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0)
- 2023(10042)
- 2022(8648)
- 2021(7973)
- 2020(6920)
- 2019(16064)
- 2018(16051)
- 2017(30122)
- 2016(17112)
- 2015(19644)
- 2014(20230)
- 2013(19763)
- 2012(18799)
- 2011(17266)
- 2010(17586)
- 2009(16616)
- 2008(16661)
- 2007(15437)
- 2006(13452)
- 2005(12269)
- 学科
- 济(68406)
- 经济(68298)
- 管理(48006)
- 业(42625)
- 企(34101)
- 企业(34101)
- 方法(31164)
- 数学(27079)
- 数学方法(26729)
- 农(20096)
- 学(18772)
- 中国(18687)
- 财(18497)
- 制(16635)
- 地方(13804)
- 业经(13532)
- 环境(12763)
- 银(12628)
- 银行(12582)
- 农业(12485)
- 融(12441)
- 金融(12432)
- 体(12396)
- 贸(12334)
- 贸易(12332)
- 行(12071)
- 易(11888)
- 理论(11860)
- 和(11314)
- 务(10505)
- 机构
- 大学(257195)
- 学院(254276)
- 济(99284)
- 经济(96919)
- 研究(91569)
- 管理(90841)
- 理学(77309)
- 理学院(76312)
- 管理学(74627)
- 管理学院(74157)
- 中国(68363)
- 科学(59554)
- 京(55661)
- 农(52852)
- 所(49217)
- 财(48085)
- 研究所(44888)
- 业大(42792)
- 农业(42064)
- 中心(41917)
- 江(40758)
- 财经(37297)
- 北京(34958)
- 范(34856)
- 师范(34391)
- 经(33612)
- 院(32408)
- 州(31741)
- 经济学(30702)
- 省(29492)
- 基金
- 项目(166796)
- 科学(128410)
- 基金(118727)
- 研究(117895)
- 家(105627)
- 国家(104774)
- 科学基金(86865)
- 社会(72277)
- 社会科(68171)
- 社会科学(68144)
- 省(66156)
- 基金项目(62739)
- 自然(56916)
- 划(56256)
- 自然科(55559)
- 自然科学(55534)
- 教育(54793)
- 自然科学基金(54515)
- 资助(49078)
- 编号(47904)
- 成果(40896)
- 重点(38571)
- 部(36756)
- 发(35721)
- 课题(34425)
- 创(33748)
- 科研(32553)
- 计划(32280)
- 创新(31758)
- 大学(30515)
- 期刊
- 济(112565)
- 经济(112565)
- 研究(73300)
- 中国(53502)
- 学报(49016)
- 农(48378)
- 科学(41521)
- 财(38463)
- 大学(35771)
- 学学(33725)
- 农业(32222)
- 管理(31316)
- 教育(29044)
- 融(23601)
- 金融(23601)
- 技术(21331)
- 财经(18689)
- 业经(17957)
- 经济研究(17265)
- 业(17209)
- 经(15997)
- 问题(15220)
- 版(14913)
- 业大(12816)
- 图书(12616)
- 统计(12528)
- 技术经济(12094)
- 贸(12080)
- 理论(11916)
- 科技(11745)
共检索到385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涛 黄晓畅 邱恒清 严国荣 黄贻忠 张弋峰 江嘉程 周李生 任军 麻骏武 肖石军 黄路生 杨斌 艾华水
【目的】测定中国地方小型猪品种巴马香猪成年时周身9个典型部位的皮肤厚度,揭示巴马香猪不同部位皮肤厚度变化规律,进行9个部位皮肤厚度与候选SNPS位点的关联分析,在巴马香猪群体中验证影响皮肤厚度的7号染色体主效QTL,为进一步在巴马香猪群体中大规模开展皮肤厚度等形态变化的分子遗传控制机理及其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从而增强人们对猪皮肤的认知。【方法】从一个由319头300日龄巴马香猪组成的成年屠宰群体中,随机选取50头,包括27头母猪和23头阉割公猪,分别取头脸、肩、背、肷、臀、胸、下腹、腋下和管等9个部位的皮肤,利用电子游标卡尺对这些不同部位皮肤厚度进行精确测量,利用R语言基本统计包进行不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书红 张建生 孙仕铨 顾建平 余梅 李奎 彭中镇
为了提高猪12号染色体遗传图的精度,选择德系大约克与二花脸猪通过回交方法建立了参考家系,采取了两胎共154头个体的血样,全血裂解法提取DNA后,对每头猪的DNA样品进行PCR扩增后应用银染法检测了每头个体在猪12号染色体上3个微卫星位点(SW1553,SW874,SW1350)的基因型,应用CRIMAP程序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的3位点间的最佳排序为:SW1553-SW1350-SW874。其中在两个美国肉畜研究中心图中重组率为0的位点(SW1553,SW1350)上发现了重组,并与其他位点做了排序,提高了这一区域的定位精度。
关键词:
猪 12号染色体 微卫星 遗传作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书林 顾兴芳 苗晗 王烨 Yiqun Weng Todd C Wehner 张圣平
【目的】黄瓜作为重要的果菜类蔬菜,果实品质一直是黄瓜育种研究的重点。果实品质包括内在品质和外观品质,其中外观品质对黄瓜的商品性具有重要影响。果刺颜色作为黄瓜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对其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将有助于了解果刺颜色遗传的分子机理,为黄瓜果实性状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为刺色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基础。【方法】研究利用黄瓜白色果刺自交系GY14(P1)和黑色果刺自交系NC76(P2)为亲本构建遗传群体,进行黄瓜果刺颜色的遗传分析。以F2分离群体为试材,应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和2 112对SSR引物进行SSR分析,结合9 930黄瓜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和100份核心种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静南 刘永斌 张金吨 苏杰 李云霞 孙伟 赵丽霞 郭继彤 李喜和
为了比较阿拉伯马与普通马的差异,利用培养的阿拉伯母马体细胞,制备和分析了其染色体组型。试验采用体外培养的阿拉伯马成纤维细胞,用常规染色体标本制作技术,制备了阿拉伯马染色体G带,并完成了染色体组型配对分析。结果显示阿拉伯马染色体数目为2n=64,包括31对常染色体和1对XX性染色体。其中1~13号染色体为中或亚中着丝粒染色体,14~31号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则为第2对大亚中着丝粒染色体。G带核型显示阿拉伯马染色体G带明暗相间,每对染色体都有独特的带纹特征。本研究是首次在国内报道阿拉伯母马染色体G带特征。这将为阿拉伯马细胞遗传学研究和疾病诊断提供资料,也将为认识阿拉伯马与普通马的不同提...
关键词:
阿拉伯马 成纤维细胞 染色体 核型 G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隽 施启顺 吴晓林 柳小春 贺长青
为了定位家猪背膘厚在 1号染色体上的数量性状位点 (QTL ) ,检测和分析了一个复杂家猪家系 1号染色体上 8个微卫星位点的基因型及其与背膘厚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S0 113与背膘厚的相关极显著 ,SW974与背膘厚的相关程度也达到极显著水准 ,说明这两个相邻的标记区域可能存在显著影响背膘厚的大效基因 .其余 6个微卫星标记位点与背膘厚的相关均不显著
关键词:
家猪 背膘厚 微卫星标记 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兴举 唐中林 王志伟 杨述林 牟玉莲 崔文涛 马月辉 储明星 李奎
【目的】通过对猪TAF7基因初步的研究,为猪分子遗传育种提供基础分子生物学信息,为猪的遗传育种提供分子标记。【方法】以五指山猪为研究对象,克隆TAF7基因,分析该基因结构特点,然后利用IMpRH(the INRA-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orcine radiation hybrid,法国农业科学院-明尼苏达大学的辐射杂种克隆板)分析该基因在猪染色体上定位信息,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成年五指山猪16个不同组织(心脏、背肌、淋巴、脾脏、肝脏、肾脏、肺脏、子宫、睾丸、胃、小肠、大肠、卵巢、胸腺、脑、脂肪)的表达谱信息。【结果】克隆得到长1701bp的五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爱虹 韩红梅 刘永斌 李云霞 李喜和
采用耳组织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及常规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对阿巴嘎黑马的染色体核型及G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阿巴嘎黑马染色体数目为2n=64,雄性核型为64,XY;雌性核型为64,XX。其中1~13号染色体为中或亚中着丝粒染色体,14~31号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则为2对大亚中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最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另外,阿巴嘎黑马染色体G带明暗相间,且每对染色体都有其独特的带纹特征,其中部分染色体的G带与已报道的阿拉伯马的G带特征有明显差异。本研究首次在国内报道了阿巴嘎黑马染色体核型及G带特征,这将为阿巴嘎黑马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和疾病诊断提供资料。
关键词:
阿巴嘎黑马 染色体 核型 G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东义 拉希玛 图格琴 赵若阳 陶娜拉 韩海格 丁文淇 贾紫洁 刘慧莹 王文兴 黄博光 芒来
为确定相关候选基因在毛色产生过程中的差异,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试图解析胎儿期蒙古马毛色形成的分子机制,为今后保护和开发利用蒙古马(斑点)奠定基础,本研究以蒙古马(斑点)胎儿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胎儿期蒙古马体躯白色和黑色区域皮肤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其次对胎儿期蒙古马白色和黑色区域皮肤进行RNA-seq,构建mRNA表达谱,筛选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组织学观察,黑色素在胎儿黑色皮肤组织表皮里沉积很明显,毛乳头、毛母质部位均有黑色素沉积。相反,白色皮肤组织中没有黑色素沉淀;2)RNA-seq筛选毛色产生差异的相关基因,共鉴定出660个基因,其表达量在黑白2个不同颜色皮肤组织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197个基因在蒙古马胎儿黑色皮肤组织表达量较高,59个基因在蒙古马胎儿白色皮肤组织表达量较高。差异表达基因TYR、TYRP1、DCT、PAX3和DAPL1等富集到了黑色素生成通路。综上,胎儿时期蒙古马的毛色形成主要由黑色素形成相关基因决定,可为后期蒙古斑点马选育环节中对毛色的筛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凤辉 边力 史会来 周丽青 陈四清 葛建龙 刘长琳 卢斌 常青
以东海沿海捕获的野生真蛸(Octopus sinensis)为实验材料,用含秋水仙素终浓度为0.005%的海水活体暂养的方法,取鳃和肾脏细胞,利用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真蛸的二倍体染色体条数为60条,核型公式为2n=14 m+26 sm+12 st+8 t,其染色体臂数(NF)为100。未发现带有随体和次溢痕的染色体和异型染色体,推断真蛸可能为常染色体性别决定类型。本研究可为蛸属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真蛸种质鉴定和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真蛸 染色体 核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欣 冯颖 丁伟峰 马涛 马艳
采用直接法制备传代细胞染色体标本、常规G iem sa染色、显微镜下计数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的方法对7种鳞翅目昆虫细胞系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得出了各种细胞系染色体分析所需要的秋水仙素浓度与处理时间以及低渗浓度和处理时间的范围;7种鳞翅目细胞系染色体均表现出典型的鳞翅目昆虫传代细胞的核型特征:染色体数目众多,异倍化严重,多为弥散型的着丝粒的短杆状、颗粒状、点状或圆球状。
关键词:
鳞翅目 细胞系 染色体 核型 异倍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航 陈晓鸣 冯颖 杨子祥 石雷
运用核型近似系数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胶蚧属7种紫胶虫的亲缘关系与系统演化。结果显示:田紫胶虫与云南紫胶虫核型似近系数为0.968 8,核型同源性最大,亲缘关系最近;信德紫胶虫与紫胶蚧核型似近系数为0.953 3,亲缘关系较紧密,聚在一起形成姐妹群;尼泊尔紫胶虫与普萨紫胶虫的核型似近系数为0.944 1,也构成姐妹群;而中华紫胶虫的核型较为特殊,与其它6种差异较大,未能与其它种形成姐妹群关系。从核型进化上看,尼泊尔紫胶虫和普萨紫胶虫与其它5种紫胶虫的核型似近系数均小于0.762 6,因此与它们亲缘关系较远,从群体中分化出来较早,属最原始的种类;信德紫胶虫与紫胶蚧出现分化的时间也较早,也属较原始的...
关键词:
紫胶虫 染色体 核型近似系数 进化距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宇 毕燕会 周志刚
鉴于海带染色体比较小且数目存在分歧等原因,利用0.2%秋水仙素对海带配子体及孢子体处理10 h左右,经过卡诺试剂固定、多种酶组合处理及30 cm的高位滴片,可以获得质量比较高的海带染色体;使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DNA荧光染料DAPI进行染色,结果显示,海带雌、雄配子体的染色体各为31条,孢子体染色体为62条,大多为短杆状或者点状;雌配子体染色体的大小为0.78~2.61μm,稍大于雄配子体(大小为0.57~2.17μm)。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对海带配子体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初步分析。这些结果为分子标记的染色体定位等细胞学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学涛 裴生伟 张晋 李发弟 李刚 李万宏 乐祥鹏
【目的】哺乳动物Y染色体雄性特异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与X染色体发生重组,遵循严格的父系遗传,是研究父系遗传多样性的重要遗传资源;此外绝大多数Y染色体基因主要或者特异性的在睾丸组织中表达,并在精子发生和雄性繁殖力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Y染色体测序极其困难,造成很多物种Y染色体序列很少。因此本文基于目前现有牛科动物Y染色体引物信息,旨在鉴定绵羊Y染色体特异性引物,比较绵羊Y染色体基因片段与岩羊、牛、山羊和牦牛Y染色体的差异,同时筛选不同绵羊品种在Y染色体基因片段内的SNPs,将找到的Y-SNPs和绵羊的睾丸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为鉴定绵羊Y染色体基因片段奠定基础,并为今后绵羊Y染色体单倍型的构建、绵羊胚胎性别早期鉴定和公绵羊繁殖力相关分子标记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目前文献公布的29对牛科动物Y染色体特异性引物序列,以母绵羊和水分别作阴性和空白对照,以公绵羊DNA为模板验证引物的雄性特异性;确定绵羊Y染色体特异引物后,利用DNA混合池测序结合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等技术在萨福克羊(n=146)、白萨福克羊(n=91)、东弗里升羊(n=6)、特克塞尔羊(n=72)、南非肉用美利奴羊(n=17)、杜泊羊(n=32)、湖羊(n=55)、藏羊(n=34)、滩羊(n=43)和岩羊(n=14)公羊群体中进行Y-SNPs扫描。用Chromas和DNASTAR等软件分析混合池测序的结果,利用DNAman软件将绵羊Y染色体基因片段与牦牛、山羊、黄牛和岩羊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测量萨福克羊、白萨福克羊、东弗里升羊、特克塞尔羊、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杜泊羊周岁的阴囊围,利用SPSS19.0软件分析SNPs位点与公羊阴囊围的相关性。【结果】在分析的29对引物中,6对引物为绵羊Y染色体特异性引物,分别能扩增出ZFY3、SRY6、USP9Y、UTY、SRY11和ZFY6片段。17对引物未能出现扩增条带,6对引物在母羊DNA中出现扩增条带。通过比对发现绵羊6个基因片段与岩羊、牛、山羊、牦牛的同源性在81.51%—98.84%。此外,首次在萨福克和白萨福克羊群体的SRY11片段中鉴定得到一个G>A的突变,通过Hpy188I酶切分析发现在萨福克羊、白萨福克羊中有2种基因型(AA、GG),在其他7个绵羊品种中只有GG基因型。在白萨福克羊群体中,GG基因型的频率为0.747,AA基因型的频率为0.253;在萨福克羊群体中GG基因型的频率为0.986,AA基因型的频率为0.014;说明在萨福克羊和白萨福克羊群体中,G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关联分析显示在白萨福克羊群体中,GG基因型个体周岁的阴囊围显著的高于AA基因型(P=0.029)。【结论】鉴定得到6个绵羊Y染色体基因片段,它们与牛、山羊、牦牛和岩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表明Y染色体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首次在萨福克和白萨福克羊群体SRY11片段中找到一个Y-SNP(G>A),其与白萨福克羊周岁的睾丸大小紧密相关。
关键词:
Y染色体 绵羊 单核苷酸多态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屈彦纯 邓昌彦 熊远著 苏玉虹 郑嵘 刘桂兰
筛选了以 2 0cM左右均匀分布于 6号染色体的 9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 ,构建了猪 6号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谱 ,并进一步进行了重要经济性状位点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9个微卫星位点均为中、高度多态性位点 ,所有位点平均杂合度为 0 .5 81 71,多态信息含量为 0 .30 8 98~ 0 .74 7 5 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 0 .5 0 9 94。构建的资源家系遗传连锁图谱总长 198.6cM ,与USDA图谱位点顺序一致 ,图谱总长和多数区间距离长于USDA图谱。并进一步进行了猪数量性状位点定位的研究 ,在 6号染色体发现了显著影响肌内脂肪、肌肉大理石纹等肉质性状和板油重的数量性状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