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8)
- 2023(13484)
- 2022(11853)
- 2021(11105)
- 2020(9333)
- 2019(21577)
- 2018(21229)
- 2017(42152)
- 2016(22987)
- 2015(25754)
- 2014(25656)
- 2013(25407)
- 2012(23667)
- 2011(21473)
- 2010(21302)
- 2009(19570)
- 2008(18992)
- 2007(16661)
- 2006(14727)
- 2005(12932)
- 学科
- 济(91551)
- 经济(91445)
- 管理(66041)
- 业(62772)
- 企(51875)
- 企业(51875)
- 方法(44857)
- 数学(39618)
- 数学方法(39179)
- 农(24649)
- 财(24418)
- 中国(23206)
- 学(19778)
- 业经(19487)
- 贸(18644)
- 贸易(18638)
- 地方(18263)
- 易(18107)
- 农业(16363)
- 制(16330)
- 务(15186)
- 财务(15122)
- 财务管理(15092)
- 理论(14871)
- 企业财务(14356)
- 银(14005)
- 银行(13952)
- 技术(13876)
- 策(13848)
- 和(13832)
- 机构
- 大学(326822)
- 学院(324032)
- 济(131068)
- 管理(129409)
- 经济(128235)
- 理学(112228)
- 理学院(111042)
- 研究(110716)
- 管理学(109174)
- 管理学院(108617)
- 中国(82612)
- 京(69279)
- 科学(68109)
- 财(61279)
- 所(55727)
- 农(53833)
- 研究所(50718)
- 中心(50059)
- 业大(49240)
- 财经(49028)
- 江(48046)
- 经(44750)
- 北京(44015)
- 农业(42485)
- 范(42089)
- 师范(41652)
- 院(40383)
- 经济学(39190)
- 州(38083)
- 财经大学(36671)
- 基金
- 项目(222797)
- 科学(174600)
- 研究(162095)
- 基金(162044)
- 家(141510)
- 国家(140348)
- 科学基金(120051)
- 社会(100872)
- 社会科(95602)
- 社会科学(95577)
- 省(86122)
- 基金项目(85394)
- 自然(79481)
- 自然科(77599)
- 自然科学(77579)
- 自然科学基金(76225)
- 教育(74449)
- 划(73157)
- 资助(68574)
- 编号(65888)
- 成果(54056)
- 部(49759)
- 重点(49698)
- 发(47106)
- 创(45898)
- 课题(45504)
- 科研(42877)
- 创新(42757)
- 教育部(42608)
- 大学(41707)
- 期刊
- 济(140370)
- 经济(140370)
- 研究(98046)
- 中国(58628)
- 学报(52404)
- 农(47916)
- 科学(47302)
- 管理(46872)
- 财(44582)
- 大学(39576)
- 学学(37274)
- 教育(35389)
- 农业(33267)
- 融(32593)
- 金融(32593)
- 技术(26842)
- 财经(23851)
- 经济研究(22831)
- 业经(22386)
- 经(20237)
- 问题(18025)
- 业(16816)
- 图书(16782)
- 理论(16462)
- 贸(15445)
- 技术经济(15431)
- 科技(15197)
- 实践(15074)
- 践(15074)
- 现代(14344)
共检索到474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竟成 林季红
本文在一个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对金砖国家中巴西、南非、俄罗斯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了贝叶斯估计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巴西和南非央行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以后货币政策规则对汇率波动没有明显响应;俄罗斯央行则面临稳定通胀还是稳定汇率的权衡,因此俄罗斯央行对汇率波动反应系数较大,但金融危机过后该系数有所下降,通胀反应系数则明显提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季红 潘竟成
文章在一个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对巴西、南非和俄罗斯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了贝叶斯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巴西和南非央行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以后货币政策规则对汇率波动反应系数较低;而俄罗斯央行则面临稳定通胀和稳定汇率的双重货币政策目标,所以俄罗斯货币政策规则对汇率波动反应系数较高,较高的汇率波动反应系数能否稳定俄罗斯的通胀和产出则取决于外生冲击的类型。因此,各国央行应妥善协调政策利率和外汇市场干预,加大宏观经济领域风险识别与监控,积极促进各国之间货币政策合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伟 王昱勋 储国强
本文从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成熟度、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等差异化角度,以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在发达国家,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调控几乎没有影响,而在新兴市场国家,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是非中性的;二是在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会干扰外汇衍生品市场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三是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上述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协调推进外汇市场改革与货币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国平 王飞
巴西经济增长因加息而受到严重抑制,市场预期持续低迷,巴西央行现行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选择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巴西经济一度出现了负增长,但次年便实现了7.5%的高增长,在全球名列前茅。然而好景不长,自2011年起巴西经济开始步入下行通道,2014年仅增长0.2%,而通胀率却屡屡突破央行设定的上限,滞胀迹象日益明显。多年来,巴西央行一直坚持将稳定通胀作为首要政策目标,不断提高利率以抑制物价水平。2015年1月,巴西央行再次加息50个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兰芬 韩立岩
本文通过研究五大代表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增长变动,估算出全球流动性扩张的规模。接着,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得到全球流动性是中国和巴西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的原因,量化宽松政策溢出效应的政策渠道显著。然后,本文利用EGARCH模型描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同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和巴西的股市冲击,计量结果表明全球流动性扩张对中国和巴西的股市资产泡沫均有溢出效应,且对巴西的影响大于中国,说明量化宽松政策溢出效应的资产价格渠道明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文翠 罗瑾 陈学军
通过构建"数量型"和"价格型"俄罗斯货币政策函数,考察油价波动背景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可以发现,尽管俄罗斯货币政策目标的名义锚从汇率转变为通货膨胀率,但是货币政策仍然关注汇率波动。在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数量型"和"价格型"的货币政策调控优势各异,其中,货币供给扩张和降息均对产出有正向调控效果; 2012年之前通胀对利率冲击呈现较强的时变特征,2012年之后利率反作用于通胀的效果明显;货币供给对汇率有正向的影响,利率对汇率的冲击正负交错,货币供给和利率对油价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时变特征。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面对多元的货币政策目标,俄央行政策选择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
油价 俄罗斯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汇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菁泉 陈泊昊 米军
本文主要回顾俄罗斯转轨以来货币信贷政策以及汇率政策的演变发展,在此基础上评析俄罗斯金融政策的执行效果。笔者认为俄罗斯货币金融政策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俄罗斯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偏原料、能源类属性的商品,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等化工类商品的出口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较大。其次,俄罗斯政府害怕卢布升值对国内宏观经济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国内消费品加工业造成的影响,因此政府一直试图维持汇率稳定,这也造成国内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发挥。最后,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资金集聚在原料、能源行业、难以流动到其他行业,这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与民生相关的加工业产品供给。
关键词:
俄罗斯 货币政策 演变发展 政策评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袁靖
本文基于泰勒型货币政策规则对我国1992—2005年考虑股票市场资产价格泡沫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操作规则时,利率平滑倾向显著,赋予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权重较大,但不重视应对资本市场价格较大波动。说明我国的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传导机制不畅,导致我国居民和公司资产负债表不健康,应对金融风险能力非常弱。
关键词:
泰勒规则 资产价格泡沫 货币政策反应函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洁
经济全球化以来,世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发生了改变,促使政府职能发生了由统治和管制职能为主体向以管理和服务职能为主体的质变,建立面向公众的服务型政府成为全球政府改革的主潮流。美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可视为当前各类政府改革的典型。本文主要从改革动机、中央与地方分权和电子政府建设三个方面对20年来五大国的政府改革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加以比较,陈其利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杨国中 姜再勇 刘宁
本文对我国包含货币因素的线性泰勒规则和非线性泰勒规则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在线性泰勒规则形式中,前瞻性的泰勒规则更符合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际,但利率对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增长率变化反应不足,且产出缺口参数不显著。以通货膨胀率作为转换变量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非线性检验表明,我国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和M2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LSTR2形式的非线性关系,即我国利率操作对通货膨胀存在反应区间,在反应区间内,利率对通货膨胀和M2增长率变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更倾向于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而在通货膨胀反应区间外,利率与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和M2增长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将迅速向非线性关系转换。
关键词:
泰勒规则 非线性 LSTR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政勋 陈怡君
本文运用模型推导包含房价的最优利率规则与货币供应量规则,并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利率还是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如果货币政策不对房价波动做出反应,通货膨胀率将更低,产出波动和损失函数将更小;从两个货币工具调控效果的比较来看,无论货币政策对房价波动做出反应或不做出反应,利用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时,通货膨胀率更接近于目标值,产出波动更小,损失函数也更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金全 张小宇
本文将传统"泰勒规则"模型扩展为时变参数"泰勒规则"模型,并利用基于贝叶斯技术的Gibbs抽样方法估计该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与传统"泰勒规则"相比,时变参数"泰勒规则"能够更好地识别我国名义利率的调整机制。随着我国资本劳动比率的逐步提高,我国名义均衡利率具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时变参数"泰勒规则"模型成功捕捉到名义利率对实际产出的调整特征。另外,我们还发现利用时变参数"泰勒规则"模型估计的利率平滑参数比传统"泰勒规则"模型估计的参数值要小,并且具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表明我国利率调整机制正逐渐由"相机抉择型"向"规则型"过渡。尽管传统"泰勒规则"模型和时变参数"泰勒规则"模型都识别出我国名义利率针对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建国
本文依据泰勒规则对我国1993~2003年期间货币政策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基于利率平滑假设基础上的泰勒规则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利率变动,并且总体而言,我国利率水平弹性不足,导致实际利率逆向变动,加大了产出和物价的波动。但1997年以后,名义利率的弹性有所增强,这有助于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幅度大幅下降的原因。
关键词:
泰勒规则 货币政策反应函数 实证检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阮一峰
本文以Q币为例,分析了电子货币的本质和特点,指出电子货币本质上是一种以电子形式用于支付的信用工具,除了电子化的特征外,还具有企业信用和私人货币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些特点分析了电子货币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电子货币 企业信用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红兵 陈平
我国货币政策面临"多工具,多目标"的现实状况,有鉴于此,本文基于一个广义前瞻性反应函数模型并利用我国1994Q1~2011Q4的宏观经济数据实证比较了五个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规则,每个工具规则都隐含四大政策目标。实证结果表明,五个规则都面临"顾此失彼"的困境;市场利率规则表现最好却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因此,在"多工具,多目标"背景下,我国央行不宜采用单一的货币政策规则。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规则 工具规则 目标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