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5)
2023(12464)
2022(10383)
2021(9686)
2020(7590)
2019(17191)
2018(16832)
2017(32409)
2016(17516)
2015(19621)
2014(19621)
2013(19821)
2012(18866)
2011(17512)
2010(18068)
2009(16793)
2008(16592)
2007(15442)
2006(14238)
2005(13040)
作者
(51377)
(43368)
(42781)
(40588)
(27321)
(20746)
(19377)
(16785)
(16485)
(15701)
(14768)
(14288)
(13982)
(13827)
(13511)
(12945)
(12657)
(12641)
(12428)
(12261)
(11071)
(10706)
(10614)
(10048)
(9815)
(9809)
(9760)
(9422)
(8876)
(8676)
学科
(84759)
经济(84686)
(56577)
(50904)
管理(44452)
农业(34062)
(33955)
企业(33955)
地方(27499)
中国(26734)
业经(25106)
方法(23664)
数学(19107)
数学方法(18883)
(16853)
(16283)
(15858)
(14435)
(14421)
贸易(14419)
地方经济(14013)
(13969)
(13906)
(13807)
银行(13796)
(13510)
技术(13354)
(13211)
金融(13209)
产业(13106)
机构
学院(259550)
大学(251514)
(113885)
经济(111470)
管理(99202)
研究(95854)
理学(83791)
理学院(82812)
管理学(81691)
管理学院(81157)
中国(74889)
(58947)
科学(55556)
(54524)
(49055)
(48615)
中心(44475)
农业(44471)
研究所(43493)
(42916)
业大(40937)
(37366)
财经(37171)
师范(37113)
北京(34635)
(34269)
(33514)
(33500)
经济学(32581)
(31664)
基金
项目(164427)
科学(130162)
研究(128060)
基金(116269)
(99875)
国家(98851)
科学基金(84223)
社会(82557)
社会科(77933)
社会科学(77917)
(66907)
基金项目(60989)
教育(55657)
编号(54734)
(54255)
自然(49806)
自然科(48403)
自然科学(48394)
自然科学基金(47518)
资助(45797)
成果(44908)
(43487)
课题(37976)
重点(36845)
(36184)
发展(36115)
(35492)
(34299)
国家社会(33721)
(33230)
期刊
(145233)
经济(145233)
研究(80804)
(63933)
中国(62968)
农业(43293)
科学(37352)
学报(36339)
管理(35877)
(33707)
(31305)
金融(31305)
教育(31256)
业经(30324)
大学(28765)
学学(26936)
技术(22791)
(20989)
问题(20110)
经济研究(20048)
财经(17795)
农村(15882)
(15882)
农业经济(15770)
(15554)
世界(15373)
资源(14687)
经济问题(14318)
(13714)
技术经济(13705)
共检索到420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苟安经  严琼芳  
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新兴产业,在城市和农村均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就农村而言,巴蜀地区农村文化资源丰富、区域特色明显,具备了深度产业开发的基础条件。从产业的角度,巴蜀地区的农村文化资源大致可分为特色农业资源、自然景观、古镇、民俗文化和世居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五大类,这些文化资源的乡土性、休闲性和生态性特质正是巴蜀地区农村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立足于资源特质,采取资源整合和以城带乡等开发策略,是巴蜀地区农村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现实路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龚义龙  
由于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清代巴蜀地区的人口压力日渐增长。而在清代中国的社会结构下,缓解人口压力的途径无非有如扩大耕地面积、周期性动乱减少人口以及劳动力的自然分流等。本文意欲通过对清代巴蜀移民经营各行各业、小手工业、小商小贩或佣工的分析,探索当地缓解人口压力的一个途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亚男  
东北振兴的过程,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注入工业、文化经济的含量在社会生产结构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的过程。由于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存在着技术装备落后、产业结构"老化"等问题。与之相应,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文化观念等也存在"老化"现象。因而,东北文化产业的深度拓展,既是东北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东北振兴的强大动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佳宁  
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农村人才队伍;要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调整,关键是要搞好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加快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激励是振兴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也是人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晓辉  陈亚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文化需求多样化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一直以来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忽视了对农民文化需求偏好及发展态势的研究,影响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分析研究农村文化需求偏好和发展态势,为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波  
巴蜀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容丰富。在现代教育中,将巴蜀文化元素渗透到高职校园文化构建之中,以巴蜀特有的人文资源为龙头、地理环境为骨架,挖掘巴蜀文化精髓,建设文化育人工程,提升高职校园文化质量,走一条以巴蜀文化为载体的校园文化新路子,对巴蜀高职校园文化构建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志毅  邹唯  
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开发 ,对于促进农村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为此 ,本文从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视角出发 ,指出了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探讨了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满明  苟丽娟  
文化产品是一种新的财富形态,文化产品的价值实现具有滞后性和价值发现的偶然性,以及具有内在的价值,其特有的属性和功能,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有其特定的要求和路径。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中,面对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处理好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开发与创新、规范与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关系,积极吸收当今世界文化的新技术、新思想,通过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丹玉  王山  奉公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资源产业化对于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与排他性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文化生态发展失衡,文化空间日益萎缩,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薄弱,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困境仍然是制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多重阻碍。因此,为了促进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应构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机制,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产业组织建设,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牛平生  
试论我国铁路发展的近期战略──加快建设快速铁路首先贯通吴越巴蜀牛平生一、尽快提高我国铁路客运能力的近期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虽然发展很快,但因欠帐很多,仍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虽然铁路部门在党和国家领导的关心支持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声怡  许慧宏  
本文从民俗文化产业化的视角来研究福建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福建省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长远价值及意义所在,接着介绍了福建省农村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现状,然后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福建省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现实条件进行剖析,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发展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玮  
文化产业集群可分为制造业集群与服务业集群,以乡村为实践基地的特色文化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制造业+服务业"和"服务业+制造业"两种模式。这可以延伸其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目前我国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主要存在创意缺失、产业链较短和投融资不足等问题,解决投融资问题是关键。借鉴准文化产业集群经验,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集群还要注意政府引导,建立行业中介和提倡技术创新。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乡村实践可以通过对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在市场维权意识中的自然结社和产业集群协作平台建构三个方面,促使乡村社会格局与文化建设发生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呈领  程云  王艳丽  
资源建设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教育资源开发的迫切性问题受到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与重视。为了使资源更具有适用性和可用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与开发应该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关注远程教育资源的实际应用情境。本文构建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与开发中的情境分析、功能提取和系统架构这一新型开发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资源建设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春梅   马玉芳  
新时代农村建设背景下,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的开发策略无法满足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本文深入探讨了新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开发策略。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具有提供人力支持、提供劳动力资源、提供城乡发展统筹工具的意义。但是,当前农村对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医疗卫生不够重视,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同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制度体系不健全,以及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缺失,也对人力资源开发产生了负面影响。以促进新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目标,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型人力资源开发制度。制定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和科学的农村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再结合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合理的劳动力转移制度,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苏南地区以其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其农村劳动力基本实现充分就业,但只是低水平和低层次的充分就业。在苏南产业结构升级的形势下,农村人力资源边际生产率递减的趋势将趋强,这是苏南新农村建设的隐忧。依托苏南区位优势,培育联系城乡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注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将是苏南新农村建设取得长期成效的必然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