面板门槛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上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且存在非对称的"门槛效应",当收入水平超过门槛值后,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分区域研究则显示,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东部和东北地区门槛特征不显著;分位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应于不同的分位数,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村居民消费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也是非对称的,农村金融集聚对低消费群体和高消费群体影响更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何提高农村金融对低收入者的普惠性和对相对高收入者的易得性仍是解决农村消费乏力、缓解农民生产和生活消费流动性约束的关键所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木勇树  薛桂霞  
本报告是根据2006年3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联合研究生院共同举办的“日本的农民组织与农村金融”专题报告会资料整理而成。报告的内容包括日本农民组织发展的背景、现状,以及农村金融在农民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揭示了农民组织和农村金融体系之间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本报告既是高木总裁多年从事农业工作的思考总结,也是对农业发展和农村金融体系问题的一次深刻剖析,既为关注和研究日本农民组织的科研人员提供了新的素材,也为我国农民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与建议。希望通过解读本文,能够让关注和研究中日农民合作组织的有识之士获得一些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树  于文超  
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背景下,金融多样性发展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CLDS2012提供的村庄层面金融多样性信息,实证研究了村庄金融多样性对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多样性对农民创业决策有显著促进作用。具体而言,金融多样性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农民创业概率将提高0.8个百分点;(2)金融多样性能有效促进"雇主"型创业,而对"自雇"型创业无显著影响;(3)非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民创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正规金融机构;(4)正规金融机构有助于"雇主"型创业,而非正规金融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鹤  张启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金融不断发展,农民收入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家庭经营性收入虽仍占据主要地位,但非农业收入比重日益提高。文章以东北地区为例,利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统计年鉴1996—2016年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非农收入间关系及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非农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非农收入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结构对农民非农收入具有短期促进作用,长期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达  
略论“农村金融”与“农业金融”刘达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金融”的局限性和“农业金融”的特殊性的探讨,从而建议改革“农村金融”,发展“农业金融”。这里所说的“农业金融”与“农村金融”并非仅指二者的概念和定义,还指与其相关的实践活动。一、导论新中国的农村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